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检查塑料进气歧管缸套通透性的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461467阅读:313来源:国知局
一种检查塑料进气歧管缸套通透性的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检查塑料进气歧管缸套通透性的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随着厂家对进气歧管气缸套内孔孔径及质量越来越高的要求,检具对工件内孔的轻微划印也不被用户接受,而在缸套制造过程中,一般需要经过车削或磨削加工,因此不可避免会导致缸套内孔孔径偏大或偏小,需要对其检测以提高产品质量,目前一般的缸套内孔孔径通透性的检测方法为两种方法,一种是使用塞规测量法,其缺点是主要依靠人工操作,测定力不易控制,易产生误判,并容易对缸套内孔孔壁造成划痕,同时该种测量方法测量时需专人操作生产成本高且效率低下,还有一种是实验室仪器测量,其缺点是对使用环境如温湿度、空气清洁度、振动等要求非常高,不适合生产现场使用,同时也容易对缸套内孔孔壁造成划痕且该设备价格昂贵,不切合企业实际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检查塑料进气歧管缸套通透性的装置,本实用新型采用单作用往复式气缸,单作用往复式气缸仅在一端设置有活塞杆,在工作时,从活塞一侧供气聚能产生气压,气压推动活塞产生推力伸出,在气缸上设置的气缸感应开关可以感应到缸套内孔的通透性,气缸靠弹簧或自重返回,单作用往复式气缸对使用者的要求较低。气缸的原理及结构简单,易于安装维护,对于使用者的要求不高;本实用新型在确保检测精度的同时有效的避免了对缸套内孔造成损伤,因此在极大的提高了进气歧管缸套通透性性检测效率的同时,避免了进气歧管缸套内孔的损伤,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检测效率高、设备使用成本低、检测时定力稳定的优点。
[0004]本实用新型取消了传统意义上的上下电极间形成电流回路的给电方式,而采用上电极与上电极之间形成电流回路的给电方式。具体形式为:每次焊接将有两个间距一定的双头上电极同时进行给压焊接,而在两个上电极下方设置了一个可以导通电流的导电桥,从而形成一个电流回路。
[0005]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全人手工操作焊接,只需要人工两名,并且不用使用沉重的大型焊钳,所用焊钳固定于焊接专机之上,轻便易操作,焊接效果良好,在满足功能性需要的基础上极大程度的降低了投资成本,降低了工人的操作难度,更使设备的稳定性和多车型适应能力有了长足的提高。
[0006]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检查塑料进气歧管缸套通透性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气缸、气缸感应开关、气缸固定板、气缸固定螺母、进气歧管、进气歧管缸套、第一支撑立柱、固定螺栓、第一支撑底座、进气歧管支撑板、支撑板固定孔、第二支撑立柱及第二支撑底座;
[0007]所述气缸上端设置有气缸感应开关,所述气缸感应开关与所述气缸相互连接,所述气缸一侧设置有气缸固定板,所述气缸固定板上设置有气缸固定螺母,所述气缸通过所述气缸固定螺母与所述气缸固定板相互连接,所述气缸固定板下端设置有第一支撑立柱,所述第一支撑立柱与所述气缸固定板相互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立柱下端设置有第一支撑底座,所述第一支撑立柱通过所述固定螺栓与所述第一支撑底座相互连接,所述第一支撑底座一侧设置有第二支撑底座,所述第二支撑底座上端设置有第二支撑立柱,所述第二支撑底座与所述第二支撑立柱相互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立柱上端设置有进气歧管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立柱与所述进气歧管支撑板相互固定连接,所述进气歧管支撑板上设置有支撑板固定孔。
[0008]进一步,所述支撑板固定孔设置有三个。
[0009]进一步,所述进气歧管支撑板的材质为不锈钢。
[0010]进一步,所述气缸设置有五个。
[0011]进一步,所述气缸为单作用往复式气缸。
[00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检查塑料进气歧管缸套通透性的装置,本实用新型采用单作用往复式气缸,单作用往复式气缸仅在一端设置有活塞杆,在工作时,从活塞一侧供气聚能产生气压,气压推动活塞产生推力伸出,在气缸上设置的气缸感应开关可以感应到缸套内孔的通透性,气缸靠弹簧或自重返回,单作用往复式气缸对使用者的要求较低。气缸的原理及结构简单,易于安装维护,对于使用者的要求不高;本实用新型在确保检测精度的同时有效的避免了对缸套内孔造成损伤,因此在极大的提高了进气歧管缸套通透性性检测效率的同时,避免了进气歧管缸套内孔的损伤,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检测效率高、设备使用成本低、检测时定力稳定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4]图1为本实用新型工作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附图标记:
[0018]1-气缸;2-气缸感应开关; 3-气缸固定板;
[0019]4-气缸固定螺母; 5-进气歧管;6-进气歧管缸套;
[0020]7-第一支撑立柱; 8-固定螺栓;9-第一支撑底座;
[0021]10-进气歧管支撑板;11-支撑板固定孔; 12-第二支撑立柱;
[0022]13-第二支撑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