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刺参池塘养殖的可移动式人工礁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80559阅读:250来源:国知局
适用于刺参池塘养殖的可移动式人工礁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适用于刺参池塘养殖的可移动式人工礁装置,包括主机、支撑绳、充气袋和吊筐,主机通过输气管道与若干个充气袋连通,输气管道包括主输气管道,主输气管道分出若干支输气管道,主输气管道上设有总阀门,支输气管道上设有分阀门;支撑绳固定于池塘相对的两端,与充气袋通过环形扣平行扣合,吊筐连接于环形扣的下端,吊筐内设有刺参附着板,所述充气袋的空间能保证充气时的浮力带动吊筐浮于水中。本实用新型的可移动式人工礁装置,可自动控制在水中的浮沉状态,便于刺参监测管理和收获采捕;有效防止被泥沙掩埋;增加刺参的附着面积,提高水体的利用率,同时为藻类的生长提供了空间,丰富了刺参的饵料来源。
【专利说明】适用于刺参池塘养殖的可移动式人工礁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刺参增养殖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刺参池塘养殖可移动式人工礁
>J-U ρ?α装直。
【背景技术】
[0002]池塘养殖是我国刺参增养殖业最重要的养殖方式,即通过在潮间带中、低潮区修建池塘,在池底投放附着基作为刺参的生存空间来进行生态型粗放式养殖。人们在普通泥沙底质的基础上利用石块、瓦片、扇贝笼等作为刺参礁,为刺参提供栖息场所。但上述传统的人工礁在刺参池塘养殖中存在以下问题:
[0003]I)由于养殖的刺参位于池底,参礁结构复杂,日常管理对刺参生长状况的检查监测、收获采捕时非常不便,必须由专门的潜水员才能潜入池底操作,耗时长、效率低;
[0004]2)海水含有大量泥沙等颗粒物,进入池塘后很快沉淀到池底,所投放的参礁在一段时间后会被泥沙所覆盖,造礁也就失去意义,清理工作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
[0005]3)传统人工礁刺参可附着面积很少,水体有效利用率低。
[0006]因此,研发一套适合刺参池塘养殖的人工参礁,对我国刺参池塘养殖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0007]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人工礁维护困难,容易被泥沙等颗粒覆盖及传统人工礁刺参可附着面积少,水体有效利用率低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刺参池塘养殖的可移动式人工礁装置,通过自动化的设计,使人工礁悬浮于水中或沉入池底,且所述人工礁设置刺参附着板,可采用波形板,增加了刺参可附着面积,提高水体有效利用率。
[0008]本发明的技术效果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9]适用于刺参池塘养殖的可移动式人工礁装置,包括主机、支撑绳、充气袋和吊筐,所述主机通过输气管道与充气袋连通,所述输气管道包括主输气管道,主输气管道分出若干支输气管道,主输气管道上设有总阀门,支输气管道上设有分阀门;所述支撑绳两端分别固定于池塘相对的两端,所述充气袋通过若干个环形扣与支撑绳平行扣合,所述吊筐连接于环形扣的下端,所述吊筐内设有若干块刺参附着板,所述充气袋的空间能保证充气时的浮力能带动吊筐浮于水中。
[0010]本发明所述的可移动式人工礁装置,所述主机为气体发生装置,为装置提供充气系统。作为优选,本发明所述主机包括动力机和罗茨鼓风机。
[0011]本发明所述的可移动式人工礁装置,优选每个吊筐内刺参附着板为7~12个,相邻两块板之间的距离为2.5~4.5cm。且优选吊筐为聚乙烯吊筐,刺参附着板为聚乙烯刺参附着板。本发明采用聚乙烯材质,吊筐和刺参附着板密度小。优选所述充气袋的直径为
6.0~8.5cm,吊筐体积为0.04~0.17m3,适当的充气袋和吊筐大小的设计及吊筐和刺参附着板材质的选择,可保重在充气袋的浮力作用下吊筐容易悬浮,且材质无毒无害,适于刺参附着和生长。更进一步作为最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刺参附着板为波纹板,可增大刺参的附着面积,提高养殖效率,同时为藻类的生长提供空间,丰富了刺参的饵料来源。
[0012]本发明所述的可移动式人工礁装置,优选所述支输气管道与充气袋之间以软管连接。在支输气管道与充气袋间设置软管连接,充放气时充气袋能自由移动;且软管具有一定富余长度,所述支撑绳也可接触池底,采用这样的设计,在放气状态下,支撑绳、充气袋和吊筐可沉于水底,当启动系统充气后,由于浮力作用,充气袋上浮带动吊筐上升。
[0013]本发明所述的可移动式人工礁装置,优选所述支输气管道与充气袋之间以软管连接。
[0014]本发明所述的可移动式人工礁装置,优选还包括吊绳,所述吊筐通过吊绳连接于环形扣上。通过吊绳,吊筐的活动自由度增大,但根据现有养殖池的大小,吊绳长度优选为10?20cm,不宜过长,防止吊筐随充气袋浮于水面,影响刺参生长。
[0015]本发明所述的可移动式人工礁装置,适用于刺参池塘养殖,其各组件的尺寸可根据养殖池的大小调整,根据现在一般的养殖池标准,作为优选,输气管道的直径为2.0?
7.5cm,软管的直径为1.5?3.0cm,长度为1.5?2.0m。
[001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0017]( I)本发明的可移动式人工礁装置,通过在主机与主输气管道之间设置总阀门,支输气管道与每个充气袋之间设置分阀门,可控制充气袋在水中的浮沉状态,并可以通过阀门的调节,分别控制每个充气袋的充气量,实现分别调节每个充气袋和与其相连的吊筐在池塘中的浮沉状态,便于刺参监测管理和收获采捕;
[0018](2)本发明的可移动式人工礁装置,吊筐和刺参附着板采用无毒无害的聚乙烯材料,重量轻,适合于在水中悬浮;采用波纹板时还可增大刺参的附着面积,提高水体利用率和养殖效率,同时为藻类的生长提供了空间,丰富了刺参的饵料来源;
[0019](3)本发明的可移动式人工礁装置,可定期对装置进行充气,能有效防止吊筐被泥沙掩埋,大大节省了清理刺参礁所耗费的人力、财力。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0]本发明附图2幅,
[0021]图1.本发明的可移动式人工礁装置充气状态下的俯视图;
[0022]图2.本发明的可移动式人工礁剖视图;
[0023]其中,1.池塘,2.动力房,3.柴油机,4.罗茨鼓风机,5.总阀门,6.主输气管道,
7.支输气管道,8.分阀门,9.软管,10.支撑绳,11.充气袋,12.吊筐,13.环形扣,14.吊绳,15.刺参附着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述非限制性实施例可以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更全面地理解本发明,但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
[0025]实施例1
[002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2所示:
[0027]—种适用于刺参池塘养殖的可移动式人工礁装置,包括主机、支撑绳10、充气袋11和吊筐12,在池塘I的岸边建造动力房2,动力房内安装主机,主机包括柴油机3和罗茨鼓风机4 ;罗茨鼓风机4连接主输气管道6,主输气管道6分出40个支输气管道7,支输气管道7上连接软管9,软管9与充气袋11连通。所述主输气管道6上安装有总阀门5,支输气管道7上安装有分阀门8。池塘I相对的两岸固定木桩拉起40条支撑绳10,每个充气袋11通过多个环形扣13与I根支撑绳10平行扣合,吊筐12用吊绳14连接于环形扣13的下端,吊筐12内均匀分布7片刺参附着板15,所述刺参附着板为波纹板,供养殖的刺参附着生长,波纹板间距为4.5cm,吊筐规格长40cm,宽36cm,高30cm。
[0028]所述主输气管道6为VPC材料,直径为5.0cm,充气袋直径为7.5cm,软管直径为
2.0cm,长度为2m,吊绳14长度为10cm。
[0029]在不充气的状态下,支撑绳足够长,可使吊筐12自然沉在池塘I水底,给刺参栖息附着和饵料生长提供空间。当启动柴油机3动力系统后,罗茨鼓风机4鼓风,用总阀门5控制气体依次通过主输气管道6、支输气管道7和软管9进入充气袋11,由于浮力作用,充气袋11上浮带到吊筐12上升,有效防止吊筐12载体被泥沙掩埋,也便于刺参监测管理和收获采捕;且吊筐内波纹板的设计,增加了刺参的附着面积,提高了水体的利用率,同时为藻类的生长提供了空间,丰富了刺参的饵料来源。
【权利要求】
1.适用于刺参池塘养殖的可移动式人工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机、支撑绳(10)、充气袋(11)和吊筐(12 ),所述主机通过输气管道与若干个充气袋(11)连通,所述输气管道包括主输气管道(6),主输气管道(6)分出若干支输气管道(7),主输气管道(6)上设有总阀门(5),支输气管道(7)上设有分阀门(8);所述支撑绳(10)两端分别固定于池塘相对的两端,所述充气袋(11)通过若干个环形扣(13)与支撑绳(10)平行扣合,所述吊筐(12)连接于环形扣(13)的下端,所述吊筐(12)内设有若干块刺参附着板(15),所述充气袋(11)的空间能保证充气时的浮力带动吊筐(12 )悬浮于水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式人工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袋(11)的直径为6.0 ?8.5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式人工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筐(12)体积为0.04 ?0.17m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式人工礁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吊筐(12)内刺参附着板(15)为7?12个,相邻两块板之间的距离为2.5?4.5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式人工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筐(12)为聚乙烯吊筐,所述刺参附着板(15)为聚乙烯刺参附着板。
6.根据权利要求1、4或5任意一项所述的可移动式人工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刺参附着板(15)为波纹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式人工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软管(9),所述支输气管道(7)与充气袋(11)之间以软管(9)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式人工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吊绳(14),所述吊筐(12)通过吊绳(14)连接于环形扣(13)上,吊绳(14)长度为10?20cm。
【文档编号】A01K61/00GK203692181SQ201420004090
【公开日】2014年7月9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3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3日
【发明者】李云峰, 郝崇波, 鲍相渤, 苏浩, 高祥刚, 高磊, 刘卫东 申请人: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