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孔滤膜杯固定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55703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一种微孔滤膜杯固定支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医学、生物学、环境学等领域中使用膜分离技术进行检验、检测的自动化固定、加热以及负压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采用微孔滤膜收集标本中的有形物质并且直接将滤膜进行透明处理置显微镜下进行观察是一项新型的形态学检测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医学检验和其他领域的微小有形物质检测,但是由于微孔滤膜柔软和易损导致在有一方面受到局限,使用的方法基本都是直接粘贴在夹层杯底或通过夹层杯机械固定。

专利一:中国专利申请号201010529398.X,一种细胞或细菌的染色、制片方法,其公开了医学检验和生物学研究中的一种细胞或细菌的染色、制片方法,以过滤膜作为标本片基片进行染色、制片,采用滤过式夹层杯作为染色、制片器皿,所述的滤过式夹层杯,杯体的周壁封闭,只在上部和底部设有孔,杯体中设有可将杯体内部分为上、下两部分的过滤膜,常压下染色试剂等液体不被容器中设有的过滤膜透过,通过在过滤膜两边设置的压力差,对细菌或细胞进行截留,而将细胞或细菌以外的液体经过滤膜透过排除的方式进行染色制片,本发明能利用设备自动完成细胞和细菌涂片、染色、制片且使用简单、使用费用低。

其公布的制片方法以及制片杯,在采用自动化设备操作时困难较大。

专利二:中国专利ZL201320852375.1,公开了一种负压自动涂片、染色机,在机体上安装有带离心转盘的离心机,在离心转盘下方的机体上设有废液收集装置,在离心转盘上设有24个杯架,在杯架中放置有带孔过滤膜夹层杯,在杯架上方的机体上设有24个加液头,该加液头通过试剂管道与试剂容器连接,在试剂管道上安装有定量泵,在机体上还安装有控制离心转盘离心旋转和定位以及控制定量泵开始或停止工作和试剂量的计算机,本实用新型能自动完成对细菌、细胞涂片、染色、能完成不同的染色方法、染色效果的重复性好、检出率高、效率高、操作安全简单、制造成本和使用费用低。

其在利用微孔滤膜进行形态学研究时并没有涉及到过滤后的加热操作(样本需要烘干后进行检测),如此需要额外的设备和操作程序,导致检测相对复杂繁琐;同时其对应测试杯固定架针对的是现有专利一种的杯体结构,其实际操作过程中,微孔过滤膜的取放比较繁琐,而且操作要求较高,不太适合全自动化操作,降低了检测的效率和精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微孔滤膜杯固定支架,方便自动化快速固定微孔滤膜杯,实现固定、染色、负压控制、加热的自动化一体操作,减少了操作工序,节省了操作时间,样品在检测时转移的程序减少精度更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微孔滤膜杯固定支架,其包括柔性杯架(3),柔性杯架(3)由用于固定微孔滤膜杯(4)的柔性材料和其底部下方设置的杯架底板(2)紧密粘接组成;在杯架底板(2)上对应安装微孔滤膜杯(4)的位置设置有杯架底板网孔(7),在杯架底板网孔(7)的正下方设置有负压密封碗(8),所述负压密封碗(8)嵌入在托板(1)内并通过固定扣(10)锁紧在杯架底板(2)上,所述负压密封碗(8)下端连接有使其内容物向下吸引的负压设备。

进一步的,所述托板(1)内安装有加热装置(9)。

进一步的,所述负压密封碗(8)的顶端设置有密封碗密封口(6),其高于托板(1)且围绕在杯架底板网孔(7)的四周形成密封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柔性杯架(3)上设置有若干个直通孔,且与待固定微孔滤膜杯(4)一一对应。

本发明同时公开了使用上述固定支架的控制方法:

一种微孔滤膜杯固定、加热及负压控制方法,其包括如下几部分:

1)、通过柔性杯架(3)、托板(1)、负压密封碗(8)、固定扣(10)配合使用组成,微孔滤膜杯(4)装入柔性架(3)内部;且其底部微孔滤膜(5)紧贴杯架底板(2)中的杯架底板网孔(7);

2)、将微孔滤膜杯(4)底部外围与柔性杯架(3)形成密封,负压密封碗(8)紧贴杯架底板(2)无网眼部分且围绕在杯架底板网孔(7)的四周形成密封结构;

3)、将负压密封碗(8)下端连接使其内容物向下吸引的负压设备,负压通过杯架底板网孔(7)为液体通过微孔滤膜(5)过滤提供动力;

4)、将托板(1)内安装加热装置(9),为微孔滤膜(5)提供热源;

5)、柔性杯架(3)通过固定扣(10)与托板(1)紧密结合。

进一步的,所述柔性杯架(3)由开有若干直通孔的柔性材料和开有网孔的杯架底板(2)紧密粘接组成,安放微孔滤膜杯(4)的孔对准杯架底板(2)上的网眼部分,杯架底板(2)可以较快地将托板(1)产生的热量均匀传递给微孔滤膜(5),使微孔滤膜杯(4)可以在设定温度下进行操作。

进一步的,托板(1)上安装有负压密封碗(8)、加热装置(9)、固定扣(10),负压密封碗(8)的密封碗密封口(6)高于托板(1)平面1-5mm,在扣紧固定扣(10)时与杯架底板(2)无网眼部分形成紧密配合产生密封效果。

进一步的,柔性杯架(3)是可以通过松开固定扣(10)与托板(1)分离的独立单元,用于批量装载微孔滤膜杯(4),每一个柔性杯架(3)上面可以排列多个孔位,装载多个微孔滤膜杯(4);托板(1)上的负压密封碗(8)与杯架孔位一一对应。

进一步的,加热装置(9)根据实验要求提供温度保障,加热装置(9)包括发热元件和温度控制元件。

进一步的,负压密封碗(8)由外接的真空泵及负压控制装置获得稳定的负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孔滤膜杯固定支架,方便自动化快速固定微孔滤膜杯,实现固定、染色、负压控制、加热的自动化一体操作,减少了操作工序,节省了操作时间,样品在检测时转移的程序减少精度更高。

1、方便快速进行取放微孔滤膜杯。

2、在观察过程中,无需再次分离微孔滤膜,避免微孔滤膜破碎,方便镜检操作,简化了操作程序,节省了操作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固定加热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微孔滤膜杯和微孔滤膜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述文字标注表示为:1、托板;2、杯架底板;3、柔性杯架;4、微孔滤膜杯;5、微孔滤膜;6、密封碗密封口;7、杯架底板网孔;8、负压密封碗;9、加热装置;10、固定扣;41、杯体卡环槽;42、取环片口;51、装膜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

如图1所示,本发明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微孔滤膜杯固定支架,其包括柔性杯架3,柔性杯架3由用于固定微孔滤膜杯4的柔性材料和其底部下方设置的杯架底板2紧密粘接组成;在杯架底板2上对应安装微孔滤膜杯4的位置设置有杯架底板网孔7,在杯架底板网孔7的正下方设置有负压密封碗8,所述负压密封碗8嵌入在托板1内并通过固定扣10锁紧在杯架底板2上,所述负压密封碗8下端连接有使其内容物向下吸引的负压设备。

优选的,所述托板1内安装有加热装置9。

优选的,所述负压密封碗8的顶端设置有密封碗密封口6,其高于托板1且围绕在杯架底板网孔7的四周形成密封结构。

优选的,所述柔性杯架3上设置有若干个直通孔,且与待固定微孔滤膜杯4一一对应。

图2中公开了与本发明相配合使用的微孔滤膜杯4,其杯体底部端面设置有杯体卡环槽41,与之配合的微孔滤膜5上表面固定有装膜环51,且其嵌入到杯体卡环槽41内,在杯体底部外侧设置有用取下装膜环51的取环片口42。

本发明同时公开了使用上述固定支架的控制方法:

一种微孔滤膜杯固定、加热及负压控制方法,其包括如下几部分:

1)、通过柔性杯架3、托板1、负压密封碗8、固定扣10配合使用组成,微孔滤膜杯4装入柔性架3内部;且其底部微孔滤膜5紧贴杯架底板2中的杯架底板网孔7;

2)、将微孔滤膜杯4底部外围与柔性杯架3形成密封,负压密封碗8紧贴杯架底板2无网眼部分且围绕在杯架底板网孔7的四周形成密封结构;

3)、将负压密封碗8下端连接使其内容物向下吸引的负压设备,负压通过杯架底板网孔7为液体通过微孔滤膜5过滤提供动力;

4)、将托板1内安装加热装置9,为微孔滤膜5提供热源;

5)、柔性杯架3通过固定扣10与托板1紧密结合。

优选的,所述柔性杯架3由开有若干直通孔的柔性材料和开有网孔的杯架底板2紧密粘接组成,安放微孔滤膜杯4的孔对准杯架底板2上的网眼部分,杯架底板2可以较快地将托板1产生的热量均匀传递给微孔滤膜5,使微孔滤膜杯4可以在设定温度下进行操作。

优选的,托板1上安装有负压密封碗8、加热装置9、固定扣10,负压密封碗8的密封碗密封口6高于托板1平面1-5mm,在扣紧固定扣10时与杯架底板2无网眼部分形成紧密配合产生密封效果。

优选的,柔性杯架3是可以通过松开固定扣10与托板1分离的独立单元,用于批量装载微孔滤膜杯4,每一个柔性杯架3上面可以排列多个孔位,装载多个微孔滤膜杯4;托板1上的负压密封碗8与杯架孔位一一对应。

优选的,加热装置9根据实验要求提供温度保障,加热装置9包括发热元件和温度控制元件。

优选的,负压密封碗8由外接的真空泵及负压控制装置获得稳定的负压。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由于文字表达的有限性,而客观上存在无限的具体结构,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润饰或变化,也可以将上述技术特征以适当的方式进行组合;这些改进润饰、变化或组合,或未经改进将发明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