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电缆出口区域垫圈的连接器模块的制作方法_4

文档序号:9632975阅读:来源:国知局
周的)箔层180。将端部188、190相对于箔层180固定固持(retain) 了垫圈144的螺旋卷绕、并防止第一和第二端188、190相对于电缆108的箔层180移动。垫圈144的第一端188沿电缆轴线184与第二端190隔开第二未压缩长度220。在所示实施例中,垫圈144的环198未固定至彼此,因此环198可相对于彼此移动。相邻环198之间可由环间距218分隔开。每对相邻环198之间的环间距218可不具有均一的尺寸(在沿电缆轴线184的方向上)。
[0041]图6是示出图5电缆组件176位于壳体106内的部分连接器模块102的侧视图。与图4类似,在图6中以截面形式示出了壳体106,以用于壳体106内的电缆组件176的无阻碍视图。由于由在螺旋缠绕的垫圈144外的壳体106以及由在螺旋缠绕的垫圈144内的电缆108施加在垫圈144上的力,垫圈144被压缩至压缩状态。在压缩状态下,通路194可比图5所示的通路194更加椭圆,并且环198可比图5所示的环198更长(沿电缆轴线184)。由于垫圈144的端188、190通过粘合剂204固定至电缆108的箔层180,因此端188、190之间的距离在从未压缩状态转变为压缩状态期间将不会改变。例如,在图6中垫圈144的第一端188沿电缆轴线184与第二端190轴向隔开第二压缩长度222。第二压缩长度222可以等于图5所示的第二未压缩长度220。尽管端188、190是固定的,但是随着环198由于压缩而变扁,相邻环198之间的环间距224可能会减小。例如,压缩状态(图6)下的环间距224可能小于未压缩状态(图5)下的环间距218。可选地,环198可以压缩至在相邻环198之间不存在环间距并且相邻环198的外表面196彼此相接的程度。
[0042]图7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连接器模块102 (图1和2中示出)的垫圈144的透视图。垫圈144具有在第一端188和第二端190之间延伸的管形状本体230。本体230的管形状可以具有椭圆或矩形的截面。本体230可以是空心的并限定出在第一和第二端188、190间延伸的垫圈通路232。垫圈通路232可以是图2中所示的通路194。本体230可以朝着垫圈通路232径向向内压缩。或者,本体230可以是实心的并且由可压缩的泡沫形成。本体230螺旋地绕着纵向轴线234卷绕。纵向轴线234可以平行于电缆108 (图2)的电缆轴线184(图2中示出)。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端188沿纵向轴线234与第二端190轴向分隔开。本体230形成沿纵向轴线234轴向分隔开的两个环198。
[0043]本体230具有被构造为在多个接触点接合壳体106 (图2)的上外壳141 (图2中示出)的上表面236。本体230具有被构造为在多个接触点接合壳体106的下外壳142 (图2中示出)的下表面238。上下表面236、238可基于本体230相对于上下外壳141、142的方位旋转或进行其它改变。本体230进一步包括限定电缆通路242的内表面240。电缆通路242沿纵向轴线234延伸。电缆通路242被构造为将电缆108 (图2中示出)接收于其内。本体230的内表面240被构造为在多个接触点接合电缆108。本体230被构造为在壳体106的上下外壳141、142间至少部分地被压缩以密封壳体106与电缆108间的间隙。
【主权项】
1.一种连接器模块(102),包括壳体(106),该壳体包括在接缝(148)处配合的第一外壳(141)和第二外壳(142),内部腔体(118)形成在所述第一和第二外壳之间,所述壳体包括限定从电缆开口(130)到所述内部腔体的通道(128)的电缆出口区域(126),电缆(108)从所述壳体的电缆出口区域延伸,所述电缆的通道段(140)设置在所述通道内,并且所述电缆的远端(122)设置在所述内部腔体内,其特征在于 在第一端(188)和相反的第二端(190)之间延伸的垫圈(144),该垫圈螺旋地缠绕所述电缆的通道段并位于所述壳体的电缆出口区域内,其中,随着所述第一和第二外壳配合,所述垫圈对所述电缆的通道段的外周与所述电缆出口区域的内表面(146)之间的通道进行密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模块,其中所述电缆的通道段(140)的外周为导电箔层(180),所述壳体的第一和第二外壳(141、142)由金属制成,以及所述垫圈(144)包括导电材料,所述垫圈在所述电缆出口区域(126)的内表面(146)与所述电缆的箔层之间提供电流路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模块,其中所述垫圈(144)具有在所述第一和第二端(188、190)之间限定通路(194)的管状形状,所述垫圈能够朝着所述通路向内压缩,所述电缆出口区域(126)的内直径小于缠绕所述电缆的通道段(140)的垫圈的直径,使得当所述第一和第二外壳(141、142)配合时所述垫圈至少部分地压缩。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模块,其中,当所述第一和第二外壳(141、142)未配合时,所述垫圈(144)的第一端(188)沿纵向轴线(193)与所述垫圈的第二端(190)轴向隔开第一长度(206),以及,当所述第一和第二外壳配合并且所述垫圈被至少部分地压缩时,所述垫圈的第一端沿纵向轴线与第二端轴向隔开大于所述第一长度的第二长度(208)。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模块,其中所述垫圈(144)螺旋地缠绕所述电缆的通道段(140)以形成沿纵向轴线(193)轴向分开的至少两个环(198),使得所述垫圈的第一端(188)与所述垫圈的第二端(190)轴向分隔开,每个环缠绕并接合所述电缆的通道段的外周,所述至少两个环提供与所述壳体的第一外壳(141)接触的多个接触点(210,212)和与所述第二外壳(142)接触的多个接触点(214,216)。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器模块,其中每个环(198)的外表面(196)邻接相邻环的外表面。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器模块,其中每个环(198)通过设置在两个环之间的粘合剂(204)联接至相邻的环,该粘合剂固持所述垫圈(144)的螺旋形状。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模块,其中所述垫圈(144)的第一和第二端(188、190)通过粘合剂(204)固定至所述电缆(108)的通道段(140)的外周,以防止所述垫圈的第一和第二端与所述电缆分离开。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模块,其中垫圈(144)由包括内嵌于其中的镍颗粒或银颗粒中的至少一种的弹性材料形成。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模块,其中箔层(180)限定所述壳体(106)内的电缆的通道段(140)的外周,所述电缆进一步包括包围所述箔层的编织层(182),所述编织层围绕所述壳体的电缆出口区域(126)延伸并联接至其,以将所述电缆机械和电气连接至所述壳体。
【专利摘要】一种连接器模块(102)包括在接缝(148)处进行配合的第一外壳(141)和第二外壳(142)的壳体(106)。在第一和第二外壳之间形成内部腔体(118)。壳体包括限定从电缆开口(130)到内部腔体的通道(128)的电缆出口区域(126)。电缆(108)从电缆出口区域延伸,电缆的通道段(140)位于通道内,并且电缆的远端(122)位于内部腔体内。垫圈(144)在第一端(188)和相反的第二端(190)之间延伸。该垫圈螺旋地缠绕电缆的通道段并位于壳体的电缆出口区域内,其中,随着第一和第二外壳配合,垫圈对电缆通道段的外周与电缆出口区域的内表面(146)之间的通道进行密封。
【IPC分类】H01R13/46, H01R9/03, H01R9/16
【公开号】CN105390857
【申请号】CN201510681224
【发明人】S·D·邓伍迪, R·J·朗
【申请人】泰科电子公司
【公开日】2016年3月9日
【申请日】2015年8月4日
【公告号】US9246278, US20160036170
当前第4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