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滤棒截面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15442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一种滤棒截面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滤棒检测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滤棒截面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在滤棒的生产过程中,会有滤棒截面形状不一致问题,导致了烟支的缺陷。现有技术通常采用人工方式进行检测,检测过程需要工人拿着滤棒对着光一根根的看,存在非常多的缺点,具体见下:

(1)长时间检测单一产品,检测工人眼睛容易疲劳,并且容易受情绪的影响,检测结果难以保证;

(2)每个检测工人对同种被检测材料的标准有轻微的浮动,检测标准不一致,很难保证高质量的产品。

(3)人工检测的速度相对比较慢,短时间内很难检测完成大量生产任务。

(4)人工检测的精度低,人眼可以发现的最小的缺陷是对比度明显、相对比较大的缺陷,但依靠人的能力很难保持持续的、稳定的视觉效果。

因此需要一种新的滤棒截面检测装置,可以简单方便且准确的发现滤棒端面形状是否一致,不仅减轻工人的劳动量,而且提高烟草产品的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滤棒截面检测装置,解决了以上所述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滤棒截面检测装置,包括检测平台,所述检测平台上设有用于对待检测滤棒两截面分别进行拍照的图像检测系统、用于控制待检测滤棒旋转的机械旋转系统和用于放置已检测滤棒的下料系统,

所述图像检测系统包括固定在所述检测平台上的第一支撑座和设置在第一支撑座上用于为待检测滤棒截面拍照的相机,靠近相机镜头处设有环形光源;

所述机械旋转系统包括固定在所述检测平台上的第二支撑座、设置在第二支撑座下方的第一伺服电机、设置在第二支撑座上的回转平台以及设置在回转平台上用于夹持待检测滤棒的夹持结构,所述待检测滤棒在夹持结构上沿着环形光源的出射光轴方向设置;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用于驱动所述回转平台沿垂直于所述环形光源出射光轴的方向180°旋转。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当图像检测系统的相机对待检测滤棒靠近相机镜头处的截面拍照后,机械旋转系统的第一伺服电机自动带动回转平台转动,从而带动待检测滤棒转动,使待检测滤棒的另一个截面旋转至靠近所述相机镜头处,相机自动对待检测滤棒的另一个截面进行拍照,从而获取待检测滤棒两个截面的图片,通过判断待检测滤棒两截面形状是否和标准滤棒的截面形状一致,得到待检测滤棒是否合格的结果,不但克服了人工检测效率低下的缺点,同时具有操作简单、速度快、精度高、质量可靠等优点,给烟草公司的质量管理提供了巨大帮助,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下料系统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夹持结构两侧的良品收纳盒和次品收纳盒。

进一步,所述回转平台上设有底座,所述底座一端设有垂直于底座的支撑板,底座上靠近所述支撑板处设置有第二伺服电机,所述夹持结构设置在支撑板上且与所述第二伺服电机连接,第二伺服电机用于驱动所述夹持结构沿平行于所述环形光源出射光轴的方向180°旋转。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进一步技术方案设置了第二伺服电机,当识别出待检测滤棒为良品时,通过第二伺服电机驱动所述夹持结构旋转,从而使夹持结构上的滤棒旋转至良品收纳盒一侧,并落入到良品收纳盒中;当识别出待检测滤棒为次品时,通过第二伺服电机驱动所述夹持结构旋转,从而使夹持结构上的滤棒旋转至次品收纳盒一侧,并落入到次品收纳盒中,从而自动根据检测结果将良品和次品分离,不仅结构简单,而且分离效率高。

进一步,还包括用于容纳所述图像检测系统、机械旋转系统和下料系统的外壳,所述外壳上设有用于控制所述图像检测系统的人机界面和与所述人机界面连接的微型热敏打印机。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进一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外壳可以保护外壳内的图像检测系统、机械系统和下料系统,提高本实用新型检测装置的使用寿命,同时在外壳上设置人机界面和微型热敏打印机,可以直观显示检测过程和检测结果,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打印。

进一步,还包括上料系统,所述上料系统包括设置在外壳上的第一上料部和设置在外壳内的第二上料部和第三上料部,所述第一上料部顶部设有用于放入至少一根待检测滤棒的第一开口;所述第二上料部包括设有斜坡的底板,所述底板的斜坡顶端设置在第一上料部和第二上料部的连接处,所述底板上靠近所述斜坡底端处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三上料部包括用于单支待检测滤棒通过的通道,通道顶端对应所述第二开口设置,通道底端设有沿环形光源出射光轴方向设置的出料口。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进一步技术方案根据检测过程设计了上料系统,上料系统包括第一上料部,第一上料部顶端的第一开口设计得较大,可以一次放入多根待检测滤棒,然后通过第二上料部和第三上料部对放入的待检测滤棒在上料系统中的位置进行调整,最后待检测滤棒一支一支的从出料口出来,同时出料口沿环形光源出射光轴方向设置,从而保证出料口处的待检测滤棒的待检测截面正对着所述环形光源和相机设置,无需再次调整待检测滤棒的方向和位置,进一步提高了检测效率。

进一步,所述夹持结构包括圆形盘和设置在圆形盘圆周的至少一个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设有垂直于所述连接板的夹持臂,所述夹持臂上设有用于夹持所述待检测滤棒的凹槽。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进一步技术方案中,通过凹槽的设计可以有效夹持待检测滤棒,并且保证待检测滤棒在旋转过程中不会掉落,保证了检测效果和检测效率。

进一步,所述夹持结构包括圆形盘和设置在圆形盘圆周的三幅连接板,所述三幅连接板两两夹角均相等,且所述三幅连接板与所述圆形盘一体化设置;每幅连接板上均设有垂直于所述连接板的夹持臂,所述夹持臂上设有用于夹持所述待检测滤棒的凹槽。

进一步,当所述夹持结构设置在底座上时,三个所述夹持臂中任一夹持臂靠近所述出料口设置,且夹持臂的方向与环形光源出射光轴方向一致。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进一步技术方案中设置了三个夹持臂,同时通过对夹持臂之间夹角的合理设计,当一个夹持有待检测滤棒的夹持臂旋转到良品收纳盒一侧或者次品收纳盒一侧时,总有一个夹持臂旋转至出料口处,从而使出料口处的待检测滤棒直接落入所述凹槽中,进一步提高了检测效率。

进一步,所述凹槽长度大于所述待检测滤棒长度,且凹槽上与待检测滤棒的两截面分别对应的两端设有挡板。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进一步技术方案中,凹槽长度大于所述待检测滤棒长度,从而可以对多种型号的待检测滤棒进行检测,提高了本实用新型滤棒检测装置的兼容性,另一方面通过挡板的设计,可以更好的防止待检测滤棒在检测过程中从凹槽中掉落,提高了检测效果和检测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一种滤棒截面检测装置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施例一种滤棒截面检测装置的结构图;

图3为本实施例中机械旋转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电气柜,2、检测平台,3、第一支撑座,4、相机,5、镜头,6、环形光源,7、第二支撑座,8、第一伺服电机,9、回转平台,10、夹持结构,11、良品收纳盒,12、次品收纳盒,13、底座,14、支撑板,15、第二伺服电机,16、外壳,17、人机界面,18、微型热敏打印机,19、第一上料部,20、第二上料部,21、第三上料部,22、第一开口,23、斜坡,24、第二开口,25、通道,26、出料口,27、圆形盘,28、三幅连接板,29、夹持臂,30、凹槽,31、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图1为本实施例滤棒截面检测装置的立体图,图2为本实施例滤棒截面检测装置的结构图,如图1和图2所述,本实施例的滤棒检测装置包括设置在电气柜1上的检测平台2,所述检测平台2上设有用于对待检测滤棒两截面分别进行拍照的图像检测系统、用于控制待检测滤棒旋转的机械旋转系统和用于放置已检测滤棒的下料系统。

本实施例中,所述图像检测系统包括固定在所述检测平台2上的第一支撑座3和设置在第一支撑座3上用于为待检测滤棒截面拍照的相机4,靠近相机4的镜头5处设有环形光源6,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相机为PA-BC-200专业面阵相机,镜头为M3514-CB面阵相机专用工业级镜头,环形光源为RL-90YSE LED高频环光,所述相机、镜头和环形光源同轴设置,从而为靠近所述镜头处的待检测滤棒的截面进行拍照。图3为本实施例中机械旋转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机械旋转系统包括固定在所述检测平台2上的第二支撑座7、设置在第二支撑座7下方的第一伺服电机8、设置在第二支撑座7上的回转平台9以及设置在回转平台9上用于夹持待检测滤棒的夹持结构10,所述待检测滤棒在夹持结构10上沿着环形光源6的出射光轴方向设置,所述第一伺服电机8用于驱动所述回转平台9沿垂直于所述环形光源6出射光轴的方向180旋转。当图像检测系统的相机4对待检测滤棒靠近相机镜头5处的截面拍照后,机械旋转系统的第一伺服电机8自动带动回转平台9转动,从而带动待检测滤棒转动,使待检测滤棒的另一个截面旋转至靠近所述相机镜头5处,相机4自动对待检测滤棒的另一个截面进行拍照,从而获取待检测滤棒两个截面的图片,通过判断待检测滤棒两截面形状是否和标准滤棒的截面形状一致,得到待检测滤棒是否合格的结果,不但克服了人工检测效率低下的缺点,同时具有操作简单、速度快、精度高、质量可靠等优点,给烟草公司的质量管理提供了巨大帮助,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本实施例中,所述下料系统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夹持结构两侧的良品收纳盒11和次品收纳盒12,所述回转平台9上设有底座13,所述底座13一端设有垂直于底座的支撑板14,底座13上靠近所述支撑板14处设置有第二伺服电机15,所述夹持结构10设置在支撑板14上且与所述第二伺服电机15连接,第二伺服电机15用于驱动所述夹持结构10沿平行于所述环形光源6出射光轴的方向旋转。当识别出待检测滤棒为良品时,通过第二伺服电机15驱动所述夹持结构10旋转,从而使夹持结构10上的滤棒旋转至良品收纳盒11一侧,并落入到良品收纳盒11中;当识别出待检测滤棒为次品时,通过第二伺服电机15驱动所述夹持结构10旋转,从而使夹持结构10上的滤棒旋转至次品收纳盒12一侧,并落入到次品收纳盒12中,从而自动根据检测结果将良品和次品分离,不仅结构简单,而且分离效率高。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还包括用于容纳所述图像检测系统、机械旋转系统和下料系统的外壳16,所述外壳16上设有人机界面17和与所述人机界面17连接的微型热敏打印机18。通过设置外壳可以保护外壳内的图像检测系统、机械系统和下料系统,提高本实用新型检测装置的使用寿命,同时在外壳上设置人机界面和微型热敏打印机,可以直观显示检测过程和检测结果,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打印。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还包括上料系统,所述上料系统包括设置在外壳16上的第一上料部19和设置在外壳16内的第二上料部20和第三上料部21,所述第一上料部19顶部设有用于放入至少一根待检测滤棒的第一开口22;所述第二上料部20包括设有斜坡23的底板,所述斜坡23顶端设置在第一上料部19和第二上料部20的连接处,所述底板上靠近所述斜坡23底端处设有第二开口24;所述第三上料部21包括用于单支待检测滤棒通过的通道25,通道25顶端对应所述第二开口24设置,通道25底端设有沿环形光源出射光轴方向设置的出料口26。本实施例根据检测过程设计了上料系统,上料系统包括第一上料部,第一上料部顶端的第一开口设计得较大,可以一次放入多根待检测滤棒,然后通过第二上料部和第三上料部对放入的待检测滤棒在上料系统中的位置进行调整,最后待检测滤棒一支一支的从出料口出来,同时出料口沿环形光源出射光轴方向设置,从而保证出料口处的待检测滤棒的待检测截面正对着所述环形光源和相机设置,无需再次调整待检测滤棒的方向和位置,进一步提高了检测效率。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夹持结构10包括圆形盘27和设置在圆形盘27圆周的三幅连接板28,所述三幅连接板28两两夹角均相等,且所述三幅连接板28与所述圆形盘27一体化设置;每幅连接板上均设有垂直于所述连接板的夹持臂29,所述夹持臂29上设有用于夹持所述待检测滤棒的凹槽30。当所述夹持结构10设置在底座13上时,三个所述夹持臂中任一夹持臂靠近所述出料口26设置,且夹持臂的方向与环形光源6出射光轴方向一致。本实施例设置了三个夹持臂,同时通过对夹持臂之间夹角的合理设计,当一个夹持有待检测滤棒的夹持臂旋转到良品收纳盒一侧或者次品收纳盒一侧时,总有一个夹持臂旋转至出料口处,从而使出料口处的待检测滤棒直接落入所述凹槽中,进一步提高了检测效率。同时,本实施例中所述凹槽30长度大于所述待检测滤棒长度,且凹槽30上与待检测滤棒的两截面分别对应的两端设有挡板31。本实施例中,凹槽长度大于所述待检测滤棒长度,从而可以对多种型号的待检测滤棒进行检测,提高了本实用新型滤棒检测装置的兼容性,另一方面通过挡板的设计,可以更好的防止待检测滤棒在检测过程中从凹槽中掉落,提高了检测效果和检测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