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讯终端及其印刷电路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67631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移动通讯终端及其印刷电路板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申请有关一种移动通讯终端及其印刷电路板,尤其是有关一种方便抽取SIM卡的移动通讯终端及其印刷电路板。



背景技术:

目前手持设备正在朝着越来越轻薄且越来越简洁的方向发展,当下的各家旗舰手机和可通话平板电脑中,其外观设计都趋向于主流的一体式不可拆卸设计,手机的SIM卡安装不在是手机拆卸电池后的卡槽镶嵌安装,而是将其安装在镶嵌在手机侧边中。这样一来每次拆装SIM卡都要关机,同时要拆下电池盖和电池,待SIM卡拆装完成后在装好电池及电池盖然后开机,此过程相当繁琐,严重降低了用户的体验,并且浪费时间。

现有技术对上述情况作出了改进,改进后方法是采用弹出式的SIM托盘,通过卡针的戳动来弹出SIM托盘,托盘所在的卡槽所镶嵌的结构中是两个连杆相连接的,通常卡针的戳动使侧边缘的连杆带动底端的连杆,通过过杠杆原理使托盘解锁弹出,较之前依靠复杂拆卸的SIM卡结构有较大改善。但因为SIM卡座弹出SIM卡卡座的弹片与PCB板边缘平齐或者PCB板边缘比弹片突出一点点,在使用探针触碰弹片时,容易先触碰到PCB板边缘或者一半触碰PCB边缘一半触碰弹片,在用力推入时进而刺破PCB表层取出SIM卡卡座,久而久之会引起PCB表层线路断裂,造成手机主板损坏。

因此需要一种新的设计方案,避免上述PCB在长期的使用中被损坏的问题。

申请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通讯终端及其印刷电路板,其在抽取SIM卡时可以避免对于主板的可能的破坏。

本申请提供一种具有SIM卡托盘的印刷电路板10,包括印刷电路板主板100,设置于所述主板100上的卡座101,所述卡座101上可以承载SIM托盘105于其上,一个弹性组件102抵接于所述SIM托盘105上,所述弹性组件102具有弹片103,所述弹性组件102设置成触动所述弹片103,可以使所述弹性组件102将所述SIM托盘105自所述卡座101弹出,所述主板101边缘与所述弹片103间隔一定距离。

优选地,所述主板100边缘在所述弹片103位置向内凹进,形成凹进部106,所述主板100边缘与所述弹片103间隔一定距离。

优选地,所述弹片103自所述主板100边缘向外突出,所述主板100边缘与所述弹片103间隔一定距离。

优选地,所述弹性组件102包括连杆1021及与所述连杆1021连接的底杆1022,触动所述弹片103,则所述弹片103通过连杆1021带动所述底杆1022推出所述SIM卡托盘105。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移动通讯终端1,包括壳体11及设置于所述壳体11内的如上所述的印刷电路板10,其中所述壳体11上对应于所述弹片103位置开设有插孔111。

优选地,所述移动通讯终端1为手机。

使用本申请的移动通讯终端及其印刷电路板,在抽取SIM卡时可以防止对于主板的破坏。

附图说明

下面将参考附图对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下面描述的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对本申请的范围作出限制,所附附图其中:

图1是现有技术中移动通讯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移动通讯终端仅显示部分结构。

图2是本申请一种移动通讯终端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移动通讯终端仅显示部分结构,主要用以展示与本申请的印刷电路板的一个实施例互动部分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不同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

应当理解,附图仅用于对本申请进行说明,其中部件的尺寸、比例关系以及部件的数目均不作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请参阅图1所示,现有技术的移动通讯终端1包括壳体11及设置于壳体11内的印刷电路板10。在壳体11上具有插孔111。印刷电路板10包括印刷电路板主板100,设置于所述主板100上的卡座101,所述卡座101上可以承载SIM托盘105于其上。弹性组件102包括连杆1021及与连杆1021在一端相连接的底杆1022,弹片103设置于连杆1021的另一端。触动弹片103,可以抵推连杆1021,从而连杆1021联动底杆1022。使用杠杆的原理,使SIM卡托盘105自卡座101上弹出,从而突出于壳体11之外,方便用户操作。但是,由于弹片103与印刷电路板主板100紧贴或只有极小的距离,弹片103在被按压时会对主板100产生一定的压力,时间长了可能会有一定的破坏。

请参阅图2所示,其为本申请的移动通讯终端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移动通讯终端1在本实施例中为手机,包括壳体11及设置于壳体11内的印刷电路板10。在壳体11上具有插孔111。印刷电路板10包括印刷电路板主板100,设置于所述主板100上的卡座101,所述卡座101上可以承载SIM托盘105于其上。弹性组件102包括连杆1021及与连杆1021在一端相连接的底杆1022,弹片103设置于连杆1021的另一端。触动弹片103,可以抵推连杆1021,从而连杆1021联动底杆1022。使用杠杆的原理,使SIM卡托盘105自卡座101上弹出,从而突出于壳体11之外,方便用户操作。以上的技术为现有技术,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已经知晓,尤其是弹性组件102部分,可以使用在本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结构,也可以使用类似结构。

请继续参阅图2所示,在弹片103对应的主板100的位置上,所述主板100边缘向内凹进,形成凹进部106,所述主板100边缘因此与所述弹片103间隔一定距离。当然,在其它的实施例中,也可以设置成所述弹片103自所述主板100边缘向外突出,所述主板100边缘与所述弹片103间隔一定距离。只要能使弹片103与主板100的边缘产生一定的距离从而在弹片103被触动时不会抵压于所述主板100即可。

在使用中,用户使用顶针通过插孔111触动弹片103,则弹片103去促使连杆1021,从而底杆1022通过杠杆原理将SIM卡托盘105自卡座101中弹出壳体11之外,方便用户操作。

本申请还提供了在图2中所述的印刷电路板。

以上仅结合目后考虑的最实用的优选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描述,需要理解的是,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申请的限制,本申请也并不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