用于车辆的自动变速器的行星齿轮系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9920518阅读:来源:国知局
位操作三个摩擦元件。
[0079]在第一前进速度挡位1ST,操作第一离合器Cl以及第一制动器BI和第二制动器B2。由于第一离合器Cl的操作,而第四旋转轴TM4和第七旋转轴TM7操作为输入元件,并且通过第一制动器BI和第二制动器B2的操作,第一旋转轴TM1、第二旋转轴TM2和第三旋转轴TM3操作为固定元件。因此,实现了第一前进速度挡位。
[0080]在第二前进速度挡位2ND,操作第三离合器C3以及第一制动器BI和第二制动器B2。通过第三离合器C3的操作,第五旋转轴TM5和第七旋转轴TM7彼此连接,并且第三行星齿轮组PG3和第四行星齿轮组PG4变为直接联接状态。另外,第四旋转轴TM4操作为输入元件,并且通过第一制动器BI和第二制动器B2的操作,第一旋转轴TM1、第二旋转轴TM2、第三旋转轴TM3操作为固定元件。因此,实现了第二前进速度挡位。
[0081]在第三前进速度挡位3RD,操作第一离合器Cl和第三离合器C3以及第二制动器B2。通过第三离合器C3的操作,第五旋转轴TM5和第七旋转轴TM7彼此连接,并且第三行星齿轮组PG3和第四行星齿轮组PG4变为直接联接状态。另外,由于第一离合器Cl的操作,而第四旋转轴TM4和第七旋转轴TM7操作为输入元件,并且通过第二制动器B2的操作,第一旋转轴TMl操作为固定元件。因此,实现了第三前进速度挡位。
[0082]在第四前进速度挡位4TH,操作第三离合器C3和第四离合器C4以及第二制动器B2。通过第三离合器C3的操作,第五旋转轴TM5和第七旋转轴TM7彼此连接,并且第三行星齿轮组PG3和第四行星齿轮组PG4变为直接联接状态。另外,通过第四离合器C4的操作,第五旋转轴TM5与第九旋转轴TM9彼此连接,第四旋转轴TM4操作为输入元件,并且通过第二制动器B2的操作,第一旋转轴TMl操作为固定元件。因此,实现了第四前进速度挡位。
[0083]在第五前进速度挡位5TH,操作第一离合器Cl和第四离合器C4以及第二制动器B20在该状态下:通过第四离合器C4的操作而第五旋转轴TM5与第九旋转轴TM9彼此连接,通过第一离合器Cl的操作,第四旋转轴TM4和第七旋转轴TM7操作为输入元件,并且通过第二制动器B2的操作,第一旋转轴TMl操作为固定元件。因此,实现了第五前进速度挡位。
[0084]在第六前进速度挡位6TH,操作第一离合器Cl和第二离合器C2以及第二制动器B20在该状态下:通过第二离合器C2的操作而第六旋转轴TM6与第九旋转轴TM9彼此连接,通过第一离合器Cl的操作,第四旋转轴TM4和第七旋转轴TM7操作为输入元件,并且通过第二制动器B2的操作,第一旋转轴TMl操作为固定元件。因此,实现了第六前进速度挡位。
[0085]在第七前进速度挡位7TH,操作第一离合器Cl、第二离合器C2和第三离合器C3。通过第二离合器C2的操作,第六旋转轴TM6与第九旋转轴TM9彼此连接,通过第三离合器C3的操作,第五旋转轴TM5与第七旋转轴TM7彼此连接,并且第四旋转轴TM4和第七旋转轴TM7操作为输入元件,从而全部的行星齿轮组变为直接联接状态。因此,实现了第七前进速度挡位。在第七前进速度挡位,输出了与输入轴IS的旋转速度相同的旋转速度。
[0086]在第八前进速度挡位8TH,操作第一离合器Cl和第二离合器C2以及第一制动器BI。在该状态下:通过第二离合器C2的操作,第六旋转轴TM6与第九旋转轴TM9彼此连接,通过第一离合器Cl的操作,第四旋转轴TM4和第七旋转轴TM7操作为输入元件,并且通过第一制动器BI的操作,第三旋转轴TM3操作为固定元件。因此,实现了第八前进速度挡位。
[0087]在第九前进速度挡位9TH,操作第一离合器Cl和第四离合器C4以及第一制动器BI。在该状态下:通过第四离合器C4的操作,第五旋转轴TM5与第九旋转轴TM9彼此连接,通过第一离合器Cl的操作,第四旋转轴TM4和第七旋转轴TM7操作为输入元件,并且通过第一制动器BI的操作,第三旋转轴TM3操作为固定元件。因此,实现了第九前进速度挡位。
[0088]在倒车挡位REV,操作第二离合器C2以及第一制动器BI和第二制动器B2。在该状态下:通过第二离合器C2的操作,第六旋转轴TM6与第九旋转轴TM9彼此连接,第四旋转轴TM4操作为输入元件,并且通过第一制动器BI和第二制动器B2的操作,第一旋转轴TMl、第二旋转轴TM2和第三旋转轴TM3操作为固定元件。因此,实现了倒车挡位。
[0089]根据本发明的各个实施方案的行星齿轮系可以通过四个离合器C1、C2、C3和04以及两个制动器BI和B2来控制五个行星齿轮组PGl、PG2、PG3、PG4和PG5,从而实现了九个前进速度挡位和一个倒车挡位。
[0090]另外,由于在每个速度挡位操作三个摩擦元件,并且最小化了非操作的摩擦元件的数量,所以可以降低摩擦阻力损耗。因此,可以降低阻力扭矩和动力损耗。
[0091]另外,可以通过将整体传动比保持在大于或等于9.0,来最大化发动机驱动效率。
[0092]图3为根据本发明的各个实施方案的行星齿轮系的示意图。
[0093]参见图3,在根据图3中的各个实施方案的行星齿轮系中,形成复合行星齿轮组的第三行星齿轮组PG3和第四行星齿轮组PG4的连接关系与之前所述的实施方案不同。
[0094]在之前所述的实施方案中,复合行星齿轮组CPG通过将都为单小齿轮行星齿轮组的第三行星齿轮组PG3和第四行星齿轮组PG4组合来形成,其中,第三太阳轮S3直接地连接至第四太阳轮S4,并且第三行星架PC3直接地连接至第四行星架PC4。
[0095]然而,在图3的不同的实施方案中,复合行星齿轮组CPG通过将均为单小齿轮行星齿轮组的第三行星齿轮组PG3和第四行星齿轮组PG4组合来形成,其中,第三太阳轮S3直接地连接至第四太阳轮S4,并且第三内齿圈R3直接地连接至第四内齿圈R4。
[0096]因此,在根据图3的不同的实施方案的行星齿轮系中,包括在九个旋转轴TMl至TM9中的旋转元件的一部分被改变。将参照图3来描述九个旋转轴TMl至TM9。
[0097]第一旋转轴TMl包括第一内齿圈Rl,并且选择性地连接至变速器壳体H,以作为选择性固定元件工作。
[0098]第二旋转轴TM2包括第一行星架PCl和第五内齿圈R5。
[0099]第三旋转轴TM3包括第一太阳轮SI和第二太阳轮S2,并且选择性地连接至变速器壳体H,以作为选择性固定元件工作。
[0100]第四旋转轴TM4包括第二行星架PC2,并且直接地连接至输入轴IS,以持续地作为输入元件工作。
[0101]第五旋转轴TM5包括第二内齿圈R2以及第三太阳轮S3和第四太阳轮S4。
[0102]第六旋转轴TM6包括第三行星架PC3。
[0103]第七旋转轴TM7包括第四行星架PC4,并且选择性连接至第四旋转轴TM4。
[0104]第八旋转轴TM8包括第三内齿圈R3和第四内齿圈R4以及第五太阳轮S5,并且选择性地连接至第七旋转轴TM7。
[0105]第九旋转轴TM9包括第五行星架PC5,第九旋转轴TM9选择性地连接至第五旋转轴TM5或者选择性地连接至第六旋转轴TM6,以及直接地连接至输出轴OS而作为输出元件持续地工作。
[0106]另外,作为摩擦元件的四个离合器C1、C2、C3和C4设置在输入轴IS与任意一个旋转轴之间的连接部分,或者设置在任意两个旋转轴之间的连接部分,并且作为摩擦元件的两个制动器BI和B2设置在任意一个旋转轴与变速器壳体H之间的连接部分。
[0107]在图3的不同的实施方案中的六个摩擦元件Cl至C4和BI至B2之中,除了第三离合器C3之外的五个摩擦元件采用与之前所述的实施方案相同的方式来设置。
[0108]第三离合器C3用于直接联接操作为复合行星齿轮组的第三行星齿轮组PG3和第四行星齿轮组PG4。在之前所述的实施方案中,第三离合器C3设置在第五旋转轴TM5与第七旋转轴TM7之间,而在图3的不同的实施方案中,第三离合器C3设置在第七旋转轴TM7与第八旋转轴TM8之间。
[0109]尽管第三离合器C3的位置改变,但是第三离合器C3的功能不变。
[0110]由于在图3的各种实施方案中的换挡过程与在之前所述的实施方案中的换挡过程相同,所以将省略其详细描述。
[0111]图4为根据本发明的各个实施方案的行星齿轮系的示意图。
[0112]参见图4,在根据本发明的各个实施方案的行星齿轮系中,形成复合行星齿轮组CPG的第三行星齿轮组PG3和第四行星齿轮组PG4的连接关系与之前所述的实施方案的不同。
[0113]在之前所述的实施方案中,复合行星齿轮组CPG通过将都为单小齿轮行星齿轮组的第三行星齿轮组PG3和第四行星齿轮组PG4组合而形成,其中,第三太阳轮S3直接地连接至第四太阳轮S4,以及第三行星架PC3直接地连接至第四行星架PC4。
[0114]然而,在图4的不同的实施方案中,复合行星齿轮组CPG通过将都为单小齿轮行星齿轮组的第三行星齿轮组PG3和第四行星齿轮组PG4组合来形成,其中,第三太阳轮S3直接地连接至第四太阳轮S4,并且第三内齿圈R3直接地连接至第四行星架PC4。
[0115]因此,在根据图4的不同的实施方案的行星齿轮系中,包括在九个旋转轴TMl至TM9中的旋转元件的一部分被改变。将参照图4来描述九个旋转轴TMl至TM9。
[0116]第一旋转轴TMl包括第一内齿圈Rl,并且选择性地连接至变速器壳体H,以作为选择性固定元件工作。
[0117]第二旋转轴TM2包括第一行星架PCl和第五内齿圈R5。
[0118]第三旋转轴TM3包括第一太阳轮SI和第二太阳轮S2,并且选择性地连接至变速器壳体H,以作为选择性固定元件工作。
[0119]第四旋转轴TM4包括第二行星架PC2,并且直接地连接至输入轴IS,以作为输入元件持续地操作。
[0120]第五旋转轴TM5包括第二内齿圈R2以及第三太阳轮S3和第四太阳轮S4。
[0121]第六旋转轴TM6包括第三行星架PC3。
[0122]第七旋转轴TM7包括第三内齿圈R3和第四行星架PC4,并且选择性地连接至第四旋转轴TM4或者选择性地连接至第五旋转轴TM5。
[0123]第八旋转轴TM8包括第四内齿圈R4和第五太阳轮S5。
[0124]第九旋转轴TM9包括第五行星架PC5,该第九旋转轴TM9选择性地连接至第五旋转轴TM5或者选择性地连接至第六旋转轴TM6,以及直接地连接至输出轴OS,从而作为输出元件持续地工作。
[0125]另外,作为摩擦元件的四个离合器C1、C2、C3和C4设置在输入轴IS与任意一个旋转轴之间的连接部分,或者设置在任意两个旋转轴之间的连接部分,并且作为摩擦元件的两个制动器BI和B2设置在任意一个旋转轴与变速器壳体H之间的连接部分。
[0126]由于在图4的各种实施方案中,六个摩擦元件Cl至C4和BI至B2的位置以及换挡过程与在之前所述的实施方案的相同,所以将省略其详细描述。
[0127]图5为根据本
当前第3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