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钮及车载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487412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一种旋钮及车载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电子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旋钮及车载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仪器都要用到旋钮,比如车载导航、电位器、旋钮开关等。旋钮使得扭转转轴的运动更为方便。在现有技术的旋钮中,将旋钮直接固定于转轴,用户通过手指操作上述旋钮,从而进行音量调整等的功能调节。这种方式的旋钮结构简单,被广泛地应用,可满足大多数场合。
[0003]然而,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这样的问题,如果旋钮的旋转速度很快,则调节的精度较低,反之,在调低旋钮的旋转速度的情况下,精度虽然变高,但是调节速度较慢。即,现有技术中存在这样的问题,旋钮的旋转速度与调节精度难以同时满足需求。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旋钮及车载装置,能够同时满足旋钮的旋转速度和调节精度的需求。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本发明提供一种旋钮,所述旋钮包括行星齿轮结构,
[0007]所述旋钮构成为内层按钮与外层按钮可分离的双层按钮构造;
[0008]所述内层按钮与行星齿轮结构上的太阳轮连接,所述外层按钮与行星齿轮结构上的行星齿轮连接,通过按下所述内层按钮,使该内层按钮的太阳轮与所述外层按钮的行星齿轮连接。
[0009]所述太阳轮与所述行星齿轮接触,在按下所述内层按钮、所述太阳轮的主转轴被压入的情况下,所述太阳轮与所述主转轴连接,所述内层按钮与所述外层按钮切换为连动可调节模式;
[0010]在所述内层按钮弹起、所述太阳轮的主转轴被弹出的情况下,所述太阳轮与所述主转轴连接脱离,所述内层按钮与所述外层按钮切换为独立可调节模式。
[0011]所述旋钮还包括:处理部,控制该旋钮的功能;
[0012]连接状态检出部,检出所述旋钮的连接状态;
[0013]所述处理部与所述连接状态对应,用于改变所述内层按钮与外层按钮的功能。
[0014]所述旋钮还包括:布置在所述主转轴的端部的常开开关,所述常开开关连接有用于切换旋钮功能的电路,在所述主转轴被按下的情况下,所述常开开关闭合,所述电路控制所述内层按钮与所述外层按钮切换为连动可调模式下的功能;在所述主转轴弹起的情况下,所述常开开关断开,所述电路控制所述内层按钮与所述外层按钮切换为独立可调模式下的功能。
[0015]所述旋钮还包括:所述处理部,在实施地图调整功能的情况下,在使所述内层按钮与外层按钮连接的情况下,所述内层按钮用于高精度调整,所述外层按钮用于快速调整。
[0016]所述处理部,在实施地图调整功能的情况下,在使所述内层按钮与外层按钮未连接的情况下,所述内层按钮用于进行地图的上下移动,所述外层按钮用于进行地图的左右移动。
[0017]所述内层按钮和所述外层按钮为透光材料,且两者内部均包括背光指示灯,所述处理部还用于控制使所述背光指示灯在所述内层按钮与外层按钮连接的情况下发红光、在所述内层按钮与外层按钮未连接的情况下发绿光。
[0018]所述行星齿轮为3个及以上的相同齿轮。
[0019]所述行星齿轮沿太阳轮的外圆周等间隔分布。
[0020]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车载装置,所述车载装置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旋钮。
[002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旋钮及车载装置,在旋钮的构成中加入了行星齿轮结构,并设置内层按钮与外层按钮可分离的双层按钮构造,内层按钮与行星齿轮结构上的太阳轮连接,外层按钮与行星齿轮结构上的行星齿轮连接,即外层按钮可看作行星齿轮结构上的行星架,且通常的,行星齿轮还啮合于固定齿圈,通过按下所述内层按钮,使该内层按钮的太阳轮与所述外层按钮的行星齿轮连接,由于太阳轮与行星架的传动比大于1,通俗地说就是太阳轮比行星架转得快,也即内层按钮比外层按钮转得快。因此,内层按钮可用于高精度调节,外层按钮可用于快速调节,按所需的调节要求选择操作的按钮,能够同时满足旋钮的旋转速度和调节精度的需求。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旋钮的主视图;
[0023]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旋钮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旋钮及车载装置进行详细描述。
[0025]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旋钮,包括行星齿轮结构,所述旋钮构成为内层按钮8与外层按钮7可分离的双层按钮构造;所述内层按钮8与行星齿轮结构上的太阳轮2连接,所述外层按钮7与行星齿轮结构上的行星齿轮4连接,通过按下所述内层按钮8,使该内层按钮8的太阳轮2与所述外层按钮7的行星齿轮4连接。
[0026]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旋钮及车载装置,在旋钮的构成中加入了行星齿轮结构,并设置内层按钮8与外层按钮7可分离的双层按钮构造,内层按钮8与行星齿轮结构上的太阳轮2连接,太阳轮2与主转轴I连接,外层按钮7与行星齿轮结构上的行星齿轮4连接,SP外层按钮7可看作行星齿轮结构上的行星架行星齿轮通过行星齿轮转轴3与行星架相连。且通常的,行星齿轮4还啮合于固定外壳6上的固定齿圈5,通过按下所述内层按钮8,使该内层按钮8的太阳轮2与所述外层按钮7的行星齿轮4连接。太阳轮2与行星齿轮4架的传动比大于1,设内层按钮8转速Ii1,齿圈5转速为n2,外层旋钮转速为n3,齿圈5与太阳轮2齿数比为a,则传动比i13=ni/n3=l+a。通俗地说就是太阳轮2比行星架转得快,也即内层按钮8比外层按钮7转得快。因此,内层按钮8可用于高精度调节,外层按钮7可用于快速调节,按所需的调节要求选择操作的按钮,能够同时满足旋钮的旋转速度和调节精度的需求。
[0027]进一步地,如图1、图2所示,太阳轮与行星齿轮接触,在按下内层按钮8、太阳轮2的主转轴I被压入的情况下,太阳轮2与主转轴I连接,内层按钮8与外层按钮7切换为连动可调节模式;在内层按钮8弹起、太阳轮2的主转轴I被弹出的情况下,太阳轮2与主转轴I连接脱离,内层按钮8与外层按钮7切换为独立可调节模式。主转轴I与太阳轮2之间在连接的位置可以为键连接,在未连接的位置可以为光轴配合。这样,以内外层按钮的连动可调节模式和独立调节模式,可以实现不同的调节功能。
[0028]进一步地,如图1、图2所示,所述旋钮还包括:处理部(图中未示出),控制该旋钮的功能;连接状态检出部(图中未示出),检出旋钮的连接状态;处理部与连接状态对应,用于改变内层按钮8与外层按钮7的功能。该实施例加入了处理部,可以实现连动可调节模式和独立可调节模式所对应的功能的调节。
[0029]具体地,旋钮还包括:布置在主转轴的端部的常开开关11,常开开关11连接有用于切换旋钮功能的电路,在主转轴被按下的情况下,常开开关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