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65093阅读: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防水功能的电连接器。背景技术
电连接器广泛应用于计算机、笔记本电脑、多媒体播放器(MP3,MP4)等电子 设备上,在一些应用场合要求电子设备具备防水功能,相应地要求其上的电连接器也具 备防水的功能。与本案相关的现有技术请参考2009年7月9日公开的美国专利第2009/0176414 号揭示的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及安装在绝缘本体内的若干导电端子。绝缘 本体包括主体部、对接头及插接孔,该主体部包括后壁、两相对的侧壁、一顶壁及一底 壁,其中主体部仅在底壁上设置有若干端子槽,而其他壁则不开设孔洞因而阻止水或者 灰尘进入绝缘本体内。对接头固定在主体上与后壁相对的一侧,插接孔穿设于对接头上 并延伸至于绝缘本体内,同时插接孔分别与一端子孔连通。各端子槽相互平行并分别与 端子孔连通。各导电端子包括基部、安装部、连接部、接触部及弹性部。该现有技术电连接器通过仅在底壁上设置端子槽而其他壁不设置任何孔洞,并 在安装时由电路板将端子槽封闭从而实现防水防尘的效果。但是在连接器安装到电路板 后,原先延伸出端子槽的导电端子的安装部被电路板按压而保持至端子槽内,以致导电 端子的安装部会对电路板产生使电连接器与电路板分开的力,导致影响了该电连接器的 防水防尘效果。因而,有必要设计一种具有改善以上现有技术不足之处的电连接器。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改善防水防尘效果的电连接器。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 本体及固定于绝缘本体上的导电端子,绝缘本体包括用以收容对接插头的收容空间、位 于收容空间外侧的安装面及自安装面延伸至收容空间的端子槽,所述导电端子包括延伸 入收容空间的接触部、固定于端子槽内的固定部及自固定部延伸出安装面的焊接部,所 述电连接器还包括覆盖安装面的密封体,密封体封闭所述端子槽,端子槽仅与收容空间 连通。所述密封体设置为粘贴在绝缘本体上的单面胶布。所述密封体设置为平板片状。所述密封体是由绝缘材料制成,其开设有与导电端子焊接部形状相对应的端子 孔,所述焊接部与端子孔密封配合。所述密封体是由绝缘材料制成,所述安装面上设置有固定密封体的凸柱,所述 密封体开设有与凸柱相对应的固定开口,凸柱与固定开口密封配合。所述绝缘本体包括自收容空间向外侧延伸的插入口,插入口设置成不规则的圆形。所述收容空间为单面开口。所述密封体具有开口,绝缘本体具有略高出安装面的弧形凸部,该凸部位于开 口内,在沿垂直安装面的方向上,开口与收容空间相对设置。所述电连接器为传输音频信号的音频连接器,绝缘本体包括围设收容空间的侧 壁,所述端子槽设于侧壁上。所述密封体采用聚酰亚胺材料。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采用密封体封闭端子槽,使得端子槽仅 与收容空间连通,其可以起到良好的防水防尘的密封效果,防止了导电端子被腐蚀。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立体组合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另一角度立体组合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绝缘本体与密封体分离的局部立体分解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与电路板的立体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安装在电路板上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1至图4所示,符合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100为了一种高度较小的低 构形(Low Profile)音频连接器,其应用于诸如MP3、MP4、手机等消费类电子产品中。 该电连接器100包括绝缘本体1、固定于绝缘本体1上的导电端子2及覆盖于绝缘本体1 上的防水绝缘密封体3。请参照图1至图4所示,绝缘本体1由绝缘材料一体成型,其包括对接部10、分 别位于对接部10两侧的左侧壁11与右侧壁12及位于对接部10后侧的端壁13,绝缘本体 1在左侧壁11、右侧壁12及端壁13的下方形成一个安装面15,并且对接部10具有略高 出安装面15的弧形凸部18。对接部10包括一插入口 101及自插入口 101向内侧延伸形 成的一呈圆筒形并单面开口的收容空间102。对接部10的前端及插入口 101设置成不规 则的圆形,同时左、右侧壁11、12的前端也设置成圆弧形。绝缘本体1的侧壁11、12 包括自安装面15向上凹设的端子槽16,其中左侧壁11上依次设置有第一端子槽161、第 二端子槽162与第三端子槽163,右侧壁12上设置有第四端子槽164与第五端子槽165。 该等端子槽161、162、163、164、165均包括卡持槽16a、活动槽16b及端子孔16c,该 端子孔16c将各端子槽161、162、163、164、165与收容空间102连通。绝缘本体1在 左侧壁11与右侧壁12上设有凸伸出安装面15的四个凸柱17,该四个凸柱17分别位绝缘 本体1的前、中、后三个位置处。请参照图3与图4所示,导电端子2包括固定于左侧壁11上的第一导电端子21、 第二导电端子22、第三导电端子23、及固定于右侧壁12上的第四导电端子24与第五导 电端子25。第一导电端子21自安装面15的下方安装至第一端子槽161,其包括片状的固定部211、由固定部211顶部向下弯折延伸的连接部212、由连接部212进一步向下延伸的 接触部213及由固定部211向内侧垂直弯折延伸的焊接部214。固定部211干涉插入卡持 槽16a以将第一导电端子21固定至第一端子槽161。连接部212收容于活动槽16b内, 该连接部212呈弯曲状从而形成一片状弹簧。接触部213的前端形成一凸包213a,该凸 包213a延伸至收容空间102内以与对接插头(未图示)连接。焊接部214延伸超出安装 面15并与安装面15平行,因而焊接部214形成一可以表面焊接至电路板4的接脚。第二导电端子22与第一导电端子21结构类似,第二导电端子22自安装面15 的下方安装至第二端子槽162,该第二导电端子22包括片状的固定部221、由固定部221 顶部向下弯折延伸的连接部222、由连接部222进一步向下延伸的接触部223及由固定部 221底部向内侧垂直弯折延伸的焊接部224。固定部221干涉插入卡持槽16a以将第二导 电端子22固定至第二端子槽162。连接部222收容于活动槽16b内,该连接部222呈弯 曲状从而形成一片状弹簧。接触部223的前端形成一凸包223a,该凸包223a延伸至收容 空间102内以与对接插头连接。焊接部224延伸超出安装面15并与安装面15平行,因 而焊接部224形成一可以表面焊接至电路板4的接脚。第三导电端子23自安装面15的下方安装至第三端子槽163,该第三导电端子23 包括片状的固定部231、由固定部231前端向后弯折延伸的连接部232、由连接部232进 一步向后延伸的接触部233及由固定部231底端向内侧垂直延伸的焊接部234。固定部 231干涉插入卡持槽16a以将第三导电端子23固定至第三端子槽163。连接部232收容 于活动槽16b内,该连接部232呈弯曲状从而形成一片状弹簧。接触部233的前端形成 圆弧部233a,该圆弧部233a延伸至收容空间102内以与对接插头连接。焊接部234延伸 超出安装面15并与安装面15平行,因而焊接部234形成一可以表面焊接至电路板4的接 脚。第四导电端子24结构与第一导电端子21类似,第四导电端子24自安装面15的 下方安装至第四端子槽164,第四导电端子24包括片状的固定部241、由固定部241顶部 向下弯折延伸的连接部242、由连接部242向前延伸的接触部243及由固定部241底部向 内侧垂直弯折延伸的焊接部244。固定部241干涉插入卡持槽16a以将第四导电端子24 固定至第四端子槽164。连接部242收容于活动槽16b内,该连接部242呈弯曲状从而 形成一片状弹簧。接触部243的前端形成一凸包243a,该凸包243a延伸至收容空间102 内以与对接插头连接。焊接部244延伸超出安装面15并与安装面15平行,因而焊接部 244形成一可以表面焊接至电路板4的接脚。第五导电端子25结构与第三导电端子23类似,第五导电端子25自安装面15的 下方安装至第五端子槽165,该第五导电端子25包括片状的固定部251、由固定部一侧 延伸的连接部252、由连接部252延伸的接触部253、及由固定部251垂直延伸的焊接部 254。固定部251干涉插入卡持槽16a以将第五导电端子25固定至第五端子槽165。连 接部252收容于活动槽16b内,该连接部252呈弯曲状从而形成一片状弹簧。接触部253 的前端形成圆弧部253a,该圆弧部253a延伸至收容空间102内以与对接插头连接。焊接 部254延伸超出安装面15并与安装面15平行,因而焊接部254形成一可以表面焊接至电 路板4的接脚。请参照图3至图5所示,密封体3自绝缘材料制成,并设置为平板片状结构,其包覆安装面15并密封端子槽16,使端子槽16仅与绝缘本体1收容空间102连通。该密 封体3包括覆盖至左侧壁11的左密封部31、覆盖至右侧壁12的右密封部32。左密封部 31与右密封部32之间形成一凹口 33,在沿垂直安装面15的方向上,凹口 33与收容空间 102相对设置。对接部10略低出安装面15的凸部18位于该凹口 33内。密封体3上设置 有五个通孔34,该五个通孔34分别与各导电端子2的焊接部214、224、234、244、254 的形状相对应,因而在密封体4覆盖至安装面15时,端子槽16可以完全密封并且不影响 焊接部214、224、234、244、254连接至电路板4而进行焊接。密封体4还设有与四个 凸柱17形状及位置均相对应的四个圆形固定孔35,四个凸柱17穿设该四个固定孔35以 将密封体3固定至绝缘本体1,凸柱17与固定孔35之间形成密封配合,同时密封体3是 一种单面胶布,其可以紧密粘贴在绝缘本体1安装面15上。请参照图5与图6所示,电连接器100安装至一电路板4上形成一连接器组件 500。电路板4为一柔性电路板,该电路板4与密封体3的形状类似,包括收容对接部 10略高出安装面15的凸部18的缺口 41。在本实施方式中,绝缘本体1对接部10略高 出安装面15的部分位于密封体3的凹口 33与电路板4的缺口 41处,因而可以降低电连 接器100的高度。电路板4还设置有与四个凸柱17形状及位置均相对应的四个固定圆孔 42,四个凸柱17分别插装至四个圆孔42从而将电连接器100牢固安装至电路板4。电路 板4在与密封体3相结合的一面上设置有五个焊接点(未图示),各导电端子2的焊接部 214、224、234、244、254分别焊接至该五个焊接点。在组装电连接器100时,将各导电端子2分别插装至各端子槽161、162、163、 164、165,然后将密封体3覆盖至安装面15,各导电端子2的焊接部214、224、234、 244、254收容于通孔34内或者略微延伸高出密封体3。在将电连接器100焊接至电路板 4时,先将电连接器100插装至电路板4,此时四个凸柱17分别插装至四个圆孔42,各 导电端子2的焊接部214、224、234、244、254分别与五个焊接点(未图示)接触,然后 采用超声波焊接方式将两者进行焊接。密封体3采用聚酰亚胺材料制成,具有耐高温性 能,所以电连接器100导电端子2焊接过程中,可以防止密封体3受热产生变形。在本实施方式中,绝缘本体1的收容空间102单面开口,在安装面15上开设的 端子槽16由端子孔16c连通,而密封体3覆盖安装面15并将端子槽16密封,从而达到 防水防尘的效果。密封体3上设置与导电端子2的焊接部214、224、234、244、254形 状相对应的通孔34,通孔34与焊接部214、224、234、244、254之间密封配合,因而不 影响密封效果。
权利要求1.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及固定于绝缘本体上的导电端子,绝缘本体包括 用以收容对接插头的收容空间、位于收容空间外侧的安装面及自安装面延伸至收容空间 的端子槽,所述导电端子包括延伸入收容空间的接触部、固定于端子槽内的固定部及自 固定部延伸出安装面的焊接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覆盖安装面的密封 体,密封体封闭所述端子槽,端子槽仅与收容空间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体设置为粘贴在绝缘本体 上的单面胶布。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体设置为平板片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体是由绝缘材料制成,其 开设有与导电端子焊接部形状相对应的通孔,所述焊接部与通孔密封配合。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体是由绝缘材料制成,所 述安装面上设置有固定密封体的凸柱,所述密封体开设有与凸柱相对应的固定孔,凸柱 与固定孔密封配合。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包括自收容空间向外 侧延伸的插入口。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容空间为单面开口。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体具有凹口,绝缘本体具 有略高出安装面的弧形凸部,该凸部位于凹口内,在沿垂直安装面的方向上,凹口与收 容空间相对设置。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为传输音频信号的音 频连接器,绝缘本体包括围设收容空间的侧壁,端子槽设于侧壁上。
10.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体采用聚酰 亚胺材料。
专利摘要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及固定于绝缘本体上的导电端子,该绝缘本体包括收容对接插头的收容空间、位于收容空间外侧的安装面及自该安装面延伸至收容空间的端子槽,一覆盖安装面的密封体,该密封体封闭端子槽,实现防水防尘之效果。
文档编号H01R12/71GK201797146SQ201020149360
公开日2011年4月13日 申请日期2010年4月2日 优先权日2010年4月2日
发明者姚李强, 朱自强, 胡伦松, 韩洪强 申请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