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溶剂复合机用传胶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491104发布日期:2021-06-15 21:56阅读:285来源:国知局
无溶剂复合机用传胶辊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用辊轴对不定长度的物体提供胶液的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溶剂复合机用传胶辊。



背景技术:

复合机的使用原理是通过在薄膜上涂覆胶液,再将多层薄膜复合在一起,形成复合薄膜。复合机在使用时,需要使用传胶辊对胶液进行传送,使得薄膜上粘附胶液,方便后续的复合。而在传胶辊传送胶液时,传胶辊外会持续分布胶液,虽然传胶辊会持续转动,粘附新的胶液,但是胶液长时间粘附在传胶辊外,会在传胶辊外形成一层胶膜,后续不易处理;而且部分胶液在传胶辊外凝固后,会形成颗粒状,再沾附在薄膜上,导致薄膜的复合受到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无溶剂复合机用传胶辊,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传胶辊在持续转动,并粘附胶液的过程中,贴近传胶辊的一层胶液会逐渐凝结成胶膜,导致传胶辊不易清理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无溶剂复合机用传胶辊,辊体的两端均同轴固定有转轴,还包括两根连接杆和一块刮板,两根转轴分别贯穿两根连接杆,且两根转轴分别与两根连接杆转动连接,刮板的两端均固定在两根连接杆远离转轴的一端,刮板的一侧与辊体的外壁相贴;刮板沿远离辊体的方向向下倾斜设置;刮板上还设置有用于导流的导流槽。

本技术方案的技术原理:

在辊体进行传胶的过程中,刮板始终与辊体的表面相贴,因此在辊体转动的过程中,能够将辊体表面的胶液刮下,待辊体转动至再次与复合机上的送胶部接触时,再粘附上胶液,而刮下的胶液会沿着刮板流动,再回流至送胶部内,继续使用。在此过程中,能够减少胶液在辊体上的停留时间,从而能够减少胶液在辊体上的粘附,减少对薄膜涂覆胶液的影响。

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

1、本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刮板,能够将辊体上粘附的胶液刮下,进而减少胶液在辊体上粘附的时间,从而降低对胶液在辊体上凝结的概率,方便后续对辊体进行清理;

2、将刮板倾斜设置,能够使得刮下的胶液导流至复合机上的送胶部内,便于再次使用;

3、连接杆与转轴转动连接,因此在辊体和转轴转动时,能够使得连接杆的位置保持不变,进而使得刮板始终与辊体相贴,并保持倾斜。

进一步,辊体内沿轴向设置有加热通道,加热通道包括依次连通的进液段、加热段和出液段,加热段螺旋设置,进液段和出液段均与辊体同轴设置,进液段上转动连接有进液管,进液管贯穿转轴且与转轴转动连接;出液段上转动连接有出液管,出液管贯穿另一根转轴且与转轴转动连接。

有益效果:在辊体内设置加热通道,能够对辊体进行升温,减少胶液在辊体上的凝结。同时,而将加热段螺旋设置,能够使得导入的加热介质在辊体的流动路径较长,完成对辊体的充分加热;同时,仅通过设置较小直径的加热段便能完成加热,能减少加热介质的使用。

进一步,还包括一个储液箱,进液管与储液箱连通,储液箱包裹在复合机的动力源外,出液管可与储液箱连通。

有益效果:复合机的动力源在运行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而将储液箱设置在此部分,能够通过运行时产生的热量对加热介质进行加热,实现能源的利用,起到节能、环保的作用。

进一步,储液箱与出液管之间还设有加热部,加热部包括加热箱和贯穿加热箱的加热管,加热管的一端贯穿储液箱并与其连通,加热管的另一端与出液管连通;加热管位于加热管内的部分上缠绕有加热丝,加热箱上还包括控制加热丝启闭的控制开关。

有益效果:设置加热部,能够对加热介质进行加热,当加热介质从辊体内导出后,进入加热管内,并在经过加热箱时,通过加热丝进行加热。而设置控制开关能控制加热丝的启闭。

进一步,加热箱与出液管之间还设有转运部,转运部包括圆柱筒,圆柱筒的底部设有缺口,缺口处设有与加热管连通的导流槽;圆柱筒内竖向滑动连接有两块对称设置的滑块,还包括位于两块滑块之间的转运桶,转运桶下部固定有两根转动轴,两根转动轴远离转运桶的一端与滑块转动连接,转动轴上均套设有扭簧;转运桶的底部与圆柱筒的底部之间设有弹簧,出液管上连通有位于转运桶上方的缓冲件。

有益效果:设置转运部能够使得加热介质间歇的导入储液箱内,进而能够避免持续向储液箱内加入加热介质使得加热介质的温度总体降低的情况出现。从辊体内导出的加热介质进入缓冲件内,再通过缓冲件进入转运桶内,随着加热介质的加入,转运桶的重量持续增加,因此带动转运桶下移。待转运桶下移至缺口处时,再配合转动轴设置在转运桶的下方,在转运桶的上部的重力作用下,转运桶发生反转,使得加热介质通过导流槽导入加热管内。而在转运桶内的加热介质倾倒完成后,在扭簧的作用下,转运桶复位,并且转运桶会在弹簧的作用下进行复位,滑入圆柱筒内。设置缓冲件,能够实现转运桶翻转时,不会有加热介质从缓冲件内流出,避免加热介质泄漏的情况出现。

进一步,缓冲件包括缓冲桶,缓冲桶与出液管转动连接,缓冲桶的底部设有出液口,缓冲桶外固定有齿圈,滑块的顶部固定有移动杆,移动杆的顶部设有可与齿圈啮合的齿条。

有益效果:辊体内的加热介质导出后,先进入缓冲桶内,再从底部的出液口进入转运桶内。加热介质在转运桶内堆积的过程中,转运桶下移,带动移动杆下移待转运桶下移至缺口处时,通过齿条与齿圈的啮合,带动齿圈转动,进而将出液口转动至顶部,进入缓冲桶内的加热介质会逐渐堆积,此时不会有加热介质从缓冲桶导出,避免加热介质外泄的情况出现。

而在转运桶复位的过程中,移动杆逐渐上移,进而通过齿条带动齿圈转动,完成缓冲桶的复位,使得出液口位于底部,实现加热介质的导出。

进一步,刮板的两端均固定有与其垂直的挡板,挡板分别与辊体的两端相贴。

有益效果:设置挡板,能够将辊体两端的胶液刮下,避免胶液在辊体的端部凝结、堆积。

进一步,连接杆的顶部固定有配重块;进液管的包括驱动部和流动部,驱动部的直径小于流动部的直径;还包括连通管,连通管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支管、第二支管和第三支管,第一支管位于流动部内,第一支管内沿其轴向滑动连接有第一滑板,第一滑板上固定有第一支杆,第一支杆上固定有挡块,挡块的尺寸与进液管内部的截面尺寸一致;第三支管竖直设置,且第三支管内竖向滑动连接有第二滑板,第二滑板的顶部固定有第二支杆,第二支杆位于配重块下方;连通管内位于第一滑板和第二滑板之间注有连通液。

有益效果:在进行传胶时,进液管内有加热介质流动,从而会冲击挡块,使得在驱动部内滑动,待挡块滑入流动部内后,加热介质能顺利的进入加热通道内。而挡块移动的过程中,根据帕斯卡原理,连通液同步移动,从而带动第二滑板上移,并推动支块上移,进而推动配重块上移,使得刮板保持朝向远离辊体的方向向下倾斜,方便刮下的胶液进入送胶部进行进行重复利用。

而在传胶辊需要清洗时,不会向辊体内导入加热介质,此时驱动挡块滑动的力消失,在配重块的重力作用下,挤压第二支杆,因此连接杆会带动刮板转动,进而使得刮板呈朝向原理辊体方向向上倾斜。在清洁时,传胶辊与刮板之间相对转动刮下的杂质,会堆积在刮板和传胶辊之间,避免杂质掉落至送胶部内影响胶液的后续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纵向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辊体的部分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辊体1、加热通道11、进液段111、加热段112、出液段113、进液管12、出液管13、转轴14、储液箱2、加热箱3、加热管31、圆柱筒4、滑槽41、转运桶42、转动轴421、缺口43、移动杆44、齿条441、缓冲桶5、出液口51、齿圈52、连接杆6、配重块61、刮板7、挡板71、连通管8、第一支管81、第一支杆811、挡块812、第三支管82、第三支杆821。

实施例1:

无溶剂复合机用传胶辊,基本如附图1所示,包括辊体1,辊体1的两端均同轴固定有转轴14,转轴14均转动连接在复合机上。辊体1内设置有加热通道11,加热通道11包括从左至右依次连通的进液段111、加热段112和出液段113,加热段112呈螺旋状设置,进液段111和出液段113均与辊体1同轴设置。还包括一根进液管12和一根出液管13,进液管12贯穿左侧的转轴14与进液段111连通,且进液管12与转轴14和辊体1均转动连接;出液管13贯穿右侧的转轴14与出液段113连通,且出液管13与转轴14和辊体1均转动连接。

还包括从左至右依次固定在复合机上的储液箱2、加热部和转运部,储液箱2包裹在复合机的动力源外,复合机的动力源运行时会产生热量,能够对储液箱2内储存的加热介质进行加热或保温,保持加热介质处于较高的温度;进液管12与储液箱2连通,储液箱2内设有与进液管12连通的进液泵。

加热部包括固定在复合机上的加热箱3和贯穿加热箱3左右两端的加热管31,加热管31的左端贯穿储液箱2且与储液箱2连通;加热管31的右端连接有导流槽。加热管31位于加热箱3内的部分上缠绕有加热丝,加热箱3内填充有保温泡沫,保温泡沫包裹在加热管31外。加热箱3上设有控制加热丝启闭的控制开关。

转运部包括两端均开口的圆柱筒4,且圆柱筒4的下部设有一个缺口43,缺口43正对导流槽,且缺口43位于导流槽的上方。圆柱筒4内对称设置有两条竖向的滑槽41,还包括同轴设置在圆柱筒4内的转运桶42,转运桶42的下部转动连接有两根转动轴421,两根转动轴421上均固定有滑块,两个滑块分别滑动连接在两条滑槽41内;转动轴421上套设有扭簧,扭簧的两端分别焊接在转运桶42和滑块上。转运桶42的底部焊接有弹簧,弹簧的底部焊接在复合机上,本实施例中弹簧优选压簧,具体型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

出液管13上连通有缓冲件,缓冲件位于转运桶42的上方,缓冲件包括与出液管13同轴设置的缓冲桶5,缓冲桶5与出液管13转动连接,缓冲桶5的底部固定有出液口51。缓冲桶5外固定有齿圈52,齿圈52为扇形齿圈52,滑块的顶部固定有移动杆44,移动杆44的顶部设有可与齿圈52啮合的齿条441。当转运桶42移动至缺口43处时,齿条441与齿圈52啮合,并通过下移带动齿圈52转动,进而将缓冲桶5上的出液口51转动至上方。

还包括两根连接杆6和一块刮板7,两根转轴14分别贯穿两根连接杆6且与连接杆6转动连接;刮板7的两端分别焊接在两根连接杆6的底端上,刮板7沿远离辊体1的方向向下倾斜设置,刮板7上设置有多条竖向的导流槽;刮板7的顶部与辊体1相贴。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将薄膜绕过辊体1的顶端,并使得薄膜与辊体1表面相贴,通过薄膜下部粘附胶液,并转动,实现将胶液粘附在薄膜上。而在此过程中,辊体1转动会与刮板7发生相对移动,进而对薄膜上粘附了胶液后的辊体1上的胶液刮下,并且刮下的胶液沿着刮板7和导流槽向下流动,导入下部进行储存并重复使用。通过将胶液刮下,能够避免薄膜再次转动至下方粘附胶液时,将上一次残留的胶液包裹,避免长时间使用后,胶液在薄膜上凝结的情况出现。

通过在辊体1内设置加热通道11,并通过进液管12向加热通道11内导入温度较高为加热介质,便能对辊体1进行加热,降低胶液在薄膜上凝固的情况出现的概率,方便传胶辊的使用。而加热介质对辊体1进行加热,与辊体1发生热交换后,加热介质的温度降低,从出液管13将加热介质导出。

导出的加热介质通过出液管13进入缓冲桶5内,再通过缓冲桶5的底部的出液口51进入转运桶42内,随着加热介质在转运桶42内堆积,转运桶42逐渐下移。待转运桶42下移至缺口43处时,移动杆44下移至齿条441与齿圈52啮合并带动齿圈52和缓冲桶5转动,将出液口51转动至上方。

而转运桶42下移至缺口43处,转运桶42受到的阻碍消失,而且转动轴421与转运桶42的连接位置位于下方,会使得转运桶42以转动轴421为中心发生转动,从而将转运桶42内的加热介质倾倒至导流槽内,并沿着导流槽进入加热管31内,经过加热箱3内的加热丝进行加热后,再导入储液箱2内。

转运桶42内的加热介质倾倒后,在扭簧的作用下,转运桶42复位,并且在弹簧的作用下向上移动,此时齿条441和齿圈52的配合,带动缓冲桶5反向转动,使得出液口51位于下方,继续向转运桶42内导入加热介质。

通过本实施例的设置,能够间歇的启动加热丝对加热介质进行加热,减少持续加热导致能量浪费。

实施例2:

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仅在于,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刮板7的左右两端上均固定有挡板71,挡板71与刮板7垂直,且两块挡板71分别与辊体1的两端两贴。进液管12包括左部的驱动部和右部与加热通道11连通的流动部,驱动部的直径小于流动部的直径。

还包括连通管8,连通管8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支管81、第二支管和第三支管82,第一支管81位于流动部内,且第一支管81与流动部平行,第一支管81紧贴流动部的内壁,且第一支管81的外径小于流动部的内径。第一支管81内横向滑动连接有第一滑板,第一滑板的左端固定有第一支杆811,第一支杆811上固定有挡块812,挡块812位于驱动部内,且挡块812的横截面尺寸与驱动部内部的横截面尺寸一致。

第二支管垂直于第一支管81,且第二支管贯穿进液管12。第三支管82竖直设置,且第三支管82内竖向滑动连接有第二滑板,第二滑板顶部固定有第二支杆。连接杆6的顶部固定有配重块61,第二支杆位于配重块61下方。连通管8内位于第一滑板和第二滑板之间注有连通液,本实施例中连通液优选油。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在使用时,通过向进液管12内导入加热介质,使得加热介质冲击挡板71,进而挤压第一支管81内的第一滑板,根据帕斯卡原理,第二滑板向上滑动,并且对配重块61进行支撑,此时,刮板7与辊体1的下部相贴,方便辊体1的使用。而且随着加热介质的导入,当挡板71滑入流动部内时,能够顺利向加热通道11内加入加热介质。

在辊体1需要进行清洗时,停止向进液管12内导入加热介质,此时驱动滑板滑入流动部的力消失,因此在配重块61的重力作用下,第一滑板和第二滑板反向移动,并且刮板7会移动至与辊体1的上部相贴。并且驱动辊体1转动,使得刮板7将辊体1上残留的杂质刮下,并通过辊体1、刮板7和挡板71之间形成的空间对杂质进行储存,避免杂质掉落至下部的胶液内,造成胶液的污染,清理后也能够方便将杂质取出。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专利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