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中华鳖饲用微生物添加剂的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华鳖饲用微生物添加剂的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微生物添加剂(Microecologicalagent)又称微生态调节剂(Microecological modulator )、益生素(Probiotic)等,是指在微生态理论指导下,运用微生态原理,利用对
宿主有益无害的活的正常微生物或正常微生物促生长物质经培养、发酵、干燥等特殊工艺制成的生物制剂或活菌制剂。它具有防治疾病、增强机体免疫力、促进生长、优化水体等多种功能,且无污染、无残留、不产生抗药性。近几年,国内关于微生物添加剂的应用与研究方面的报道已经有很多,但我国的微生态技术还处于起步,许多技术的应用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探索。随着养殖业的发展,配合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的应用越来越广,各种类型的促生长剂和其他抗生素类添加剂应运而生。某些药物在促进生长、提高饲料利用率以及病害防治等方面的确有一定的作用,但也带来产品质量安全的弊端。目前,微生态技术已日渐成熟, 为解决养殖业中存在的上述弊端带来了希望。目前,我国的农产品普遍存在着药物残留量高、品质差等主要问题。在畜禽、水产等养殖过程中抗生素药物的滥用,饲料中添加促生长剂、激素等现象普遍存在。虽然加快了动物的生长速度,但对品质却产生了负面影响。首先是破坏了肠道微生态平衡,导致机体对病原微生物的易感性升高,抗生素的产生以及抗生素含量的蓄积,造成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这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利用不含有害物质,无毒副作用,不污染环境,并能促进养殖动物生长,提高机体免疫力的微生物添加剂,生产出安全健康的绿色食品成为本发明重要的研究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中华鳖饲用微生物添加剂的生产工艺。本发明不仅操作简单易于推广,而且使用效果优良。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中华鳖饲用微生物添加剂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工艺步骤1)选择枯草芽孢杆菌、 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放线菌(购于北京普仁生态技术有限公司)作为菌种;2)在反应器中加入400 kg清洁自来水,消毒60min后搅拌升温;3)取红糖10 kg、蛋白胨15 kg,温水化开后加入反应器,再消毒60 min后搅拌升温至30°C以上;4)用40°C温水将菌种化开后,加入反应器,在搅拌状态下,温度为35°C培养48h;5)检查扩繁情况良好后加入菌种伴侣,并搅拌15min后检查生长情况;6)—星期后,检查扩繁情况,扩繁良好即可使用。所述的步骤4)中菌种的加入重量比为枯草芽孢杆菌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放线菌=1:2:2:1。所述的步骤6)中扩繁情况是指菌种在有氧环境里,温度保持35°C的条件下进行繁殖和生长,菌群数量快速增长的过程;采用显微镜、血球计数板仪器,观察菌种活力及单位菌种数量;活力强,菌种数量> 1.0X106个/ml,满足以上两个条件的,视为扩繁良好;两者缺一视为扩繁不好,可再进行一个星期的扩繁。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在充分考虑了菌种的生理物性、细胞结构、组成成份及其分泌产物的基础上,选取了各菌株间不存在互相排斥或拮抗作用,且具有互相协同作用的微生态复合菌。本发明不仅操作简单易于推广,而且使用效果优良,对养殖水体具有良好的优化改善作用,对于提高水体溶氧量、稳定水体PH变化,降低水中氨氮、亚硝酸盐含量,减小氨及亚硝酸盐对养殖动物的毒害作用等具有明显效果。
图1是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试验池氨氮变化曲线; 图3是试验池与对照池亚硝酸盐变化曲线; 图4是试验池与对照池pH值变化曲线; 图5是试验池与对照池溶解氧变化曲线。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实施例的一种中华鳖饲用微生物添加剂的生产工艺,如图1所示,包括如下工艺步骤1)选择枯草芽孢杆菌、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放线菌(购于北京普仁生态技术有限公司)作为菌种。2)在反应器中加入400 kg清洁自来水,消毒60min后搅拌升温。3)取红糖10kg、蛋白胨15kg,温水化开后加入反应器,再消毒60 min后搅拌升温至30°C以上。4) 用40°C温水将菌种化开后,加入反应器,在搅拌状态下,温度为35°C培养48h ;所述的步骤 4)中菌种的加入重量比为枯草芽孢杆菌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放线菌=1:2:2:1。5)检查扩繁情况良好后加入菌种伴侣,并搅拌15min后检查生长情况;6) —星期后,检查扩繁情况,扩繁良好即可使用。所述的步骤6)中扩繁情况是指菌种在有氧环境里,温度保持35°C的条件下进行繁殖和生长,菌群数量快速增长的过程;采用显微镜、血球计数板仪器,观察菌种活力及单位菌种数量;活力强,菌种数量》1.0X106个/ml,满足以上两个条件的,视为扩繁良好;两者缺一视为扩繁不好,可再进行一个星期的扩繁。微生物添加剂在养殖中的应用 1、试验条件
试验选择在绍兴国家级中华鳖原种场内的筛选池进行,试验设置了 3个试验池、1个对照池,每只池均设有独立的进、排水管道。四只池塘在面积、水深、养殖模式、放养数量、配套设施、饲养管理等方面均相同。试验池与对照池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2、试验方法
试验时间为200X年6月11日至7月11日,为期1个月。试验使用3个实验池做为重复,1个池做为对照。面积均为153m2,每池各放鳖1800只,体重200克左右。微生物添加剂每隔15天全池泼洒1次,3个实验池分别为5 ppm、10 ppm、20 ppm,对照池为0 PPm0每隔3天测定并记录以下项目天气、水温、氨氮、亚硝酸盐、pH值、溶解氧。每次检测由专人定点采集
3、试验结果及分析 (1)对氨氮作用的分析
从测定的数据和水体中氨氮的变化曲线表明微生物添加剂的使用并非越多越好,只有一定的施用剂量才能收到较好的去除氨氮的效果,剂量太多或太少都不理想。试验1号池由于使用剂量较少,微生物添加剂绝对优势相对较短,因此对氨的转化时间不能持久;试验3号池由于施用剂量高,使较多的培养基中的氮元素进入水体中,造成氨含量增加;因此,试验1号、3号变化氨含量变化很大。对照池几乎没什么变化。试验2号池氨被转化后, 长期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效果十分明显。具体测定结果见表2和图2 ;表2是试验池与对照池氨氮测定记录表;图2是试验池与对照池氨氮变化曲线。(2)对亚硝酸盐作用的分析
表3是试验池与对照池亚硝酸盐测定记录;图3是试验池与对照池亚硝酸盐变化曲线; 从亚硝酸盐变化曲线中可以看出随着微生物添加剂对氨向亚硝酸盐转化的能力增强,水体中亚硝盐的含量逐渐增加,但随着微生物添加剂继续对亚硝盐转化,其含量又逐步下降。 但由于试验1号池施用剂量较小,在后期水体中微生物添加剂总菌数处于衰退期,因此试验1号池亚硝酸盐变化很大。而试验2号池与对照池相比,则始终处于低水平状态。试验 3号池由于剂量太大,则耗氧量增加,因此对氨和亚硝酸盐转化,都不十分理想。(3)对pH值作用的分析
表4是试验池与对照池pH值测定记录;图4是试验池与对照池pH值变化曲线;从测得的数据和曲线中看出pH变化主要是水体中藻类的光合作用所致,施用微生物添加剂后, 藻类与微生物形成了竞争,且微生物趋于绝对优势。因此,3个试验池中水体pH值变化幅度不大,而对照池变化幅度较大。这表明微生物添加剂有稳定水体PH变化的作用。(4)对溶解氧的作用分析
表5是试验池与对照池溶解氧测定记录,图5是试验池与对照池溶解氧变化曲线;从图 5和表5中可清楚地看出试验池与对照池溶解氧的依次增加的顺序是试验2号池、试验1 号池、试验3号池、对照池,据此分析得出微生物添加剂对水体中COD和BOD具有较强的降解能力。由于试验3号池施用剂量过大,造成菌体本身耗氧增加,使用水体中虽然有机质等耗氧因子降低,但水体中溶氧量增加效果没有前两组理想。而试验1号、2号池使水体中耗氧有机物大大减少,从而提高了水体中的溶解氧。4、结论
通过对试验池水体四个方面的试验结果分析可以得出本实施例的复合微生物添加剂对养殖水体具有良好的优化改善作用,对于提高水体溶氧量、稳定水体PH变化,降低水中氨氮、亚硝酸盐含量,减小氨及亚硝酸盐对养殖动物的毒害作用等具有明显效果。从微生物添加剂施用综合效果看出施用剂量不能过大也不能太小,其施用方法应该是针对不的养殖对象及水体状况,选择适宜的施用剂量及时间,并且坚持长期施用,不可急功近利,否则会适得其反。
5
丨购 说鸪J S^ H B 丨 i >I ”1 is I .MIi _ i.·! S I .1 二I》hI r J - :6 H, I" η 1-1-0f I d ; iH Q 丨 ν 9:I> Oiη i| α 11 ;M ι- ] ι. Utf..................-γ-—..............................- "-^'lfl Iii^J-M ’.. Π.........................“Η Ni . I , H S" r-"l ._+ " Τ . .................................γ—...............................: -li ; 1 “"π ^ 3 i “ ! iMjUi I 1J4IMN1 !里"-NnS 丨"1 i St
权利要求
1.一种中华鳖饲用微生物添加剂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工艺步骤1)选择枯草芽孢杆菌、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放线菌作为菌种;2)在反应器中加入400 kg清洁自来水,消毒60min后搅拌升温;3)取红糖10 kg、蛋白胨15坧,温水化开后加入反应器,再消毒60 min后搅拌升温至30°C以上;4)用40°C温水将菌种化开后,加入反应器,在搅拌状态下,温度为35°C培养48h ;5)检查扩繁情况良好后加入菌种伴侣,并搅拌15min后检查生长情况;6)包装称重后即为中华鳖饲用微生物添加剂,备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华鳖饲用微生物添加剂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步骤4)中菌种的加入重量比为枯草芽孢杆菌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放线菌一1·2·2· Io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华鳖饲用微生物添加剂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6)中扩繁情况是指菌种在有氧环境里,温度保持35°C的条件下进行繁殖和生长,菌群数量快速增长的过程;采用显微镜、血球计数板仪器,观察菌种活力及单位菌种数量;活力强,菌种数量> 1. OX IO6个/ml,满足以上两个条件的,视为扩繁良好;两者缺一视为扩繁不好,可再进行一个星期的扩繁。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华鳖饲用微生物添加剂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工艺步骤1)选择枯草芽孢杆菌、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放线菌作为菌种;2)在反应器中加入400㎏清洁自来水,消毒60min后搅拌升温;3)取红糖10㎏、蛋白胨15㎏,温水化开后加入反应器,再消毒60min后搅拌升温至30℃以上;4)用40℃温水将菌种化开后,加入反应器,在搅拌状态下,温度为35℃培养48h;5)检查扩繁情况良好后加入菌种伴侣,并搅拌15min后检查生长情况;6)包装称重后即为中华鳖饲用微生物添加剂备用。本发明不仅操作简单易于推广,而且使用效果优良。
文档编号A23K1/18GK102389038SQ20111033374
公开日2012年3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28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28日
发明者张志允, 李亚根, 殷黎明, 谢中富 申请人:绍兴中亚工贸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