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13160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适合于连接二软性传输单元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软性传输单元,其包括有软性排线(FFC)或软性印刷电路板(FPC),是一种讯号传输用组件,本身具有可任意挠曲变形与高讯号传输能力等优点,因此被广泛的应用在许多电子产品中。一般软性传输单元需要透过连接器的连接才能与电路板或其它电子组件产生讯号导通,甚至是软性排线与软性印刷电路板之间的电性连接也都是借着焊接于电路板上的两个连接器才能达到互相导通的目的。请参阅中国台湾专利M396505中提到的连接器,即 为一种适合于软性传输单元连接用的连接器,其结构包括有绝缘本体、导电端子及上盖,其中导电端子组装于绝缘本体的端子插槽内,并且与电路板上的线路焊接固定在一起形成电性导通,此连接器利用上盖闭合时抵压软性传输单元使其接点搭接于导电端子,如此即可达成讯号传递的目的。然而,此种现有用来连接软性排线与软性印刷电路板的模块结构,其至少包括有电路板及设置于电路板上的两个连接器,制造成本较高,不符合市场降低成本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其结构简单,成本低,符合市场需求。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连接器,用于连接二软性传输单元,包括一绝缘本体,该绝缘本体前端设有一开口,该绝缘本体后端设有一容置空间,该绝缘本体具有一底座及设于该底座上的数个插槽,该些插槽连通该开口与该容置空间;数个端子,该些端子设置于该些插槽,且该端子具有一下臂、一上臂及连接于该下臂与该上臂之间的一支撑臂,该下臂设有一下接点及一接触臂,该上臂设有分别对应于该下接点及该接触臂的一上接点及一承载部,该上接点及该下接点邻近于该开口,该接触臂与该承载部延伸至该容置空间,该支撑臂设于该上接点及该承载部之间;及一上盖,该上盖枢设于该绝缘本体的该容置空间并可于开启位置及关闭位置之间转动,当该上盖位于关闭位置时,该上盖顶抵于该承载部使该上接点朝向该下接点移动并可挟持固定一该软性传输单元于该上接点及该下接点之间,同时该上盖可压抵于另一该软性传输单元使另一该软性传输单元被挟持固定于该上盖及该接触臂之间。所述上接点及该下接点上下相对设置且相距一间距,该间距的高度小于一该软性传输单元的高度。当该上盖位于开启位置时,该上盖及该接触臂上下相对设置且相距一间距,该间距的高度大于另一该软性传输单元的高度。[0012]所述支撑臂包括一靠近于该上臂的上座部及一靠近于该下臂的下座部,该上座部的长度大于该下座部的长度,且该上座部的长度从连接于该上臂的顶端至连接于该下座部的底端逐渐变小。所述下臂后端延伸设有一焊接部,该焊接部与该下臂之间形成一凹部,该凹部嵌合固定于该底座。所述下臂前端延伸设有一嵌合部,该绝缘本体前端的该开口下方设有一沟槽,该嵌合部嵌合固定于该沟槽。所述上盖具有一枢接部及相对于该枢接部设置的一操作部,该枢接部包括相对设置的二轴接头及设于该二轴接头之间的一连接段,该连接段具有一第一侧面、一第二侧面及连接于该第一侧面与该第二侧面之间的一第三侧面,该第一侧面上形成有对应于该些端子的数个开孔及对应于该些开孔设置的数个顶抵点,该第二侧面于两侧各设有一凹槽,该第三侧面于两侧各设有一凸块。
·[0016]所述底座于该容置空间的两侧各设有一限位面,当该上盖位于开启位置时,该第三侧面的该凸块接触于该限位面,该第三侧面朝向该接触臂设置且与该接触臂呈上下相对,当该上盖位于关闭位置时,该第二侧面的该凹槽面对于该限位面,且该第二侧面可压抵于另一该软性传输单元,该第一侧面的该顶抵点顶抵于该承载部。所述绝缘本体更具有一左侧壁及一右侧壁,该左侧壁及该右侧壁上各设有一轴孔,该枢接部的该轴接头枢设于该轴孔中,且该轴孔延伸至低于该限位面的水平高度,该左侧壁及该右侧壁分别与邻近的该限位面之间设有一凹洞。所述底座两侧各设有一挡块,该挡块的顶端形成该限位面,二该挡块设于该些插槽的外侧且相隔于该些插槽呈对称设置,二该挡块分别与该左侧壁及该右侧壁之间设有该凹洞,二该挡块之间的间隔宽度小于该开口的宽度。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通过在端子的两侧分别形成可与软性排线及软性印刷电路板搭接的接点结构,再配合上盖与端子之间的干涉设计,使得电连接器的两侧可分别与软性排线及软性印刷电路板搭接,进而解决现有模块结构的制造成本较高且无法符合市场需求的问题;此外,当本电连接器焊接于电路板上时,由于电连接器的端子与电路板的线路形成电性导通,因此从线路过来的讯号可透过端子同时从软性排线及软性印刷电路板传递出去,进而解决现有连接器的端子结构无法将接收来的讯号同时传递给两个不同的电子装置的问题。为了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以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
,然而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详细描述,将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它有益效果显而易见。附图中,图I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图I电连接器于另一方向的立体示意图;图3为图I电连接器的分解示意图;[0026]图4为图3上盖的立体示意图;图5为图I电连接器尚未组装软性传输单元的剖面示意图;图6为图5电连接器组装软性传输单元完成后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其效果,以下结合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及其附图进行详细描述。请参阅图I至图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连接器1,其包括有一绝缘本体2、数个端子3及一上盖4,此种电连接器I用于连接二软性传输单元5,此软性传输单元5可以是软性排线(FFC)或软性印刷电路板(FPC)或其组合。绝缘本体2前端设有一开口 20,绝缘本体2后端设有一容置空间21,绝缘本体2具有一底座22及设于底座22上的数个插槽23,该些插槽23连通开口 20与容置空间21,底座22于容置空间21的两侧各设有一挡块24,该挡块24的顶端形成限位面25,二挡块24设于该些插槽23的外侧且相隔于该些插槽23呈对称设置,其中二挡块24之间的间隔宽度W2小于开口 20的宽度Wl。在本实施例中,绝缘本体2具有连接于底座22的一左侧壁26及一右侧壁27,此左侧壁26及右侧壁27延伸包围容置空间21的两侧并分别与邻近的挡块24之间设有一狭长形的凹洞28,由于凹洞28的存在使得左侧壁26与右侧壁27具有一些弹性变形的机构特性。此外,于左侧壁26及右侧壁27上各设有一轴孔29,且轴孔29延伸至低于限位面25的水平高度。数个端子3设置于该些插槽23,且每一端子3具有一下臂31、一上臂32及连接于下臂31与上臂32之间的一支撑臂33,下臂31设有一下接点311及一接触臂312,上臂32设有分别对应于下接点311及接触臂312的一上接点321及一承载部322,上接点321及下接点311邻近于开口 20,接触臂312与承载部322延伸至容置空间21,支撑臂33的一端设于上接点321及承载部322之间且其另一端设于下接点311及接触臂312之间。在本实施例中,支撑臂33包括一靠近于上臂32的上座部331及一靠近于下臂31的下座部332,上座部331的长度大于下座部332的长度,且上座部331的长度从连接于上臂32的顶端至连接于下座部332的底端逐渐变小。下臂31后端延伸设有一焊接部313,该焊接部313与下臂31之间形成一凹部314,该凹部314嵌合固定于底座22。下臂31前端延伸设有一嵌合部315,绝缘本体2前端的开口 20下方设有一沟槽201,该嵌合部315嵌合固定于沟槽201。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实施例中,下臂31后端延伸的焊接部313可焊接于电路板(未图示)并与其上的线路形成电性导通,因此从线路过来的讯号就可以透过端子3同时从软性排线及软性印刷电路板传递出去,如此可产生一对二的讯号传递效果,而现有连接器的端子结构只能产生一对一的讯号传递效果,无法将接收来的讯号同时传递给两个不同的电子装置。上盖4枢设于绝缘本体2的容置空间21并可于开启位置及关闭位置之间转动,其中上盖4具有一枢接部41及相对于枢接部41设置的一操作部42,该枢接部41包括相对设置的二轴接头43及设于二轴接头43之间的一连接段44,枢接部41的轴接头43枢设于轴孔29中,连接段44具有一第一侧面441、一第二侧面442及连接于第一侧面441与第二侧面442之间的一第三侧面443,第一侧面441上形成有对应于该些端子3的数个开孔444及对应于该些开孔444设置的数个顶抵点445,第二侧面442于两侧各设有一凹槽446,第三侧面443于两侧各设有一凸块447。在本实施例中,当上盖4位于开启位置时,第三侧面443的凸块447接触于限位面25,如此可将第三侧面443抬高远离于底座22,此时第三侧面443朝向接触臂312设置且与接触臂312之间呈上下相对形成一空隙可供软性传输单元5插入。当上盖4位于关闭位置时,第二侧面442的凹槽446面对于限位面25,第一侧面441的顶抵点445顶抵于承载部322,使上接点321朝向下接点311移动并可挟持固定软性传输单元5于上接点321及下接点311之间,同时上盖4的第二侧面442可压抵于软性传输单元5使软性传输单元5被挟持固定于上盖4及接触臂312之间。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实施例中,位于第二侧面442上的凹槽446具有保护端子3的作用,尤其是当软性传输单元5尚未插入容置空间21时,上盖4枢转至关闭位置,凹槽446 面对于限位面25并且可容纳凸起的挡块24,再加上轴孔29延伸至低于限位面25的水平高度,所以上盖4受到重力作用而向下偏移,如此顶抵点445就不会直接顶抵于承载部322而导致端子3弹性变形。此外,上接点321及下接点311上下相对设置且相距一间距G1,该间距Gl的高度小于软性传输单元5的高度T,如此软性传输单元5经由开口 20插入于上接点321与下接点311之间时会呈现略微被挟持的状态,亦即非零插入力(Non-ZIF)的状态。当上盖4位于开启位置时,上盖4及接触臂312上下相对设置且相距一间距G2,该间距G2的高度大于软性传输单元5的高度T,如此使得软性传输单元5可顺利地插入于上盖4与接触臂312之间,亦即为零插入力(ZIF)的状态。于电连接器I前后两端具有不同插入力的设计有利于进行软性传输单元5的组装作业,再者,为了达到组装时防呆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I于开口 20的横向宽度Wl设计为大于二挡块24之间的间隔宽度W2,如此宽度较大的软性传输单元5就不能插入宽度较小的容置空间21而只能插入宽度较大的开口 20,如此以达到预防组装错误的效果。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通过在端子的两侧分别形成可与软性排线及软性印刷电路板搭接的接点结构,再配合上盖与端子之间的干涉设计,使得电连接器的两侧可分别与软性排线及软性印刷电路板搭接,进而解决现有模块结构的制造成本较高且无法符合市场需求的问题;此外,当本电连接器焊接于电路板上时,由于电连接器的端子与电路板的线路形成电性导通,因此从线路过来的讯号可透过端子同时从软性排线及软性印刷电路板传递出去,进而解决现有连接器的端子结构无法将接收来的讯号同时传递给两个不同的电子装置的问题。以上所述,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构思作出其他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而所有这些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电连接器,用于连接ニ软性传输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 ー绝缘本体,该绝缘本体前端设有ー开ロ,该绝缘本体后端设有一容置空间,该绝缘本体具有一底座及设于该底座上的数个插槽,该些插槽连通该开ロ与该容置空间; 数个端子,该些端子设置于该些插槽,且该端子具有ー下臂、一上臂及连接于该下臂与该上臂之间的ー支撑臂,该下臂设有一下接点及一接触臂,该上臂设有分别对应于该下接点及该接触臂的ー上接点及ー承载部,该上接点及该下接点邻近于该开ロ,该接触臂与该承载部延伸至该容置空间,该支撑臂设于该上接点及该承载部之间;及 一上盖,该上盖枢设于该绝缘本体的该容置空间并可于开启位置及关闭位置之间转动,当该上盖位于关闭位置吋,该上盖顶抵于该承载部使该上接点朝向该下接点移动并可挟持固定一该软性传输单元于该上接点及该下接点之间,同时该上盖可压抵于另一该软性传输单元使另ー该软性传输单元被挟持固定于该上盖及该接触臂之间。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接点及该下接点上下相对设置且相距ー间距,该间距的高度小于ー该软性传输单元的高度。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当该上盖位于开启位置时,该上盖及该接触臂上下相对设置且相距ー间距,该间距的高度大于另一该软性传输单元的高度。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臂包括一靠近于该上臂的上座部及一靠近于该下臂的下座部,该上座部的长度大于该下座部的长度,且该上座部的长度从连接于该上臂的顶端至连接于该下座部的底端逐渐变小。
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臂后端延伸设有ー焊接部,该焊接部与该下臂之间形成一凹部,该凹部嵌合固定于该底座。
6.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臂前端延伸设有ー嵌合部,该绝缘本体前端的该开口下方设有ー沟槽,该嵌合部嵌合固定于该沟槽。
7.如权利要求I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具有一枢接部及相对于该枢接部设置的一操作部,该枢接部包括相对设置的ニ轴接头及设于该ニ轴接头之间的ー连接段,该连接段具有一第一侧面、一第二侧面及连接于该第一侧面与该第二侧面之间的ー第三侧面,该第一侧面上形成有对应于该些端子的数个开孔及对应于该些开孔设置的数个顶抵点,该第二侧面于两侧各设有ー凹槽,该第三侧面于两侧各设有ー凸块。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于该容置空间的两侧各设有一限位面,当该上盖位于开启位置时,该第三侧面的该凸块接触于该限位面,该第三侧面朝向该接触臂设置且与该接触臂呈上下相对,当该上盖位于关闭位置时,该第二侧面的该凹槽面对于该限位面,且该第二侧面压抵于另一该软性传输单元,该第一侧面的该顶抵点顶抵于该承载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更具有一左侧壁及一右侧壁,该左侧壁及该右侧壁上各设有ー轴孔,该枢接部的该轴接头枢设于该轴孔中,且该轴孔延伸至低于该限位面的水平高度,该左侧壁及该右侧壁分别与邻近的该限位面之间设有一凹洞。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两侧各设有ー挡块,该挡块的顶端形成该限位面,ニ该挡块设于该些插槽的外侧且相隔于该些插槽呈对称设置,ニ该挡块分别与该左侧壁及该右侧壁之间设有该凹洞,ニ该挡块之间的间隔宽度小于该开ロ的宽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连接器,用于连接二软性传输单元,包括绝缘本体、数个端子及上盖,其中绝缘本体前端设有开口,后端设有容置空间。端子具有下臂、上臂及连接于下臂与上臂的支撑臂,下臂设有下接点及接触臂,上臂设有对应于下接点及接触臂的上接点及承载部,上接点及下接点邻近于开口,接触臂与承载部延伸至容置空间;当上盖位于关闭位置时,上盖顶抵于承载部使上接点朝向下接点移动并可挟持固定一软性传输单元于上接点及下接点之间,同时上盖可压抵于另一软性传输单元使其被挟持固定于上盖及接触臂之间。
文档编号H01R12/79GK202616454SQ20122013773
公开日2012年12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3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3日
发明者官东庆 申请人:达昌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禾昌兴业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