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紫紫孢菌和植物乳杆菌的复合菌剂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67549阅读:57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淡紫紫孢菌和植物乳杆菌的复合菌剂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根结线虫病又称为“瘤子病”,是发生在蔬菜上较为严重的病害之一,主要危害黄瓜、苦瓜、番茄、茄子、菜豆、芹菜、菠菜、胡萝卜等多种常见蔬菜。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蔬菜产业结构的调整,蔬菜保护地栽培面积的迅速扩大,根结线虫病的发生也日益严重,一般产量损失达30~50%,严重时甚至导致绝收。此外,根结线虫病还可以与真菌、细菌、病毒相互作用形成复合侵染,加重了枯萎病、根腐病等土传性真菌病害和部分细菌病害的发生。目前,由根结线虫引起的病害已严重制约着我国保护地作物的发展和稳产,影响着全国农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

迄今为止,对线虫病害的防治方法主要采用化学农药防治、农业轮作防治以及利用抗病品种等多种方法来防治和控制黄瓜根结线虫病害。化学防治因为具有高效、速效的优势,是农民目前采用控制蔬菜黄瓜根结线虫病的常用防治方法。但是,许多化学农药如二溴氯丙烷(dbcp)和甲基溴容易诱导非靶标生物产生抗性、潜在毒性,具有高毒性,残留量高,对食品安全、环境污染、臭氧层有较大的隐患,同时和当今发展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宗旨相违背,因此己被陆续禁用。

农业防治可以通过轮作的方法改良土壤环境来减少虫源,靠增施有机肥料,提高土壤肥力以及靠通过施加碱性肥料,调节土壤ph值等防治方法防治植物线虫病害。但局限于有限的种植面积、温室建设的高成本投资,农户受环境和利益的影响,很难接受土地空闲,或者与经济价值和收益不高的作物轮作,因此靠农业防治线虫病害在我国目前不能很好地实施。抗性品种的栽种曾一度是防治黄瓜根结线虫病害比较有效而且广泛使用的防治措施,目前有许多抗性基因(m-1.2基因)已成功地应用于马铃薯、大豆和烟草的生产实践中抗根结线虫。然而抗病性种质资源相对缺乏,目前对一些经济作物的抗病育种的研究正在不断深入的进行。由于农业防治的局限性,抗性品种的资源缺乏以及化学杀线虫剂带来的高毒性、高残留、耐药性和安全等问题,急需找到一种更好的防治线虫病害的方法,而生物防治克服了农业防治和化学杀线虫剂所带来的一系列的弊端,是一种安全、有效和无污染的防治方法,是人们追求和提倡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淡紫紫孢菌和植物乳杆菌的复合菌剂,本发明选用淡紫紫孢菌和植物乳杆菌的组合,在一定程度上拮抗土传病原物,提高植物抗病性而降低对蔬菜的病害,从而可以促进蔬菜生长、降低根结线虫的危害。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设计一种淡紫紫孢菌和植物乳杆菌的复合菌剂,包括重量比为8~12:1的淡紫紫孢菌菌剂和植物乳杆菌菌剂,所述淡紫紫孢菌菌剂中的孢子浓度不小于109个孢子/ml,所述植物乳杆菌菌剂中芽孢含量不小于15.0×109cfu/ml。

优选的,所述淡紫紫孢菌为pl36-1-1菌株,其保藏编号为cctccno:m2016683;其是在已分离、筛选得到的原始菌株pl36-1(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线虫实验室)基础上,发明人进一步通过紫外诱变而得到的稳定突变子,进而得到的变异的淡紫紫孢菌菌株pl36-1-1,并于2016年11月25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地址:中国湖北省武汉市武汉大学,邮编430072)。

所述植物乳杆菌为常规市售菌剂atcc8014标准菌。

优选的,所述复合菌剂为可湿性粉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淡紫紫孢菌菌8~12份、植物乳杆菌菌剂1份、硅藻土16~30份、明胶3~6份、高岭土10~15份。

本发明复合菌剂是由目标微生物(有效菌)经过工业化生产扩繁后,利用多孔材料作为吸附剂(硅藻土、明胶、高岭土)吸附菌体加工制成的活菌制剂。

本发明复合菌剂用于拌种或蘸根,具有直接或间接改良土壤、恢复地力、预防病害、维持根际微生物区系平衡、降解有毒害物质、增强作物免疫力、提高作物产量和品种等作用,是未来绿色农业的发展方向。

本发明具有以下积极有益的技术效果:

(1)本发明筛选获得特定比例的淡紫紫孢菌和植物乳杆菌恰好能够相互促进,能有效克服单一菌剂的不足之处,对进一步开发二元或多元复合生防菌剂是十分有意义,也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依据,本发明复合菌剂作为植物土传病原物的生防制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淡紫紫孢菌与植物乳杆菌组合能够协同作用,大幅促进蔬菜的生长、防治并诱导其防御反应而降低蔬菜根结线虫危害;植物乳杆菌能够促进蔬菜生长和淡紫紫孢菌的侵染,而淡紫紫孢菌又能促进植物乳杆菌在发棵期与成熟期蔬菜根围的定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在以下实施例中所涉及的仪器设备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常规仪器设备;所涉及的生化试剂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常规市售产品。

实施例1:一种淡紫紫孢菌和植物乳杆菌的复合菌剂(可湿性粉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淡紫紫孢菌菌10份、植物乳杆菌菌剂1份、硅藻土24份、明胶5份、高岭土12份,所述淡紫紫孢菌菌剂中的孢子浓度不小于109个孢子/ml,所述植物乳杆菌菌剂中芽孢含量不小于15.0×109cfu/ml。

所述淡紫紫孢菌为pl36-1-1菌株(保藏编号为cctccno:m2016683);所述植物乳杆菌为atcc8014标准菌。

实施例2:一种淡紫紫孢菌和植物乳杆菌的复合菌剂(可湿性粉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淡紫紫孢菌菌8份、植物乳杆菌菌剂1份、硅藻土16份、明胶3份、高岭土10份,所述淡紫紫孢菌菌剂中的孢子浓度不小于109个孢子/ml,所述植物乳杆菌菌剂中芽孢含量不小于15.0×109cfu/ml。

所述淡紫紫孢菌为pl36-1-1菌株(保藏编号为cctccno:m2016683);所述植物乳杆菌为常规市售菌剂atcc8014。

实施例3:一种淡紫紫孢菌和植物乳杆菌的复合菌剂(可湿性粉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淡紫紫孢菌菌12份、植物乳杆菌菌剂1份、硅藻土30份、明胶6份、高岭土15份,所述淡紫紫孢菌菌剂中的孢子浓度不小于109个孢子/ml,所述植物乳杆菌菌剂中芽孢含量不小于15.0×109cfu/ml。

所述淡紫紫孢菌为pl36-1-1菌株(保藏编号为cctccno:m2016683);所述植物乳杆菌为常规市售菌剂atcc8014。

效果对比实验:

(1)实验设计

本实验设不接种对照(ck)、处理1单接种淡紫紫孢菌菌剂(pl36-1-1)cctccno:m2016683、处理2单接种植物乳杆菌菌剂(atcc8014标准菌)、处理3接种实施例1复合菌剂共四个处理,随机排列,每个处理重复5次。

取长年发生黄瓜根结线虫病害严重的土壤混匀,装入消毒过的花盆,每盆植入一株黄瓜苗,5天以后接种上述不同处理的菌剂。30盆为一重复,共600盆。其它常规管理相同。

(2)实验结果

表1不同处理防治黄瓜根结线虫病的结果

表1数据表明,本发明中由淡紫紫孢菌和植物乳杆菌组成的复合菌剂不仅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抑制病原物、提高植物抗病性、降低病害和促进植物生长。与单接种淡紫紫孢菌或植物乳杆菌相比,采用本发明淡紫紫孢菌和植物乳杆菌的组合接种,能够促进淡紫紫孢菌的侵染和两种菌剂在根围的定殖,复合菌剂能显著促进蔬菜的生长(如株高,茎粗、地上鲜重、地上干重和产量等)和降低根结线虫对蔬菜的危害。

本发明筛选评价获得的淡紫紫孢菌和植物乳杆菌组合恰好能够相互促进、协同作用而更有效地发挥生理生态功能,能有效克服单一菌剂的不足之处(淡紫紫孢菌生长较慢,前期侵染速度慢,生防效果不够稳定等;施入土壤中的植物乳杆菌种群数量快速下降等)。这对于进一步开发二元或多元复合生防菌是十分有意义,也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依据。显而易见,本发明淡紫紫孢菌和植物乳杆菌组合菌剂作为植物土传病原物的生防制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