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自动充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484953阅读:8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动汽车自动充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装置,特别是一种电动汽车自动充电装置。
技术背景现有电动汽车存在的问题,充电困难,耗时长,续驶路程短,一般一次充电需要2-3 小时,能行驶150公里左右,无法与燃油汽车相比,然而内燃机车的使用是能源环境危机进一步加深的重要原因,因此,低噪音、零排放、能量利用率高的电动汽车将替代传统内燃机汽车,为此需要充电设备的相适应,来达到充电时间短、行程长、工作可靠的目的。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汽车自动充电装置,利用该充电装置,电动汽车不消耗电动汽车的原动力就能自动充电,构造简单,工作可靠。本实用新型的构成一种电动汽车自动充电装置,在驾驶位前方设仪表盘,仪表盘上有刻度、正极指针、弧形槽、负极活动针、弹簧,仪表盘通过仪表芯子与汽车底部的变速箱连接,在两个后轮的内侧各装有带小轮轴的直流发电机,带小轮轴的直流发电机由能转动的卡子固定在车架上,后轮与带小轮轴的直流发电机之间又各有带小电动机的凸轮,带小轮轴的直流发电机与调节器连接,再与蓄电池连接。带小电动机的凸轮端部带滚套。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利用电动汽车的惯性,在设定的速度,使仪表盘的正极指针和负极活动针相碰,此时凸轮轴转动,将带小轮轴的直流发电机下部顶倾斜,使直流发电机顶端小轮轴和后轮摩擦,从而产生电流,如车速小于设定的速度,带小电动机的凸轮与汽车后轮分开,不再工作,带小轮轴的直流发电机复原,使仪表盘的正极指针和负极活动针分离,此时带小轮轴的直流发电机不工作,不产生电流。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不消耗电动汽车的原动力,就能自动充电,构造简
单,工作可靠。

图1是本实用新型放置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A-A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不工作状态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仪表盘示意图。图中1.正极指针,2.弧形槽,3.负极活动针,4.弹簧,5.变速箱,6.后轮,7.带小轮轴的直流发电机,8.能转动的卡子,9.带小电动机的凸轮,10.滚套,11.仪表盘。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汽车自动充电装置及其功效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3所示,一种电动汽车自动充电装置,在驾驶位前方设仪表盘11,仪表盘11 上有刻度、正极指针1、弧形槽2、负极活动针3、弹簧4,仪表盘11通过仪表芯子与汽车底部的变速箱5连接,在两个后轮6的内侧各装有带小轮轴的直流发电机7,带小轮轴的直流发电机7由能转动的卡子8固定在车架上,后轮6与带小轮轴的直流发电机7之间又各有带小电动机的凸轮9,带小轮轴的直流发电机7与调节器连接,再与蓄电池连接,发出的电流通过调节器,将电流输入蓄电池。带小电动机的凸轮9端部带滚套10,可产生打滑。本实用新型利用电动汽车的惯性,在设定的速度,使仪表盘11的正极指针1和负极活动针3相碰,此时带小电动机的凸轮9转动,将带小轮轴的直流发电机7下部顶倾斜, 使直流发电机顶端小轮轴和后轮6摩擦,从而产生电流,如车速小于设定的速度,带小电动机的凸轮9与汽车后轮分开,不再工作,带小轮轴的直流发电机复原,使仪表盘11正极指针 1和负极活动针3分离,此时带小轮轴的直流发电机不工作,不产生电流。
权利要求1.一种电动汽车自动充电装置,在驾驶位前方设仪表盘(11),其特征在于仪表盘 (11)上有刻度、正极指针(1)、弧形槽( 、负极活动针C3)、弹簧,仪表盘(11)通过仪表芯子与汽车底部的变速箱( 连接,在两个后轮(6)的内侧各装有带小轮轴的直流发电机 (7),带小轮轴的直流发电机(7)由能转动的卡子(8)固定在车架上,后轮(6)与带小轮轴的直流发电机(7)之间又各有带小电动机的凸轮(9),带小轮轴的直流发电机(7)与调节器连接,再与蓄电池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自动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带小电动机的凸轮(9) 端部带滚套(10)。
专利摘要一种电动汽车自动充电装置,在驾驶位前方设仪表盘(11),仪表盘(11)上有刻度、正极指针(1)、弧形槽(2)、负极活动针(3)、弹簧(4),仪表盘(11)通过仪表芯子与汽车底部的变速箱(5)连接,在两个后轮(6)的内侧各装有带小轮轴的直流发电机(7),带小轮轴的直流发电机(7)由能转动的卡子(8)固定在车架上,后轮(6)与带小轮轴的直流发电机(7)之间又各有带小电动机的凸轮(9),带小轮轴的直流发电机(7)与调节器连接,再与蓄电池连接。本实用新型不消耗电动汽车的原动力就能自动充电,构造简单,工作可靠。
文档编号H02J7/14GK202076832SQ20112017641
公开日2011年12月14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30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30日
发明者李安云 申请人:李安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