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电池生产线上的缓存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041696发布日期:2021-07-27 13:52阅读:75来源:国知局
用于电池生产线上的缓存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生产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电池生产线上的缓存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电池生产过程中,为了保证各设备之间的正常运行,减少停机时间,需要在每两台设备之间设置缓存输送装置,目前,生产线上普遍采用的缓存输送装置结构为圆盘式,所述圆盘式缓冲盘包括动力轴,所述动力轴上端设置有圆盘,托盘进入圆盘后,在圆盘的作用下做圆周运动,该缓存输送装置的出口设置在圆周面的外缘处,因此,位于最内层的托盘不易被排除,无法做到先进先出,造成托盘长时间存放在缓存输送装置内,根据电池生产工艺流程,电池在生产的生产时间≤2小时(正常生产时间为40分钟),托盘内的电池长时间存放后,严重影响电池的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电池生产线上的缓存输送装置,所述缓存输送装置能够有效保证托盘先进先出,保证电池生产时间控制在工艺时间内,确保电池性能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用于电池生产线上的缓存输送装置,包括机架、第一动力传动组件、第二动力传动组件、缓存输送组件、换向组件;

缓存输送组件、换向组件均设置在机架上,换向组件设置在缓存输送组件的上方;

缓存输送组件包括第一动力轴、第二动力轴、至少一个第一主动轮、至少一个第二主动轮、至少一个第一从动轮、至少一个第二从动轮和至少两根输送链条,第一动力传动组件与第一动力轴相连接,第二动力传动组件与第二动力轴相连接;

第一动力轴、第二动力轴相互平行设置,第一主动轮、第二从动轮相互间隔平行设置在第一动力轴上,第二主动轮、第一从动轮相互间隔平行设置在第二动力轴上;

一个第一主动轮与一个第一从动轮通过一根输送链条连接形成第一动力副,连接在一起的第一从动轮能够随第一主动轮转动;一个第二主动轮与一个第二从动轮通过一根输送链条连接形成第二动力副,连接在一起的第二从动轮能够随第二主动轮转动;

换向组件包括第一换向板、第二换向板,第一换向板、第二换向板设置在机架的两侧,第一换向板的内侧至少设置有一个第一换向槽,第二换向板的内侧至少设置有一个第二换向槽;

托盘输送时,沿托盘输送方向,第一动力副上的托盘能够通过一个第一换向槽导向至相邻的第二动力副上,第二动力副上的托盘能够通过一个第二换向槽导向至相邻的第一动力副上。

进一步的是,第一动力传动组件包括第一电机、第一皮带传动机构、第一保护外壳,第一电机通过第一皮带传动机构与第一动力轴相连接,第一电机、第一皮带传动机构设置在第一保护外壳的内部。

进一步的是,第二动力传动组件包括第二电机、第二皮带传动机构、第二保护外壳,第二电机通过第二皮带传动机构与第二动力轴相连接,第二电机、第二皮带传动机构设置在第一保护外壳的内部。

进一步的是,第一换向板、第二换向板相互平行设置,第一换向槽、第二换向槽相互平行设置。

进一步的是,第一换向槽的形状为圆弧形,第二换向槽的形状为圆弧形。

进一步的是,第一换向槽的内表面上镶嵌有第一磁性件,第二换向槽的内表面上镶嵌有第二磁性件。

进一步的是,还包括两块导向条,导向条设置在缓存输送组件的上方;

沿托盘输送方向,导向条的长度方向与托盘输送方向相同,两块导向条相互平行设置在机架的最外侧,一块导向条上设置有进料口,另一块导向条上设置有出料口。

进一步的是,还包括至少一块导向板,导向板设置在缓存输送组件的上方;

导向板的长度方向与托盘输送方向相同,相邻的第一动力副、第二动力副之间设置有一块导向板。

进一步的是,一块导向板设置在相邻的第一动力副、第二动力副之间的中轴线上。

进一步的是,相邻两块导向板之间的距离比输送托盘的外径大1-3mm,导向条与距离其最近的导向板之间的距离比输送托盘的外径大1-3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用于电池生产线上的缓存输送装置,包括至少一组第一动力副、第二动力副,第一动力副、第二动力副中的输送链条在宽度方向上只能放置一个托盘,托盘输送时,托盘从上一工序完成后,进入缓存输送装置中,托盘放置在第一动力副中,沿托盘输送方向,第一动力副上的托盘能够输送至相邻的第二动力副上,第二动力副上的托盘能够输送相邻的第一动力副上,直至从缓存输送装置输送至下一工序;该缓存输送装置能够有效保证托盘先进先出,保证电池生产时间控制在工艺时间内,确保电池性能的稳定性,利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缓存输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机架1、第一动力传动组件2、第二动力传动组件3、缓存输送组件4、第一动力轴41、第二动力轴42、第一主动轮43、第二主动轮44、第一从动轮45、第二从动轮46、输送链条47、换向组件5、第一换向板51、第一换向槽511、第一磁性件512、第二换向板52、第二换向槽521、导向条6、进料口61、出料口62、导向板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用于电池生产线上的缓存输送装置,包括机架1、第一动力传动组件2、第二动力传动组件3、缓存输送组件4、换向组件5;

缓存输送组件4、换向组件5均设置在机架1上,换向组件5设置在缓存输送组件4的上方;

缓存输送组件4包括第一动力轴41、第二动力轴42、至少一个第一主动轮43、至少一个第二主动轮44、至少一个第一从动轮45、至少一个第二从动轮46和至少两根输送链条47,

第一动力传动组件2与第一动力轴41相连接,第二动力传动组件3与第二动力轴42相连接;

第一动力轴41、第二动力轴42相互平行设置,第一主动轮43、第二从动轮46相互间隔平行设置在第一动力轴41上,第二主动轮44、第一从动轮45相互间隔平行设置在第二动力轴42上;

一个第一主动轮43与一个第一从动轮45通过一根输送链条47连接形成第一动力副,连接在一起的第一从动轮45能够随第一主动轮43转动;一个第二主动轮44与一个第二从动轮46通过一根输送链条47连接形成第二动力副,连接在一起的第二从动轮46能够随第二主动轮44转动;

换向组件5包括第一换向板51、第二换向板52,第一换向板51、第二换向板52设置在机架1的两侧,第一换向板51的内侧至少设置有一个第一换向槽511,第二换向板52的内侧至少设置有一个第二换向槽521;

托盘输送时,沿托盘输送方向,第一动力副上的托盘能够通过一个第一换向槽511导向至相邻的第二动力副上,第二动力副上的托盘能够通过一个第二换向槽521导向至相邻的第一动力副上。

本实用新型缓存输送装置运行时,第一动力传动组件2、第二动力传动组件3工作,第一动力传动组件2带动第一动力轴41旋转,第一动力轴41旋转带动所有第一主动轮43旋转,第一主动轮43旋转带动对应的输送链条47移动,连接在一起的第一从动轮45能够随第一主动轮43转动;第二动力传动组件3带动第二动力轴42旋转,第二动力轴42旋转带动所有第二主动轮44旋转,第二主动轮44旋转带动对应的输送链条47移动,托盘从上一工序完成后进入缓存输送装置中,托盘放置在第一动力副中的输送链条47上,输送链条47的宽度与输送的托盘的外径相等,使得在输送链条47宽度方向上只能放置一个托盘;第一动力副中的输送链条47移动带动托盘移动,托盘经一个第一换向槽511导向至相邻的第二动力副中的输送链条47上,托盘再经一个第二换向槽521导向至相邻的第一动力副中的输送链条47上,按照上述托盘输送方式,直至输送出缓存输送装置至下一工序,可见,本实用新型的缓存输送装置能够保证托盘先进先出,不会在缓存装置上长时间放置,有效保证生产的电池性能的稳定性。第一动力副、第二动力副的数量根据生产工艺而定,第一动力副、第二动力副的数量越多,缓存输送装置能够缓存托盘(电池)的数量就越多,当缓存输送装置包括7组第一动力副、第二动力副时,缓存输送装置就能缓存托盘(电池)300-400只,完全满足缓存要求。

具体的,第一动力传动组件2的作用是使第一动力轴41能够旋转,第一动力传动组件2优选的一种结构为:第一动力传动组件2包括第一电机、第一皮带传动机构、第一保护外壳,第一电机通过第一皮带传动机构与第一动力轴41相连接,第一电机、第一皮带传动机构设置在第一保护外壳的内部。

第二动力传动组件3的作用是使第二动力轴42能够旋转,第二动力传动组件3优选的一种结构为:第二动力传动组件3包括第二电机、第二皮带传动机构、第二保护外壳,第二电机通过第二皮带传动机构与第二动力轴42相连接,第二电机、第二皮带传动机构设置在第一保护外壳的内部。

第一动力轴41旋转带动所有第一主动轮43旋转,而设置在第一动力轴41上的第二从动轮46不会随着第一动力轴41旋转,可在第二从动轮46、第一动力轴41之间设置轴承,轴承的内圈与第一动力轴41相连接,第二从动轮46与轴承的外圈相连接。第二动力轴42带动所有第二主动轮44旋转,而设置在第二动力轴42的第一从动轮45不会随着第二主动轮44旋转,也可在第一从动轮45、第二动力轴42之间设置轴承,轴承的内圈与第二动力轴42相连接,第一从动轮45与轴承的外圈相连接。

为了便于整个缓存输送装置运行,第一动力副、第二动力副相互平行设置,第一换向板51、第二换向板52相互平行设置,并且第一换向板51、第二换向板52与第一动力副、第二动力副相互垂直,第一换向槽511、第二换向槽521相互平行设置。为了保证第一换向槽511、第二换向槽521的导向效果,第一换向槽511的形状为圆弧形,第二换向槽521的形状为圆弧形。为了降低第一换向槽511、第二换向槽521在导向时,降低托盘产生倾倒的可能性,第一换向槽511的内表面上镶嵌有第一磁性件512,第二换向槽521的内表面上镶嵌有第二磁性件。

为了便于托盘从上一工序中进入缓存输送装置,也便于从缓存输送装置出去进入下一工序,再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两块导向条6,导向条6设置在缓存输送组件4的上方;沿托盘输送方向,导向条6的长度方向与托盘输送方向相同,也即是,导向条6与输送链条47移动的方向相同,两块导向条6相互平行设置在机架1的最外侧,一块导向条6上设置有进料口61,另一块导向条6上设置有出料口62。为了提高导向条6的连接牢固性,导向条6一端部与第一换向槽511或者第二换向槽521连接在一起。

为了降低托盘在缓存输送装置中出现偏移的可能性,再如图1所示,还包括至少一块导向板7,导向板7设置在缓存输送组件4的上方;导向板7的长度方向与托盘输送方向相同,相邻的第一动力副、第二动力副之间设置有一块导向板7。优选的是,一块导向板7设置在相邻的第一动力副、第二动力副之间的中轴线上。为了进一步降低托盘在缓存输送装置中出现偏移的可能性,相邻两块导向板7之间的距离比输送托盘的外径大1-3mm,导向条6与距离其最近的导向板7之间的距离比输送托盘的外径大1-3mm。为了提高导向板7的连接牢固性,导向板7一端部与第一换向槽511或者第二换向槽521连接在一起。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