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72099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指一种USB电连接器。背景技术
一般USB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收容于绝缘本体的若干端子及包覆于绝缘本体 的金属壳体。端子包括弹性接触部、焊接部及连接弹性接触部与焊接部的固持部。绝缘本 体包括基部及自基部向前延伸的舌部。舌部上设有若干贯穿基部的端子收容槽,端子收容 槽的前端设有预压墙,预压墙对端子弹性接触部的前端进行预压。这种单一的预压结构会 造成端子正压力的不足,且会因端子前端极易从预压墙脱离而失去预压功效,为此业界常 常以增加端子弹性接触部的高度而增加正压力,但若端子弹性接触部的高度过高在该电连 接器与对接连接器对接时很容易导致端子被压垮。因此,需要一种改进的电连接器,以提供充足的正压力。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达到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连接器,以提供充足的正压力。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及 收容于绝缘本体的若干端子。所述端子包括接触部、焊接部、与焊接部连接的固持部及连接 固持部与接触部的结合部。所述绝缘本体包括基部及自基部向前延伸的舌部。舌部上设有 若干贯穿基部的端子收容槽。绝缘本体于端子收容槽的前端设有与端子的接触部的前端抵 接的预压墙。绝缘本体固持有对应抵压于端子的结合部上方的预压杆。在端子的接触部高 度不变的情况下有效增加端子的正压力。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增设一个固持于 绝缘本体的预压杆对端子进行预压,在端子的接触部的高度不变的情况下有效增加端子的 正压力。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立体组合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另一个角度的立体分解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部分分解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沿第一图A-A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00,用来与对接连接器(未图示)配合,其 包括绝缘本体1、收容于绝缘本体1的若干端子2及包覆于绝缘本体1的金属壳体3。绝缘 本体1与金属壳体3共同形成收容对接连接器的对接空间5。绝缘本体1固持有对应抵压于端子2的预压杆4。参阅图2及图3,绝缘本体1包括基部11和自基部11向前延伸的舌部12。所述 基部11大致呈倒置“L”形,其包括竖直部111和自竖直部111的顶部向后延伸的水平部 112。水平部112包括有顶面1121、与顶面1121对应的第一底面1122及第一后端面1123。 顶面1121上设有第一凸块1120。竖直部111包括前端面1111、与前端面1111对应的第二 后端面1112及第二底面1113。第二底面1113上设有第二凸块1110。所述舌部12包括上 表面121及与上表面121对应的下表面122。上表面121设有若干平行排列的端子收容槽 1211。端子收容槽1211向后贯穿基部11的竖直部111的前、后端面1111、1112并延伸至 水平部112的底面1122。绝缘本体1于端子收容槽1211的前端设有预压墙1212。舌部12 的上表面121于靠近基部11的位置且设有延伸方向与端子收容槽1211的延伸方向垂直的 开槽1213。参阅图1、图3及图5,端子2包括弹性接触部21、焊接部23、与焊接部23连接且 固持于绝缘本体1的固持部22及连接固持部22与接触部21的结合部24。接触部21与结 合部24容置于绝缘本体1的端子收容槽1211中并凸向对接空间5。接触部21向前延伸有 预压部210。绝缘本体1固持有对应抵压于端子2的结合部24上方的预压杆4。预压杆4 大致为细长圆柱体。预压杆4在径向方向上与开槽1213形成过盈配合。金属壳体3包括上壳体31及与上壳体31配合的下壳体32。上壳体31与下壳体 32共同形成包覆空间包覆绝缘本体1。上壳体31包括上基板310、自上基板31两侧经两 次折弯后平行于基板31延伸的上侧板311及自上基板310后端向下折弯形成的第一挡片 312。上基板310向对接空间5凸设有弹片3101。上基板310对应绝缘本体1的第一凸块 1120的位置还设有第一开口 3102。上侧板311中间开有铆接口 3110。上侧板311于靠近 该铆接口 3110两端处向下折弯有折弯片3111。下壳体32包括下基板320及自下基板320 两侧向上折弯形成的侧壁321。下基板320与侧壁321向对接空间5均凸设有弹片3201、 3211。下基板320对应于绝缘本体1的第二凸块1110的位置还设有第二开口 3202。侧壁 321对应于上壳体31的铆接口 3110的位置向上折弯设有铆接片3210。侧壁321避开上壳 体31的铆接口 3110及折弯片3111的位置折弯形成有卡钩3211。侧壁321的后端向对接 空间5对向折弯有第二挡片3212。下面介绍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00的组装过程。将绝缘本体1置于适当位置,端 子2插入绝缘本体1使其收容于端子收容槽1211内,端子2的预压部210抵接于绝缘本体 1的预压墙1212且受到预压墙1212的预压。预压杆4压入绝缘本体1的开槽1213内,端 子2的结合部24受到预压杆4的预压。将壳体3组装到绝缘本体1的外围,上壳体31的 第一挡片312抵靠于绝缘本体1的第一后端面1123,绝缘本体1的第一凸块1120抵靠于上 壳体31的第一开口 3102,下壳体32的挡片3212抵接于绝缘本体1的第二后端面1112,绝 缘本体1的第二凸块1110抵接下壳体32的第二开口 3202。上壳体的折弯片3111抵接于 下壳体32的侧壁321,下壳体32的铆接片3210铆接于上壳体31的铆接口 3110内,下壳体 32的卡钩3211钩住上壳体31的上侧板311。因此,绝缘本体1被金属壳体3牢固地包覆 在其包覆空间内。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00的端子2除受到绝缘本体1的预压墙1212的预压外,还 受到来自固持于绝缘本体1的预压杆4的预压,在端子2的接触部21凸向对接空间5的高
4,I变的情况下有效的增加端子2的正压力,同时减少由端子高度增加所带来的端子
垮的风险
遭压
m 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不是唯一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
Ξ ^ 卖本实用新型侧书而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馳的任何等效的变化,均为 本买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权利要求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及收容于绝缘本体的若干端子,所述端子包括接触部、焊接部、与焊接部连接的固持部及连接固持部与接触部的结合部,绝缘本体包括基部及自基部向前延伸的舌部,舌部上设有若干贯穿基部的端子收容槽,绝缘本体于端子收容槽的前端设有与端子的接触部的前端抵接的预压墙,其特征在于绝缘本体固持有对应抵压于端子的结合部上方的预压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压杆大致呈细长圆柱体,所述 绝缘本体的舌部设有延伸方向与端子收容槽延伸方向垂直的开槽,所述预压杆固持于该开 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压杆与开槽为过盈配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包覆于绝缘本体 的金属壳体。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的基部设有凸块,所述金 属壳体对应绝缘本体的凸块的位置设有开口。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壳体的后端折弯设有抵靠于 绝缘本体的挡片。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壳体包括上壳体及下壳体,所 述上壳体设有铆接口,所述下壳体对应上壳体的铆接口的位置折弯设有铆接片。
专利摘要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及收容于绝缘本体的若干端子。所述端子包括接触部、焊接部、与焊接部连接的固持部及连接固持部与接触部的结合部。所述绝缘本体包括基部及自基部向前延伸的舌部。舌部上设有若干贯穿基部的端子收容槽。绝缘本体于端子收容槽的前端设有与端子的接触部的前端抵接的预压墙。绝缘本体固持有对应抵压于端子的结合部上方的预压杆,在端子的接触部的高度不变的情况下有效增加端子正压力。
文档编号H01R13/193GK201774014SQ201020265938
公开日2011年3月23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21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21日
发明者王山城, 胡小东 申请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