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固体料流的方法和装置的制造方法_5

文档序号:8445194阅读:来源:国知局
r>[0108]借助于本发明,因此能实现流化床槽中的流化床中的料位和/或固体总量的简单控制以及混合槽中的温度和混合比的简单控制。同时,确保了包含在流化床槽中的流化床与提升管的顶部之间的压力密封,该压力密封在许多应用中是重要的。最后,还可能借助于根据本发明的配置将穿过提升管输送的固体的量减少到零。
实施例
[0109]铁矿石的排料
[0110]在铁矿石从流化床冷却器中排料的过程中,使用如图1所示的系统。下料器6的入口位于流化床的所要料位下方约0.5m处。规定到冷却器中的流入量并且应该再次经由所述下料器/提升管配置(上提密封罐或LSP)连续排出,以保持冷却器中的料位恒定。下料器6的直径Dd= 0.2m和下料器高度Hd= 2m。直径D κ= 0.1m的提升管9的长度H κ =4m。因此,提升管顶部位于流化床槽中的所要料位上方约1.5m处。流化床上方的超压为约30毫巴,而在提升管顶部存在环境压力。
[0111]流化床的料位经由如图1所示的压力差测量并且经由控制线路和用于输送空气流的控制阀16控制。该输送空气通过鼓风机提供并且经由在提升管底部10下方的向上导向的喷嘴14供应。在固体流量为6.2t/h下,输送气体流量为约40Nm3/h。因为该设备也可以在部分负载或过载下操作,则相应地降低或增加输送气体流量,以保持流化床中的料位恒定。
[0112]当希望例如在关停该设备前从冷却器中尽可能多地排出铁矿石时,也可以将控制线路的设定值改变到比通常值低的料位,结果是经由LSP从冷却器排出更多的铁矿石,直到达到新的料位设定值。
[0113]相反,当在提升管顶部之后妨碍出料时,可增加冷却器中的料位设定值历时一定时间。则,更少或根本没有铁矿石会通过LSP从冷却器中排出,结果是在冷却器中的料位上升并且矿石专门储存在那里。
[0114]7k合物旁路
[0115]在此,原则上如DE 195 42 309 Al所述(参照图3),利用本发明以传递一部分水合物料流通过煅烧设备的炉子。为此目的,将预热并预先干燥了的水合物的部分料流移出,以使得本发明的下料器21总是被完全装满。随后固体经由提升管23输送到混合槽27 (混合罐)中,在那里它们被处理。
[0116]下料器21的直径Dd= 0.2m且下料器高度H D= 8m。在它的底部,直径D κ= 0.1m的提升管与下料器21齐平连接。提升管23的长度Hk= 10m。因此,提升管顶部位于流化通道中的料位上方约2m处。流化通道中的压力为约环境压力,而提升管顶部的压力相当于具有0.14巴的超压的混合槽中的压力。
[0117]在此,固体流量在Ot/h与10t/h之间改变,以使得混合槽中的温度保持处于恒定的设定值,在该混合槽中输送的固体与来自炉子的热固体混合。在这种情况下,控制变量因此为混合槽中的温度。此温度由穿过水合物旁路流入混合槽中的水合物与从炉子流入到混合槽中的氧化铝的质量流量比决定。控制线路执行用于LSP的输送空气的控制阀30,因为来自炉子的氧化铝质量流量和穿过水合物旁路的水合物质量流量两者都不能容易地测量。另一方面,混合槽中的温度测量能非常容易地实现。对于850°C的混合槽温度,当氧化铝的总产量为78t/h时,需要约8t/h的水合物质量流量穿过该旁路。为此目的,在LSP中需要约120Nm3/h的输送空气。
[0118]附图标记列表
[0119]I流化床槽
[0120]2流化床
[0121]3固体供应管路
[0122]4用于流化床的流化气体的供应管路
[0123]5气体分配器
[0124]6下料器
[0125]7下料器的顶部
[0126]8下料器的底部
[0127]9提升管
[0128]10提升管的底部
[0129]11提升管的顶部
[0130]12排料罐
[0131]13 斜槽
[0132]14 喷嘴
[0133]15 管路
[0134]16控制阀
[0135]17压力差测量设备
[0136]20流化通道
[0137]21下料器
[0138]22 底部
[0139]23提升管
[0140]24 喷嘴
[0141]25膨胀槽
[0142]26传送管路
[0143]27混合槽
[0144]28 管路
[0145]29温度测量设备
[0146]30控制阀
[0147]31供应管路
【主权项】
1.控制混合槽中的温度和/或混合比的方法,其中第一固体料流经由下料器从槽中移出,其中从所述槽中移出的所述固体料流通过供应输送气体在所述下料器的底部流态化并经由从所述下料器分叉的提升管运输到所述混合槽中,在所述混合槽中所述固体料流与不同温度的第二固体料流混合,其中穿过所述提升管输送的固体料流的量通过供应所述输送气体来控制,其中测量所述混合槽中的温度,且其中将所测量的温度用作所述输送气体的供应的控制变量。
2.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保持所述下料器的底部与顶部之间的压力差小于与流态化下料器相对应的压力损失。
3.控制混合槽(27)中的温度和/或混合比的装置,其中所述混合槽(27)供应有经由下料器(21)来自流化床槽(20)的第一固体料流并供应有具有不同温度的第二固体料流,其中从所述流化床中移出的所述第一固体料流通过供应流化气体在所述下料器(21)的底部流态化并经由从所述下料器(21)分叉的提升管(23)运输到所述混合槽(27)中,在所述混合槽中所述第一固体料流与所述第二固体料流混合,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混合槽(27)处提供温度测量设备(29),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气体流的供应经由控制阀(30)实现,和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阀(30)的开启位置可基于借助于所述温度测量设备(29)测量的温度经由控制线路控制。
4.权利要求3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气体流的供应经由至少一个喷嘴(14,24)实现。
5.权利要求4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喷嘴(14,24)向下倾斜。
6.权利要求3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气体流的供应经由流化织物实现。
7.权利要求3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器(6,21)相对于垂直线倾斜不多于45°。
8.权利要求3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管(9,23)大致垂直地安排。
9.权利要求3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管(9,23)的高度(Hk)大于所述下料器(6,21)的高度(Hd) ?
10.权利要求3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器(6,21)的直径(Dd)大于或等于所述提升管(9,23)的直径(De)?
11.权利要求3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器出,21)的直径(Dd)为所述提升管(9,23)的直径(Dk)的两倍大。
12.权利要求3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管(9,23)通向排料槽(12)。
13.权利要求3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器出,21)中和/或所述提升管(9,23)中提供有换热器或所述下料器和/或所述提升管本身构成换热器。
14.权利要求3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或更多个下料器(6)从所述固体槽(I)分叉。
15.权利要求14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器(6)在不同料位处与所述固体槽连接。
【专利摘要】描述了控制流化床槽中的流化床中料位和/或总量的方法和装置,其中固体料流经由下料器从所述流化床槽中移出,所述固体料流通过供应输送气体流在所述下料器的底部流态化并穿过从所述下料器分叉的提升管输送到顶部。穿过所述提升管输送的固体料流的量因所述输送气体的变动供应而改变,其中将所述固体槽中的固体料位或固体总量用作控制变量且将所述输送气体的体积流量用作控制线路的执行变量。
【IPC分类】B01J4-00, G05D27-02, B01J8-24
【公开号】CN104765394
【申请号】CN201510092918
【发明人】R·布莱, P·希尔图宁, C·克雷特, M·米萨拉, B·里布, L·萨查罗夫, M·斯特罗德, P·斯特姆
【申请人】奥图泰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7月8日
【申请日】2008年1月23日
【公告号】CN101605595A, DE102007009758A1, US8602693, US20100118641, WO2008104250A1
当前第5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