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模用双轴取向层合聚酯膜的制作方法_5

文档序号:9568017阅读:来源:国知局
得到单轴拉伸膜。 阳191] 将该单轴拉伸膜在拉幅机内沿横向于100°C拉伸4. 2倍,接着于230°C进行热固 定,此时沿宽度方向松弛3. 2%并利用输送工序使其冷却后,切断边缘后进行卷绕,得到厚 度为31μπι的双轴拉伸膜的中间制品。将该中间制品利用分切机进行分切,得到厚度为 31μπι的双轴拉伸膜的卷。测定该双轴拉伸膜的层合厚度、表面粗糖度、大凸起、粗大凸起, 结果示于表中。就层合厚度而言,A层为28. 0μm,Β层为3. 0μπι。 阳192] (4)脱模层的涂布 阳193] 接着,在该双轴拉伸膜的卷上,涂布涂布液(将其调整为W固态成分1质量%的量 含有交联底涂层值OWCorningToraySiliconeCo.,Ltd.(株)制商品名ΒΥ24-846))并 进行干燥,利用凹版式涂布机进行涂布,使得干燥后的涂布厚度成为0. 1μm,于100°C干燥 20秒使其固化。之后,在1小时W内,利用凹版涂布法涂布下述涂布液,使得干燥后的涂布 厚度成为0.1μm,所述涂布液含有加成反应型有机娃树脂值OWCorningToraySilicone Co.,Ltd.(株)制商品名LTC75〇A) 100 重量份、销催化剂值owCorningToraySilicone Co.,Ltd.(株)制商品名SRX212)2重量份,且被调整为固态成分为5质量%,于120°C干燥 固化30秒后进行卷绕,得到脱模膜。
[0194] 对于得到的脱模膜而言,评价了陶瓷浆料的涂布特性、生巧剥离特性,结果是良好 的。 阳1巧][实施例2]
[0196] 在与实施例1同样的层结构、配方中,使纵向拉伸红外线加热器输出功率为 12. Okw,纵向拉伸倍率为3. 6倍,红外线加热器处理时间为0. 09秒,横向拉伸倍率为4. 6 倍,松弛率为2. 6%,除此之外,按照与实施例1同样的制膜条件得到双轴取向聚醋膜。脱模 层涂布性、浆料涂布性、生巧剥离特性均良好。 阳197][实施例3]
[019引在与实施例1同样的层结构、配方中,使纵向拉伸倍率为3. 8倍,除此之外,按照与 实施例2同样的制膜条件得到双轴取向聚醋膜。脱模层涂布性、浆料涂布性、生巧剥离特性 均良好。 阳199][实施例4] 阳200] 在与实施例1同样的层结构、配方中,使纵向拉伸红外线加热器输出功率为 10.Okw,除此之外,按照与实施例2相同的制膜条件得到双轴取向聚醋膜。脱模层涂布性、 浆料涂布性、生巧剥离特性均良好。 阳201][实施例引 阳202] 采用不同种类的3层结构(A层/中间层/B层)W与实施例2相同的条件得到双 轴取向聚醋膜。 阳203] 供给至A层、中间层、B层各层的挤出机中的聚醋粒料按照W下比率进行调和。 需要说明的是,W下记载的比率是相对于构成各层的聚醋粒料而言的重量比(单位:重 量% )。 阳204] A
[0205] 聚醋树脂组合物A :97
[0206] 聚醋树脂组合物D:3
[0207] 中间房 阳20引聚醋树脂组合物A :60阳209] 回收原料A:40 阳210] 色^ 悦11] 聚醋树脂组合物A:45 阳212] 聚醋树脂组合物B:5
[0213] 聚醋树脂组合物E:50。
[0214] 脱模层涂布性、浆料涂布性、生巧剥离特性均良好。 阳21引[比较例U 阳216] 在与实施例1同样的层结构、配方中,使纵向拉伸红外线加热器输出功率为 9. 5kw,除此之外,按照与实施例1相同的制膜条件得到双轴取向聚醋膜。虽然在脱模层涂 布中没有问题,但是在浆料涂布中可见针孔。生巧剥离特性未发生问题。
[0217][比较例引 阳21引供给至A层的挤出机中的聚醋粒料按照W下比率进行变更,使纵向拉伸红外线 加热器输出功率为9. 5kw,除此之外,按照与实施例1相同的制膜条件得到双轴取向聚醋 膜。需要说明的是,W下记载的比率是相对于构成各层的聚醋粒料而言的重量比(单位:重 量% )。 阳219] Ai?
[0220] 聚醋树脂组合物A:97 阳221] 聚醋树脂组合物B:3 阳222] 虽然在脱模层涂布中没有问题,但是在浆料涂布中可见针孔。就生巧剥离特性而 言,有时片材的剥离状态不稳定,因此评价为A。 阳22引[比较例3] 阳224] 在与实施例1同样的层结构、配方中,就供给至A层的挤出机中的聚醋粒料而言, 仅为聚醋A,A层中实质上不含有粒子。大凸起数为0,但是粗糖度超出本申请的范围,剥离 导致片材破损,因此评价为B。 阳扣引[比较例" 阳226] 在与实施例1同样的层结构、配方中,使纵向拉伸倍率为3. 3倍,除此之外,按照与 实施例1相同的制膜条件得到双轴取向聚醋膜。虽然在脱模层涂布中没有问题,但是在浆 料涂布中可见针孔。生巧剥离特性未发生问题。 阳227][比较例5]
[022引在与实施例1同样的层结构、配方中,使纵向拉伸倍率为3. 6倍,使拉伸红外线加 热器输出功率为14kw,除此之外,按照与实施例1相同的制膜条件得到双轴取向聚醋膜。虽 然在脱模层涂布中没有问题,但是在浆料涂布中可见针孔。生巧剥离特性不稳定,因此评价 为A。
[0229] [比较例6]
[0230] 在与实施例1同样的层结构、配方中,供给至A层的挤出机中的聚醋粒料按照W下 比率进行变更、调和。需要说明的是,W下记载的比率是相对于构成各层的聚醋粒料而言的 重量比(单位:重量%)。 阳2;31]AΜ
[0232] 聚醋树脂组合物A:80
[0233] 聚醋树脂组合物B:20
[0234] 按照与实施例1相同的制膜条件得到双轴取向聚醋膜。粗糖度Ra(A)变为20皿, 浆料涂布后存在针孔,而且,剥离不稳定,片材破损,因此评价为B。 阳2对[比较例7]
[0236] 按照与比较例1相同的条件,将B层的添加粒子改为粒径更小的粒子。浆料涂布 后存在针孔,因此评价为B。 阳237][比较例引
[023引为了得到A层、B层均平滑的膜而调整所添加的粒子,且使制膜条件与实施例1为 相同条件时,在脱模层的涂布中,膜经常曲折,产生涂布不匀,评价为A,在转印检查中隐约 存在凹陷,剥离导致片材破损,因此评价为B。
[0239] [比较例9]
[0240] 按照与实施例1相同的条件,将长度方向的拉伸溫度改为90°C。浆料涂布后存在 针孔,因此评价为B。 阳241]
[0242]
[0243]
[0244]
[0245]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0246] 本发明的双轴拉伸聚醋膜的剥离特性良好,特别是剥离不均极小。因此,在制造层 合陶瓷电容器的工序中,可w适合用于脱模用膜(其用于对生巧成型进行支撑)。就本发明 的脱模用双轴取向聚醋膜而言,即使平滑性高的构成陶瓷电容器的生巧W薄膜的形式多层 层合,薄膜生巧成型时的陶瓷浆料的涂布性也优异,生巧的剥离特性变得均一。
【主权项】
1. 一种脱模用双轴取向聚酯膜,其满足下述(1)~(3): (1) 一个面(将该面设为A面)的表面粗糙度SRa㈧为7.Onm以上且小于15.Onm; (2) 与A面相反的面(将该面设为B面)的表面粗糙度SRa(B)大于30nm且小于50nm; (3) 在A面存在的大凸起的个数为10个/5. 0mm2以上且20个/5.Omm2以下,并且,在A 面存在的大凸起的高度均为800nm以下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大凸起的个数、高度通过下述测定方法求出, 大凸起的个数、高度的测定方法: 使用三维结构解析测定仪即ZygoCorporation制NewView7300,在(I)的测定条件 下进行测定,得到微分干涉图像;在得到的图像中,将满足(II)的基准的凸起作为大凸起 并对大凸起的个数进行计数,换算为每5.Omm2的值,将该值作为大凸起的个数;另外,将满 足(II)的基准的凸起的高度作为大凸起的高度;将所述测定实施5次,将其平均值作为大 凸起的个数, (I) 测定条件 倍率:50倍 测定区域:宽度0. 98mm、长度5. 25mm 针对宽度方向7个视野X长度方向50个视野=350个视野实施测定,每1个视野的 大小为 140μmX105μm, CameraMode:640X480 210Hz ScanLength:10μm MinMod:15. 00% MinAreaSize:7FilmMinModA% (II) 筛选基准 ReferenceBand:600nm Area:0. 25μm2以上。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模用双轴取向聚酯膜,其特征在于,为由至少两层形成的层 合聚酯膜。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脱模用双轴取向聚酯膜,其特征在于,为由三层形成的层合 聚酯膜,不具有A面、B面的中间层的厚度相对于膜整体为25%以上且小于95%。4. 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脱模用双轴取向聚酯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模用 双轴取向聚酯膜在制造层合陶瓷电容器的工序中用于对生坯成型进行支撑。5. 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脱模用双轴取向聚酯膜的制造方法,包括下述(4) 所不的工序: 工序(4),在拉伸聚酯膜的工序中,利用红外线加热器对膜进行加热,所述红外线加热 器的输出功率为l〇kw以上且小于13kw,其加热时间为0. 05秒以上且小于0. 3秒。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脱模用双轴取向聚酯膜的制造方法,包括下述(5)~(8)所示 的工序: 工序(5),在长度方向上,以3. 5~3. 8倍的拉伸倍率对未拉伸聚酯膜进行拉伸,得到单 轴取向聚酯膜; 工序(6),在沿长度方向将所述未拉伸聚酯膜拉伸的工序中,包括所述工序(4); 工序(7),将工序(5)中得到的单轴取向聚酯膜在宽度方向上拉伸,得到双轴取向聚酯 膜; 工序(8),将工序(7)中得到的双轴取向聚酯膜一边于205~240°C进行热处理一边在 宽度方向上松弛〇~10%。
【专利摘要】通过满足下述(1)~(3)的脱模用双轴取向聚酯膜,均衡性良好地改善了薄膜生坯成型时的陶瓷浆料的涂布性及生坯剥离特性。(1)一个面(将该面设为A面)的表面粗糙度SRa(A)为7.0nm以上且小于15.0nm。(2)与A面相反的面(将该面设为B面)的表面粗糙度SRa(B)大于30nm且小于50nm。(3)在A面存在的大凸起的个数为10个/5.0mm2以上且20个/5.0mm2以下,并且,在A面存在的大凸起的高度均为800nm以下的范围。
【IPC分类】B32B27/00, B32B27/36, H01G13/00
【公开号】CN105324245
【申请号】CN201480034729
【发明人】金子裕介, 高木顺之
【申请人】东丽株式会社
【公开日】2016年2月10日
【申请日】2014年5月29日
【公告号】WO2014203702A1
当前第5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