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73135阅读: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是关于SFP(small form-factor pluggable) 连接器的端子定位结构。
背景技术
2001年7月10日公告的公告号为201397900Y的中国大陆专利揭示了一种SFP连
接器,其包括设有第一、第二端子槽的绝缘本体、收容于绝缘本体的第一、第二端子槽内的 若干第一、第二端子及覆盖于绝缘本体上的遮蔽盖体。第一端子与第一端子槽干涉配合。第 一端子插入第一端子槽后贴附于绝缘本体的后表面。但是该设计的缺陷在于第一端子只能通过其与绝缘本体的干涉力实现定位,如 此造成第一端子的定位不可靠,从而使得端子与对接电路板的导电片接触不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令端子实现可靠定位的电连接器。为达到上述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其包括设有后壁的绝缘本 体及插设于绝缘本体内的若干第一端子,所述绝缘本体设有自所述后壁向前开口且令所述 第一端子插入其内的若干第一端子槽,各第一端子包括第一接触臂、第一焊接部及连接第 一接触臂与第一焊接部的第一连接臂,其中,所述绝缘本体的后壁设有若干沿上下方向延 伸以固定所述第一连接臂的若干定位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模组连接器具有以下优点第一端子固定于定位槽 内而实现可靠定位,从而确保其与对接电路板上的导电片可靠接触。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与对接电路板的立体组装图。图2是图1所示电连接器与对接电路板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组装图。图3是图1所示的电连接器与对接电路板的立体分解图。图4是图1所示的电连接器与对接电路板的立体图,其中将第二端子及固定件自 绝缘本体后部移除以揭示第一端子与绝缘本体的配合状况。
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揭示一种电连接器100,其可与对接连接器(未图 示)的对接电路板900对接。对接电路板900上设有若干导电片91。所述电连接器100包 括绝缘本体1、组装于绝缘本体1内的若干第一端子21、若干第二端子22、及固定件3。该 电连接器100可安装于遮蔽盖体(未图示)内。绝缘本体1设有顶壁11、与顶壁11相对设置的底壁12、后壁13、与所述后壁13垂 直配置的一对侧壁14、及自底壁12向下突出的垫起部16。顶壁11设有与第二端子22对应的若干第二开槽111。底壁12设有与第一端子21对应的若干第一开槽121。绝缘本体1设有一排第一端子槽131及位于第一端子槽131上方的一排第二端子槽132。第一端子槽131与第二端子槽132沿着与前后方向垂直的横方向发生彼此偏移 且皆于后壁13处形成开口。后壁13的表面形成配合空间135。所述配合空间135位于第 一端子槽131下方且于横方向上位于后壁13的大致中间位置。所述绝缘本体1的后壁13 设有向后突出的若干隔栏133及形成于相邻隔栏133之间且沿上下方向延伸的若干定位槽 134。所述隔栏133及定位槽134配置于所述配合空间135的两侧且配置于第一端子槽131 下方。绝缘本体的侧壁14越过后壁13向后延伸。侧壁14的内表面设有沿着对接方向延 伸以导引固定件3的导引槽141。绝缘本体1的底壁12下方设有被垫起部16围设用于收容对接连接器的突出部 (未图示)的底部槽17。垫起部16包括一对突柱15。第一端子21设有沿着对接方向延伸的第一接触臂211、与第一接触臂211大致垂 直配置的第一连接臂212、及向后弯折的第一焊接部213。第一接触臂211与第一连接臂212 之连接处设有向上突出的第一干涉部214。第二端子22设有沿着对接方向延伸的第二接触 臂221、向后弯折的第二焊接部223、及连接第二接触臂221与第二焊接部223的第二连接 臂222。第二接触臂221与第二连接臂222之连接处设有向下突出的第二干涉部224。固定件3之前侧设有突出部31。固定件3的前侧及突出部31前侧设置梳状隔栏 (未标号)用于插设第一端子21。固定件3的后侧设置梳状隔栏(未标号)用于插设第二 端子22。组装电连接器100时,将第一、第二端子21、22固持于固定件3的前后两侧。将固 定件3通过导引槽141的导引装入绝缘本体1的一对侧壁14之间且令突出部31与配合空 间135配合。同时,将第一、第二端子21、22的第一、第二接触臂211、221自后向前插入第 一、第二端子槽131、132内,且令第一、第二干涉部214、224与第一、第二端子槽131、132发 生干涉。第二端子22的第二接触臂221位于第一端子21的第一接触臂211上方,第二连 接臂222位于第一连接臂212后侧。第一开槽121与第一接触臂211对应,第二开槽111 与第二接触臂221对应以改善阻抗匹配。参阅图4,令第一端子21的第一连接臂212贴附 于后壁13且固定于定位槽134内。相邻第一连接臂212之间被隔栏133阻隔。由于第一 端子槽131与第二端子槽132沿着所述横方向发生彼此偏移,故令插入第一端子槽131的 第一端子21与插入第二端子槽132的第二端子22沿着所述横方向彼此偏移。第一端子21配置于定位槽134内,如此令第一端子21固定于定位槽134内而实 现可靠定位,从而确保其与对接电路板900上的导电片91可靠接触。相邻的第一端子21 之间被隔栏133阻隔从而可以改善第一端子21之间的电容效应,降低端子阻抗。另外,固 定件3通过突出部31与配合空间135的配合而固持于绝缘本体1上,从而令第一、第二端 子21、22进一步固定于第一、第二端子槽131、132内。主要元件符号说明电连接器 100绝缘本体 1顶壁11第二开槽 111底壁12第一开槽 121后壁13第一端子槽131[0024]第二端子槽132隔栏133[0025]定位槽134配合空间135[0026]侧壁14导引槽141[0027]突柱15垫起部16[0028]底部槽17第一端子21[0029]第一接触臂211第一连接臂212[0030]第一焊接部213Λ-Λ- ~·丄山 弟一 而子22[0031]第二接触臂221第二连接臂222[0032]第二焊接部223固定件3[0033]突出部31对接电路板900[0034]导电片9权利要求1.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设有后壁的绝缘本体及插设于绝缘本体内的若干第一端子, 所述绝缘本体设有自所述后壁向前开口且令所述第一端子插入其内的若干第一端子槽,各 第一端子包括第一接触臂、第一焊接部及连接第一接触臂与第一焊接部的第一连接臂,其 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的后壁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以固定所述第一连接臂的若干定位 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的后壁设有向后突出的 若干隔栏,所述定位槽形成于相邻隔栏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进一步设有于后壁处形 成开口的若干第二端子槽,所述电连接器进一步包括插设于所述第二端子槽内的若干第二 端子。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子包括配置于第一接触臂 上方的第二接触臂、配置于第一连接臂后侧的第二连接臂及第二焊接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包括顶壁及底壁,所述顶 壁上设有与第二接触臂对应的若干第二开槽,所述底壁上设有与第一接触臂对应的若干第 一开槽。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沿着与前后 方向垂直的横方向彼此偏移。
7.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进一步包括固定件,所述固 定件的后侧设置梳状隔栏与第二端子配合。
8.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的后壁表面形成配合空间, 所述隔栏设置于所述配合空间两侧,所述固定件前侧设有向前突出以与所述配合空间配合 的突出部。
9.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的前侧及突出部的前侧设置 梳状隔栏与第一端子配合。
10.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包括与所述后壁垂直配置 的一对侧壁,所述侧壁内表面设有导引所述固定件的导引槽。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设有后壁的绝缘本体及插设于绝缘本体内的若干第一端子,所述绝缘本体设有自所述后壁向前开口且令所述第一端子插入其内的若干第一端子槽,各第一端子包括第一接触臂、第一焊接部及连接第一接触臂与第一焊接部的第一连接臂,其中,所述绝缘本体的后壁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以固定所述第一连接臂的若干定位槽。第一端子通过定位槽实现可靠定位。
文档编号H01R13/02GK201887220SQ20102027988
公开日2011年6月29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3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3日
发明者张跃欧, 许俊雄 申请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