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装置隔热结构及具有隔热结构的手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80762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手持装置隔热结构及具有隔热结构的手持装置的制作方法

一种手持装置隔热结构及具有隔热结构的手持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有效防止手持装置烫手情事发生的手持装置隔热结构及具有隔热结构的手持装置。



背景技术:

按,现行移动装置(诸如薄型笔电、平板、智能手机等)随着运算速率越快,其内部计算执行单元所产生之热量亦相对大幅提升,且其又为了具有能携带方便的前提考量下,这些装置是越作越薄化;此外所述移动装置为能防止异物及水气进入内部,这些移动装置除耳机孔或连接器的设置孔外,甚少具有呈开放的孔口与外界空气形成对流,故因薄化的先天因素下,这些移动装置内部因计算执行单元及电池所产生的热量无法向外界快速排出,且又因为移动装置之内部呈密闭空间,故甚难产生对流散热,进而易于移动装置内部产生积热或聚热等情事,严重影响移动装置的工作效率或散热等问题。

再者,由于有上述问题亦有欲于这些移动装置内部设置被动式散热元件诸如热板、均温板、散热器等被动散热元件进行解热,而尽管通过热板、均温板、散热器等被动散热元件将内部积热直接传导至手持装置或行动装置的外部机壳、框体或机体进行解热避免积热,虽可解决散热的问题,但却容易造成该热传至该机壳及机体时,使用者的手部或脸部不小心接触发热的部位(如框体或机体两侧)造成烫伤或使用上的不便与 困扰。

故如何设计及开发兼具解热又可防止使用者遭受烫手的手持装置隔热结构则为当下的重点所在。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有效解热又可防止使用者遭受烫手受伤的手持装置隔热结构及具有隔热结构的手持装置。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手持装置隔热结构,包括:一乘载本体,具有一外框部及一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内具有一乘载部,所述外框部与该乘载部之间具有一隔热空间,并该外框部与该乘载部间具有至少一连结件相互连接。

所述隔热空间内呈真空或非真空状态。

该中外框部与该乘载部相互呈垂直。

该外框部环设于该容置空间外侧。

所述乘载部为一金属材质或一塑胶材质其中任一板体。

所述连结件为非导热良导体。

为达上述的目的,本发明另提供一种具有隔热结构的手持装置,包括:一乘载本体,具有一外框部及一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内具有一乘载部,所述外框部与该乘载部间具有一隔热空间,并该外框部与该乘载部二者之间具有至少一连结件相互连接;多个电子元件,对应设置于该容置空间内,并与该乘载部贴设;一显示模块,对应盖合前述容置空间。

所述隔热空间内呈真空或非真空状态。

该外框部与该乘载部相互呈垂直。

该外框部环设于该容置空间外侧。

所述乘载部为一金属材质或一塑胶材质其中任一板体。

所述连结件为非导热良导体。

所述乘载部设于该容置空间的底侧。

为达上述的目的,本发明另提供一种具有隔热结构的手持装置,包括:一乘载本体,具有一外框部及一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内具有一乘载部,所述外框部与该乘载部之间具有一隔热空间,并该外框部与该乘载部间具有至少一连结件相互连接,该乘载部将前述容置空间界定一第一容置区及一第二容置区;多个电子元件,对应设置于该第一容置区内,并与该乘载部一侧贴设;一显示模块,对应盖合前述第一容置区;一电池单元,设于前述第二容置区内,并与该乘载部另一侧贴设;一背盖,对应盖合前述第二容置区。

所述隔热空间内系呈真空或非真空状态。

该外框部与该乘载部相互呈垂直。

该外框部环设于该容置空间外侧。

所述乘载部为一金属材质或一塑胶材质其中任一板体。

所述连结件为非导热良导体。

所述乘载部设于该容置空间的底侧。

本发明的手持装置隔热结构除仍具有可令手持装置内部电子元件设置的容置空间外,这些电子元件仍然可正常将热均匀传导至手持装置外部进行解热,更重要的通过于该外框部与乘载部之间设置隔热空间进而防止使用者手持行动装置时手持的部位具有高热造成烫伤及使用不便等情事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手持装置隔热结构的第一实施例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发明手持装置隔热结构的第一实施例组合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具有隔热结构的手持装置第一实施例立体分解图;

图4为本发明具有隔热结构的手持装置第一实施例组合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具有隔热结构的手持装置第二实施例立体分解图;

图6为本发明具有隔热结构的手持装置第二实施例组合剖视图。

符号说明

乘载本体1

外框部11

容置空间12

第一容置区121

第二容置区122

乘载部13

隔热空间14

连结件15

载电子元件2

手持装置3

显示模块4

电池单元5

背盖6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及其结构与功能上的特性,将依据所附图式的较佳实施例予以说明。

请参阅图1、2,为本发明手持装置隔热结构的第一实施例立体分解 图及组合剖视图,如图所示,本发明的手持装置隔热结构,包括:一乘载本体1;

所述乘载本体1具有一外框部11及一容置空间12,所述容置空间12内具有一乘载部13,所述外框部11与该乘载部13两者之间具有一隔热空间14,并该外框部11与该乘载部13间具有至少一连结件15相互连接。

所述隔热空间14内呈真空或非真空状态,并因该隔热空间14设置于该外框部11与该乘载部13之间,其内部呈真空或非真空状态则因无热传导的介质,故当乘载本体1内部所设置的电子元件2(如图3所示)产生热量时并且传导至乘载本体1的乘载部13时,则会受隔热空间的阻隔无法将热量传导至该外框部11,即可避免使用者手持于外框部11时,造成烫手或烫伤等使用不便或困扰的情事发生。

该外框部11环设于该容置空间12外部并与该乘载部13相互呈垂直设置,即表示,外框部11恰为设置于该使用者手持的部位,而该乘载部13非为手持的部位。

所述乘载部13为一金属材质或一塑胶材质其中任一材质板体(又或可为金属与塑胶二者相互组接者),所述乘载部13设于该容置空间12的底侧,该乘载部13主要作为设置乘载电子元件2使用,该电子元件2为显示模块或电池或电路基板其中任一。

并所述乘载部13相对容置空间12的一侧可供乘载前述各项电子元件2,并吸收这些电子元件2所产生之热量后传导至相反该容置空间12的另侧进行散热,并因该乘载部13所相对应设置的处并非为使用者手持的部位,故将不致令使用者受到烫伤。

请参阅图3、4,为本发明具有隔热结构的手持装置第一实施例立体分解及组合剖视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隔热结构与前述图1-3 及说明书相对应之内容相同,故在此不再赘述,本实施例中的所述具有隔热结构的手持装置3,包括:一乘载本体1、多个电子元件2、一显示模块4;

所述乘载本体1具有一外框部11及一容置空间12,所述容置空间12内具有一乘载部13,所述外框部11与该乘载部13之间具有一隔热空间14,并该外框部11与该乘载部13间具有至少一连结件15相互连接。

这些电子元件2对应设置于该容置空间12内,并与该乘载部13贴设,所述电子元件2为电子机板、摄影镜头、快闪存储器等电子元件,并这些电子元件2通过贴设该乘载部一侧固设于该容置空间12内,并当这些电子元件2产生热量时可直接传导于该乘载部13辐射散热,又因该乘载部13与该外框部11间具有呈真空状态的隔热空间14,则令这些电子元件2所产生的热量不致传导至该外框部13的部分,借以防止使用者使用时产生烫手的伤害事件发生。

所述显示模块4对应盖合前述容置空间12,并一侧容设于该容置空间12内部。

请参阅图5、6,为本发明具有隔热结构的手持装置第二实施例立体分解及组合剖视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隔热结构与前述图1-3及说明书相对应的部分内容相同,故在此不再赘述,本实施例中的所述具有隔热结构的手持装置3,包括:一乘载本体1、多个电子元件2、一显示模块4、一电池单元5、一背盖6;

所述乘载本体1具有一外框部11及一容置空间12,所述容置空间12内具有一乘载部13,所述外框部11与该乘载部13间具有一隔热空间14,并该外框部11与该乘载部13间具有至少一连结件15相互连接,该乘载部13将前述容置空间12界定一第一容置区121及一第二容置区122。

这些电子元件2对应设置于该第一容置区121内,并与该乘载部13 一侧贴设,这些电子元件2系为电子机板、摄影镜头、快闪存储器等电子元件,并这些电子元件2系通过贴设于该乘载部13一侧借此固设于该第一容置区121内,所述显示模块4对应盖合前述第一容置区121上方与该乘载本体1结合。

所述电池单元5设于前述第二容置区122内,并与该乘载部13相反该第一容置区121之另一侧贴设,借此固设于该第二容置区122内,所述背盖6对应盖合前述第二容置区122,封闭该第二容置区122呈开放的一侧。

本发明主要通过将使用者手持的部位(外框部11)以及内部电子元件2设置的部位(乘载部13)二者之间设置有一具有隔热之结构(隔热空间14)借以令该乘载部13尽管吸附这些电子元件2所产生之热量后不会直接传导至外框部11造成使用者烫手之情事产生,且乘载部13仍可均匀的将所吸附的热量辐射散热方式向外散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