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马内酯和苜萨素类代谢产物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690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佛马内酯和苜萨素类代谢产物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佛马内酯和苜萨素类代谢产物及其应用,属微生物农药技术领域。棉铃虫是ー种危害严重的植物病害,毎年造成世界农业生产的损失巨大。目前,化学防治仍然是控制棉铃虫的重要措施之一,但长期使用巨毒化学杀虫剂给环境和人类的健康带来的危害日渐显露。因此,研究开发高效低毒的生物杀虫剂已成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国内外文献检索表明,目前没有将佛马内酯(Phomalactone)类化合物和苜萨素类(Musacin)作为抗虫生防剂的报道。因此利用佛马内酯类化合物制备抗虫剂是一条值得探索的途径。本发明的目的是从具有毒杀昆虫功能的真菌中筛选出高毒カ环链拟青霉 YMF1. 01773 (Paecilomyces cateniannulatus YMF 1. 01773),从该菌株的次生代谢产物中提取高毒カ杀虫化合物,为研究开发生物杀线虫制剂和研究开发仿生生物农药奠定基础。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本发明人在前期研究中,筛选获得了具有良好抗植物寄生昆虫功能的真菌 Paecilomyces cateniannulatus YMF 1. 01773,菌株已于 2010 年 5 月 10 日保存于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保藏号为CGMCC NO. 3805。本发明将YMF 1. 01773菌株采用PDA培养基,用常规发酵方法培养,将发酵液低压浓缩后,用氯仿、乙酸乙酯萃取,然后将两部分合并浓缩后,再通过硅胶(氯仿/甲醇洗脱) 和Sephedex-LffiO凝胶柱(甲醇洗脱)层折,即得到本发明的无色的佛马内酯类和苜萨素化合物,该类化合物是经核磁共振波谱,质谱,红外光谱紫外和旋光光谱确定为3种结构相似的佛马内酯类代谢产物和一个苜萨素;其中产物2和3为两个结构新颖的化合物,命名为 catenioblin A和catenioblin B。4种代谢产物的结构如下式1-4所示(以下分别简称为化合物1-4)
背景技术
权利要求
1.佛马内酯和苜萨素类代谢产物,由生产菌株经常规发酵、提取分离获得;其特征在干a.生产菌株YMF1.01773,菌株已于2010年5月10日保存于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保藏号为CGMCC NO. 3805。b.佛马内酯和苜萨素类代谢产物由4种化合物組成,其结构式为
2.权利要求1所述的佛马内酯和苜萨素类代谢产物,其特征在于该类代谢产物作为制备杀虫药物的应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佛马内酯和苜萨素类代谢产物及其应用,属微生物农药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生产菌株Paecilomyces cateniannulatus YMF 1.01773,菌株已于2010年5月10日保存于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保藏号为CGMCC NO.3805。本发明由YMF1.01773经常规发酵、提取分离获得4种结构相似的内酯类代谢产物。本发明的佛马内酯和苜萨素类代谢产物在抗棉铃虫活性测试中显示出良好的抑制活性。本发明的内酯类代谢产物具有对环境无污染、成本低、毒杀线虫效果佳的优点,能作为制备杀虫药剂的应用。
文档编号A01N43/16GK102532081SQ20111036302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16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16日
发明者张克勤, 武宏洋, 牛雪梅 申请人:云南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