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移动密封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844441阅读:来源:国知局
5mm ;外圈体I和内圈体2上设置有径向通孔结构的油道201,外圈体I和内圈体2内部还设有环形油道,所有油道之间相互连通;压盖5为圆环形,设置在外圈体I和内圈体2的“7”形的开口一侧。
[0032]本实施例的移动密封装置,在使用时,将高压辊磨机的转轴7穿过内圈体2内的橡胶密封圈4,橡胶密封圈4的密封唇上设置有弹簧,弹簧的直径与转轴7直径相匹配,保证橡胶密封圈4的密封唇与转轴7紧密接触没有间隙,外圈体I和压盖5通过螺栓固定在高压辊磨机的支座端盖6上,固定好之后,用泵向油道201中通入润滑油脂,油道201中油压P随时间呈正弦波变化,且满足公式P = O. 45Sin t+0. 55,其中t为时间,单位为min,p的数值范围为O. I?IMpa,保证外圈体和内圈体之间、内圈体和橡胶密封圈、压盖之间充满润滑油脂。高压辊磨机在运行过程中,当转轴7出现平行位移时,内圈体2可以在限位棒3的约束下作水平移动以弥补由于转轴7的变化而带来的密封间隙的变化,即使座体的端盖与转轴之间间隙较大、相对运动较频繁,密封圈仍能很好的起到密封作用,有效防止物料粉尘进入轴承。
[0033]实施例2
[0034]如图I、图2和图3所示,一种可移动密封装置,包括外圈体I、内圈体2、橡胶密封圈4、压盖5和限位棒3,外圈体I和内圈体2均为圆环形,外圈体I和内圈体2的截面均呈“7”形,分为竖直面和水平面;外圈体I的外径为I. 0m,厚度为45mm,外圈体I的内径2R为914mm,外圈体I的内径与内圈体2的外径之差2L为24mm,外圈体I的水平面内侧设有环形凹槽,内圈体2的厚度小于外圈体I内侧的环形凹槽的宽度,内圈体2设置在环形凹槽内;橡胶密封圈4为环形褶皱状结构,其截面呈“J”形,“J”形弯曲部分为密封唇,密封唇上设有贯穿整个橡胶密封圈4的弹簧孔,弹簧孔中设有弹簧;橡胶密封圈4设置在内圈体2的“7”形开口内侧;内圈体2径向相对的两外侧为平面结构,,平面结构的水平宽度C为174mm,平面结构与内圈体圆心之间的距离r为450mm,平面结构的圆心角2 α =22°。外圈体I与内圈体2平面结构相对应的两内侧上分别都设置有两个圆形轴向凹槽,两个圆形轴向凹槽设置在平面结构的两边,两个轴向凹槽之间的距离A为120mm,圆形轴向凹槽的直径比限位棒3的外径大O. 2mm,限位棒3设置在轴向凹槽中,限位棒3为圆柱形钢棒,外径D为26mm,长度为34mm ;外圈体I和内圈体2上设置有径向通孔结构的油道201,外圈体I和内圈体2内部还设有环形油道,所有油道之间相互连通;压盖5为圆环形,设置在外圈体I和内圈体2的“7”形的开口一侧。
[0035]本实施例的移动密封装置,在使用时,将高压辊磨机的转轴7穿过内圈体2内的橡胶密封圈4,橡胶密封圈4的密封唇上设置有弹簧,弹簧的直径与转轴7直径相匹配,保证橡胶密封圈4的密封唇与转轴7紧密接触没有间隙,外圈体I和压盖5通过螺栓固定在高压辊磨机的支座端盖6上,固定好之后,用泵向油道201中通入润滑油脂,油道201中油压P随时间呈正弦波变化,且满足公式P = O. 45Sin t+0. 55,其中t为时间,单位为min,p的数值范围为O. I?IMpa,保证外圈体和内圈体之间、内圈体和橡胶密封圈、压盖之间充满润滑油脂。高压辊磨机在运行过程中,当转轴7出现平行位移时,内圈体2可以在限位棒3的约束下作水平移动以弥补由于转轴7的变化而带来的密封间隙的变化,即使座体的端盖与转轴之间间隙较大、相对运动较频繁,密封圈仍能很好的起到密封作用,有效防止物料粉尘进入轴承。
[0036]实施例3
[0037]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可移动密封装置,包括外圈体1、内圈体2、橡胶密封圈4、压盖5和限位棒3,外圈体I和内圈体2均为圆环形,外圈体I和内圈体2的截面均呈“7”形,分为竖直面和水平面;外圈体I的外径为2.0m,厚度为60mm,外圈体I的内径2R为1828mm,外圈体I的内径与内圈体2的外径之差2L为48mm,外圈体I的水平面内侧设有环形凹槽,内圈体2的厚度小于外圈体I内侧的环形凹槽的宽度,内圈体2设置在环形凹槽内;橡胶密封圈4为环形褶皱状结构,其截面呈“J”形,“J”形弯曲部分为密封唇,密封唇上设有贯穿整个橡胶密封圈4的弹簧孔,弹簧孔中设有弹簧;橡胶密封圈4设置在内圈体2的“7”形开口内侧;内圈体2径向相对的两外侧为平面结构,平面结构的水平宽度C为350mm,平面结构与内圈体圆心之间的距离r为900mm,平面结构的圆心角2α =22°。外圈体I与内圈体2平面结构相对应的两内侧上分别都设置有两个圆形轴向凹槽,两个圆形轴向凹槽设置在平面结构的两边,两个轴向凹槽之间的距离A为240mm,圆形轴向凹槽的直径比限位棒3的外径大0.12mm,限位棒3设置在轴向凹槽中,限位棒3为圆柱形钢棒,外径D为50mm,长度为40mm ;外圈体I和内圈体2上设置有径向通孔结构的油道201,外圈体I和内圈体2内部还设有环形油道,所有油道之间相互连通;压盖5为圆环形,设置在外圈体I和内圈体2的“7”形的开口一侧。
[0038]本实施例的移动密封装置,在使用时,将高压辊磨机的转轴7穿过内圈体2内的橡胶密封圈4,橡胶密封圈4的密封唇上设置有弹簧,弹簧的直径与转轴7直径相匹配,保证橡胶密封圈4的密封唇与转轴7紧密接触没有间隙,外圈体I和压盖5通过螺栓固定在高压辊磨机的支座端盖6上,固定好之后,用泵向油道201中通入润滑油脂,油道201中油压P随时间呈正弦波变化,且满足公式P = 0.45Sin t+0.55,其中t为时间,单位为min,p的数值范围为0.1?IMpa,保证外圈体和内圈体之间、内圈体和橡胶密封圈、压盖之间充满润滑油脂。高压辊磨机在运行过程中,当转轴7出现平行位移时,内圈体2可以在限位棒3的约束下作水平移动以弥补由于转轴7的变化而带来的密封间隙的变化,即使座体的端盖与转轴之间间隙较大、相对运动较频繁,密封圈仍能很好的起到密封作用,有效防止物料粉尘进入轴承。
【主权项】
1.一种可移动密封装置,包括外圈体(1)、内圈体(2)、橡胶密封圈(4)和压盖(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棒(3),所述的外圈体⑴和内圈体(2)均为圆环形,外圈体⑴和内圈体⑵的截面均呈“7”形,分为竖直面和水平面;所述的外圈体⑴的水平面内侧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的内圈体(2)设置在环形凹槽内;所述的橡胶密封圈(4)为环形褶皱状结构,其截面呈“J”形,“J”形弯曲部分为密封唇,橡胶密封圈⑷设置在内圈体⑵的“7”形开口内侧;所述的内圈体⑵径向相对的两外侧为平面结构,外圈体⑴与内圈体⑵平面结构相对应的两内侧设置有轴向凹槽,所述的限位棒(3)设置在轴向凹槽中,限位棒(3)为圆柱体;所述的外圈体⑴和内圈体⑵上都设置有油道(201),油道之间相互连通;所述的压盖(5)为圆环形,设置在外圈体⑴和内圈体(2)的“7”形的开口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移动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圈体(I)与内圈体(2)平面结构相对应的两内侧的轴向凹槽均设置有两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移动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向凹槽为圆形,其直径比限位棒(3)的外径大0.1?0.2mm ;限位棒(3)为圆柱形钢棒,外径为5?50mm,长度为25?40_。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移动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圈体(I)的内径与内圈体(2)的外径之差为5?50mm ;夕卜圈体(I)的外径为0.2?2.0m,厚度为35?60mmo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移动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橡胶密封圈(4)的密封唇上设有贯穿整个橡胶密封圈(4)的弹簧孔,弹簧孔中设有弹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移动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圈体(2)的厚度小于外圈体(I)内侧的环形凹槽的宽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移动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圈体(I)和内圈体(2)上的油道(201)均为径向通孔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移动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圈体(2)平面结构的水平宽度C &A+D+2L,其中,A为两个轴向凹槽之间的距离山为限位棒(3)的外径;2L为外圈体⑴的内径与内圈体(2)的外径之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移动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圈体(2)平面结构的水平宽度C = 2RXSina =2rXtga,其中,2R为外圈体⑴的内径^为内圈体(2)平面结构与内圈体⑵圆心之间的距离;2a为内圈体(2)平面结构的圆心角。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移动密封装置,属于机械装置密封件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外圈体、内圈体和橡胶密封圈,还包括限位棒,外圈体与轴承盖通过螺栓固定,能满足压辊与转轴之间间隙大的需求;内圈体中设有橡胶密封圈,使得内圈体靠近转轴的一侧与转轴紧密接触,内圈体径向相对的两外侧为平面结构,限位棒设置在内圈体的平面结构与外圈体之间,当转轴与端盖有位移时,内圈体和内部的橡胶密封圈可以相对于外圈体水平移动,以实现密封功能。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易于制造,密封效果好的优点,特别适用于运动件与固定件之间的密封。
【IPC分类】F16J15-40, F16J15-32
【公开号】CN204553844
【申请号】CN201520258688
【发明人】于江, 李书会, 曹铁峰, 汪再青, 梁锋, 姜立新
【申请人】马鞍山市格林矿冶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8月12日
【申请日】2015年4月24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