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草机底板行走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6656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割草机底板行走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割草机底板及安装在其上的驱动机构,它适合应用 于遥控割草机及全自动割草机。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割草机的底板外形通常是四边形,安装在其上的行走机 构通常由四个轮呈四边形放置,其中两个前轮为乂人动轮,起辅助和导向作用;两个后轮为主动轮,起驱动作用。也有的采用三轮结构,但采用 的是正三角布置,两个主动轮后置,从动导轮》丈在前面;这样的行走结 构方向稳定性差,转向不灵活,不利于实现精确的方向控制。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高割草机方向操控的灵活性和准确性,使其 适合于遥控控制和自动控制的一种割草机底板行走装置。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提供一种割草机底板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它的底板呈圆形或椭 圆形,底板上设置有呈倒三角分布的三轮驱动机构。如上所述的割草机底板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轮驱动机构 的两个驱动轮设置在底板的前端,从动导轮设置在底板的后端。如上所述的割草机底板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驱动轮的 中心轴的安放位置位于圆形底板或椭圆形底板;镜向中心线的位置上。如上所述的割草机底板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驱动轮的 中心轴的安放位置位于椭圓形底板橫向中心线前面的与所述横向中心 线平行的直线上。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由于采用三轮前驱行走结构,提高 了整机行走时行走方向的稳定性,准确性和方向操控的灵敏性;2、两 个驱动轮的中心轴的位置安放在整积i横向中心线的位置上,同时采用了 圆形底板,使得整机能实现原地360度转向,提高了操作的灵活性;3、 由于采用前轮驱动,提高了整机的爬坡能力。本实用新型还具有寿命长,故障率低的特点,尤其适合应用于遥控割草机和全自动智能割草机上。

图l是本实用新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圆圏所示部分结构局部》丈大图。 图3是图1中本实用新型的底部结构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另 一种实施例的底板呈椭圆形的底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l至附图4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见附图l,提供一种割草机底板行走装置,割草机的各部件均安装 在圆形底板l上,左驱动轮2和右驱动轮4安装在圆形底板1的横向中心线 上,从动导轮3安装在圓形底板1的尾部,三个行走轮子的安装位置呈倒 三角形,所述从动导轮3为万向轮。参见附图2,左驱动轮2的中心安装有左驱动轴6,左驱动轴6和位于 左驱动轮2上的第一同步带轮8配合,左驱动电机5的输出轴上配合有第 二同步带轮7,第一同步带轮8和第二同步带轮7通过同步带9连接,从而 构成完整的左驱动装置;右驱动装置和左驱动装置相同。参见附图3,它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总体结构呈正圆形,左驱动轮2、 右驱动轮4、从动导轮3安放位置共同构成倒三角布置,左驱动轮2和右 驱动轮4的中心轴落在底板的横向中心线A上,从动导轮3的安放位置在 底板纵向的中心线B上。参见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简单变化后的示意图,变化后左 驱动轮2和右驱动轮4安装位置前移,左驱动轮2和右驱动轮4的中心轴线 C位于底板横向中心线A的前面,底板外形呈椭圆形,更利于行走时的稳 定性。上文已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详尽实施例,显而易见,本领域的技术 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前提下,可进行部分修改和变更;上文的描 述和附图中提及的内容仅作为说明性的例证,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 制;具有本文所述技术特征的割草机底板行走装置,均落入本专利保护 范围。
权利要求1. 一种割草机底板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它的底板呈圆形或椭圆形,底板上设置有呈倒三角分布的三轮驱动机构。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割草机底板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轮驱 动机构的两个驱动轮设置在底板的前端,从动导轮设置在底板的后端。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割草机底板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驱 动轮的中心轴的安放位置位于圓形底板或椭圆形底板横向中心线的位 置上。
4、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割草机底板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驱 动轮的中心轴的安放位置位于椭圓形底板橫向中心线前面的与所述橫 向中心线平行的直线上。
专利摘要一种割草机底板行走装置,它的底板呈圆形或椭圆形,底板上设置有呈倒三角分布的三轮驱动机构,所述三轮驱动机构的两个驱动轮设置在底板的前端,从动导轮设置在底板的后端。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三轮前驱行走结构,提高了整机行走时行走方向的稳定性、准确性和方向操控的灵敏性;两个驱动轮的中心轴的位置安放在整机横向中心线的位置上,并采用圆形或椭圆形底板,使得整机能实现原地360度转向,提高了操作的灵活性;采用前轮驱动,提高了整机的爬坡能力;且寿命长,故障率低,尤其适合应用于遥控割草机和全自动智能割草机上。
文档编号A01D67/00GK201094200SQ20072011047
公开日2008年8月6日 申请日期2007年5月31日 优先权日2007年5月31日
发明者林正道 申请人:林正道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