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封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54478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Ic封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IC封装结构,尤指一种使芯片产生的高温能向下传递,使其散热效率较佳,且可提供缓冲功能,有效的吸收基板、芯片的变形,可防止翘曲、断裂、芯片脱落等情况发生的IC封装结构。
背景技术
请参阅图1,揭示一种已知的IC封装结构9,包括一基板91、一芯片92、多数锡球93及一底部填充材94,该芯片(chip)92设置于该基板(substrate)91上方,而能利用该基板91承载芯片92,该等锡球(solder ball)93设置于芯片92与基板91之间,可利用该等锡球93将芯片92黏结固定于基板91上,该底部填充材(underfill)94以环氧树脂制成,其也设置于该芯片92与基板91之间,而能用以减轻基板91、芯片92受热膨胀变形时所产生的应力,但其只能局限于基板91与芯片92两者热膨胀系数(Coefficient of ThermalExpansion,CTE)差距不大时。
上述已知的基板一般是以陶瓷(ceramic)或有机(organic)材料制成,由于其热传导系数TC很低,因此芯片所产生的高温,一般只能利用设置于芯片上面的散热装置(图略)向上传递,芯片的高温并无法经由基板向下传递,使其散热效率较差。
另,由于封装过程会经过升温、降温的程序,为了防止基板及芯片因热膨胀系数差距太大,造成变形量不同,进而发生翘曲、断裂、芯片脱落等情况,因此基板只能使用热膨胀系数与芯片(主要成份为硅)较为接近的材料制作(陶瓷的热膨胀系数为介于约4至6ppm/℃之间,芯片的热膨胀系数为介于约2至4ppm/℃之间),使得基板材料的使用受到极大的限制,而无法使用铜或铝等热传导系数TC较高的金属材料,因为铜的热膨胀系数约16ppm/℃,铝的热膨胀系数约22ppm/℃,与芯片的热膨胀系数差距太大。
于是,本发明人有感上述缺失的可改善,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缺失的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可提供一种IC封装结构,其是以热传导系数TC较高的金属材料(铜或铝)作为基板,而使基板具有导热的功能,芯片产生的高温除了能利用设置于上面的散热装置向上传递之外,也可经由基板向下传递,使其散热效率较佳;另,可利用设于基板及芯片之间的低熔点金属合金作为底部填充材,用以提供缓冲的功能,可有效的吸收基板、芯片的变形,以减轻因热膨胀系数差距所造成的应力,可防止翘曲、断裂、芯片脱落等情况发生。
为了达成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IC封装结构,包括一基板,其以金属材料制成;一芯片,设置于该基板上方;多数锡球,设置于该芯片与基板之间,该等锡球上缘及下缘分别连接于芯片及基板;以及一底部填充材,为低熔点金属合金,填充于该芯片与基板之间。


图1为已知IC封装结构的平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IC封装结构的平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IC封装结构的平面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IC封装结构另一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
附图标号9 IC封装结构
91 基板92 芯片93 锡球94 底部填充材1 基板2 芯片3 锡球4 底部填充材5 阻隔装置51 凹槽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2及图3,本发明提供一种IC封装结构,包括一基板1、一芯片2、多数锡球3及一底部填充材4,其中该基板1以铜或铝等热传导系数TC较高的金属材料制成,该芯片2设置于该基板1上方,而能利用该基板1承载芯片2,该芯片2上面并可连接适当的散热装置(图略),而能利用气冷、水冷的方式协助芯片2散热。
该等锡球3设置于该芯片2与基板1之间,该等锡球3上缘及下缘分别焊接连接于芯片2与基板1,以利用该等锡球3将芯片2固定于基板1上,该等锡球3仅提供固定的功能,并不具有讯号传输的功能,该芯片2的讯号由顶面或侧面等位置传输。该底部填充材4是以低熔点金属合金制成,该低熔点金属合金的熔点低于锡球3的熔点,该底部填充材4填充设置于该芯片2与基板1之间,低熔点金属合金接收高温会变为液态,而能用以提供足够的缓冲,可有效的吸收基板1、芯片2的变形;由上述的组成以形成本发明的IC封装结构。
本发明是以铜或铝等热传导系数TC较高的金属材料作为基板1,而使基板1具有导热的功能,使得芯片2产生的高温除了能利用设置于上面的散热装置(图略)向上传递之外,芯片2的高温也可经由基板1向下传递,使其散热效率较佳,并可有效的纾缓上面散热装置的压力。
本发明虽然使用热膨胀系数与芯片2差距较大的金属材料(如铜或铝)作为基板1,但可利用设于基板1及芯片2之间的底部填充材(低熔点金属合金)4提供缓冲的功能,液态的低熔点金属合金具可压缩性,可有效的吸收基板1、芯片2的变形,以减轻因热膨胀系数差距所造成的应力,可防止翘曲、断裂、芯片脱落等情况发生。
再者,本发明设置于基板1及芯片2之间的底部填充材4是以低熔点金属合金制成,其具有较高的热传导系数,也可增加芯片2高温经由基板1向下传递的效率,使其散热效率更佳。
另,请参阅图4,本发明也可于该基板1顶面设有一阻隔装置5,该阻隔装置5是利用后加工或一体成型方式设置于该基板1上,在本实施例中,该阻隔装置5为下凹设置于该基板1上的凹槽51,该底部填充材(低熔点金属合金)4容置于该凹槽51内,使该阻隔装置5围绕于该底部填充材4外部,当该底部填充材4到达熔点以上变成液态时,即可利用该阻隔装置5提供拦截、阻隔的功能,以避免液态的低熔点金属合金向外溢流的情况发生。
虽然本发明已以具体实施例揭示,但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构思和范围的前提下所作出的等同组件的置换,或依本发明专利保护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专利涵盖之范畴。
权利要求
1.一种IC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基板,其以金属材料制成;一芯片,设置于该基板上方;多数锡球,设置于该芯片与基板之间,该等锡球上缘及下缘分别连接于芯片及基板;一底部填充材,为低熔点金属合金,填充于该芯片与基板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IC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基板是以铜或铝制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IC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基板顶面设有一阻隔装置,该阻隔装置围绕于该底部填充材外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IC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阻隔装置为下凹设置于该基板上的凹槽,该底部填充材容置于该凹槽内。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IC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低熔点金属合金的熔点低于锡球的熔点。
全文摘要
一种IC封装结构,包括一基板、一芯片、多数锡球及一底部填充材,该基板以金属材料(如铜或铝)制成,该芯片设置于该基板上方,该等锡球设置于该芯片与基板之间,该等锡球上缘及下缘分别连接于芯片及基板,该底部填充材为低熔点金属合金,该底部填充材填充于该芯片与基板之间;由此,使得芯片产生的高温可经由基板向下传递,使其散热效率较佳;另,可利用设于基板及芯片之间的低熔点金属合金提供缓冲的功能,可有效的吸收基板、芯片的变形,以减轻因芯片及基板热膨胀系数差距所造成的应力,有效的防止翘曲、断裂、芯片脱落等情况发生。
文档编号H01L23/488GK1937210SQ20051010317
公开日2007年3月28日 申请日期2005年9月20日 优先权日2005年9月20日
发明者王禄山 申请人:王禄山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