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清理的喂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243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便于清理的喂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禽、畜类饲喂装置,特别是指一种便于清理的喂料装置,它可以广 泛应用于农村禽、畜养殖户以及禽、畜类养殖场。
背景技术
现有农村家禽养殖户以及中小型禽类养殖场的禽类饲喂装置,大多为单纯的盛料 喂料器,一般由底部的喂料圆盘和安装在该圆盘中间的圆柱状料桶构成。其存在的缺点为, 其盛料量少,需要人工定时定量进行投料,人工工作量大,工作效率低,不能做到定时、定量 喂食,而且禽类在吃料时容易将饲料弄到地上,造成浪费。大型禽类养殖场一般采用机械一种便于清理的喂料装置进行喂料,该喂料装置在 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工作量,但是其整体结构复杂,易出故障,且购置成本高,因此这种设备 在中小型养殖场难以推广和普及。另外,现有的喂料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存在残余饲料 或粪便粘附于喂料装置内不易清理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清理的喂料装置,其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喂 料装置内的残余饲料和粪便不易清理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便于清理的喂料装置,它包括一个底食槽,该底食槽包括上、下贯通的连接腔 以及连通于连接腔前部的采食腔,所述采食腔具有一向前上方倾斜的底板,且采食腔的前 端开设有供喂养的采食口,所述底食槽具有一下端口,该下端口处设有一可开/合的清余 板。所述底食槽下端口处的两相对内侧壁上设有导槽,所述清余板嵌设于导槽内,所 述清余板和采食腔的底板呈V字形设置,且清余板上密布有通孔,该通孔的孔径介于0. 5mm 至2. 5mm之间。进一步的,所述喂料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纵向设置的子食槽,所述子食槽通过管 道串接于底食槽的上方,所述子食槽均包括上、下贯通的连接腔以及连通于连接腔前部的 采食腔,所述采食腔具有一向前上方倾斜的底板,且采食腔的前端开设有供喂养的采食口, 所述底食槽或子食槽与管道的连接端口处密封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底食槽的上部凸设有一上筒状连接口,所述管道可插接于上筒状 连接口内;所述子食槽的上、下部分别凸设有上筒状接口和下筒状接口,所述管道均可插接 于上筒状接口或下筒状接口内,所述子食槽具有一倾斜底板,该倾斜底板的下边缘围绕于 下筒状接口的上周缘。进一步的,所述底食槽和子食槽之间的管道上设有一切口,所述切口内可插设一 用于承接饲料的支承片。更进一步的,所述连接腔和采食腔之间设有一公共侧板,所述采食腔包括前凸于公共侧板两侧的左、右侧板以及分别设于左、右侧板上、下端的盖板和底板,所述采食腔的 采食口处设有可开/合的采食板。进一步的,所述左、右侧板前端的内侧均设有导槽,所述采食板均嵌设于所述导槽 内。所述底板和公共侧板之间设有出料口,该出料口处安装有一闸门,所述闸门包括 挡板和与挡板连接的连接杆,且连接杆的上部穿设于盖板。所述连接腔的公共侧板上设有齿轮,所述连接杆上设有与所述齿轮相配合的齿 边。更进一步的,所述各采食板均连接于一连接线,该连接线与一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1、子食槽和底食槽均由上、下贯通的连接腔以及连通于连接腔前部的采食腔组 成,而采食腔具有一向前上方倾斜的底板,因此各食槽内的饲料和残渣都有向下掉落的趋 势;又由于各食槽通过管道相互连通,且各食槽纵向排列,食槽和管道内的饲料均由底食槽 的清余板支撑,因此只需将清余板打开,食槽和管道内的残渣和杂质都会随着饲料自动从 底食槽的下端口处掉出,其清理较为方便。2、采食腔的前部设有可开/合的采食板,当采食板打开时,禽畜类能通过采食腔 较为方便地获得饲料,当禽畜类喂饱后,便将采食板关闭,这就可避免禽畜类将饲料叼出以 及将粪便排入采食腔的情况发生。3、各采食板均通过连接线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因此只需调控电机,所有采食板 就会同步动作,从而实现食槽的定时开放或关闭。4、通过调节齿轮可使连接杆定位于某一高度,即闸门可部分开启,根据闸门的开 启程度可控制出料口的大小,进而调控饲料的出料量。5、清余板上的通孔孔径较小,它可用于过滤大部分粉末状的饲料。6、清理时,可先把支承片插入切口内并将饲料分隔成上、下两部分,然后再把清余 板打开并使下部分的饲料从底食槽的下端口掉出,这些掉出的饲料经过筛选后还可继续使 用。

图1为喂料装置和总喂料槽的连接示意图。图2为喂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底食槽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沿图3中A-A方向的剖视图。图5为食槽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沿图5中B-B方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和图2,一种便于清理的喂料装置,它由食槽1和管道2组成,为了便于喂 料,其上方常常跟总喂料槽10连接,总喂料槽10上设有多个开口,各开口通过连接管101与喂料装置的上端连接,工作人员只需将饲料倒入总喂料槽10,饲料便会自动落入各个喂 料装置内并将食槽1和管道2充满。管道2通常呈圆筒形,它主要起连接作用,其并不局限 于某种材料;食槽1包括位于最下端的底食槽11以及位于底食槽11上方的两个子食槽12, 食槽1的个数通常与饲养笼的层数相对应,上述食槽1均挂设于饲养笼的笼壁上。同时参照图5和图6,子食槽12包括上、下贯通的连接腔31以及连通于连接腔31 前部的采食腔32,连接腔31和采食腔32之间设有一公共侧板4,采食腔32的前端开设有 供喂养的采食口,禽畜类能通过采食口较为方便地获得饲料。采食腔32包括前凸于公共侧 板4两侧的左、右侧板51、52以及分别设于左、右侧板51、52上、下端的盖板61和底板62, 该底板62向前上方倾斜;所述连接腔31包括公共侧板4、连接于公共侧板4后部的弧形的 围壁41、分别密封设于公共侧板4和围壁41上、下端的顶板43和倾斜底板44以及分别凸 设于顶板43和倾斜底板44的上筒状接口 42或下筒状接口 45,所述倾斜底板44的下边缘 围绕于下筒状接口 45的上周缘,倾斜底板44的倾斜角度往往大于30度,其目的在于防止 饲料在倾斜底板44上积聚;上筒状接口 42或下筒状接口 44的直径略大于管道2的直径, 上述管道2可密封插接于上筒状接口 42或下筒状接口 44内。此外所述围壁41的形状并 不局限于弧形;左、右侧板51、52前端的内侧(即采食口附近)设有导槽,所述导槽内嵌设有 可开/合的采食板7。继续参照图5和图6,底板62和公共侧板4之间均留有出料口 8,该出料口 8处安 装有一闸门9,所述闸门9包括挡板91和与挡板91连接的连接杆92,连接杆92的上部穿 设于盖板61。公共侧板4上通过螺钉94固定有齿轮93,该螺钉94穿设于齿轮93和公共 侧板4,所述连接杆92上设有与所述齿轮93相配合的齿边921。此外,为了便于齿轮93的 转动,齿轮93通常较长。当需要调节连接杆92的高度时,先手动地把螺钉94旋松,然后通 过转动齿轮93可使连接杆92定位于某一理想的高度,即间门9部分开启;当定位杆92到 达理想高度时,就可以将螺钉94旋紧并使齿轮93固定住。根据闸门9的开启程度可控制 出料口 8的大小,进而控制饲料出料量。同时参照图1至图4,底食槽11的结构与子食槽12基本相同,其主要区别在于,底 食槽11的下端口处设有一可开/合的清余板111 ;底食槽11的上部凸设有一上筒状连接 口 46,管道2可密封插接于上筒状连接口 46内。底食槽11下端口处的两相对内侧壁上设 有导槽,所述清余板111嵌设于导槽内,当需要清理时,只需将清余板111打开,食槽1和管 道2内的残渣和粪便都会随着饲料自动从底食槽11的下端口处掉出,其清理较为方便。从 图中可看出,清余板111和采食腔32的底板62呈V字形设置,且清余板111上密布有通孔 (由于视角原因图中未画出),该通孔的孔径通常介于0. 5mm至2. 5mm之间,这些通孔可用于 过滤大部分粉末状的饲料。同时参照图2、图3和图5,采食板7的上部设有用于绑线的圆形小孔71,各采食板 7均通过圆形小孔71连接于一连接线72,该连接线72与一电机73的输出轴731连接,因 此只需适当调控电机73,所有采食板7就会同步动作,其操作较为简便。另外,再参照图2,为了减轻喂料装置在清理时的工作量,通常需要在底食槽11和 子食槽12之间的管道2上开设一弧形的切口 21,当需要清理时,可先向切口 21内插入一较 薄的支承片22。该支承片22将饲料分隔成上、下两部分,上部分饲料被支承片22承载,因 此只需清理下部分饲料便可完成清理工作。[0036]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 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 为。
权利要求1.一种便于清理的喂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个底食槽,该底食槽包括上、下贯 通的连接腔以及连通于连接腔前部的采食腔,所述采食腔具有一向前上方倾斜的底板,且 采食腔的前端开设有供喂养的采食口,所述底食槽具有一下端口,该下端口处设有一可开/ 合的清余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清理的喂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食槽下端口处 的两相对内侧壁上设有导槽,所述清余板嵌设于导槽内,所述清余板和采食腔的底板呈V 字形设置,且清余板上密布有通孔,该通孔的孔径介于0. 5mm至2. 5mm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清理的喂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喂料装置还包括 至少一个纵向设置的子食槽,所述子食槽通过管道串接于底食槽的上方,所述子食槽均包 括上、下贯通的连接腔以及连通于连接腔前部的采食腔,所述采食腔具有一向前上方倾斜 的底板,且采食腔的前端开设有供喂养的采食口,所述底食槽或子食槽与管道的连接端口 处密封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清理的喂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食槽的上部凸 设有一上筒状连接口,所述管道可插接于上筒状连接口内;所述子食槽的上、下部分别凸设 有上筒状接口和下筒状接口,所述管道均可插接于上筒状接口或下筒状接口内,所述子食 槽具有一倾斜底板,该倾斜底板的下边缘围绕于下筒状接口的上周缘。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清理的喂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食槽和子食槽 之间的管道上设有一切口,所述切口内可插设一用于承接饲料的支承片。
6.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便于清理的喂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腔和采 食腔之间设有一公共侧板,所述采食腔包括前凸于公共侧板两侧的左、右侧板以及分别设 于左、右侧板上、下端的盖板和底板,所述采食腔的采食口处设有可开/合的采食板。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便于清理的喂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侧板前端的 内侧均设有导槽,所述采食板均嵌设于所述导槽内。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便于清理的喂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和公共侧板 之间设有出料口,该出料口处安装有一闸门,所述闸门包括挡板和与挡板连接的连接杆,且 连接杆的上部穿设于盖板。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便于清理的喂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腔的公共侧 板上设有齿轮,所述连接杆上设有与所述齿轮相配合的齿边。
10.如权利要求7至9任一所述的一种便于清理的喂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各采食 板均连接于一连接线,该连接线与一电机的输出轴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清理的喂料装置,它包括一个底食槽,该底食槽包括上、下贯通的连接腔以及连通于连接腔前部的采食腔,所述采食腔具有一向前上方倾斜的底板,且采食腔的前端开设有供喂养的采食口,所述底食槽具有一下端口,该下端口处设有一可开/合的清余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由于喂养装置内的饲料均由底部的清余板支撑,因此只需将清余板打开,喂养装置内的残渣和杂质就会随着饲料自动从底食槽的下端口处掉出,其清理较为方便。
文档编号A01K5/01GK201869648SQ20112000260
公开日2011年6月22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6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6日
发明者潘伟峰, 潘志烽 申请人:潘伟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