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板单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97310发布日期:2019-01-14 19:49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基板单元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基板单元。

本申请主张基于2016年6月2日的日本国申请的特愿2016-111348号的优先权,并引用上述日本国申请中记载的全部记载内容。



背景技术:

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那样,在收纳电气设备的车载用壳体等中,实施防止因水的进入引起的收纳物即电气设备的故障的防水构造。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175365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基板单元具备:

电路基板;

连接器部,安装于上述电路基板;及

壳体,收纳上述电路基板,

上述壳体具备:

下部壳体,向上方开口;

上部盖体,覆盖上述下部壳体的开口;及

开口部,以使上述连接器部能够与对方侧连接器部嵌合的方式在该壳体的侧壁形成开口,

上述侧壁具备:

台阶面,从上述开口部的下方区域向外侧延伸;及

多个纵槽部,一端与上述台阶面相连,另一端与该侧壁的下缘相连。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基板单元的概略立体图。

图2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基板单元的概略分解立体图。

图3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基板单元所具备的下部壳体的下侧凹部附近的概略放大图。

图4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基板单元的主视图。

图5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基板单元所具备的壳体的开口部附近的概略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如专利文献1那样,在通过密封部件对壳体内部进行封闭等的手法中,制造成本增加。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能够以简单的结构抑制水进入收纳空间内的基板单元。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以简单的结构抑制水进入收纳空间内的基板单元。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说明]

首先列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1)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基板单元具备:

电路基板;

连接器部,安装于上述电路基板;及

壳体,收纳上述电路基板,

上述壳体具备:

下部壳体,向上方开口;

上部盖体,覆盖上述下部壳体的开口;及

开口部,以使上述连接器部能够与对方侧连接器部嵌合的方式在该壳体的侧壁形成开口,

上述侧壁具备:

台阶面,从上述开口部的下方区域向外侧延伸;及

多个纵槽部,一端与上述台阶面相连,另一端与该侧壁的下缘相连。

水滴从上方滴下而接触到基板单元,水进入壳体内部,从而可能损伤电路基板。例如,有时从上方滴下到基板单元的壳体上的水沿着壳体的表面流到在侧壁形成的开口部侧。当在开口部的下方区域具有台阶面时,流到开口部侧的水有可能滞留于台阶面上,而从开口部进入壳体内部。根据上述结构,通过具备与台阶面相连的纵槽部,由此能够将滞留于台阶面上的水沿着纵槽部引导到侧壁的下缘。由此,能够抑制滞留于台阶面上的水从开口部进入壳体内部。根据上述结构,在壳体的侧壁设置有纵槽部,因此无需另外设置密封部件而简便,且基板单元的组装作业性也优异。

(2)作为上述基板单元的一个例子,可以举出如下的方式:上述侧壁具备覆盖上述连接器部并向外侧突出的突出部,上述突出部的下端部位于比上述开口部的下缘靠下方的位置。

通过具备覆盖连接器部并且下端部位于比开口部的下缘靠下方的位置的突出部,而能够利用突出部包围开口部的上方和两侧方。在水沿着突出部的侧部外表面流动的情况下,突出部的下端部位于比开口部的下缘靠下方的位置,由此能够抑制水在沿着侧部外表面移动的期间从开口部进入壳体内部,能够将该水可靠地引导到台阶面上。从突出部的下端部流到台阶面上的水能够沿着纵槽部引导至壳体的下缘。

(3)作为具备突出部的上述基板单元的一个例子,可以举出如下的方式:上述突出部具备在上部外表面上向两侧方向形成的横槽部。

通过在突出部的上部外表面具备横槽部,而流到突出部的上部外表面的水流下到横槽部中。由于横槽部向突出部的两侧方向形成,因此流下到横槽部中的水必定沿着突出部的侧部外表面流动。由此,能够抑制水从上部外表面绕到突出部的端面而从开口部进入壳体内部。由于突出部的下端部配置于比开口部的下缘靠下方的位置,因此能够将该水可靠地引导到台阶面上,将该水沿着纵槽部引导到壳体的下缘。

(4)作为上述基板单元的一个例子,可以举出如下的方式:上述纵槽部的上端部形成为朝向下方的倾斜状或者圆弧状。

根据上述结构,容易将滞留于台阶面上的水引导到纵槽部侧。

(5)作为上述基板单元的一个例子,可以举出如下的方式:上述纵槽部的宽度是产生毛细管现象的宽度。

根据上述结构,能够将滞留于台阶面上的水吸引至纵槽部并沿着纵槽部引导至壳体的下缘。因此,水不易滞留于台阶面上。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详情]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基板单元。图中的同一附图标记表示同一名称物。

《实施方式1》

参见图1~图5,说明实施方式1的基板单元1。基板单元1具备:电路基板10;连接器部20,安装于电路基板10;及壳体40,收纳电路基板10。壳体40具备:下部壳体42,向上方开口;上部盖体44,覆盖下部壳体42的开口;及开口部46,在该壳体40的侧壁形成有开口。开口部46以使连接器部20能够与对方侧连接器部(未图示)嵌合的方式形成开口。实施方式1的基板单元1的特征之一在于,在壳体40的侧壁具备防止水从开口部46进入壳体40内的防水构造。以下,首先详细地说明各结构,然后说明基于防水构造的水流。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在基板单元1中,将壳体40的下部壳体42侧设为下侧,将上部盖体44侧设为上侧。另外,在与壳体40的上下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将供连接器部20配置的一侧设为前侧,将其相反侧设为后侧。

·电路基板

如图2所示,电路基板10是大致矩形形状的印刷基板,该电路基板10配置于后述的汇流条60上,在与汇流条60的配置面相反一侧的面上形成有导电图案(未图示)。构成导电图案的导电路是控制用的导电路(电路的一部分)。在电路基板10上安装有开关元件等电子部件(未图示)和后述的连接器部20。

·连接器部

如图2所示,连接器部20安装于电路基板10的周缘部。连接器部20的连接器端子24被保持在外壳中,连接器端子24向外壳的后方延伸并钎焊于电路基板10的导电路。连接器部20与未图示的外部的控制装置等的对方侧连接器部连接。

·壳体

如图1、2所示,壳体40由向上方开口的下部壳体42和覆盖下部壳体42的开口的上部盖体44构成。在组合下部壳体42与上部盖体44而形成的内部空间中收纳电路基板10和连接器部20。另外,在组合下部壳体42与上部盖体44而形成的侧壁上形成有开口部46(图4),该开口部46在下部壳体42与上部盖体44上以使连接器部20能够与对方侧连接器部嵌合的方式形成开口。连接器部20由下部壳体42与上部盖体44夹住,由此相对于壳体40被定位。实施方式1的基板单元1的一个特征在于,在壳体40的侧壁具备:台阶面421,从开口部46的下方区域向外侧延伸;及多个纵槽部48,作为壳体40的防水构造,一端与台阶面421相连,另一端与侧壁的下缘相连。

··下部壳体

如图2所示,下部壳体42由载置电路基板10和后述的汇流条60的平板状的底部42a及从底部42a的周缘较浅地立设的大致矩形框状的侧壁部42b构成,是向与底部42a相反的一侧(上侧)开口的大致矩形箱状。底部42a和侧壁部42b可以是一体成形的部件,也可以不一体成形而是分别独立的部件,通过螺栓等固定部件而一体化。

底部42a是比电路基板10大一圈的矩形形状,由对从安装于电路基板10上的电子部件产生的热量进行散热的散热片构成。散热片42a能够使用例如在铝或铜等高热传导性的金属板上实施了绝缘涂装而成的散热片。

如图2所示,侧壁部42b是在底部42a的整周上连续的框体,覆盖包括连接器部20在内的电路基板10的外周的四方。侧壁部42b在壳体40的前侧中央部分具备下侧凹部420。由下侧凹部420与后述的上部盖体44的上侧凹部440形成在内部配置连接器部20的开口部46。在此,下侧凹部420的外方侧的下表面420a(图3)成为开口部46的下缘。能够在由下侧凹部420与上侧凹部440形成的开口部46配置连接器部20,能够适当地选择连接器部20相对于壳体40能够定位的大小。

侧壁部42b具备:上部侧壁部42bx,形成下侧凹部420;下部侧壁部42by,位于上部侧壁部42bx的下方区域;及台阶面421,在上部侧壁部42bx与下部侧壁部42by之间向外侧延伸。台阶面421为了确保下部壳体42的强度(刚度)而设置。在本例中,台阶面421由与上部侧壁部42bx和下部侧壁部42by交叉的面构成。台阶面421具备:平面状的低阶部,在中央部分与侧壁部42b的外表面正交;及高阶部,分别以弯曲面与该低阶部的两侧端相连,比低阶部位于上方。高阶部与后述的插入槽422连续。在下部侧壁部42by的外表面形成有后述的纵槽部48。

如图2所示,侧壁部42b具备:插入槽422,供在上表面的周向上的一部分插入上部盖体44的侧壁部44b;及卡合部(卡合突起423),对插入于插入槽422中的上部盖体44的侧壁部44b进行固定。插入槽422根据上部盖体44的侧壁部44b的形状而形成。卡合突起423设于侧壁部42b的周向上的适当位置,设于前侧的侧壁部42b或左右两侧的侧壁部42b。

在侧壁部42b的左右两侧的侧壁部42b的上表面具备载置后述的汇流条60的延设部62的基座部424。在基座部424上,外螺纹部80从上表面向上方突出地配置。外螺纹部80具备头部和轴部,头部固定于基座部424。在本例中,基座部424具备能供外螺纹部80的头部从侧方插入的缺口和在缺口内固定头部的固定部。

下部壳体42例如由聚丙烯(pp)或聚酰胺(pa)等合成树脂构成。

··上部盖体

如图2所示,上部盖体44是由平板状的顶棚部44a和大致矩形框状的侧壁部44b构成的一体物,上述平板状的顶棚部44a覆盖下部壳体42的开口,形成壳体40的上表面,上述大致矩形框状的侧壁部44b从顶棚部44a的周边起较浅地立设。上部盖体44的侧壁部44b插入于下部壳体42的插入槽422,并且下部壳体42的卡合突起423与设于侧壁部44b的卡合孔443卡合,由此固定于下部壳体42而被一体化。

上部盖体44形成为在使下部壳体42的基座部424露出的状态下覆盖下部壳体42的上方那样的形状,在外壁的一部分具有缺口部44c。通过该缺口部44c,确保在上部盖体44固定在了下部壳体42的状态下也能使汇流条60的延设部62通过的间隙。通过该间隙,能够在基座部424的上表面载置汇流条60的延设部62。

侧壁部44b在壳体40的前侧中央部分具备上侧凹部440。由上侧凹部440与下部壳体42的下侧凹部420形成在内部配置连接器部20的开口部46。在本例中,连接器部20配置为前端侧向壳体40的外侧露出。侧壁部44b具备覆盖连接器部20的露出的部分,并向外侧突出的突出部442。如图4所示,突出部442的具有包围连接器部20的上方和两侧方的上部442u和两侧部442s、442s的端面为倒u字状。突出部442的下端部(两侧部442s、442s的下端部)位于比开口部46(连接器部20)的下缘靠下方的位置。在本例中,突出部442的下端部隔开若干间隔地位于下部壳体42的台阶面421的上方。

突出部442在上部442u的外表面具备向两侧部442s、442s侧形成的横槽部442d(图2、5)。在本例中,横槽部442d的底面遍及长度方向地由平坦面构成。横槽部442d的底面也可以以长边方向上的中央部分高且两侧部442s、442s侧低的方式设定为倾斜面或弯曲面。

上部盖体44与下部壳体42相同地例如由聚丙烯(pp)或聚酰胺(pa)等合成树脂构成。

··纵槽部

纵槽部48形成于下部壳体42的侧壁部42b中的台阶面421的下方区域。纵槽部48的一端与台阶面421相连,另一端与侧壁部42b的下缘相连。纵槽部48优选的是形成于台阶面421中的与低阶部对应的区域(参见图4)。

纵槽部48优选的是产生毛细管现象的宽度。通过产生将纵槽部48视为毛细管的毛细管现象,由此能够有效地引导后述的水流。纵槽部48的宽度越窄越能获得基于毛细管现象的效果,但是当过于狭窄时,水难以流动。

纵槽部48优选的是在与台阶面421的低阶部对应的区域形成多个。纵槽部48的个数越多,越能有效地引导后述的水流。另一方面,当纵槽部48的个数过多时,纵槽部48的宽度变小,位于相邻纵槽部48间的部分(垄部480)的宽度变小。当垄部480的宽度c过窄时,有可能难以将相邻的纵槽部48之间分隔开,而难以产生毛细管现象。

纵槽部48优选的是根据产生毛细管现象的宽度、个数、垄部480的宽度,均匀地形成于与台阶面421的中央部分对应的区域。

纵槽部48在其上端部具备朝向下方的圆弧状的槽r部48r。除了圆弧状以外也能够设为倾斜状。相同地,垄部480的上端部也能够设定为朝向下方的圆弧状或倾斜状。

·汇流条

汇流条60是构成电力电路的板状部件。汇流条60由多个汇流条片构成,按照预定的布局排列。如图2所示,汇流条60具备:主体部,供电路基板10配置;及延设部62,与主体部一体地成形,并且从主体部突出,弯曲成台阶状。汇流条60的主体部经由例如绝缘性的粘接剂或粘接片等而固定于电路基板10的与导电图案的形成面相反一侧的面。由此,电路基板10和汇流条60能够作为一体物处理。另外,在汇流条60的主体部的与电路基板10的配置面相反一侧的面配置有下部壳体42的底部(散热片)42a。

汇流条60的延设部62是用于与外部设备电连接的部分,与未图示的电线(线束)的连接端子电连接。在延设部62上形成有供外螺纹部80贯通的贯通孔60h。在汇流条60的贯通孔60h中插通外螺纹部80的轴部,将延设部62载置于基座部424的上表面上,并且与电线的连接端子(未图示)一起通过螺母紧固连接,由此能够将汇流条60与外部设备电连接。在本例中,从汇流条60的主体部的相向的两边起分别设有延设部62,在各延设部62分别电连接电线的连接端子。

·基于防水构造的水流

参照图5说明基于具备上述结构的基板单元1的水流。图5中的虚线表示水流。当从上方向基板单元1滴下的水流到开口部46(连接器部20)侧时,流下到在突出部442的上部442u的外表面上形成的横槽部442d。流下到横槽部442d中的水流向突出部442的侧部442s侧,沿着侧部442s向下方流动。突出部442的侧部442s的下端部位于比开口部46(连接器部20)的下缘靠下方的位置,因此经过了侧部442s的水从侧部442s的下端部滞留于台阶面421上。滞留于台阶面421上的水沿着将台阶面421与下部壳体42的侧壁部42b连接起来的纵槽部48被引导至侧壁部42b的下缘。

此外,在台阶面421具备低阶部和高阶部,由此即使水进入成为下部壳体42与上部盖体44的边界的插入槽422(图2和图3),当壳体本身倾斜以使得连接器部20侧朝着车辆下方时,进入了的水移动到台阶面421的高阶部。流到高阶部的水经由弯曲面被引导到低阶部,进而沿着纵槽部48被引导到侧壁部42b的下缘。

·效果

上述基板单元1具备与台阶面421相连的纵槽部48,由此能将滞留于台阶面421上的水沿着纵槽部48引导至侧壁部42b的下缘。由此,能够防止滞留于台阶面421上的水从开口部46进入到壳体40内部。特别是,纵槽部48的宽度是产生毛细管现象的宽度,由此能够将滞留于台阶面421上的水吸引至纵槽部48并将其沿着纵槽部48引导到侧壁部42b的下缘,因此能够有效地抑制水进入壳体内部。

具备覆盖连接器部20并且下端部(侧部442s)位于比连接器部20(开口部46)的下缘靠下方的位置的突出部442,由此能够由突出部442包围开口部46的上方和两侧方,水难以从开口部46进入壳体40内部。另外,在水沿着突出部442的侧部442s流动的情况下,由于侧部442s的下端部位于比开口部46的下缘靠下方的位置,因此能够将水滴可靠地引导到台阶面421上。流到台阶面421上的水被沿着纵槽部48引导到侧壁部42b的下缘。

在突出部442的上部442u具备横槽部442d,由此流到突出部442的上部442u的水流下到横槽部442d。由此,能够防止水从突出部442的上部442u的端面绕到开口部46的端面,从开口部46进入壳体40内部。流下到横槽部442d的水滴流到突出部442的侧部442s侧,沿着侧部442s向下方流下,因此能够将水滴可靠地引导到台阶面421上,从而能够将水沿着纵槽部48引导到侧壁部42b的下缘。

如上所述,上述基板单元1在壳体40上形成有将水引导到壳体40的侧壁部42b的下缘的构造,因此无需另行设置密封部件,便能以简单的结构抑制水进入壳体内。由此,在确保水滴程度的防水(防滴)的情况下,能够通过使用上述基板单元1来减少部件数量,并能够提高组装作业性。

〔用途〕

上述基板单元能够适当地用于在汽车等车辆上搭载的直流电压变换器、ac/dc变换器、dc/ac变频器等大电流功率控制单元。

本发明不限于这些例示,而由权利要求书示出,意图包括与权利要求书均等含义和范围内的全部变更。例如,能够对纵槽部、横槽部的规格(大小、形状、数量等)、壳体的规格(大小、形状等)等进行变更。

附图标记说明

1基板单元

10电路基板

20连接器部

24连接器端子

40壳体

42下部壳体

42a底部(散热片)

42b侧壁部

42bx上部侧壁部

42by下部侧壁部

420下侧凹部

420a下表面

421台阶面

422插入槽

423卡合突起

424基座部

44上部盖体

44a顶棚部

44b侧壁部

44c缺口部

440上侧凹部

442突出部

442u上部

442s侧部

442d横槽部

443卡合孔

46开口部

48纵槽部

48r槽r部

480垄部

60汇流条

62延设部

60h贯通孔

80外螺纹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