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质原料发酵处理装置及有机质原料发酵处理物的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208472阅读:3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有机质原料发酵处理装置及有机质原料发酵处理物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质原料发酵处理装置以及有机质原料发酵处理物的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使用送风机等将空气送入有机质原料中以促进好氧发酵从而对有机质原料进行降解处理的技术。
背景技术
以往通常将家畜排泄物等畜禽废弃物、菌床栽培后的菌床、锯末等木质类废弃物等农业废弃物用作原料(有机质原料)来制备堆肥、生物质燃料等。制备堆肥等时,通过向发酵槽内投入的有机质原料通气以促进好氧发酵处理。上述处理具体为:例如,通过机械实施搅拌,通过铲车等实施翻动,或者在发酵槽内堆积有机质原料的堆积面上设置供气口,通过送风机等从该供气口向有机质原料内供气(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和专利文献2)。现有技术 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公报“特开2007 - 217270号”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公报“特开2005 - 67918号”

发明内容
然而,通过搅拌或翻动实施通气的情况下,在每次进行搅拌等处理时,发酵温度因发酵热量的散失而降低,因此完成发酵需要较长的时间。另一方面,从堆积的有机质原料的下方经由供气口供气的方式能够在未明显改变微生物环境的情况下实施发酵。然而,在从有机质原料的下方供气时,供气口因堆积在堆积面的有机质原料的重量而承受压力,从而不能将空气充分扩散至有机质原料内。因此,不能将空气充分送入所堆积的有机质原料内部,从而导致不均匀发酵或者完成发酵需要较长时间。此外,在该方法中,由于实施的通气处理不充分,因而在完成发酵之前,需要对有机质原料实施多次(例如5-6次)搅拌或翻动作业,从而增加了作业量。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的技术问题而进行的,其主要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对有机质原料在发酵过程中实现充分通气的有机质原料发酵处理装置以及利用该装置制备有机质原料发酵处理物的方法。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机质原料发酵处理装置的第一方面的特征在于,包括:堆积部,用于堆积有机质原料;供气装置,设置在所述堆积部中,从下方经由供气口向所述堆积部中堆积的有机质原料供气;以及吸气装置,具有埋入部,用于从吸气口吸收所述有机质原料中的空气,其中,包括所述吸气口在内的所述埋入部的至少一部分被埋入到所述堆积部中堆积的有机质原料的内部。根据以上结构,通过埋入到有机质原料内部的埋入部吸收从有机质原料的下方经由供气口供应的空气。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在堆积的有机质原料的内部有利地形成从供气口到埋入部的空气通路,通过所形成的通路,能够实现对有机质原料的充分通气。尤其是在堆积部中堆积了有机质原料的情况下,有机质原料的表面因与大气接触而易于干燥。此外,干燥的有机质原料容易失去空气。因此,例如将埋入部的吸气口设置于有机质原料上时,只能吸入已干燥·的表层处的空气,结果导致来自供气口的空气从易于通气的部分,例如通过与堆积面或侧壁面接触的部分后消失,而不会通过有机质原料的内部。此时,未能将空气充分供应至有机质原料的内部,导致会产生不均匀发酵的现象。针对上述内容,在以上结构中,堆积的有机质原料的内部经由吸气口吸气,由此在堆积的有机质原料的内部能够形成从供气口到埋入部的空气通路。此外,在发酵过程中,有机质原料中含有的水分被发酵热蒸发。然而该水蒸汽也能够通过有机质原料的内部的连接供气口和埋入部的空气通路回收,从而能够防止水分滞留在有机质原料的空隙中,由此能够进一步改善通气性。由此,通过以上结构,能够提高发酵过程中的通气性,并且促进好氧发酵,从而能够缩短完成发酵所需要的时间。此外,由于通气性良好,因而在完成发酵之前,无需实施搅拌或翻动就够完成发酵,或者能够减少搅拌或翻动的次数。本发明的有机质原料发酵处理装置的第二方面的特征在于,所述埋入部由形成筒状的筒状体构成,该筒状体的一端的开口部形成所述吸气口。在以上结构中,由于埋入部由筒状体构成,因而当埋入部被埋入在有机质原料时,将有机质原料分在埋入部(筒状体)的内侧和外侧。此时,在埋入部的内侧,不仅通过实施供气和吸气而干燥在埋入部内侧的有机质原料,还可以通过埋入部防止埋入部周围的有机质原料进入其内侧。因此,能够防止埋入部内侧所形成的空气通路被堵塞,由此能够在发酵过程中使通过埋入部的空气保持良好的流通状态。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涉及通过发酵堆积部中堆积的有机质原料来制备发酵处理物的有机质原料发酵处理物的制备方法。此时,第三方面的特征在于,埋入工序,对于具有可吸气的吸气口的埋入部,至少将所述吸气口埋入到所述堆积部中堆积的有机质原料的内部;以及通气工序,对于所述堆积部中堆积的有机质原料,通过在所述堆积部中设置的供气装置从下方进行供气,并且在该供气状态下通过所述吸气口吸收所述有机质原料中的空气。上述制备方法包括在实施有机质发酵原料的发酵处理时,通过埋入部从有机质原料的内部吸收从有机质原料的下方经供气口供应的空气的工序。在该工序中,能够有利地形成从供气口到埋入部的空气通路,并且通过所形成的通路能够对有机质原料实施充分的通气处理。此外,对于因发酵而蒸发的有机质原料所包含的水分,也能够通过连接供气口和埋入部的空气通路在埋入部回收。这样能够防止水分滞留在有机质原料的空隙中,从而能够进一步改善通气性。由此,根据以上结构,能够防止在发酵过程中产生不均匀发酵的现象,并且通过促进好氧发酵能够缩短完成发酵所需要的时间。此外,由于良好的通气性,在发酵完成之前,有机质原料无需搅拌或翻动就能完成发酵,或者能够减少搅拌或翻动的次数。另外,通过从埋入部排出有机质原料内的水分,较之于未实施该排出处理的情况,能够制备含水率较低的处理物。上述含水率较低的处理物具有易于运输和保存的特性。此外,当其用作燃烧物时,燃烧效率较高。本发明的第四方面的特征在于,在所述通气工序中,通过所述吸气口从所述有机质原料中吸收的空气流量大于通过所述供气装置对所述有机质原料供气的空气流量。如果对有机质原料供应的空气流量(风量)大于从有机质原料吸收的空气流量(风量),就不能通过埋入部充分吸尽从有机质原料的下方供应的空气,由此容易导致在空气易于消失的部分形成空气通路。关于这一点,在以上结构中,使得从有机质原料吸收的空气流量大于向有机质原料供应的空气流量,能够尽可能地通过埋入部回收从有机质原料的下方供应的空气。由此能够促进在有机质原料的内部形成从有机质原料的下方到埋入部的空气通路。


图1是堆肥制备装置的整体简要结构图。图2是从发酵槽的床面上方观察的简要结构图。图3是表示堆肥原料的含水率随时间变化的图。
·
图4是表示堆肥原料内温度的随时间变化的图。附图标记说明10:堆肥制备装置11:堆积部12:堆积面14:送风管15:供气口18:送风机19:前端部20:吸气导管(埋入部)21:吸气口22:吸气管23:吸气机M:堆肥原料S1:硬化层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

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具体说明了通过发酵家畜排泄物等堆肥原料来制备堆肥的堆肥制备装置。图1表示堆肥制备装置10的整体简要结构图。如图1所示,堆肥制备装置10包括堆积部11。堆积部11例如包括方形堆积面12,能够将堆肥原料M堆积在该堆积面12上。堆肥原料M例如可以使用家畜排泄物等禽畜废弃物、菌床栽培后的菌床、锯末等木质类废弃物以及米糠等。在堆积部11周围的三个方向(两个侧方和后方)上设置了从堆积面12立起的壁部13,堆积部11的前方和上方处于开放状态。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堆积部11周围的三个方向上设置壁部13,但是并非一定要设置壁部13,还可以省略设置在三个方向上的壁部13中的至少一个。此外,壁部13可以环绕在堆积部11的整个周围,并且还可以设置在顶部。堆积部11的底部Ila设置有送风管14。本实施方式的底部IIa中,在构成底部Ila上方的堆积面12上设置有沟部11b,在该沟部Ilb的内部设置有送风管14。送风管14的直径略小于沟部Ilb的宽度,在管的侧壁部分的预定间隔处形成多个供气口 15,供气口15与送风管14的中空部连通,以供空气通过。在此,使用图2说明送风管14。图2是从上方观察堆积部11的堆积面12的简要结构图。如图2所示,堆积部11设置有多个送风管14,送风管14在预定间隔处平行设置。送风管14的各个侧壁部处形成有多个供气口 15。多个送风管14各自的一端连接在主管16上,主管16的一端与送风机18连接,其中,送风机18可使用能够排出加压空气的送风机。另外,通过开启送风机18,能够经由主管16和送风管14从供气口 15排出(可供应)空气。另外,可适当地设定供气口 15的尺寸,只要使供气口 15不会发生堵塞即可,例如优选为数毫米。此外,例如可根据堆积面12的尺寸、堆肥原料M的堆积量等,而适当地设定供气口 15的数量。在本实施方式中,由送风管14和供气口 15构成供气装置。在堆积面12的上方(供气口 15的上方)设置有作为埋入部的吸气导管20,吸气导管20从堆积在堆积面12上的堆肥原料M的表面侧埋入其内侧。吸气管20例如是由树脂制成的形成筒状的筒状体,设置在堆积面12的相对侧的前端部19的开口部形成吸气口 21。吸气导管20连接有作为吸气配管部的吸气管22,吸气导管20悬挂在吸气管22上并由其支承。具体而言,吸气管22例如由具有柔软性或伸缩性的柔性管形成,其一部分被固定在壁部13上,连接有吸气导管20的部分从堆肥原料M的上方下垂。由此,能够在连接至吸气管22的状态下,在上下方向上调整吸气导管20的高度位置。

吸气口 21的内径Dl大于吸气管22的内径D2。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吸气口 21的内径Dl设定为吸气管22的内径D2的5倍以上(例如50-60厘米)。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吸气导管20、吸气口 21以及吸气管22构成吸气装置。在吸气管22与吸气导管20相反侧的一端连接有用于吸气的吸气机23。吸气机23通过电动机旋转驱动螺旋桨等来产生空气流,由此能够在吸气导管20的前端部19 (吸气口 21)在被埋入堆肥原料M的内部的状态下,经由吸气口 21吸收堆肥原料M中的空气。此外,在吸气管22中,吸气导管20和吸气机23之间设置有除臭装置24和水回收机25。由此去除通过吸气口 21回收的空气中的臭气成分,并且能够将回收空气中包含的水蒸气作为凝集的水分回收。接下来,说明使用堆肥制备装置10对堆肥原料M进行发酵处理的方法(制备堆肥的方法)。在作业时,首先使用搬运装置(例如铲车)将预先调制的堆肥原料M搬运到堆积部11中,并将搬运的堆肥原料M装载在堆积部11的堆积面12上(堆积工序)。接着,向堆积的堆肥原料M的内部埋入吸气导管20 (埋入工序)。埋入吸气导管20时,至少将前端部19埋入到堆肥原料M的内部即可,可以将吸气导管20的一部分埋入到堆肥原料M的内部,还可以全部埋入到堆肥原料M的内部。埋入作业是通过下述过程实施的,即,在上下方向上移动吸气导管20,将吸气导管20插入到堆积在堆积面12上的堆肥原料M中;或者,还可以将吸气导管20预先设置在预定高度的位置上,并且在吸气导管20的周围堆积堆肥原料M,使得至少将所设置的吸气导管20的前端部19埋入到堆肥原料M的内部。另外,图1图示了堆肥原料M进入到吸气导管20的侧壁内侧的状态,然而还可以是堆肥原料M没有进入到吸气导管20的侧壁内侧。至少将吸气导管20的吸气口 21埋入到堆肥原料M中即可。其中,使用图1详细说明吸气导管20的设置。吸气导管20被设置成将其前端部19埋入到堆积部11中堆积的堆肥原料M的表面ml的内部。更具体地,在堆积部11中堆积了堆肥原料M的状态下,堆肥原料M的表面ml因与大气接触而容易干燥,并且干燥的表层部分逐渐形成较硬的层(硬化层SI)。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吸气导管20埋入堆肥原料M中,使得吸气口 21设置在该硬化层SI的厚度tl的内侧,具体设置在离堆肥原料M的表面ml的距离为t2的深度的位置处。例如,堆肥原料M的堆积高度为200-250厘米时,在深度方向(上下方向)上自堆肥原料M的表面ml起20-30厘米的表层部分形成硬化层SI。因此,对吸气导管20进行定位,使其前端部19 (吸气口 21)设置在深度方向上自堆肥原料M的表面起30-40厘米的位置处。接着,通过堆积部11中设置的供气口 15从下方对堆肥原料M供气,并且在该供气状态下,从埋入堆肥原料M中的吸气口 21吸收堆肥原料M中的空气(通气工序)。此时,优选地,吸气机23的风量大于送风机18的风量。从堆肥原料M的下方供气,与此同时从堆肥原料M中吸气。在发酵开始(堆肥原料M放入至堆积部11)到发酵结束为止,至少一部分时间实施这种通气处理。因此,可以在从发酵开始到结束为止的整个期间持续或断续实施上述的通气处理,或者还可以在从发酵开始到结束为止的一部分时间实施上述处理,具体是开始发酵后,发酵温度达到预定温度(例如70°C)后实施上述处理。图3表示了在使用堆肥制备装置10实施堆肥原料M的发酵处理时堆肥原料M中的含水率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在图3中,横轴表示堆肥原料M开始发酵之后的天数,纵轴表示堆肥原料M中的含水率(重量%)。此外,图中的实线表示对堆肥原料M实施供气和吸气时的情况,虚线表示仅对堆肥原料M实施供气处理(未实施吸气处理)时的情况。其中,将生牛粪用作堆肥原料M。关于风量进行了以下处理,即吸气机23的风量是送风机18的风量的2倍。如图3所示,在对堆肥原料M实施供气和吸气处理时,与未实施吸气处理时相比,堆肥原料M的含水率(水分重量与堆肥原料M总重量之比)迅速降低。此外,实施吸气处理时的含水率小于未实施吸气处理时的含水`率。由此可知通过同时实施吸气处理,能够很容易地去除堆肥原料M中含有的水分。其原因如下:通过对堆肥原料M实施供气和吸气处理,堆肥原料M的通气性改善,换言之,在堆肥原料M中形成了空气通路。图4图示了使用堆肥制备装置10实施堆肥原料M的发酵处理时堆肥原料M内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在图4中,横轴表示堆肥原料M开始发酵之后的天数,纵轴表示堆肥原料内的温度(°C)。此外,图中的圆点表示对堆肥原料M实施供气和吸气处理时的情况,方形表示对堆肥原料M仅实施供气处理时的情况(未实施吸气处理)。实施条件与图3相同。如图4所示,实施吸气处理和未实施吸气处理时的温度变化大致相同,开始发酵后,温度随着时间而逐渐上升,当达到预定温度(65°C左右)后,温度大约保持稳定。此外,在通过翻动来进行搅拌后,二者的温度变化仍然大致相同。由此可知,即使对堆肥原料M实施吸气处理,堆肥原料内也可以保持较高的温度,即,能够不降低制备堆肥的发酵温度。根据在上面详细说明的本实施方式,能够得到如下的有益效果。有机质原料发酵处理装置(堆肥制备装置10)的构成包括:堆积部11 ;供气装置(送风管14、供气口 15),用于从下方向该堆积部11中堆积的堆肥原料M供气;以及吸气装置,具有作为埋入部的吸气导管20,从吸气口 21吸收堆肥原料M中的空气,其中,包括吸气口 21在内的吸气导管20的至少一部分被埋入到堆积部11中堆积的堆肥原料M的内部。根据以上结构,能够通过埋入在堆肥原料M的内部的吸气导管20的吸气口 21来吸收从堆肥原料M的下方经由供气口 15供应的空气,并且能够在堆积的堆肥原料M的内部有利地形成从供气口 15到吸气口 21的空气通路。因此,通过以上所形成的通路,能够对堆肥原料M实施充分的通气处理。此外,通气性的改善促进了好氧发酵,从而能够缩短完成发酵所需要的时间,并且,在完成发酵之前无需对堆肥原料M实施搅拌或翻动,或者能够减少搅拌或翻动的次数。对于在发酵过程中由于发酵热量而蒸发的水分,也能够通过连接供气口 15和吸气口 21的空气通路从堆肥原料M的内部回收,从而使水分不能滞留在堆肥原料M中的空隙中。由此,能够保持良好的通气性。此外,能够使堆肥原料M的水分快速蒸发,并且能够将含水率控制为较小的值。由此能够制备浓缩的成熟堆肥,并且所制备的堆肥的运输性和保存性也良好。此外,由于通气性良好,能够防止发酵处理中产生的碳酸气体在堆肥原料M内积累,由此能够进一步促进微生物的活动。 以筒状体构成埋入部(吸气导管20),并且将该筒状体的一端的开口部用作吸气口21,由此在将埋入部埋入堆肥原料M的情况下,将有机质原料分为在埋入部的内侧和外侧。此时,即使由于对堆肥原料M实施供气和吸气处理使位于埋入部的内侧的堆肥原料M干燥,也能够借助于埋入部来防止埋入部周围的堆肥原料M进入埋入部的内侧。由此能够防止对埋入部内侧形成的空气通路造成堵塞的现象,因此在发酵过程中,能够使空气经由埋入部很好地流通。在堆积部11中堆积了堆肥原料M的情况下,堆肥原料M的表面因与大气接触而容易干燥,此外,发生干燥的部分中容易失去空气。因此,若埋入部被埋入的深度较浅,结果导致通过形成在表层的空气易于消失的部分吸气,从而有时不能在所堆积的堆肥原料M的内部充分形成空气通路。关于这一点,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吸气口 21埋入到形成在堆肥原料M的表层的硬化层SI的内侧,从而吸收堆肥原料M中的空气,由此能够在堆肥原料M的内部充分形成经由埋入部的空气流。将通过吸气装置从堆肥原料M中吸收的空气流量设为大于通过供气装置向堆肥原料M供应的空气流量,实施堆肥原料M的发酵,由此能够将从堆肥原料M的下方供应的空气尽量通过埋入部回收。由此能够促进在堆肥原料M的内部形成从堆肥原料M的下方到埋入部的空气通路。(其他实施方式)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的内容,例如还可以按照以下的方式实施。在用作埋入部的吸气导管20的外表面设置显示在有机质原料中的埋入量(埋入深度)的埋入显示部。在堆积的有机质原料的表面上形成比内侧更加干燥的层(硬化层Si),当吸气导管20埋入的较浅时,容易吸收硬化层SI中的空气而难以吸收有机质原料的内侧的空气。鉴于上述内容,优选地,当实施有机质原料的发酵处理时,将埋入部埋入到较之于有机质原料的表层形成的硬化层SI更靠内侧的内部位置。根据以上结构,在使用简化结构的同时,作业人员能够容易确认埋入部在有机质原料中的埋入量。由此,能够对有机质原料实施适宜地通气处理。作为埋入显示部,例如,可以在作为埋入部的吸气导管20的外表面形成标记、刻度、突起等。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在设置于堆积部11的堆积面12的沟部Ilb的内部设置送风管14,从而经由供气口 15向堆肥原料M供气,然而送风管14的位置并不限于此。例如在堆积面12上设置形成有供气口 15的送风管14。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将堆肥原料M堆积在堆积面12上,从而能够经由供气口 15从堆肥原料M的下方供气。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堆肥原料M堆积在堆积面12上之前,将送风管14预先设置在堆积部11中,从而将送风管14设置在堆肥原料M的下部。还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将送风管14设置在堆肥原料M的下部,S卩,在堆积面12上堆积堆肥原料M之后,使用诸如重型设备等从上述堆积的堆肥原料M的侧面插入送风管14。吸气导管20的数量可根据堆肥原料M的种类、含水量、堆肥原料M的堆积量等来适当地设定,其可以设置有多个。当设置多个吸气导管20时,一个吸气管22连接一个吸气导管20,可以设置多个上述组合。或者,还可以是一个吸气管22连接多个吸气导管20,即,通过从吸气管22分出来的分支导管分别进行连接。作为埋入部的吸气导管20由壁部13、顶部支承。此时,埋入部可相对于壁部13、顶部发生位移,并且埋入部的高度位置可调整。例如,随着发酵,有机质原料的表面高度降低时,随着其表面高度的降低相应地调整埋入部的高度位置。
·
将作为吸气配管部的吸气管22和作为埋入部的吸气导管20连接在一起,也可以由一个配管(管)构成吸气配管部和埋入部。此时构成吸气配管部和埋入部的配管可以具有一定的剖面面积,也可以朝着埋入部的前端部方向形成扩径或缩径。还可以构成为,在作为埋入部的筒状体的筒壁部上,在埋入到有机质原料中的部分(埋入部的下部)形成有多个通气孔部。埋入部并不限于筒状体,还可以设为多种形状。例如,还可以是剖面为多边形的结构体。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埋入部设为具有一定的剖面面积的形状,但是并不限于此,例如还可以为朝前端部方向形成扩径或缩径的形状。在实施有机质原料的发酵处理时,开始供气到结束(或中断)供气的时间和开始吸气到结束(或中断)吸气的时间也可以不一致。即,可以先开始供气,之后再开始吸气;或者还可以先开始吸气,之后再开始供气。此外,可以先结束供气,之后再结束吸气;还可以结束吸气,之后再结束供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本发明具体化为由有机质原料制备堆肥的堆肥制备装置。本发明还可以适用于通过有机质原料的发酵得到生物质燃料的情形。
权利要求
1.机质原料发酵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堆积部,用于堆积有机质原料; 供气装置,设置在所述堆积部中,从下方经由供气口向所述堆积部中堆积的有机质原料供气;以及 吸气装置,具有埋入部,用于从吸气口吸收所述有机质原料中的空气,其中,包括所述吸气口在内的所述埋入部的至少一部分被埋入到所述堆积部中堆积的有机质原料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质原料发酵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埋入部由形成筒状的筒状体构成,该筒状体的一端的开口部形成所述吸气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有机质原料发酵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气装置包括吸气配管部,其中,所述吸气配管部用作与所述埋入部相连接的吸气通路,所述埋入部悬挂在所述吸气配管部上并由其支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有机质原料发酵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气配管部具有柔软性或伸缩性,从而能够调整所述埋入部的高度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有机质原料发酵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埋入部的外表面设置有埋入显示部,用于显示所述埋入部在有机质原料中的埋入量。
6.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有机质原料发酵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质原料发酵处理装置用于制备堆肥。
7.机质原料发酵处理物的制备方法,通过发酵堆积部中堆积的有机质原料来制备发酵处理物,其特征在于,包括: 埋入工序,对于具有可吸气的吸气口的埋入部,至少将所述吸气口埋入到所述堆积部中堆积的有机质原料的内部;以及 通气工序,对于所述堆积部中堆积的有机质原料,通过所述堆积部中设置的供气装置从下方进行供气,并且在该供气状态下从所述吸气口吸收所述有机质原料中的空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有机质原料发酵处理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通气工序中,使得通过所述吸气口从所述有机质原料中吸收的空气流量大于通过所述供气装置对所述有机质原料供气的空气流量。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有机质原料在发酵过程中实现充分通气的有机质原料发酵处理装置(堆肥制备装置(10)),包括堆积部(11),用于堆积有机质原料;供气装置(送风管(14)、供气口(15)),设置在堆积部(11)中,从下方经由供气口(15)向堆积部(11)中堆积的有机质原料供气;以及吸气装置(吸气导管(20)、吸气口(21)、吸气管(22)),具有埋入部(吸气导管(20)),从吸气口(21)吸收有机质原料中的空气,其中,包括吸气口(21)在内的所述埋入部的至少一部分被埋入到堆积部(11)中堆积的有机质原料的内部。
文档编号C05F17/02GK103086774SQ201210395269
公开日2013年5月8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17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27日
发明者青山谦司, 杉本安宽 申请人:索拉内克斯日本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