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及其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05773阅读:3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按键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按键及其制作方法,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利用光学原理制造的移
动终端和便携式电子产品按键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各种移动终端和便携式电子产品均需使用按键,并在日常生产生活中有着日益广 泛的应用。以手机为例,近年来,手机用户数量正在快速上升,根据市场研究公司IE Market Research (IEMR)的预测,到2010年,中国手机用户数量将从2007年的5. 40亿增加到7. 38 亿。作为一种体现个性的消费品,手机的外观强烈地影响着消费者的偏好,从而直接影响手 机供应商的市场份额。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就必须在手机的外观设计 上下功夫。 手机按键是手机上使用最多的部件之一,其在手机上占据非常显著的位置,对手 机的外观具有很重要的影响。在现有技术中,手机按键包括按键本体以及字符,所述字符一 般是采用丝印、喷涂、镭雕、或电镀等方法在按键本体上形成的。如果需要使字符具有透光 效果,还需要先注塑透明的按键本体,再在按键本体的表面喷涂油墨,然后,用激光镭射出 可以透光的字符,最后,喷涂一层保护油。然而,上述按键的色彩较单一,无法满足人们的个 性化要求。 中国专利ZL200610069845公开了一种多彩塑胶手机按键的制造方法,该方法采用 真空电镀交替叠加彩色膜层来实现彩色效果,但此方法工艺复杂、成本高、产品合格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利用光干涉原理而制成的按键。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制作上述按键的方法,其工艺简单。 对于本发明按键来说,上述技术问题是这样加以解决的提供一种按键,该按键包 括按键本体以及可显示于所述按键本体上的字符,所述按键本体内设有至少一个透光介质 膜,所述透光介质膜具有可使入射光发生干涉的厚度。 对于本发明具有按键的制作方法来说,上述技术问题是这样加以解决的在按键 上形成透光介质膜,以使入射到按键上的光线在所述透光介质膜上发生干涉而显示出彩色 条纹。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由于在按键本体内设有至少一个透光介质膜,并且所述透光 介质膜具有可使入射光发生干涉的厚度,当外界光源照射到按键本体上时,即发生干涉而 生成彩色干涉条纹,其工艺简单。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立体结构示意3
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及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三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四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五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
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 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请参照图1及图2,为本发明按键的实施例一,该按键,包括按键本体1以及可显示 于所述按键本体上的字符2,所述按键本体1内设有至少一个透光介质膜3,所述透光介质 膜3具有可使入射光发生干涉的厚度。这样,由于在按键本体1内设有至少一个透光介质 膜3,并且所述透光介质膜3具有可使入射光发生干涉的厚度,当外界光源照射到按键本体 1上时,即发生干涉而生成彩色干涉条纹,其工艺简单。下面分别对上述各组成部分作详细 介绍。 本实施例中,所述按键本体1包括两个叠加在一起的透明构件11、12,其中, 透明构件ll位于按键本体l的外层,透明构件12位于按键本体1的内层。透明构件 11、12可由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匪C, Polymethyl Met-hacrylate)或者聚碳酸酯(PC, Polycarbonate)等材料制成。两者的边缘可通过超声波焊接(Ultrasonic welding)在一 起。 本实施例中,所述透光介质膜3为空气膜,其厚度不超过4微米。因为,白光相干 光源产生清晰干涉条纹的相干长度约在微米数量级,为了得到较好的效果,所以空气膜的 厚度被限制在4微米以内,这样,用白光照射按键时便可看见彩色条纹。当然,所述透光介 质膜3还可以采用其他透明的液体介质(水、酒精等)或者透明的固体介质(玻璃等)。
所述字符2和透光介质膜3均位于所述透明构件11、 12之间,所述字符2由不透 光的油墨层21围合而成,所述透光介质膜3位于所述油墨层21围合区域的至少一部分上。 当所述透光介质膜3位于所述油墨层21围合区域的一部分上时,所述字符2上只有相应的 一部分具有彩色条纹。油墨层21通过印刷的方式涂设于透明构件11的底面上,这样当透 明构件11、12叠合在一起时,油墨层21的厚度就正好等于透光介质膜3的厚度,在保证油 墨层21不透光的前提下,其厚度越小越好。 这样,当外界光源照射到按键本体1上时,即发生等厚干涉。当平行光从相同的倾 角入射不均匀的薄膜时,相干光光程差A,随膜厚e变化,膜厚e相同的地方,光程差A相 同,干涉情况也相同,并处于同一级干涉条纹上,从而等厚干涉条纹对应膜的等厚线。
因为相邻两条纹之间厚度差为A为入射光的波长,波长量级的微小起伏可 使条纹间距在0. 1毫米到几个毫米的范围内变化。透明构件11的下表面和透明构件12的 上表面由于加工条件的限制并不是绝对的光滑和平行,即空气膜的厚度不均,用白光照射 按键表面时将会看到绚丽的彩色条纹,字符2部分呈现彩色。
请参照图3及图4,为本发明按键实施例二,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 于,所述字符2由不透光的油墨层21所形成,所述透光介质膜3位于所述油墨层21区域以 外的至少一部分上。当所述透光介质膜3位于所述油墨层21以外的一部分区域上时,所述 油墨层21以外的区域只有相应的一部分具有彩色条纹。 请参照图5及图6,为本发明按键实施例三,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 于,所述字符2位于所述按键本体的上表面(请参照图5)或者下表面(请参照图6)。
请参照图7,为本发明按键实施例四,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三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 透光介质膜3为劈尖膜。为在所述透明构件11、12之间形成劈尖膜,可对透明构件11或者 透明构件12的形状做相应调整,本实施例中,将透明构件11被做成了楔形。当然,也可保 持透明构件11的形状不变,而将透明构件12的形状做成楔形。 空气劈尖膜任意相邻明条纹(或暗条纹)之间的距离1为/ = :t^ , A为入射
2 sin^
光的波长,e为劈尖的楔角。在入射单色光即波长一定时,将会看到明暗相间的条纹;当用
白光照射时,不同波长的光的条纹间距不同,使用者将会看到逐渐分开的彩色条纹。 请参照图8,为本发明按键实施例五,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三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 透明构件11的下底面向下突出形成凸面,这样,就可以在按键表面形成牛顿环(Newton' s Rings)。 以下结合上述实施例一,来说明按键的制作方法。先采用注塑的方法生产出透明 构件11、12,并可在透明构件11、12的边缘形成若干毛剌(图中未示出),以方便以后将两 者焊接在一起。然后在位于外层的透明构件11底面上印刷出字符2,字符2可由不透光的 油墨层21围合而成,也由不透光的油墨层21所形成。由于本实施例中,所述透光介质膜3 为空气膜。所以字符2的厚度不超过4微米,这样,当透明构件11、12被焊接在一起,所形 成的空气膜的厚度也不超过4微米。从而可以使入射到按键上的光线在所述空气膜上发生 干涉而显示出彩色条纹。 当油墨层21干燥后,就可将透明构件11、12叠合在一起,并利用超声波熔化透明 构件11、12边缘的毛剌而将两者的边缘焊接在一起。 对于上述实施例二至五,其制作方法与上述实施例一大致相同,在此不作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 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一种按键,包括按键本体以及可显示于所述按键本体上的字符,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本体内设有至少一个透光介质膜,所述透光介质膜具有可使入射光发生干涉的厚度。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介质膜为空气膜,其厚度不超过4 微米。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本体包括两个叠加在一起的透明 构件,所述字符和透光介质膜均位于所述透明构件之间。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所述字符由不透光的油墨层围合而成,所述 透光介质膜位于所述油墨层围合区域的至少一部分上。
5.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所述字符由不透光的油墨层所形成,所述透 光介质膜位于所述油墨层区域以外的至少一部分上。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所述字符位于所述按键本体的上表面或/ 和下表面。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介质膜为等厚膜或者劈尖膜。
8. —种按键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按键上形成透光介质膜,以使入射到按键上的 光线在所述透光介质膜上发生干涉而显示出彩色条纹。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按键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具有如权利要求1至7任 意一项所述的结构。
10.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按键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介质膜为空气膜,并由 至少两个透明塑胶构件叠加围合而成,在所述两个透明塑胶构件周边延伸出若干毛剌,通 过熔化所述毛剌而使所述两个透明塑胶构件连为一体。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按键及其制作方法,该按键包括按键本体以及可显示于所述按键本体上的字符,所述按键本体内设有至少一个透光介质膜,所述透光介质膜具有可使入射光发生干涉的厚度。与现有技术相比较,由于在按键本体内设有至少一个透光介质膜,并且所述透光介质膜具有可使入射光发生干涉的厚度,当外界光源照射到按键本体上时,即发生干涉而生成彩色干涉条纹,其工艺简单。
文档编号H01H13/14GK101763967SQ20081024156
公开日2010年6月30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24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24日
发明者张豫华, 张远岗, 陈大军, 鞠香 申请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