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07995阅读: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是指一种钮扣电池用电连接器。背景技术
钮扣状电池呈圓盘状,常用于如计算机之类的电子设备以提供附加电源或 辅助电源。钮扣电池通过电池连接器连接于电路板,这种电池连接器具有一可 收容钮扣电池的座体,及分别连接电池正电极和负电极的导电端子,所述导电 端子安装于座体,并与电路板电性连接。
一般的,电池连接器采用平放的方式放置于电路板上,然而这种方式所占 的面积比较大,不利于节约空间。因此,采用直立式的电池连接器就应要求而
生。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告第CN 2396427Y号揭示了一种直立式 电池座,该电池座设有一开口向上的电池收容槽,正负导电端子固定于收容槽 的前后两侧壁。收容槽的开口与电池的直径相同,电池可直接,人该开口插入。 具有弹性的正负导电端子可从前后方向夹持电池,并与电池电性接触,但该弹 性夹持力不足以固定电池,正极导电端子向上伸出一弹性钩,以上下定位电池, 然而却将导电端子复杂化了。
中国台湾新型专利公告第318609号揭示了另一种直立式电池座。该电池 座设有一向前开口及向上开口的约2/3圆形收容槽,正负导电端子分别位于后 端壁及后端壁的前方,电池自上方开口向下插入收容槽,被正负端子的弹性臂 夹持,收容槽的侧壁与后壁之间由上而下开设有一缝隙,使得小于电池直径的 收容槽上开口也可让电池通过,并且电池也能被侧臂夹紧于收容槽内。然而, 电池插入时开口处会产生磨损,进而影响电池上下方向的定位,其次,侧臂为 塑胶材质,弹性较小,若受力较大,则容易折断。所以需要一种改进的电连接 器以克服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电连接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及第 一导电端子和第二导电端子,所述绝缘本体包括一对侧臂及后 壁,两侧臂与后壁置将形成一向前、向上开口的容置槽,第一、第二导电端子 分别沿后壁及相对后壁的向前开口设置,且该等导电端子设有突伸入收容槽的 弹性接触部,其中一侧臂被削去一部分,形成一缺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通过在侧臂上设置一缺口,电池从 该缺口插入容置槽内,可达到筒化导电端子及绝缘本体的结构的目的。

图l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立体组装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绝缘本体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主视图,其中一电池置于电连接器外部。 图5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电池装入时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组装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沿图1中A-A线的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装入电池后沿图1中A-A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图l所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用以将一电池4连接于一电路板,其包 括绝缘本体1及组装于绝缘本体1的第一导电端子2及第二导电端子3。
参图2,绝缘本体l呈矩形结构,其是由位于底部的安装面lll、自安装面 lll向上垂直延伸的两个面积较大的前、后端面121、 122及连接前、后端面121、 122的左、右侧面所围成。绝缘本体l包括一矩形基部ll及自基部ll向上延伸的 收容部12。所述收容部12包括一自前端面121向后凹陷的圆形容置槽13,且形 成位于容置槽13两侧的侧臂15及与侧臂15垂直的后壁14,侧臂15与后壁14一体 成型,容置槽13底部连接基部11,容置槽13的上端为一向上的开口,所述侧臂 15与后壁14在邻近该开口处无缝隙。后壁14中间位置处设有一方形通孔141。 结合图3,基部11设有向下贯穿安装面111的收容槽112、 113,收容槽112邻近 前端面121,收容槽113则邻近后端面122。所述收容槽112、 113内均设有若干 凹口 114以减少与导电端子2、3的接触面积,从而降低塑胶热变形对导电端子2、 3产生的影响。
参图2,第一导电端子2为正极端子,为金属片状结构,其包括固持部21、 自固持部21—侧向下延伸的两个插脚部22及自固持部21另一侧向上延伸的夹 持部23。结合图3及图6,固持部21固定于收容槽112内,夹持部23略向容置槽13内倾斜,其末端设有弯折的弹性接触部231,夹持部23大致呈上窄下宽的三 角形,如此可增强夹持部23下方根部的强度。夹持部23与固持部21连接处设有 一开口朝上的半圓形凹口24,如此可增大夹持部23根部的宽度,从而进一步提 高根部的承载能力,防止根部在电池4安装过程中因受力过大而被折断。
参图2,第二导电端子3为负极端子,为平面金属片状结构。该第二导电端 子3包括固持部31、自固持部31向下延伸的插脚部32及自固持部31向上延伸的 接触面板33,接触面板33中部设有一略向内倾斜的弹片34。结合图3及图6,固 持部31借助其两侧所设的倒刺而固定于收容槽113内,接触面板33靠置在后壁 14上,弹片34末端朝下延伸并略向容置槽13内突出,以便导引电池4插入,该 弹片24末端还设有一弯折的弹性接触部341。接触面板33上端左右两侧分别向 外设置一L型耳片35,所述后壁14对应耳片35设有定位槽142,所述耳片35设 置于该定位槽142内,接触面板33的上端还设有弯向后壁14的扣片36,该扣片 36扣置于后壁14的上端,如此,第二导电端子3通过耳片35和扣片36固定在后 壁14上。
参图1及图4,第一、第二导电端子2、 3分别向容置槽13凸伸,并在前后方 向上相对设置,两对称的侧臂15的内壁面呈弧形,两弧形的最突出部分形成挡 止部151,两挡止部151之间的距离即为两侧臂15之间的最小距离,即形成上述 容置槽13的开口,该开口的距离为t。该开口的尺寸t小于电池4的直径d及容置 槽13的直径D,电池4的直径d与容置槽13的直径D相当。结合图6,绝缘本体l 左侧臂15b自顶端向下被削掉一部分,形成一缺口16,该缺口16设有自其外缘 向后壁14倾斜的导引面161,与缺口 16相邻的左侧臂15b自前端面121向缺口16 内延伸一斜面162。参图1及图6,缺口16让开一定空间,使得电池4的一边进入 右侧臂15a,另一边则位于导引面161上,在电池4沿导引面161进入容置槽13 过程中,斜面162起到减小电池4与缺口16底面干涉的作用,使电池4的安装更 加顺利。后壁14与侧臂15相交处设有的圆弧曲面143对应电池4正极之外周边的 凹环,以防止电池4正、负极的误插。结合图7,电池4进入容置槽13后,由于 开口的距离t小于电池的直径d,电池4不能从开口脱出。同时,电池的正反两 面被第一、第二导电端子2、 3夹持,不但完成电性连接,而且在前后方向上被 限制。
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中所述开口尺寸t小于电池直径d,使得电池装入后不 会脱出开口,另外在侧臂上设置一缺口,为电池的安装提供通道,在缺口上设置导引面保证电池顺利装入,本设计不但构思新颖,而且在稳定固持电池的同 时,也达到简化结构,节省料耗,提高生产率的目的。
权利要求1. 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及固持于绝缘本体上的第一导电端子和第二导电端子,所述绝缘本体包括一对侧臂及后壁,两侧臂与后壁之间形成一向前、向上开口的容置槽,第一、第二导电端子分别沿后壁及相对后壁的向前开口设置,且该等导电端子设有突伸入收容槽的弹性接触部,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侧臂被削去一部分,形成一缺口。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是自側臂的顶端 向下延伸形成,且缺口的壁面为向容置槽倾斜延伸的导引面。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側臂与后壁是一体的, 两者在邻近向上开口处没有狭缝。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侧臂之间的最靠近 的距离是小于容置槽最大处的距离。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端子包括一 夹持部,所迷弹性接触部设于该夹持部上。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电端子包括一 靠置于后壁上的接触面板,该接触面板上设有一弹片,所述弹性接触部设于该 弹片上。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面板两側分别设 有一耳片,所述后壁上设有收容耳片的定位槽。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为直立式。
9. 一种电连接器,其可收容一钮扣电池,该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及正负 导电端子,所述绝缘本体包括可收容电池的容置槽、位于容置槽两侧的側臂及 一体连接两側臂的后壁,所述两側臂之间的最小距离小于电池直怪,其特征在 于其中一侧臂被削去一部分而使该側臂在垂直于后壁的方向上的高度低于另 一侧臂,电池是沿高度较低的側臂的方向进入容置槽。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较低的側臂上设 有向后壁方向延伸的倾斜导引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1)及组装在绝缘本体上的第一导电端子(2)和第二导电端子(3),所述绝缘本体包括一对侧臂(15)及后壁(14),两侧臂与后壁之间形成一向前、向上开口的容置槽(13),其中一侧臂被削去一部分,形成一缺口(16),可达到简化导电端子及绝缘本体的结构的目的。
文档编号H01R33/05GK201252318SQ200820030639
公开日2009年6月3日 申请日期2008年1月10日 优先权日2008年1月10日
发明者吴庭和 申请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