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29780阅读:1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将FPC(Flexible Printed Circuit)等扁形柔软电缆连接在配线基板上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已知一种这样的电连接器,具有用于插入扁形柔软电缆的开口部的壳体,通过将保持在该壳体上的多个端子压接在从开口部插入的扁形柔软电缆上,而达成对该扁形柔软电缆的电连接。
这种电连接器,通过使相对壳体可转动地安装的盖体转动进行打开,而在多个端子的压接位置上形成用于插入扁形柔软电缆的插入空间,并能够将扁形柔软电缆以零插入力(无插入力)插入插入空间内。这样的电连接器是所谓的ZIF(Zero Insertion Force)类型,若插入扁形柔软电缆后关闭盖体,则多个端子将被压接到该扁形柔软电缆上,达成电连接。
在这样的连接器中,例如,在关闭盖体的状态下,向关闭该盖体的方向作用力,以便使盖体不容易打开。但是,在制造时、搬运过程中及使用过程中向电连接器作用外力(振动等)的情况下,有可能会盖体打开而使安装着的扁形柔软电缆掉下、或盖体破损等。
这里,提出一种如下方案的电连接器,其通过在关闭状态下使盖体滑动到规定的锁定位置,而使设在盖体上的配合部与电连接器的规定位置(例如,金属制的加强板)相配合,能够将盖体锁定在关闭状态(例如,参照特开2002-252067号公报)。
但是,在上述的电连接器中,必须在安装盖体的开口部附近设有锁定机构用的部件、或者延伸设置加强板。为此,希望获得一种可以更简单的构成将盖体锁定在关闭状态的机构。
另外,在上述的电连接器中,不论是否将扁形电缆插入到插入空间中,盖体均可在关闭状态下滑动。因此,为了将扁形柔软电缆插入到插入空间中而打开盖体时,必须一边注意不使盖体向锁定位置滑动一边打开盖体。从而,存在难安装扁形柔软电缆的问题。近年来,随着电器(便携电话、数码摄像机、模拟摄像机等)的小型化,希望电连接器的小型化及薄型化,但是,在小型(薄型)的电连接器中,上述的问题尤为显著。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在所述背景为基础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以较简单的构成将盖体锁定在关闭状态的电连接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易安装扁形柔软电缆的电连接器。
本发明涉及一种装配在配线基板8上,并用于将扁形柔软电缆7电连接到上述配线基板上的电连接器1、101,该电连接器包括具有用于插入上述扁形柔软电缆的开口部26的壳体2;保持在上述壳体上,压接在从上述开口部插入的上述扁形柔软电缆上,并与该扁形柔软电缆电连接的多个连接部5、6;为了开闭上述开口部而可转动地安装在上述壳体上的盖体4;以及锁定部572。上述盖体,具有与上述多个连接部对向的接受部45,通过从闭状态向开状态转动,能够由上述接受部向与压接方向相反的方向推起上述多个连接部,形成用于插入上述扁形柔软电缆的插入空间27。上述锁定部设在上述多个连接部中的至少1个连接部5上,并在将上述盖体沿电缆插入方向D滑动到规定的锁定位置的状态下,与上述接受部配合来限制这些接受部,锁定上述盖体使盖体不从闭状态向开状态转动。
需说明的是,英文数字表示后述的实施方式的对应构成要素等,但这并不是指本发明被限定解释为该实施方式。以下,与该项相同。
根据本发明,通过只在多个连接部中至少1个连接部上设置锁定部,就可使盖体滑动而使锁定部与盖体的接受部配合,由此能够限制接受部,将盖体锁定在闭状态。
最好上述多个连接部5、6中至少1个连接部5上还设有限位部571,该限位部571在不将上述扁形柔软电缆7插入到上述插入空间27中的情况下,随着上述盖体4向锁定方向(电缆插入方向)的滑动限制上述接受部45的变位,而在将上述扁形柔软电缆插入到上述插入空间中并关闭上述盖体的情况下,以与扁形柔软电缆的厚度对应的规定量向与上述压接方向相反的方向推起上述多个连接部,从而从上述接受部退避而使上述盖体可以在锁定方向上滑动。
通过该结构,在不将扁形柔软电缆插入到插入空间中的状态下,盖体被限位部所限制、不能沿锁定方向滑动,因此,能够维持开闭盖体的状态。从而,在将扁形柔软电缆插入插入空间中的情况下,只打开盖体就可形成插入空间,所以容易安装扁形柔软电缆。
另外,因为在不将扁形柔软电缆插入插入空间的状态下,不能使盖体向锁定方向滑动,所以就不能锁定该盖体。但是,在该状态下,通过在与接受部相对向的多个连接部上限制这些接受部,而将盖体维持在闭状态。从而,能够防止盖体轻易开闭,所以能够在该电连接器的制造时或搬运中等防止盖体打开而破损。
也可以上述锁定部572及上述限位部571设置在设于上述多个连接部中的至少1个连接部5上的突出部57上。
这时,最好上述接受部45,在不将上述扁形柔软电缆7插入到上述插入空间27中的情况下,随着上述盖体4向锁定方向的滑动,被设在上述突出部57上的上述限位部571所限制,而在将上述扁形柔软电缆插入到上述插入空间中的情况下,随着盖体向锁定方向滑动,进入在上述突出部与上述扁形柔软电缆之间形成的空间46内,而被设在上述突出部上的上述锁定部572所限制。
最好上述盖体4上设有配合部43、47,在将该盖体在闭状态下沿锁定方向滑动时,该配合部与之对应而与上述电连接器1、101的规定位置36、37配合,而限制该盖体4向开状态转动。由此结构,利用盖体与电连接器在规定位置的配合,而能够更加可靠地将盖体锁定在闭状态。
本发明的电连接器,也可以还包括压入上述壳体2中、用于对上述电连接器1、101向上述配线基板8的结合进行加强的加强板3。这时,也可以上述配合部43、47与上述加强板相配合,而限制上述盖体4向开状态的转动。
加强板,例如通过其配线基线侧的端面被对接在配线基板上,在该对接部进行锡焊,而由焊脚包覆这些对接部的周围,而加强电连接器对配线基板的固定。这样,通过加强了在配线基板上的固定的加强板与配合部的配合而限制盖体向开状态的变位,从而能够稳定地限制配合,能够更加可靠地防止盖体打开。
本发明的电连接器,最好还包括用于限制上述盖体4从上述锁定位置向锁定解除方向(电缆插入方向的相反方向)滑动的滑动限制部48。
通过这样的结构,通过滑动限制部的限制,而能够成为如果不手动使盖体变位则不能向锁定解除方向滑动的结构。从而,能够防止在这类电连接器的使用过程中等,由于振动等盖体无意中向锁定解除方向滑动、或盖体打开扁形柔软电缆脱落的情形。
另外,不但在锁定位置能够锁定盖体的开闭,而且能够利用滑动限制部限制盖体的滑动,因此,更加容易确认电缆的安装操作完毕。
本发明的电连接器,也可还包括压入上述壳体2中,用于对上述电连接器101向上述配线基板8的结合进行加强的加强板3。这时,最好上述滑动限制部48,通过上述盖体4与上述加强板相配合,而限制上述盖体的滑动。据此,因为通过加强相对配线基板的固定的加强板与滑动限制部的配合而能够稳定限制盖体的变位,所以能够更加可靠地防止盖体打开。
也可以上述锁定部572设在上述多个连接部5、6中规定的第1连接部5上。这时,上述电连接器,最好还包括有锁定位置限制部661,该锁定位置限制部661,设在上述多个连接部中与上述第1连接部不同的第2连接部6上,以不超过上述锁定位置滑动的方式限制在将上述扁形柔软电缆7插入上述插入空间27中的状态下向锁定方向滑动的上述盖体4。
另外,也可以上述第1连接部5,在上述壳体2上向盖体4的锁定方向压入,上述第2连接部6,在上述壳体上向上述盖体的锁定解除方向压入。
这时,优选第1连接部5与第2连接部6沿一方向(相对电缆插入方向正交的方向)交替排列,第1连接部的与配线基板8接合的第1固定部54、与第2连接部的与配线基板8接合的第2固定部64,沿上述一方向呈交错状排列。据此,即使在第1连接部与第2连接部的间隔(间距)狭窄的情况下,也能够充分确保用于将各固定部锡焊在配线基板上的空间。从而,能够一面防止形成在各固定部的周围的焊脚相互干涉而产生短路,一面提高装配密度。
本发明的上述或者其他目的、特征及效果参照附加图通过以下所述的实施方式的说明能够进一步明确。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的外观结构图。
图2是沿着图1(c)的A-A线的剖视图,图2(a)表示不插入扁形柔软电缆而关闭盖体的状态,图2(b)表示从图2(a)的状态打开盖体的状态。
图3是沿着图1(c)的A-A线的剖视图,图3(a)表示打开盖体的状态下插入扁形柔软电缆的状态,图3(b)表示从图3(a)的状态关闭盖体的状态,图3(c)表示使盖体向后方滑动的状态。
图4是沿着图1(c)的B-B线的剖视图,图4(a)表示不插入扁形柔软电缆而关闭盖体的状态,图4(b)表示从图4(a)的状态打开盖体的状态。
图5是沿着图1(c)的B-B线的剖视图,图5(a)表示打开盖体的状态下插入扁形柔软电缆的状态,图5(b)表示从图5(a)的状态关闭盖体的状态,图5(c)表示使盖体向后方滑动的状态。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的外观结构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图6的电连接器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1的外观结构图,图1(a)表示俯视图,图1(b)表示主视图,图1(c)表示后视图,图1(d)表示右视图。但是,图1(a)~(c)省略了电连接器1的左右方向的中间部进行表示。
该电连接器1是例如使用在便携电话、数码摄像机、模拟摄像机等比较小型的电器上的电连接器,左右方向长度约13mm,前后方向长度约5mm,高度约1mm。电连接器1设置着具有例如由上板部21、下板部22及左右侧板部23区划的内部空间24的合成树脂制的壳体2。该电连接器1是用于电连接装配该电连接器1的配线基板、从壳体2的前方沿插入方向D插入内部空间24的FPC(Flexible Printed Circuit)等扁形柔软电缆7的。
在壳体2的左右侧板部23形成有分别从前端向后方延伸的压入孔25,在各压入孔25中例如从前方压入对该电连接器1在配线基板上的固定进行加强用的加强板3。各加强板3例如由对金属板进行冲压加工及弯曲加工而制成,并具有压入压入孔25的压入部31与在安装状态下从壳体2的侧板部23向前方突出的主体部32。
主体部32的下边构成相对于配线基板的固定部33,并通过在该固定部33与配线基板的对接部进行锡焊,而由焊脚完全包覆该固定部33的周围,对电连接器1相对于配线基板的固定进行加强。另外,在压入部31的下端边,例如形成用于使从前方压入压入孔25的压入部31与该压入孔25卡扣的卡扣突起34。
壳体2,例如其上板部21的前后方向的长度形成为下板部22的前后方向的长度的一半,据此,壳体2的上侧的前半部分(由1对加强板3的主体部32所夹的部分)构成有用于将扁形柔软电缆插入到内部空间24中的开口部26。该开口部26,例如通过可以沿左右方向同轴延伸的金属制的转动轴41为中心转动的合成树脂制的盖体4进行开闭。在盖体4内,例如埋设有用于加强该盖体4的金属板42。
各转动轴41,从盖体4的左右两端面的后端部向左右方向突出,并通过将这些转动轴41插入到在对应的加强板3的主体部32的上部后侧形成的导向孔35中,而将盖体4可转动地安装在加强板3上。导向孔35是沿前后方向延伸、在后方开放的缺口,能够使转动轴41沿导向孔35在前后方向上滑动盖体。
在盖体4的左右两端面的前后方向中央部的下部,例如突出形成有配合部43。另外,在各加强板3的主体部32的上部的前端部,例如形成有向开口部26一侧大致呈梯形突出地弯曲形成的突出部36。打开盖体4,经由开口部26将扁形柔软电缆插入壳体2内后,关闭盖体4向后方滑动的情况下,盖体4的各配合部43,在对应的加强板3的突出部36的下方滑动。而且,在使盖体4滑动到最后侧的状态下,例如俯视,配合部43在其前后方向的整个长度(例如,约0.4mm)上与突出部36上下重合。
根据上述的构成,在使盖体4滑动到最后侧的状态下,由各加强板3的突出部36从上方限制其配合部43,因此,能够可靠防止盖体4的打开。尤其,因为加强板3通过锡焊较牢固地固定在配线基板上,所以能够稳定限制盖体4的配合部43,能够可靠防止盖体4打开。
但是,例如,即使如形成在盖体4与加强板3中的一方上的凸部、与形成在另一方的凹部相配合那样的结构也能够限制盖体4的开放。
另外,盖体4的配合部43,并不局限于与加强板3相配合,也可为与电连接器1的其他部分(例如,壳体2)相配合的结构。
在壳体2上,与开口部相对地保持有多个端子5、6(例如,合计35个),该多个端子与插入到插入空间27中的扁形柔软电缆相压接而实现该扁形柔软电缆与配线基板的电连接。各端子5、6例如,通过金属板的冲压加工而制作。多个端子5、6例如,在俯视图中、在左右方向上等间隔(例如,约0.3mm间距)地平行配置(参照图1(a))。
在该实施方式中,多个端子5、6例如包括从前方压入壳体2的第1端子5与从后方压入壳体2的第2端子6等两种,这些第1及第2端子5、6沿着左右方向相互交替配置。
但是,第1端子5及第2端子6在壳体2上的压入方向不局限于如上所述的方向,也可以是第1端子5从后方压入壳体2,第2端子6从前方压入壳体2的结构,也可以是第1端子5与第2端子6从相同方向(前方或后方)压入的结构。
图2及图3是沿图1(c)的A-A线的剖视图。另外,图4及图5是沿图1(c)的B-B线的剖视图。
参照图2~图5,各端子(图2、3所示的第1端子5及图4、5所示的第2端子6),其前端部(可动片部53、63的前端部)向壳体的上板部21的前方(盖体4侧)伸出。在盖体4的后端边、与各端子5、6的前端部相对应的位置形成有凹陷44,该凹陷44用于防止在开闭时盖体4与各端子5、6的前端部相干涉。
在凹陷44内,形成有例如具有剖面大致椭圆形状的凸轮形状的接受部45,在关闭盖体4的状态下,接受部45的椭圆剖面的长轴沿前后方各延伸。而在不将扁形柔软电缆7插入壳体2内而关闭盖体4的状态(图2(a)及图4(a))下,各端子5、6的前端部的下面非接触地与对应接受部45的上面相对向,在该状态下,在各端子5、6上不作用应力。但是,接受部45的形状并不局限于剖面大致椭圆形状,也可以为其他的凸轮形状。
在从图2(a)及图4(a)所示状态打开盖体4时,端子5、6被旋转的接受部45所推起,而在端子5、6的压接位置形成与扁形柔软电缆7的厚度同等以上高度的插入空间27(参照图2(b)及图4(b))。通过该插入空间27,能够将扁形柔软电缆7向端子5、6的内部插入。这样的电连接器1为可以零插入力插入扁形柔软电缆的所谓的ZIF(ZeroInsertion Force)类型的连接器。
接着,参照图2及图3,对随着盖体4的开闭及扁形柔软电缆7的插入的第1端子5的动作形式进行说明。图2(a)表示不插入扁形柔软电缆7而关闭盖体4的状态,图2(b)表示从图2(a)的状态打开盖体4的状态。另外,图3(a)表示打开盖体4的状态下插入扁形柔软电缆7的状态,图3(b)表示从图3(a)的状态关闭盖体4的状态,图3(c)表示使盖体4向后方滑动的状态。
第1端子5,例如具有沿壳体2的内部空间24的底部的前后方向延伸的固定片部51、从该固定片部51的后端部向上方突出并向前方一侧弯曲形状的弹性变形部52、及与弹性变形部52相连设置并延伸到上板部21的前方的可动片部53。在固定片部51的前端部形成有向下方(配线基板8一侧)突出的导线部54,并通过在该导线部54与配线基板8的装配面上的连接盘部的对接部进行锡焊,而由焊脚包覆这些对接部的周围。据此,第1端子5被固定在配线基板8上,并使这些第1连接器5电连接在配线基板8上。
另外,在固定片部51的后端部,形成有向后方突出的压入部55,并通过从前方将压入部55压入到壳体2上形成的压入孔28内,而将第1端子5固定在壳体2上。在压入部55的上端边,例如形成有卡扣突起551,该卡扣突起551用于将从前方压入压入孔28的压入部55卡扣在压入孔28内。
从可动片部53的中央部例如向下方突出有从上方(所谓,上接点类型)压接在插入到插入空间27中的扁形柔软电缆7的接触部56。另外,在固定片部51的中央部,在与接触部56对向位置的稍靠前的位置形成有向上方突出的加压部511。并且,在可动片部53的前端部(接受部45的后侧),向下方突出形成有限位部57,该限位部57在不插入扁形柔软电缆7的状态(图2(a)的状态)下不能将盖体4向后方移动地限制接受部45。
如图2(a)所示,不将扁形柔软电缆7插入壳体2内而关闭盖体4的状态下,即使使盖体4向后方滑动,也由限位部57的前面(滑动限制面571)限制沿对接面58滑动的接受部45,不能进一步向后方滑动。在从图2(a)的状态打开盖体4时,接受部45随着盖体4的转动而旋转(参照图2(b))。因为接受部45具有剖面大致椭圆的凸轮形状,所以随着接受部45的旋转而推起可动片部53的前端部。由此,在可动片部53与固定片部51之间(接触部56与加压部511之间),形成与扁形柔软电缆7的厚度同等以上的高度的插入空间27。
如图2(b)所示,在最大程度打开盖体4的状态下,因为接受部45的剖面纵向(椭圆剖面的长轴方向)与可动片部53的前端部的下面(对接面58)大致正交,所以从被向下方施力的可动片部53的对接面58向接受部45作用的力,在该接受部45旋转的方向(盖体4关闭的方向)上不会发挥作用。从而,在最大程度打开盖体4时,能够维持在图2(b)所示的状态。
然后,如图3(a)所示,从电连接器1的前方向将扁形柔软电缆7插入插入空间27,并使盖体4向前方转动时,通过作用在可动片部53上的弹簧力,而从对接面58沿使接受部45旋转的方向作用力,成为盖体4关闭的状态(参照图3(b))。在该状态下,可动片部53的接触部56的前端从上方压接在扁形柔软电缆7上。与此同时,加压部511在压接位置的稍靠前的位置向上方对扁形柔软电缆7进行加压,因此,将扁形柔软电缆7牢固地夹持在第1端子5上,实现它们之间的电连接。
在图3(b)所示的状态下,因为接触部56压接在扁形柔软电缆7上,所以成为可动片部53只上升相当于扁形柔软电缆7的厚度的量的状态。据此,在限位部57与扁形柔软电缆7的上面之间形成足够接受部45通过的高度的空间46,在从图3(b)所示状态使盖体4向后方滑动时,成为接受部45位于限位部57的下方形成的空间46内的状态(参照图3(c))。
在图3(c)所示的状态下,即使要打开盖体4,盖体4的后端边抵到扁形柔软电缆7的上面,接受部45的上面抵在限位部57的下面(转动限制面572)上,因此,不能使接受部45旋转,不能打开盖体4。
根据该实施方式,仅仅在第1端子5上设置限位部57,就可使盖体4滑动、使限位部57与盖体4的接受部45相配合,而限制接受部45的旋转,能够把盖体4锁定在关闭状态。从而,能够以较简单的构成将盖体4锁定在关闭状态。
另外,在不将扁形柔软电缆7插入壳体2内的状态(图2(a)及(b)的状态)下,接受部45被限位部57所限制,盖体4不能向后方移动,因此,能够将盖体4维持在可以开闭的状态。从而,在将扁形柔软电缆7插入到壳体2内的情况下,只打开盖体4就可形成插入空间27,因此易安装扁形柔软电缆7。
因为在不将扁形柔软电缆7插入插入空间27内的状态下,不能使盖体4滑动,所以不能锁定该盖体4。但是,在该状态下,通过在与接受部45相对向的多个端子5、6上限制这些接受部45,而将盖体4维持为关闭状态。从而,因为能够防止盖体4轻易开闭,所以能够防止在该电连接器1的制造时或搬运过程中等盖体4无意打开而破损。
在该实施方式中,对在相同的部件(限位部57)上具有滑动限制面571与转动限制面572的结构进行说明,但也可以为分别在不同的部件上设置的构成。
其次,参照图4及图5,对第2端子6随着盖体4的开闭及扁形柔软电缆7的插入的动作形式进行说明。图4(a)表示不插入扁形柔软电缆7而关闭盖体4的状态,图4(b)表示从图4(a)的状态打开盖体4的状态。图5(a)表示打开盖体4的状态下插入扁形柔软电缆7的状态,图5(b)表示从图5(a)的状态关闭盖体4的状态,图5(c)表示使盖体4向后方滑动的状态。
第2端子6,例如,具有配置在壳体2的内部空间24的后端部、其高度与内部空间24的高度大致一致的大致矩形的压入部65、与从该压入部65的下部前端沿着内部空间24的底部向前方延伸的固定片部61、及从压入部65的上端部的前端通过弹性变形部62延伸到上板部21的前方的可动片部63。通过从后方将第2端子6插入到壳体2的内部空间24中,而将压入部65压入壳体2中,使第2端子6固定在壳体2上。在压入部65的下端边例如形成卡扣突起651,该卡扣突起651将从后方压入内部空间24的第2端子6的压入部65卡扣在壳体2的内面上。
在压入部65的后端下部,形成有向下方(配线基板8一侧)突出的导线部64,并通过在该导线部64与配线基板8的装配面上的连接盘部的对接部进行锡焊,而由焊脚包覆这些对接部的周围。由此,将第2端子6固定在配线基板8上,并将这些第2端子6电连接在配线基板8上。
在该实施方式中,第1端子5的导线部54从壳体2的前端部向下方突出,第2端子6的导线部64从壳体2的后端部突出,因此,在从下方观察该电连接器1的情况下,各端子5、6的导线部54、64沿左右方向呈交错状排列(参照图1(b)及(c))。据此,即使在第1端子5与第2端子6的间隔(间距)窄的情况下,也能够充分确保用于将各导线部54、64在配线基板8上锡焊用的空间,所以能够防止形成在各导线部54、64周围的焊脚相互干涉产生短路的情形,并提高装配高度。
可动片部63的前端部,例如为包括大致上下方向延伸并从上方压接在插入插入空间27中的扁形柔软电缆7上(所谓,上接点类型的)的接触部66、和从接触部66的上端向前方突出、其下面构成与接受部45相对接的对接面68的对接部67的大致“L”字状的形状。另外,在固定片部61的前端部、与接触部66相对向的位置的稍靠前的位置形成有向上方突出的加压部611。
如图4(a)所示,在从不将扁形柔软电缆7插入壳体2内而关闭盖体4的状态打开盖体4时,接受部45随着盖体4的转动而旋转(参照图4(b))。因为接受部45具有剖面大致椭圆的凸轮形状,所以随着接受部45的旋转而推起可动片部63的前端部。据此,在可动片部63与固定片部61之间(接触部66与加压部611之间)形成与扁形柔软电缆7的厚度同等以上的高度的插入空间27。
如图4(b)所示,在最大程度打开盖体4的状态下,接受部45的剖面纵向(椭圆剖面的长轴方向)与可动片部63的前端部的下面(对接面68)大致正交。从而,从被向下方施力的可动片部63的对接面68作用于接受部45的力,不会在这些接受部45旋转方向(盖体4关闭的方向)上发挥作用。从而,在最大程度打开盖体4时,能够维持在图4(b)所示的状态。
然后,如图5(a)所示,在从电连接器1的前方将扁形柔软电缆7插入插入空间27,使盖体4向前方转动时,通过作用在可动片部63上的弹簧力,从对接面68沿使接受部45旋转的方向作用力,而盖体4成为关闭状态(参照图5(b))。在该状态下,可动片部63的接触部66的前端从上方压接在扁形柔软电缆7上。与此同时,因为加压部611在压接位置的稍靠前的位置上向上方加压扁形柔软电缆7,所以将扁形柔软电缆7牢固地夹持在第2端子6上,实现它们之间的电连接。
在从图5(b)所示的状态使盖体4向后方滑动时(参照图5(c)),接受部45与接触部66的前面(滑动限制面661)对接,使盖体4不能进一步向后方移动。这时,在第1端子5,限位部57位于接受部45的上方。
另一方面,在取下与该电连接器1连接的扁形柔软电缆时,只要与上述的形式相反的形式使盖体4变位即可。即,使盖体4向前方变位、成为可以开闭盖体4的状态,然后,通过打开盖体4,使第1及第2端子5、6上升,解除各端子5、6相对扁形柔软电缆7的压接,向前方拉出扁形柔软电缆7,则能够从电连接器1上取下扁形柔软电缆7。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101的外观结构的立体图。另外,图7是图6的电连接器101的俯视图。但是,在图7中,省略了电连接器101的左右方向的中间部进行表示。
该电连接器101,例如与第1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1相同,是用于将FPC等扁形柔软电缆7电连接在配线基板8上的电连接器,并为能够以零插入力将扁形柔软电缆7插入插入空间27中的所谓ZIF类型的电连接器101。该电连接器101与第1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1的不同点只在于盖体4与加强板3的配合位置,因此,其他的结构在图中使用同一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在盖体4的左右两端面的下部,例如从其中央部到前端向侧方突出形成配合部47。另外,在各加强板3的主体部32的上部的前端部,例如形成以呈大致“V”字状(例如约0.13mm)向开口部26一侧突出的方式弯曲形成的突出部37。在打开盖体4,经由开口部26将扁形柔软电缆7插入壳体2内之后,若将盖体4关闭并压入后方(插入方向D),则盖体4的各配合部47沿对应的加强板3的突出部37的下方滑动。而且,在将盖体4压入到最后侧(锁定位置)的状态下,例如在俯视图中配合部47的后端部(例如约0.3mm)与突出部37上下重合。
根据上述构成,在将盖体4压入到最后侧的状态下,因为由各加强板3的突出部37限制其配合部47,所以能够可靠地防止盖体4打开。尤其,加强板3通过锡焊牢固地固定在配线基板8上,因此能够稳定地限制盖体4的配合部47,能够更加可靠地防止盖体4打开。
在盖体4的左右两端面的前后方向中央部的上部,例如向侧方突出形成有俯视呈大致三角形状的限制部48。如图6及图7所示,在盖体4处于最靠面前侧的状态下,形成限制部48与加强板3的突出部37的靠面前侧的面对接的状态。若从该状态向后方压入盖体4,则由限制部48向外侧按压突出部37,加强板3弹性变形。而且,若进一步向后方按压盖体4,则限制部48越过突出部37移动到突出部37的后方侧。在该状态下,加强板3回复到原来的状态,突出部37卡在限制部48上来限制盖体4向靠面前侧(锁定解除方向)滑动,因此,如果不对盖体4施加外力使之变位,则不能向靠这边一前侧滑动。
该电连接器101,与第1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1相同,能够在盖体4位于最靠向面前侧时打开盖体4,但是,在盖体4位于最内侧(锁定位置)时不能打开盖体4。如上所述,在将盖体4压入到最内侧的状态下,如果不对盖体4施加外力使之变位,则不能向面前侧滑动。这样,能够防止在该电连接器101的使用过程中等,由于振动等,盖体4无意向面前侧滑动,而盖体4打开,扁形柔软电缆脱离的问题。
尤其,因为通过与牢固固定在配线基板8上的加强板的配合,能够稳定限制盖体4向面前侧滑动,所以能够更加可靠地防止盖体4打开。
另外,不但在锁定位置能够锁定盖体4的开闭,而且可以由限制部48限制盖体4的滑动,因此,能够提高电缆安装操作的完成的感觉。
但是,并不仅限于通过从盖体4突出的配合部47与加强板3的突出部37的配合而限制盖体4打开、或通过从盖体4突出的限制部48与加强板3的突出部37的配合而限制盖体4滑动的结构,例如,也可为通过在盖体4与加强板3中一方上形成的凸部与在另一方上形成的凹部的配合,而限制盖体4的开闭或滑动的结构。
另外,并不限于盖体4的配合部47或限制部48、与加强板3相配合,也可为与电连接器1的其他部分(例如,壳体2)相配合那样的结构。
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以上的实施方式的内容,可以在本发明的主旨记载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
例如,在不将扁形柔软电缆7插入插入空间27的状态下防止盖体4滑动用的限位部57、通过该限位部57与盖体4的接受部45的配合而防止盖体4在锁定位置打开的锁定机构,均不局限于设在第1端子5上的结构,也可为将限位部及锁定机构中的至少一方设在第2端子那样的结构。
另外,也可以多个端子全部具有与第1端子5相同的结构。
第1端子5及第2端子6,并不局限于从上方压接在扁形柔软电缆7上的所谓上接点类型,也可以为从下方压接在扁形柔软电缆7上的所谓下接点类型。
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用FPC说明了作为扁形柔软电缆7的一例,但本发明的电连接器1、101也能够适用在例如FFC(Flexible Flat Cable)等其他的扁形柔软电缆的安装上。
虽然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说明,但这些只不过是为了明确本发明的技术内容而使用的具体例,本发明不应该局限在这些具体的例子来解释,本发明的思想及范围只根据另附的权利要求范围而限定。
本申请与在2003年4月3日向日本专利局提出的特愿2003-100744号对应,该申请的全部公开内容是通过引用其而构成的。
权利要求
1.一种电连接器,该电连接器为装配在配线基板上,并用于将扁形柔软电缆电连接到上述配线基板上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用于插入上述扁形柔软电缆的开口部的壳体,保持在上述壳体上、压接在从上述开口部插入的上述扁形柔软电缆上,并与该扁形柔软电缆电连接的多个连接部,为了开闭上述开口部而可转动地安装在上述壳体上的盖体,以及锁定部;上述盖体,具有与上述多个连接部对向的接受部,通过从闭状态向开状态转动,能够由上述接受部向与压接方向相反的方向推起上述多个连接部,形成用于插入上述扁形柔软电缆的插入空间;上述锁定部设在上述多个连接部中的至少1个连接部上,并在将上述盖体沿电缆插入方向滑动到规定的锁定位置的状态下,与上述接受部配合来限制该接受部,锁定上述盖体使之不从闭状态向开状态转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部,该限位部设在上述多个连接部中的至少1个连接部上,在不将上述扁形柔软电缆插入到上述插入空间中的情况下,限制随着上述盖体向锁定方向的滑动而引起的上述接受部的变位,而在将上述扁形柔软电缆插入到上述插入空间中并关闭上述盖体的情况下,以与上述扁形柔软电缆的厚度对应的规定量向与上述压接方向相反的方向推起上述多个连接部,从而从上述接受部退避、使上述盖体可以在锁定方向上滑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上述锁定部及上述限位部设置在设于上述多个连接部中的至少1个连接部上的突出部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上述接受部,在不将上述扁形柔软电缆插入到上述插入空间中的情况下,随着上述盖体向锁定方向的滑动,被设在上述突出部上的上述限位部所限制,而在将上述扁形柔软电缆插入到上述插入空间中的情况下,随着盖体向锁定方向滑动,进入在上述突出部与上述扁形柔软电缆之间形成的空间内,而被设在上述突出部上的上述锁定部所限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配合部,该配合部设在上述盖体上,随着该盖体在闭状态下沿锁定方向滑动,与上述电连接器的规定位置配合,限制该盖体向开状态的转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入上述壳体中、用于对上述电连接器向上述配线基板的结合进行加强的加强板,上述配合部与上述加强板相配合,而限制上述盖体向开状态的转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限制上述盖体从上述锁定位置向锁定解除方向滑动的滑动限制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入上述壳体中、用于对上述电连接器向上述配线基板的结合进行加强的加强板,上述滑动限制部通过上述配合部与上述加强板的配合,限制上述盖体的滑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上述锁定部设在上述多个连接部中的规定的第1连接部,还包括有锁定位置限制部,该锁定位置限制部,设在上述多个连接部中的与上述第1连接部不同的第2连接部上,以不超过上述锁定位置滑动的方式限制在将上述扁形柔软电缆插入上述插入空间中的状态下向锁定方向滑动的上述盖体。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连接部,沿上述盖体的锁定方向压入上述壳体,上述第2连接部,沿上述盖体的锁定解除方向压入上述壳体。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连接部与第2连接部沿规定方向交替配置,上述第1连接部,具有用于与上述配线基板接合的第1固定部,上述第2连接部,具有用于与上述配线基板接合的第2固定部,上述第1固定部及第2固定部,沿上述规定方向呈交错状排列设置。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装配在配线基板上,用于将扁形柔软电缆电连接到配线基板上的电连接器,该电连接器包括具有用于插入扁形柔软电缆的开口部的壳体;保持在壳体上,压接在从开口部插入的扁形柔软电缆上并与该扁形柔软电缆电连接的多个连接部;为开闭开口部而可转动地安装在壳体上的盖体;以及锁定部。上述盖体具有与多个连接部对向的接受部,通过从闭状态向开状态转动,能够由接受部向与压接方向相反的方向推起多个连接部,形成用于插入扁形柔软电缆的插入空间。另外,上述锁定部设在上述多个连接部中的至少1个连接部上,在将盖体沿电缆插入方向滑动到规定的锁定位置的状态下,与接受部配合来限制该接受部,锁定盖体使之不从闭状态向开状态转动。
文档编号H01R12/28GK1538569SQ20041003192
公开日2004年10月20日 申请日期2004年3月31日 优先权日2003年4月3日
发明者山根浩, 人, 船越亮人 申请人:日本压着端子制造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