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机电箱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12286发布日期:2019-11-12 23:31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一种压机电箱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人造板加工设备压机控制电箱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压机电箱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人造板行业设备压机控制较为复杂,为就近连接大量复杂的电气控制信号,在压机地坑及周边分布较多的中间控制电箱。由于压机自身工作内容,决定了现场电箱所处环境恶劣,存在粉尘较大、油气重等情形。

现场电箱一般不配有冷却系统和不进行风冷外循环,个别环境配有电柜空调。但电柜空调由于需要外循环散热,较大的粉尘也会使电柜空调冷凝器堵塞,导致电柜空调无法长期正常运转。

压机地坑的电箱内装有380的变压器、24V20A的直流电源、继电器、紧密排列的PLC模块10-20块不等,这些元器件通过各类传感器接收信号用来控制压机油缸阀门。由于压机地坑处于地面以下相对封闭的环境,压机加热区的温度在200-260°C左右,辐射到地坑周边的环境温度在夏天有45°C。箱内密集排列的模块因自身散热不良,内部温度更高达50度,经验告诉我们电子模块温度超过45度寿命和稳定性急剧降低。因没有冷却系统时每年因模块温度高故障停机在4-6次,每次停机时间在30-120分钟。处理故障时间长还会因压机不能及时排板造成板与压机钢带粘接或压机起火的风险,这样势必造成更大的停机时间和隐患。

所以在人造板行业压机现场电箱冷却方式必须要在电箱内部实现循环冷却,冷却源也要内部循环的一种冷却技术,以减少电气设备因高温老化造成使用寿命缩短导致故障停机的问题。

现有技术出现了一种解决方案,CN105611787A公开了一种电箱自动冷却系统,包括设置在电箱本体内部的冷气输送管、设置在冷气输送管上的出气口、设置在电箱本体外部的冷却装置及进气口,外部空气经进气口进入并由冷却装置冷却后,经冷气输送管输送,最后经出气口进入电箱本体内部对电箱本体零部件进行冷却。本产品能自动快速地冷却电箱内的零部件,具有防尘防潮作用,且其结构简单,通用性强,便于安装。此系统有以下不足:1、冷却介质为空气,空气的制冷效率较为有限;2、电箱内部空间较小,不适合增加较多装置;而且为保障一定安全用电距离,一般电箱内部也不允许直接设置其他装置。

现有技术出现了另一种解决方案,CN208157943U公开了一种室外配电箱,包括冷却箱体、配电箱体以及与配电箱体连接的配电箱门,冷却箱体设有一个开口侧,开口侧与所述配电箱体密封连接,所述冷却箱体的内底壁低于所述配电箱体的外底壁,所述冷却箱体的内顶壁固定有控制器和电磁铁,所述冷却箱体内设置有铁块,所述配电箱体的内侧壁固定有温度传感器,所述电磁铁、温度传感器均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当不需要散热时配电箱体不会浸润在水内,使得配电箱体加工后便于达到防水等级,易于加工制造,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不会对配电箱体造成腐蚀,延长配电箱体的使用寿命,当温度高时通过铁块掉入水中使得冷却箱体内的水位升高对配电箱体快速散热,成本低廉。此电箱也存在以下不足:1、实现冷却的方案是将配电箱体浸润在水内冷却箱体内,这样就存在配电箱的进出电缆设置的难题,配电箱的电缆只能采用上进上出方式安装,通用性较差;2、通过配电箱体外侧壁的绝缘层和油漆层防止对配电箱体造成腐蚀,势必就需要专门对配电箱的外侧壁刷绝缘及防腐油漆,配电箱的制作成本增加;3、配电箱体浸润在水内,且配电箱内电气元件在散热,也会造成配电箱体外湿度较大,对电气元件的使用寿命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压机电箱冷却装置,能实现电箱内部循环冷却,并能准确控制电箱内理想温度,解决了目前压机电箱因模块温度高导致设备故障停机,造成触电、火灾的发生,进一步保证了人生及财产安全,降低了安全隐患。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压机电箱冷却装置,包括,电箱本体,冷却箱体,所述电箱本体与冷却箱体在1个侧面做固定连接,

所述电箱本体固定连接的侧面的上部设有出气口,下部设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内部还装设有吸水性能的过滤器,所述过滤器上还装设有循环风扇,所述电箱本体内还设有温控器,

所述冷却箱体的另一侧面的上部还开设有冷却水进水管,下部还开设有回水管,底部设有冷却箱排水口,所述冷却箱体内部还设有倾斜120°至150°安装的散热器,所述散热器的下端连接回水管,所述散热器的上端连接冷却水进水管,

所述冷却水进水管上装设有温控阀,所述温控阀连接温控器,由温控器控制温控阀的开合。

进一步的,所述电箱本体与冷却箱体在1个侧面做固定连接的方式为螺栓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器为不锈钢螺旋式翅片,翅片间隔大于5mm。

进一步的,所述冷却水进水管上装设的温控阀为电磁阀。

进一步的,所述冷却箱体内部安装的散热器倾斜角度为135°。

进一步的,所述电箱本体的左侧下部还装设有引流风扇。

进一步的,所述冷却装置的制冷量约为450W。

冷却水是从压机车间外围引到压机现场,冷却水温度要求低于12°C。

散热器采用不锈钢螺旋式翅片时,此翅片间隔距离大于5mm,避免翅片间冷凝水集聚造成循环不良。

冷却箱装在电箱侧边,冷却水进水管要求装有电磁阀,通过温控器控制电箱内的温度在28°C以内,当电箱内温度高于28度时,温控器开关触点闭合,温控阀得电打开,冷却水流过散热器,循环风扇启动带动热风从出气口流出电箱本体,经过散热器3冷风从进气口流入电箱本体,实现内部冷热循环。如此循环直到电箱温度等于28度,温控器开关断开,循环风扇停止工作。

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一种压机电箱冷却装置,能实现电箱内部循环冷却,并能准确控制电箱内理想温度,解决了目前压机电箱因模块温度高导致设备故障停机,造成触电、火灾的发生,进一步保证了人生及财产安全,降低了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压机电箱冷却装置主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压机电箱冷却装置俯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主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俯视示意图。

其中,各部件名称为:1、冷却水进水管,2、温控阀,3、散热器,4、冷却箱体,5、回水管,6、过滤器,7、循环风扇,8、电箱本体,9、冷却箱排水口,10,温控器,11、出气口,12、进气口,13、电器元件,14、引流风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以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1

一种压机电箱冷却装置,包括,电箱本体8,冷却箱体4,电箱本体8与冷却箱体4在1个侧面做固定连接,

电箱本体8固定连接的侧面的上部设有出气口11,下部设有进气口12,进气口12内部还装设有吸水性能的过滤器6,过滤器6上还装设有循环风扇7,电箱本体8内还设有温控器10,

冷却箱体4的另一侧面的上部还开设有冷却水进水管1,下部还开设有回水管5,底部设有冷却箱排水口9,冷却箱体4内部还设有倾斜120°安装的散热器3,散热器3的下端连接回水管5,所述散热器3的上端连接冷却水进水管1,

冷却水进水管1上装设有温控阀2,温控阀2连接温控器10,由温控器10控制温控阀2的开合。

电箱内下出风口开在离电箱底部50mm位置,风口装有120*120的过滤网和220V轴流循环风扇,加强箱内空气循环。

电箱本体8与冷却箱体4在1个侧面做固定连接的方式为螺栓连接。

散热器3为不锈钢螺旋式翅片,翅片间隔大于5mm。

冷却水进水管1上装设的温控阀2为电磁阀。

实施例2

一种压机电箱冷却装置,包括,电箱本体8,冷却箱体4,电箱本体8与冷却箱体4在1个侧面做固定连接,

电箱本体8固定连接的侧面的上部设有出气口11,下部设有进气口12,进气口12内部还装设有吸水性能的过滤器6,过滤器6上还装设有循环风扇7,电箱本体8内还设有温控器10,

冷却箱体4的另一侧面的上部还开设有冷却水进水管1,下部还开设有回水管5,底部设有冷却箱排水口9,冷却箱体4内部还设有倾斜150°安装的散热器3,散热器3的下端连接回水管5,所述散热器3的上端连接冷却水进水管1,

冷却水进水管1上装设有温控阀2,温控阀2连接温控器10,由温控器10控制温控阀2的开合。

电箱内下出风口开在离电箱底部50mm位置,风口装有120*120的过滤网和220V轴流循环风扇,加强箱内空气循环。

电箱本体8与冷却箱体4在1个侧面做固定连接的方式为螺栓连接。

散热器3为不锈钢螺旋式翅片,翅片间隔大于5mm。

冷却水进水管1上装设的温控阀2为电磁阀。

750mm*1000mm*300mm尺寸的电箱本体的冷却装置的制冷量约为450W。

实施例3

一种压机电箱冷却装置,包括,电箱本体8,冷却箱体4,电箱本体8与冷却箱体4在1个侧面做固定连接,

电箱本体8固定连接的侧面的上部设有出气口11,下部设有进气口12,进气口12内部还装设有吸水性能的过滤器6,过滤器6上还装设有循环风扇7,电箱本体8内还设有温控器10,

冷却箱体4的另一侧面的上部还开设有冷却水进水管1,下部还开设有回水管5,底部设有冷却箱排水口9,冷却箱体4内部还设有倾斜135°安装的散热器3,散热器3的下端连接回水管5,所述散热器3的上端连接冷却水进水管1,

冷却水进水管1上装设有温控阀2,温控阀2连接温控器10,由温控器10控制温控阀2的开合。

电箱内下出风口开在离电箱底部50mm位置,风口装有120*120的过滤网和220V轴流循环风扇,加强箱内空气循环。

电箱本体8与冷却箱体4在1个侧面做固定连接的方式为螺栓连接。

散热器3为不锈钢螺旋式翅片,翅片间隔大于5mm。

冷却水进水管1上装设的温控阀2为电磁阀。

电箱本体8的左侧下部还装设有引流风扇14,能更快的加速电箱本体内冷热空气的对流。

750mm*1000mm*300mm尺寸的电箱本体的冷却装置的制冷量约为400W。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