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789254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散热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组件,属于散热装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众所周知,高温是机械设备和电子元器件的大敌。高温不但会导致系统运行不稳,使用寿命缩短,甚至有可能使某些部件烧毁,造成整个设备或系统瘫痪失效。导致高温的热量不是来自系统外界,而是源自机械设备和电子元器件内部,或者说是源自系统核心运转部位。
[0003]为了解决系统发热问题,人们通常采用散热组件或装置,目前市场上常用的散热组件或装置多为散热风扇、散热片以及热管,散热风扇的工作原理非常简单,就是采用强迫空气对流的方式带走系统所产生的热量,具有成本较低、安装方便等优点,但该种散热方式会涉及有效使用寿命及工作噪音问题,使用局限性较大,且对操作环境依赖性比较高,例如气温升高以及超频时其散热性能就会大受影响。相较而言,散热片及热管的应用则要相对灵活,散热片和热管采用与系统中发热部件表面相接触的方式来吸收热量,再通过其他辅助手段将热量传递到系统外部,从而完成对系统的散热,该种散热方式工作安静、降温稳定、失效及故障率低,使用寿命相对较长,但散热片或热管的结构、体积、散热面积等因素会受到系统结构和空间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会大大降低散热片或热管的散热效率,严重影响解热效果,因此,如何在有限空间内尽可能多的增大有效散热面积已然成为亟待解决的冋题。

【发明内容】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散热组件,通过改进和优化现有散热组件,使得散热件的结构以及在有限空间内的布局更合理,增大散热面积,提高解热能力和效率,增强解热效果。
[0005]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散热组件,包括一导热件和多个散热件,其中,导热件包括一连接部和一安装部,连接部一端与安装部相连,另一端与系统热源相接触,用于将热量传导至安装部;每一散热件均包括一第一散热部和多个第二散热部,第一散热部设置在导热件的安装部上,多个第二散热部设置在第一散热部上,呈树枝状分布,可充分利用有限空间并将安装部上的余热充分散发至空气中。
[0007]优选地,连接部与安装部为一体的,连接部由安装部一端折弯而成。
[0008]优选地,多个散热件分别通过其第一散热部均匀分布在导热件的安装部上。
[0009]更优选地,第一散热部垂直安装在导热件的安装部上,便于加工和装配。
[0010]更优选地,第一散热部倾斜安装在导热件的安装部上,适用于系统安装空间较小的情况,使用灵活性更好。
[0011 ] 优选地,第二散热部垂直或倾斜地安装在第一散热部上,可适用于多角度安装,增加安装灵活性,扩大使用范围。
[0012]优选地,在空间允许的前提下,第二散热部上还可增设多个第二散热部,呈多级树枝状分布,可进一步增大散热面积,更加充分的利用散热空间,提高散热效率。
[0013]优选地,导热件为导热铜管,具有传热效率高、结构紧凑、流体阻损小等优点。
[0014]优选地,散热件为铝制散热片,具有散热面积大,散热效果好的优点。
[0015]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改进和优化现有散热组件,使得散热件的结构以及在有限空间内的布局更合理,第一散热部与第二散热部呈树枝状的多级搭配,可有效增大散热面积,提高解热能力和效率,增强解热效果,此外,第一散热部与第二散热部之间的多角度安装可大大提高散热件的安装灵活性,扩大散热组件的适用范围。因此,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散热组件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完整地说明。
[0018]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散热组件的优选实施例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散热组件I包括一导热铜管11和八个铝制散热片12,其中,导热铜管11包括一连接部111和一安装部112,连接部111与安装部112为一体的,连接部111由安装部112—端折弯而成;连接部111 一端与安装部112相连,另一端与系统热源(图中未显示)相接触,用于将热量传导至安装部112 ;十个散热片12均匀分布在导热件11的安装部112上,每一散热片12均包括一第一散热部121和四个第二散热部122,其中,第一散热部121以45°角倾斜安装在导热件11的安装部112上,四个第二散热部122亦分别以45°角倾斜安装在第一散热部121上,整体呈树枝状分布,可充分利用有限空间并将安装部112上的余热充分散发至空气中。
[0019]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在空间允许的前提下,第二散热部122上还可增设多个第二散热部122,呈多级树枝状分布,可进一步增大散热面积,更加充分的利用散热空间,提高散热效率。
[0020]该优选实施例中的散热组件I在使用时,导热铜管11的连接部111与系统热源紧密接触,系统产生的热量随连接部111传导至安装部112上,再经树枝状的铝制散热片12充分吸收后扩散至第二散热部122上,通过扩大后的散热片表面彻底散发至周围空气中,从而达到提尚散热效率,尚效解热的目的。
[0021]该散热组件通过改进和优化现有散热组件,使得散热件的结构以及在有限空间内的布局更合理,第一散热部与第二散热部呈树枝状的多级搭配,可有效增大散热面积,提高解热能力和效率,增强解热效果,此外,第一散热部与第二散热部之间的多角度安装可大大提高散热件的安装灵活性,扩大散热组件的适用范围,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0022]最后有必要在此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只用于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内容作出的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导热件和多个散热件,导热件包括一连接部和一安装部,连接部一端与安装部相连,另一端与系统热源相接触;每一散热件均包括一第一散热部和多个第二散热部,第一散热部设置在导热件的安装部上,多个第二散热部设置在第一散热部上,呈树枝状分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连接部与安装部为一体的,连接部由安装部一端折弯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多个散热件分别通过其第一散热部均匀分布在导热件的安装部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第一散热部垂直或倾斜地安装在导热件的安装部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第二散热部垂直或倾斜地安装在第一散热部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导热件为导热铜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散热件为铝制散热片。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散热组件,包括一导热件和多个散热件,导热件包括一连接部和一安装部,连接部一端与安装部相连,另一端与系统热源相接触,用于将热量传导至安装部;每一散热件均包括一第一散热部和多个第二散热部,第一散热部设置在导热件的安装部上,多个第二散热部设置在第一散热部上,呈树枝状分布,可充分利用有限空间并将安装部上的余热充分散发至空气中。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和优化现有散热组件,使散热件的结构以及在有限空间内的布局更合理,可增大散热面积,提高解热能力和效率,增强解热效果,第一散热部与第二散热部之间多角度安装可提高散热件的安装灵活性,扩大适用范围;因此,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IPC分类】H05K7-20, F28F1-12, F28F21-08
【公开号】CN204498550
【申请号】CN201520258918
【发明人】赵洪成
【申请人】天津程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7月22日
【申请日】2015年4月27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