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辅助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205694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测试辅助工装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测试辅助工装,包括:承载件(10),具有工件承载面(11)和设置在工件承载面(11)上的凹入部(12);限位件(20),设置在承载件(10)上,限位件(20)具有第一限位部(21),第一限位部(21)与工件承载面(11)相对设置并且与工件承载面(11)形成工件容纳间隙。本实用新型的测试辅助工装提高了测试的精确度。
【专利说明】测试辅助工装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件测试【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测试辅助工装。
【背景技术】
[0002]目前,为了测试塑料的强度,主要采用的方式是将塑料板放置在试验机上,通过试验机对塑料板施加作用力,并通过检测装置检测塑料板的受力情况和位移情况,进而得出塑料强度。但是,由于塑料板在受到压力之后,其未受力的部分同样会变形并产生位移,增加了塑料板所能承受的压力,这样测得的塑料的强度会高于塑料的实际强度,降低了测试的精确度,增大了测试误差。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提高测试精确度的测试辅助工装。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测试辅助工装,包括:承载件,具有工件承载面和设置在工件承载面上的凹入部;限位件,设置在承载件上,限位件具有第一限位部,第一限位部与工件承载面相对设置并且与工件承载面形成工件容纳间隙。
[0005]进一步地,限位件与承载件可拆卸地连接。
[0006]进一步地,承载件具有外圆周面,外圆周面上具有外螺纹,限位件包括筒体,筒体具有至少一个敞开端,筒体的内圆周面具有与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第一限位部设置在筒体上。
[0007]进一步地,第一限位部为限位板,限位板与筒体连接,限位板上设置有对应凹入部的第一避让通孔。
[0008]进一步地,第一避让通孔具有受力孔段,受力孔段的孔壁具有至少一个受力面,受力孔段与筒体同轴设置。
[0009]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测试辅助工装还包括:受力转换件,设置有受力孔,受力孔与受力转换件同轴设置,受力转换件的外周面与受力孔段的孔壁相适配,受力孔的孔壁具有至少一个受力面;其中,第一避让通孔具有止挡受力转换件的止挡部。
[0010]进一步地,第一避让通孔具有限位孔段,限位孔段与受力孔段形成台阶面,台阶面形成止挡部。
[0011]进一步地,承载件上设置有施力器第一连接部,施力器第一连接部包括朝向远离工件承载面的方向延伸的圆柱,圆柱的外周面上设置有第一安装通孔,第一安装通孔的轴线与凹入部的延伸方向垂直。
[0012]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测试辅助工装还包括:按压件,具有用于将被检测工件朝向承载件10的凹入部12按压的按压端。
[0013]进一步地,凹入部为避让工件的凹孔,按压件具有直杆段,直杆段的自由端形成按压端,测试辅助工装还包括:定位检测件,包括避让直杆段的第二避让通孔和与凹孔的孔壁相适配的外周面,第二避让通孔的孔壁与直杆段的外周面相适配。[0014]进一步地,定位检测件的外周面上设置有突出于该外周面的第二限位部。
[0015]进一步地,按压端为半圆球状。
[0016]进一步地,按压件具有施力器第二连接部,施力器第二连接部具有第二安装通孔和螺纹段,第二安装通孔的轴线与螺纹段的延伸方向垂直,测试辅助工装还包括与螺纹段配合的螺母。
[0017]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将被检测工件放置在第一限位部与工件承载面形成的工件容纳间隙内,也就是说,被检测工件的上侧和下侧均被限制在工件容纳间隙内,被检测工件不会上下移动。对被检测工件的对应凹入部的部分施加朝向凹入部的压力,被检测工件的承受压力的部分产生形变并朝向凹入部移动,由于被检测工件的未受力部分被限制在工件容纳间隙内,因此,被检测工件的未受力部分不会产生位移,这样提高了工件强度的测试精确度,降低了测试误差。由上述分析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测试辅助工装提高了测试的精确度。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9]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测试辅助工装的实施例的承载件的局部纵向剖视示意图;
[0020]图2示出了图1的测试辅助工装的限位件的剖视示意图;
[0021]图3示出了图2的限位件的俯视示意图;
[0022]图4示出了图1的测试辅助工装的受力转换件的俯视示意图;
[0023]图5示出了图1的测试辅助工装的按压件的主视示意图;
[0024]图6示出了图1的测试辅助工装的承载件、限位件和按压件的配合状态的局部纵向剖视示意图;
[0025]图7示出了图1的测试辅助工装的定位检测件的纵向剖视示意图;以及
[0026]图8示出了图1的测试辅助工装的承载件、按压件和定位检测件配合状态的局部纵向剖视示意图。
[0027]其中,上述图中的附图标记如下:
[0028]1、被检测工件;10、承载件;11、工件承载面;12、凹入部;13、外圆周面;14、外螺纹;15、圆柱;16、第一安装通孔;20、限位件;21、第一限位部;22、筒体;23、内圆周面;25、受力孔段;26、限位孔段;30、受力转换件;31、受力孔;40、按压件;41、按压端;42、直杆段;43、施力器第二连接部;44、第二安装通孔;45、螺母;50、定位检测件;51、第二避让通孔;52、外周面;53、第二限位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29]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0030]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测试辅助工装包括承载件10和限位件20。承载件10具有工件承载面11和设置在工件承载面11上的凹入部12。限位件20设置在承载件10上,限位件20具有第一限位部21,第一限位部21与工件承载面11相对设置并且与工件承载面11形成工件容纳间隙。
[0031]应用本实施例的测试辅助工装,将被检测工件放置在第一限位部21与工件承载面11形成的工件容纳间隙内,也就是说,被检测工件的上侧和下侧均被限制在工件容纳间隙内,被检测工件不会上下移动。对被检测工件的对应凹入部12的部分施加朝向凹入部12的压力,被检测工件的承受压力的部分产生形变并朝向凹入部12移动,由于被检测工件的未受力部分基本被限制在工件容纳间隙内,因此,被检测工件的未受力部分基本不会产生位移,这样提高了工件强度的测试精确度,降低了测试误差。由上述分析可知,本实施例的测试辅助工装提高了测试的精确度。
[0032]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限位件20与承载件10可拆卸地连接。这样,能够先将被检测工件很方便地放置在承载件10的工件承载面11上,然后再将限位件20安装在承载件10上。由上述分析可知,本实施例的测试辅助工装方便将被检测工件放置到指定位置上。
[0033]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承载件10具有外圆周面13,外圆周面13上具有外螺纹14,限位件20包括筒体22,筒体22具有一个敞开端,筒体22的内圆周面23具有与外螺纹14配合的内螺纹,第一限位部21设置在筒体22上。限位件20与承载件10通过螺纹结构实现可拆卸地连接,承载件10经筒体22的敞开端进入筒体22的内部,螺纹结构的连接方式安全可靠,限位件20与承载件10连接的比较牢固。承载件10优选为圆柱体。当然,筒体22可以具有两个相对的敞开端,第一限位部21位于筒体22的一个敞开端处。
[0034]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限位部21为限位板,限位板与筒体22连接,限位板上设置有对应凹入部12的第一避让通孔。筒体22能够将被检测工件的全部未受力部分罩设住,优选地,筒体22与工件承载面11夹紧被检测工件,防止被检测工件的未受力部分产生位移,进一步提高了测试的精确度。当然,作为可行的实施方式,第一限位部21可以是两块间隔设置在限位板,两块限位板之间的空隙与凹入部12对应即可。
[0035]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避让通孔具有受力孔段25,,受力孔段25与筒体22同轴设置,受力孔段25的孔壁具有六个受力面,也就是说,受力孔段25的孔壁为六边形。由于设置了受力孔段25,因此,工作人员能够通过六角扳手作用在受力孔段25上,进而对限位件20形成转矩,以使限位件20旋转罩设在承载件10上,并且,使筒体22与工件承载面11更牢固的夹紧被检测工件。当然,受力孔段25的孔壁具有至少一个受力面即可,受力孔段25的孔壁也可以是椭圆或是其他多边形。
[0036]为了使限位件20能够适应不同的工具对其进行旋拧作用,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测试辅助工装还包括受力转换件30,受力转换件30设置有受力孔31,受力孔31与受力转换件30同轴设置,受力转换件30的外周面与受力孔段25的孔壁相适配,受力孔31的孔壁具有四个受力面,也就是说,受力孔31的孔壁为四边形。此外,为了防止受力转换件30从第一避让通孔内滑出而无法起到作用,第一避让通孔具有止挡受力转换件30的止挡部。受力孔31的孔壁为不限为四边形,具体形状可以根据现场需要来确定。
[0037]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避让通孔具有限位孔段26,限位孔段26与受力孔段25形成台阶面,台阶面形成止挡部。限位孔段26优选为圆形通孔,这样,加工比较方便。[0038]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承载件10上设置有施力器第一连接部,施力器第一连接部包括朝向远离工件承载面11的方向延伸的圆柱15,圆柱15的外周面上设置有第一安装通孔16,第一安装通孔16的轴线与凹入部12的延伸方向垂直。采用上述结构,能够使承载件10牢固可靠地固定在施力器上,以方便施力器对承载件10上的被检测工件施加压力。施力器优选采用万能试验机。
[0039]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测试辅助工装还包括按压件40,按压件40具有用于将被检测工件朝向承载件10的凹入部12按压的按压端41。通过对按压件40施加作用力,即可使按压端41对被检测工件施加压力。按压件40的设置能够方便工作人员对被检测工件施加压力。如图6所示,将被检测工件I放置到指定位置,按压件40的按压端41对准凹入部12,并且按压端41穿过第一避让通孔以将力作用在被检测工件I上,以使被检测工件I的受力部分产生形变,通过各种检测器来检测被检测工件I受力部分的受力值与形变之间的关系来确定被检测工件I的强度。
[0040]如图1和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凹入部12为避让工件的凹孔,凹孔优选为圆形孔,按压件40具有直杆段42,直杆段42的自由端形成按压端41。为使按压件40的按压端41能够对准凹入部12,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测试辅助工装还包括定位检测件50,定位检测件50包括避让直杆段42的第二避让通孔51和与凹孔的孔壁相适配的外周面52,第二避让通孔51的孔壁与直杆段42的外周面相适配。如图8所示,将定位检测件50经按压端41套设在直杆段42上,并将定位检测件50移动到凹入部12内,此时,按压件40的按压端41对准了凹入部12,沿凹入部12的轴线方向移动按压件40,并将定位检测件50取出,然后放置被检测工件和限位件20,并通过按压件40对被检测工件施加压力,这样,能够避免按压端41的作用力偏离凹入部12,影响测试精确度。优选地,第二避让通孔51的轴线与直杆段42的外周面的轴线重合,这样,能够使按压端41的中心对准凹入部12的中心,进一步提高了测试精确度。
[0041]为了方便定位检测件50从凹入部12内取出,如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定位检测件50的外周面52上设置有突出于该外周面52的第二限位部53。这样,能够防止定位检测件50全部进入凹入部12内,工作人员可以手持第二限位部53将定位检测件50从凹入部12内取出。
[0042]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按压端41为半圆球状。半圆球状结构的按压端41使被检测工件的受力更集中,提高了测试精确度。
[0043]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按压件40具有施力器第二连接部43,施力器第二连接部43具有第二安装通孔44和螺纹段,第二安装通孔44的轴线与螺纹段的延伸方向垂直,本实施例的测试辅助工装还包括与螺纹段配合的螺母45。采用施力器第二连接部43,能够使按压件40牢固可靠地固定在施力器上,以方便施力器更稳定地驱动按压件40移动。施力器优选采用万能试验机。
[004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测试辅助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 承载件(10),具有工件承载面(11)和设置在所述工件承载面(11)上的凹入部(12); 限位件(20),设置在所述承载件(10)上,所述限位件(20)具有第一限位部(21),所述第一限位部(21)与所述工件承载面(11)相对设置并且与所述工件承载面(11)形成工件容纳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辅助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20)与所述承载件(10)可拆卸地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测试辅助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件(10)具有外圆周面(13),所述外圆周面(13)上具有外螺纹(14),所述限位件(20)包括筒体(22),所述筒体(22)具有至少一个敞开端,所述筒体(22)的内圆周面(23)具有与所述外螺纹(14)配合的内螺纹,所述第一限位部(21)设置在所述筒体(22 )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测试辅助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21)为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与所述筒体(22)连接,所述限位板上设置有对应所述凹入部(12)的第一避让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 4所述的测试辅助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避让通孔具有受力孔段(25),所述受力孔段(25)的孔壁具有至少一个受力面,所述受力孔段(25)与所述筒体(22)同轴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测试辅助工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受力转换件(30),设置有受力孔(31),所述受力孔(31)与所述受力转换件(30)同轴设置,所述受力转换件(30)的外周面与所述受力孔段(25)的孔壁相适配,所述受力孔(31)的孔壁具有至少一个受力面; 其中,所述第一避让通孔具有止挡所述受力转换件(30)的止挡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测试辅助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避让通孔具有限位孔段(26),所述限位孔段(26)与所述受力孔段(25)形成台阶面,所述台阶面形成所述止挡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辅助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件(10)上设置有施力器第一连接部,所述施力器第一连接部包括朝向远离所述工件承载面(11)的方向延伸的圆柱(15),所述圆柱(15)的外周面上设置有第一安装通孔(16),所述第一安装通孔(16)的轴线与所述凹入部(12)的延伸方向垂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辅助工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按压件(40),具有用于将被检测工件朝向所述承载件(10)的凹入部(12)按压的按压端(41)。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测试辅助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入部(12)为避让工件的凹孔,所述按压件(40)具有直杆段(42),所述直杆段(42)的自由端形成所述按压端(41),所述测试辅助工装还包括: 定位检测件(50),包括避让所述直杆段(42)的第二避让通孔(51)和与所述凹孔的孔壁相适配的外周面(52),所述第二避让通孔(51)的孔壁与所述直杆段(42)的外周面相适配。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测试辅助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检测件(50)的外周面(52)上设置有突出于该外周面(52)的第二限位部(53)。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测试辅助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端(41)为半圆球状。
13.根据权利要 求9所述的测试辅助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件(40)具有施力器第二连接部(43),所述施力器第二连接部(43)具有第二安装通孔(44)和螺纹段,所述第二安装通孔(44)的轴线与所述螺纹段的延伸方向垂直,所述测试辅助工装还包括与所述螺纹段配合的螺母(45)。
【文档编号】G01N3/04GK203534904SQ201320719198
【公开日】2014年4月9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14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14日
【发明者】廖永慷, 莫庆锋, 陈淑云 申请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