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束加工机器人分叉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747008阅读:474来源:国知局
线束加工机器人分叉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线束加工机器人分叉机构,包括:一平台,用于X轴方向定向输送线束;一可沿Z轴方向移动的线束分叉器,设于所述平台一侧,用于分解线束;一可沿Y轴方向移动的滚压装置,设于所述线束分叉器上方,用于将线束压入所述线束分叉器内。通过设置线束分叉器,并利用滚压机构,将线束压入线束分叉器内形成分解状态,可将集束状态的线束分解,改变了以往传统的人工分解方式,极大限度的保证了定位的精准性,实现了线束定位的自动化,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且无需熟练工人,生产品质得到了标准化。
【专利说明】
线束加工机器人分叉机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线束加工机械,尤指一种线束加工机器人分叉机构。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电子科技的飞速发展,各种数码设备、电气设备的日益增多,其均是通过线束来实现连接,如USB线束等。由此爆发了社会对线束的巨大需求量。而线束生产行业,到目前为止,还是人口密集型行业,行业整体的自动化水平还处于低下状态。
[0003]目前,线束行业生产工艺链落后,决大部分工序都是人工手工作业,劳动密集,效率低下,质量不可控制,自动化水平不高。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为线束的柔性导致实现自动化过程中的定位困难。
[0004]当下市场上并未发现一种可以准确定位线束、从而为线束加工生产提供保障的线束加工机械。基于此,如何提供一种能够自动分线的线束加工机器人分叉机构,成为了业内亟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线束加工机器人分叉机构。
[0006]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7]—种线束加工机器人分叉机构,包括:
[0008]—平台,用于X轴方向定向输送线束;
[0009]—可沿Z轴方向移动的线束分叉器,设于所述平台一侧,用于分解线束;
[0010]—可沿Y轴方向移动的滚压装置,设于所述线束分叉器上方,用于将线束压入所述线束分叉器内。
[0011]进一步,还包括一拉直机构,包括:
[0012]—固定机构,用于固定线束的自由端;
[0013]—可沿Z轴方向和Y轴方向移动的叉头,设于所述线束分叉器上方,用于插入线束各线条的缝隙形成拉直状态。
[0014]进一步,所述线束分叉器上表面高度沿Y轴方向设置为圆弧过渡地变小。
[0015]进一步,所述滚压装置包括压辊和分别设置于Y、Z轴方向上的第一动力机构和第二动力机构,所述第一动力机构连接所述第二动力机构,所述第二动力机构连接所述压辊。
[0016]进一步,所述固定机构为气缸夹具。
[0017]进一步,所述叉头为一处于XY平面内的矩形块,所述矩形块下端设有若干齿,所述齿用于插入线束各线条的缝隙形成拉直状态,所述叉头连接有用于驱使其分别沿Z轴和Y轴移动的第三动力机构和第四动力机构。
[0018]进一步,所述线束分叉器上表面设有凹槽,所述凹槽数量沿Y轴方向由一根逐渐发散为若干根。
[0019]进一步,所述第三动力机构与所述夹具连接,可驱动所述夹具夹紧线束自由端。
[002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0021 ]通过设置线束分叉器,并利用滚压机构,将线束压入线束分叉器内形成分解状态,可将集束状态的线束分解,改变了以往传统的人工分解方式,极大限度的保证了定位的精准性,实现了线束定位的自动化,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且无需熟练工人,生产品质得到了标准化。
【附图说明】
[00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3]图1为本实用新型线束加工机器人分叉机构一个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图1所示线束加工机器人分叉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3为图1所示线束加工机器人分叉机构线束分叉器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6]图中:
[0027]I 平台33 压辊
[0028]2 线束分叉器41 叉头
[0029]21动力机构42 固定机构
[0030]22凹槽43 第四动力机构
[0031]3 滚压装置44 第三动力机构
[0032]31第一动力机构
[0033]32第二动力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35]参见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线束加工机器人分叉机构的一个实施例,包括:平台1、线束分叉器2、滚压装置3和拉直机构。
[0036]本实施例线束加工机器人分叉机构用以对USB线束进行分叉加工,用以提升USB线束的自动化加工水平,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用来对光纤、电缆等线束进行分叉加工,其为了应用于不同的线束产品而采用了相应的结构变化,依旧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0037]在本实施例中,平台用于沿X轴方向定向输送线束,平台上设有用于夹持线束的夹具,平台可为输送带形式。
[0038]线束分叉器设置于所述平台一侧,用于分解线束,且线束分叉器可沿Z轴方向移动。具体地,所述线束分叉器上表面设有凹槽22,所述凹槽数量沿Y轴方向由一根逐渐发散为若干根。线束分叉器下端连接有动力机构21,优选地,采用气缸。
[0039]作为对本实施例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线束分叉器上表面高度沿Y轴方向设置为圆弧过渡地变小。
[0040]滚压装置设于所述线束分叉器上方,可沿Y轴方向移动并用于将线束压入所述线束分叉器内。所述滚压装置包括压辊33和分别设置于Y、Z轴方向上的第一动力机构31和第二动力机构32,所述第一动力机构连接所述第二动力机构,所述第二动力机构连接所述压辊。
[0041 ]拉直机构包括固定机构42和叉头41。固定机构用于固定线束的自由端,所述固定机构为气缸夹具。
[0042]叉头可沿Z轴方向和Y轴方向移动的,设于所述线束分叉器上方,用于插入线束各线条的缝隙形成拉直状态。
[0043]所述叉头为一处于XY平面内的矩形块,所述矩形块下端设有若干齿,所述齿用于插入线束各线条的缝隙形成拉直状态,所述叉头连接有用于驱使其分别沿Z轴和Y轴移动的第三动力机构44和第四动力机构43。
[0044]所述第三动力机构与所述夹具连接,可驱动所述夹具夹紧线束自由端。
[0045]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动力机构均为气缸,也可以采用丝杆螺母组件等动力机构,这样的结构变化依旧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0046]作为对本实施例的进一步优化,第三动力机构直接与夹具连接,在夹紧状态时,叉头也随之下压将线束分叉。
[0047]本实施例工作原理如下:
[0048]当线束随着平台运动到线束分叉器处时,线束已处于剥皮完毕待分叉状态,滚压装置的压辊在第二动力机构作用下下压,并在第一动力机构作用下沿Y轴移动,线束从而被压入线束分叉器内,同时因为线束分叉器上表面的高度呈圆弧过渡降低,可以更加方便线束分叉进入凹槽内。
[0049]完成上述步骤后,线束分叉器恢复至初始状态,第三动力机构启动,夹紧线束的自由端,同时叉头的齿部在第三动力机构作用下叉入分开的各线条之间缝隙,并在第四动力机构作用下移动,从而拉直各线条,完成分叉工作。各部件复位后,平台移动,下一个线束进入线束分叉器位置,进行下一个循环工序。
[0050]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线束分叉器,并利用滚压机构,将线束压入线束分叉器内形成分解状态,可将集束状态的线束分解,改变了以往传统的人工分解方式,极大限度的保证了定位的精准性,实现了线束定位的自动化,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且无需熟练工人,生产品质得到了标准化。
[005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线束加工机器人分叉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平台,用于X轴方向定向输送线束; 一可沿Z轴方向移动的线束分叉器,设于所述平台一侧,用于分解线束; 一可沿Y轴方向移动的滚压装置,设于所述线束分叉器上方,用于将线束压入所述线束分叉器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加工机器人分叉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拉直机构,包括: 一固定机构,用于固定线束的自由端; 一可沿Z轴方向和Y轴方向移动的叉头,设于所述线束分叉器上方,用于插入线束各线条的缝隙形成拉直状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加工机器人分叉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分叉器上表面高度沿Y轴方向设置为圆弧过渡地变小。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加工机器人分叉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压装置包括压辊和分别设置于Y、Z轴方向上的第一动力机构和第二动力机构,所述第一动力机构连接所述第二动力机构,所述第二动力机构连接所述压辊。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束加工机器人分叉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为气缸夹具。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束加工机器人分叉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叉头为一处于XY平面内的矩形块,所述矩形块下端设有若干齿,所述齿用于插入线束各线条的缝隙形成拉直状态,所述叉头连接有用于驱使其分别沿Z轴和Y轴移动的第三动力机构和第四动力机构。7.根据权利要求1到6中任一项所述的线束加工机器人分叉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分叉器上表面设有凹槽,所述凹槽数量沿Y轴方向由一根逐渐发散为若干根。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线束加工机器人分叉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动力机构与所述夹具连接,可驱动所述夹具夹紧线束自由端。
【文档编号】H01B13/012GK205428597SQ201620051538
【公开日】2016年8月3日
【申请日】2016年1月19日
【发明人】郑海波
【申请人】久犀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