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嘧啶衍生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的嘧啶衍生物,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可用于农业和园艺领域作为除草剂和杀真菌剂的嘧啶衍生物。
在许多农业和园艺作物栽培期间,业已使用大量的除草剂来控制杂草的生成,而杂草的控制在以往是需要大量劳动力的,并且许多其它的农用化学药品也被用于控制各种作物的病虫害。但是,由于农用化学药品的功效不高,抗药性病虫害的出现所导致的化学药品使用受到限制,植物毒性和残留造成农用化学药品对环境的污染等问题,因此迫切需要开发研制新的低剂量、高效安全使用的化合物。
EP461,079、WO91/10653、J.Chem.Res.(S),1977,186等文献公开了类似于本发明所述的化合物。
本发明涉及可用于农业和园艺领域作为除草剂或杀真菌剂的新化合物,这些新化合物能很好地以工业规模合成,在较低剂量时具有较强的功效,使用安全,对农作物的选择性高。
本发明涉及嘧啶衍生物及其盐,它们作为除草剂和杀真菌剂而用于农业和园艺领域,该衍生物用下列通式(Ⅰ)表示
式中R1和R2各自分别为氢、烷基、链烯基、炔基、苯基、氰基、COOR9,其中R9为氢或烷基;卤素、OR10,其中R10为氢、烷基、链烯基、炔基、苯基或环烷基;SR11,其中R11为氢、烷基、链烯基、炔基、苯基或环烷基;OCOR12,其中R12为氢、烷基、链烯基、炔基、苯基或环烷基;氨基或Z1P(=Z2)(Z8R18)(Z4R14),其中R18和R14各自分别为氢、烷基、链烯基、炔基、苯基或环烷基;Z1、Z2、Z3和Z4各自分别为O或S;或一起形成氧代、硫代、环状酮缩醇、环状硫代酮缩醇;=CR15R16,其中R15和R16各自分别为氢、硝基、氰基、烷基、链烯基、炔基、烷基羰基、氨基甲酰基、羧基、烷氧基羰基、链烯氧基羰基、炔氧基羰基、苯基、烷磺酰基或苯磺酰基;=NR17,其中R17为氢、烷基、链烯基、炔基、苯基或环烷基;=NNR18R19,其中R18和R19各自分别为氢、烷基、链烯基、炔基、苯基、环烷基、烷氧基羰基或羧基;=NOR20;其中R20为氢、烷基、链烯基、炔基、苯基或环烷基,或选自下组中的螺环 式中R3和R5各自分别为氢、卤素、烷基、链烯基、炔基、苯基、环烷基、S(O)mR21,其中R21为氢、烷基、链烯基、炔基、苯基或环烷基;m为整数0、1或2;NR22R23,其中R22和R23各自分别为氢、烷基、链烯基、炔基、苯基或环烷基,或者可以一起形成一个环;NR24NR25R26,其中R24、R25和R26各自分别为氢、烷基、烷氧基羰基或苯基;OR27,其中R27为氢、烷基、链烯基、炔基、苯基或环烷基;氰基、COOR28;其中R28为氢、烷基、链烯基、炔基、苯基或环烷基;CONR29R30,其中R29和R30各自分别为氢、烷基、链烯基、炔基、苯基或环烷基;PZ5(OR31)(OR32),其中Z5为O或S,R31和R32可以相同或不同,表示烷基或苯基;
式中R4为氢、卤素、氨基、氰基、烷基、链烯基、炔基、苯基、环烷基、COOR33,其中R33为氢、烷基、链烯基、炔基、苯基或环烷基;COR34,其中R34为氢、烷基、链烯基、炔基、苯基或环烷基;CONR35R36,其中R35和R36各自分别为氢、烷基、链烯基、炔基、苯基或环烷基;OR37,其中R37为氢、烷基、链烯基、炔基、苯基或环烷基;S(O)pR38,其中R38为氢、烷基、链烯基、炔基、苯基或环烷基,p为整数0,1或2;但当R4为氢时,R3和R5不同,并且R4与R3或R5和一嘧啶环形成用下式表示的稠环 其中A、B、D、和E中的一个为 ,O,S(O)q或 ,其余为 ,而r1、r2和r3各自分别为氢、卤素、烷基、苯基、烷基羰基、苯基羰基、烷氧基羰基,或者可以与相邻的r1或r3一起形成一双键,q为整数0、1或2;
式中R6和R7各自分别为氢、卤素、烷基、链烯基、炔基、苯基、环烷基、S(O)rR39,其中R39为烷基,链烯基、炔基、苯基或环烷基,r为整数0、1或2;OR40,其中R40为氢、烷基、链烯基、炔基、苯基或环烷基;COOR41,其中R41为氢、烷基、链烯基、炔基、苯基或环烷基;CONR42R43,其中R42和R43各自分别为氢、烷基、链烯基、炔基、苯基或环烷基;氨基、硝基或氰基,但R6和R7不同时为氢。
式中R8可以相同或不同,为卤素、烷基、链烯基、炔基、苯基、环烷基、S(O)tR44,其中R44为烷基、链烯基、炔基、苯基或环烷基,t为整数0、1或2;OR45,其中R45为氢、烷基、链烯基、炔基、苯基或环烷基;COOR46,其中R46为氢、烷基、链烯基、炔基、苯基或环烷基;CONR47R48,其中R47和R48各自分别为氢、烷基、链烯基、炔基、苯基或环烷基;氨基、硝基或氰基;
n为整数0、1、2或3,但是当R1和R2均为氢时,R4表示与R3或R5和一嘧啶环一起形成的如上所述的稠环。
在对本发明所用取代基的定义中,每一取代基还可以进一步被下述取代基取代1、烷基,链烯基和炔基卤素、羟基、烷氧基、苯基、硝基、氰基、烷氧基羰基、烷基硫代和烷基羰氧基2、苯基卤素、烷基、烷氧基和硝基3、环烷基烷基、烷氧基、羧基和烷氧基羰基4、氨基烷基、链烯基、炔基、烷氧基羰基和烷基羰基5、羧基碱金属6、氨基甲酰基烷基对于R17为烷基的取代基,除了上述所列之外,还可以列举出P(=O)(OH)2、P(=O)(O-烷基)2和P(=S)(O-烷基)2。对于R4为链烯基的取代基,除了上述所列之外,还可以列举出三烷基甲硅烷基。
在上述定义中,烷基的碳原子数一般为1-6,链烯基和炔基的碳原子数分别为2-6,环烷基的碳原子数为3-6。
对于与NR22R23一起形成的环,可以举出如下例子
在通式(Ⅰ)中,当R1和R2不同时,存在有旋光异构体,本发明所述的化合物包括该异构体。
本发明的化合物可以按照下述方法制备,或者也可以用与从被认为适当的方法中所选择出的方法相类似的已知方法来制备。
其中R’3、R4、R5、R6、A和n定义同上;R”3为氢、烷基、链烯基、炔基,苯基或环烷基;R13为S(O)mR21,其中的R21和m同上述定义;NR22R23,其中的R22和R23同上述定义;NR24NR25R26,其中的R24、R25和R26定义同上;OR27,其中的R27定义同上;COOR28,其中的R28定义同上;CONR29R30,其中的R29和R80定义同上,或为氰基;R50和R’50为烷基;R51为烷氧基;R52为烷基、链烯基或炔基;X为卤素,Y为O、S或NR53,其中的R53为氢、烷基、苯基或烷氧基;B为可被取代且可带有1或2个不饱和键的C2-C4的亚烷基;V为C1-C3且其中的一个碳可被O、S或Nr’3取代的亚烷基,其中的r’3为氢、烷基或苯基。该亚烷基还可以被烷基羰基、苯基羰基或烷氧基羰基取代。Q为诸如卤素、烷磺酰基和苯磺酰基之类的消去基团。
上述反应a是这样完成的使原料脒,其无机酸盐或其有机酸盐如羧酸盐与β-二羰基化合物在溶剂中,在有碱存在下,于室温至溶剂的沸点温度下,反应进行1-48小时。所述的溶剂可以采用醇,如乙醇;醚,如THF;烃,如苯和甲苯;DMF等等,或者用它们的混合物。所述的碱可以采用低级醇的金属醇化物,如甲醇钠和甲醇钾;无机碱,如碳酸钾和氢氧化钠;以及有机碱,如DBU。
上述反应b是在溶剂中,有氧化剂存在下,于室温至所述的溶剂的沸点温度下完成的。所述的溶剂可以采用水,醚如二噁烷,烃如苯和甲苯、乙酸、乙酐、吡啶、卤代烃如二氯甲烷,或者使用它们的均相或双层混合物。氧化剂可以采用KMnO4,K2Cr2O7和SeO2。
上述反应c是在溶剂中或无溶剂下,有卤化剂存在时,于室温至溶剂的沸点温度下完成的。所述的溶剂可以采用含卤素的烃,如二氯甲烷和氯仿;烃,如苯和甲苯;或它们的混合物。卤化剂可以采用POX8、PX8和PCl5,其中X为卤素。
上述反应d是在溶剂中,有酸或碱存在下,于室温至溶剂的沸点温度下,反应1-48小时完成的。如果Y为O,可以用水、二噁烷等,或它们的混合物作溶剂。若反应用酸的话,可以使用硫酸,磷酸二氢钠,磷酸二氢钠与磷酸的混合物等,反应在90℃至溶剂沸点温度下反应1-10小时。如果Y为S,可以用醚如二噁烷,烃如苯和DMF等作溶剂。碱可以采用硫化钠等,反应在室温至所用溶剂沸点温度下,在1-48小时内完成。如果Y为NR53,可以用水,醇如甲醇,醚如二恶烷,以及DMF等,或它们的混合物作溶剂。若用碱,需要时,可将碳酸钾和氢氧化钠等与NH2R53并用,然后,反应在室温至溶剂的沸点温度,必要时在一定压力下,于1-48小时内完成。
上述反应e是在溶剂中,有碱存在下,于室温至溶剂的沸点温度下,反应几分钟至24小时完成的。所述的溶剂可以采用醇如乙醇,醚如THF和二噁烷,烃如苯和甲苯,以及DMF等,或它们的混合物。碱,可以采用低级醇的金属醇化物,如甲醇钠和乙醇钾;无机盐,如碳酸钾和氢氧化钠;有机盐,如DBU等。
上述反应f是在溶剂中,有碱存在下,于-78℃至溶剂的沸点温度下,反应几分钟至24小时完成的。溶剂,可以采用醚如THF和DMF等。碱,可以采用氢化钠,叔丁醇钾,正丁基锂和二异丙基氨化锂。
上述反应g是在一种含卤素烃如氯仿中,有过氧酸存在下,于-10℃至溶剂沸点温度下,反应1-24小时完成的。另外,该反应亦可在醚如THF以及DMF等中,有氧存在下,于0℃至溶剂沸点温度下反应1-48小时完成的,或利用无机碱如氢氧化钠在含有烃如甲苯和水的双层溶剂中,有季铵盐存在下,进行空气氧化反应完成上述反应。
上述反应h是在溶剂中,有卤化剂存在下,于-10℃至溶剂沸点温度下,反应1-48小时完成的。溶剂,可以采用含卤素的烃如四氯化碳和氯仿,烃如苯和甲苯,以及它们的混合物等。卤化剂可用N-氯代琥珀酰亚胺和N-溴代琥珀酰亚胺等,必要时还可用过氧化苯甲酰作为催化剂。
上述反应i是在溶剂中,有氧化剂存在下,于0℃至溶剂沸点温度下,反应1-48小时完成的。溶剂可以采用水,醚如二噁烷,烃如苯和甲苯,含卤素烃如二氯甲烷,或它们的均相或双层混合物。氧化剂可以采用KMnO4,K2Cr2O7,NiO2,氯醌,N-氯代琥珀酰亚胺和N-溴代琥珀酰亚胺等。
上述反应j是在醚如二甲氧基乙烷或烃如甲苯中,有Lawesson试剂存在下,于0℃至溶剂沸点温度下,反应1-24小时完成的。
上述反应k是在水,醇如甲醇,或它们的混合物中,有NaBH4存在下,于0℃至溶剂沸点温度下,反应1-48小时完成的。
上述反应1是在溶剂中,有碱存在下,于0℃至溶剂沸点温度下,反应几分钟至24小时完成的。溶剂可以采用醇如乙醇,酮如丙酮,醚如TMF和二噁烷,烃如苯和甲苯以及DMF等。或它们的混合物。碱可以用无机碱;如氢化钠,叔丁醇钾,碳酸钾和氢氧化钠,以及有机碱,如DBU。
上述反应m是在溶剂中或无溶剂下,有卤化剂存在时,于0℃至溶剂沸点温度下反应完成的。溶剂可以采用水,含卤素烃如二氯甲烷和氯仿,烃如苯和甲苯,或它们的混合物。卤化剂可以用HX、PX3,SOCl2等,其中X为卤素。
上述反应O是在溶剂中,-78℃至溶剂沸点温度下反应几分钟至10小时完成的。所述溶剂可以采用醚,如二乙醚,烷基化试剂可用烷基金属,如烷基锂,以及Grignard试剂,如溴化烷基镁,等等。
上述反应p是在溶剂中,有酸性催化剂存在或无催化剂存在下,于0℃至溶剂沸点温度下完成的。溶剂可以采用醇如乙醇,烃如甲苯,含卤素的烃如氯仿,醚和DMF等,或它们的混合物。所述催化剂可以用无机酸如盐酸和硫酸以及有机酸如乙酸。
上述反应q是在溶剂中,有碱存在或无碱存在下,于-78℃至溶剂沸点温度下完成的。在该反应中,如必要时可以加入催化剂。溶剂可以采用醚如THF,烃如苯和甲苯,含卤素烃如氯仿和二氯甲烷以及它们的混合物。碱可用无机碱,如氢化钠和叔丁醇钾,有机金属碱,如丁基锂,有机碱,如DBU和吡啶。催化剂可以采用路易斯酸,如TiCl4和SnCl4。
下列结构式表示的上述化合物ⅰ)和ⅱ)是已知的或按照本领域的常规方法(J.Org.Chem.,43,346(1978)或J.Med.Chem.,28,934(1985))制备的 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其中每一化合物的化学结构是由IR、NMR、MS等分析试验所得结果来确定的。
实施例12-(2-氯苯甲酰基)-4-三氟甲基-5,6-二氢呋喃[2,3-d]嘧啶(化合物编号Ⅲ-13)
将0.7g金属钠溶于50ml乙醇中,在室温下向所得溶液中加入5g2-(2-氯苯基)盐酸乙脒和5.3gα-三氟乙酰基-r-羟丁基丙酮,然后搅拌并在加热下连续回流18小时。其后将反应溶液减压冷凝,用10%盐酸酸化。过滤分离出沉淀的晶体,洗涤,然后再用乙醚洗涤,干燥,得到5.2g2-(2-氯苯甲基)-4-三氟甲基-5-(2-羟乙基)-6-羟基嘧啶。
向该产物中加入50ml二噁烷,10ml水和3.4gSeO2,将所得溶液在搅拌下连续加热回流3天。然后通过过滤从反应后的溶液中分离出元素Se,滤液用饱和盐水洗涤,减压冷凝,接着用硫酸镁干燥,沉淀出晶体。该晶体用乙醚洗涤后得到4g2-(2-氯苯甲酰基)-4-三氟甲基-5-(2-羟乙基)-6-羟基嘧啶。
向该产物中加入200ml甲苯和2gPOCl3,然后搅拌所得溶液,加热回流2小时。将反应后的溶液冷凝,加入水,用二氯甲烷萃取,再用饱和盐水洗涤,用硫酸镁干燥,减压冷凝得到晶体。所得晶体用乙醚提纯,得到3g标题化合物。
实施例22-(2-氯苯甲酰基)-4-三氟甲基呋喃[2,3-d]嘧啶(化合物编号Ⅲ-16) 将0.5g2-(2-氯苯甲酰基)-4-三氟甲基-5,6-二氢呋喃[2,3-d]嘧啶溶于20ml甲苯中,再向其中加入2gNiO2,然后加热回流5小时。通过过滤从反应溶液中分离出不溶物,滤液用饱和盐水洗涤,再用MgSO4干燥,减压冷凝,然后用硅胶柱色谱提纯,得到250mg标题化合物。
实施例3
2-(2-氯苯甲酰基)-4-三氟甲基-5,6-二氢吡咯[2,3-d]嘧啶(化合物编号Ⅲ-17) 将5g2-(2-氯苯甲酰基)-4-三氟甲基-5-(2-羟乙基)-6-羟基嘧啶溶于30mlPOCl3中,然后加热回流2小时。该反应溶液减压冷凝后倾倒入水中,用二氯甲烷萃取。萃取后,萃取物用饱和盐水洗涤,再用MgSO4干燥,减压冷凝,然后用硅胶柱色谱提纯,得到3g2-(2-氯苯甲酰基)-4-三氟甲基-5-(2-氯乙基)-6-氯嘧啶。
将1g2-(2-氯苯甲酰基)-4-三氟甲基-5-(2-氯乙基)-6-羟基嘧啶溶于10mlMeOH中,向此溶液中加入3ml氨水,密封在一试管中,然后在100℃下搅拌18小时,向所得反应溶液中加入乙酸乙酯,用饱和盐水洗涤,再用MgSO4干燥,减压冷凝,然后用硅胶柱色谱提纯,得到300mg标题化合物。
实施例42-(2-氯苯甲基)-4-羟基-5,6,7,8-四氢喹唑啉(化合物编号Ⅲ-1) 将0.95g金属钠溶于50ml乙醇中,再向其中加入7g2-(2-氯苯基)盐酸乙脒和6.3g2-乙氧基羰基环己烷,然后将溶液加热回流18小时。冷凝反应溶液,用10%盐酸酸化,然后用水和乙醚洗涤沉淀出的晶体,干燥后获得7.2g2-(2-氯苯甲基)-4-羟基-5,6,7,8-四氢喹唑啉。
实施例52-(2-氯苯甲酰基)-4-氯-5,6,7,8-四氢喹唑啉(化合物编号Ⅲ-3)向6g2-(2-氯苯甲基)-4-羟基-5,6,7,8-四氢喹唑啉中分别加入60ml二噁烷,12ml水和3gSeO2,然后将溶液加热回流18小时。减压冷凝反应溶液,加入20mlPOCl3,再在加热下回流3小时。通过过滤从反应溶液中分离出Se,将滤液减压冷凝,然后加入水,用乙酸乙酯萃取,用饱和盐水洗涤,随后干燥,减压冷凝,用硅胶柱色谱提纯,得到4.2g2-(2-氯苯甲酰基)-4-氯-5,6,7,8-四氢喹唑啉。
实施例62-(2-氯苯甲酰基)-4-甲氧基-5,6,7,8-四氢喹唑啉(化合物编号Ⅲ-4) 将0.7g2-(2-氯苯甲酰基)-4-氯-5,6,7,8-四氢喹唑啉溶于10ml甲醇中,再向其中加入0.6ml甲醇钠的甲醇溶液(28%),然后在室温下搅拌2小时。将此反应溶液倾倒入水中,用乙酸乙酯萃取,再用饱和盐水洗涤,MgSO4干燥,然后减压冷凝,获得0.7g标题化合物。
实施例72-(2-氯苯甲基)-4-羟基喹唑啉(化合物编号Ⅲ-6)
在室温下,将0.6g金属钠溶于50ml乙醇中,再向其中加入5g2-(2-氯苯基)-乙亚氨酸乙酯(acetimidic acid ethyl)盐酸盐和3.9g2-氨基苯甲酸乙酯,然后搅拌此溶液,加热回流18小时。反应溶液被减压冷凝。用10%盐酸酸化,过滤分离出沉淀过的滤液,用水和乙醚洗涤,干燥后得到4g2-(2-氯苯甲基)-4-羟基喹唑啉。
实施例82-(2-氯苯甲酰基)-4-羟基喹唑啉(化合物编号Ⅲ-7)
将含有1.2g2-(2-氯苯甲基)-4-羟基喹唑啉,20ml二噁烷,4ml水和1.0gSeO2的混合物被加热回流18小时。过滤从混合物中分离出的Se,将滤液用饱和盐水洗涤,MgSO4干燥,减压冷凝,然后用乙醚洗涤沉淀出的晶体,得到1.0g2-(2-氯苯甲酰基)-4-羟基喹唑啉。
实施例92-(2-苯甲酰基)-4-甲硫基喹唑啉(化合物编号Ⅲ-9)
向1.0g2-(2-氯苯甲酰基)-4-羟基喹唑啉中加入20ml甲苯和2g POCl3,然后加热回流2小时。反应溶液被减压冷凝,再向其中加入10ml二噁烷和4ml甲硫醇钠的水溶液(15%),在室温下搅拌2小时。将此反应混合物倾倒入水中,用乙酸乙酯萃取,用饱和盐水洗涤,MgSO4干燥,再减压冷凝。将沉淀出的晶体用乙醚洗涤,得到0.7g标题化合物。
实施例102-(2-氯苯甲酰基)-4-甲基氨基-6-三氟甲基嘧啶(化合物编号Ⅰ-14) 先将0.6g4-氯-2-(2-氯苯甲酰基)-6-三氟甲基嘧啶溶于10ml甲醇中,再于室温下向其中滴加0.43g 40%甲胺的甲醇溶液。将该溶液在室温下反应1小时后,加入水,并用稀盐酸中和以便用乙酸乙酯萃取。用饱和盐水洗涤有机层,再用MgSO4干燥,然后将溶剂浓缩。所得残留物用硅胶柱色谱提纯,由此获得0.30g晶体状标题化合物。其熔点为111-112℃。
实施例112-(2-氯-6-氟苯甲基)-4-三氟甲基-二氢吡喃[4,3d]嘧啶(化合物编号Ⅲ-1442) 先将0.14g金属钠溶于20ml乙醇中,再向其中加入1.9g2-(2-氯-6-氟苯基)盐酸乙脒和1.0g3-三氟乙酰基-4-四氢吡喃酮,然后将此溶液搅拌,加热回流3小时。将该反应溶液减压浓缩。用10%盐酸酸化,再用乙酸乙酯萃取,MgSO4干燥,然后再减压浓缩。其浓缩物用硅胶柱色谱提纯,得到0.6g标题化合物。
实施例123-(2-氯苯基)-3-(4-三氟甲基-5,6-二氢呋喃[2,3d]嘧啶-2-基)丙烯酸乙酯(化合物编号Ⅲ-98) 将1.0g2-(2-氯苯甲酰基)-4-三氟甲基-5,6-二氢呋喃[2,3d]嘧啶和1.06g三苯基乙酯基亚甲基乙膦溶于15ml苯中,搅拌此溶液,并加热回流24小时。该反应溶液被减压浓缩,然后用硅胶柱色谱提纯,得到0.78g标题化合物。
表1和表2给出了包括上述实施例化合物在内的本发明的化合物的代表性实施例。在这两个表中,物理参数一栏内括号中的数据是指摄氏度℃。
表1(续)
表1(续)
表1(续)
表1(续)
表1(续)
表1(续)
表1(续)
表1(续)
表1(续)
**1 δ5.15(2H,d),5.75(1H,m),7.4-7.8(4H,m)**2 δ1.50(3H,d),1.80(1H,m),2.20(1H,m),3.00(2H,m),4.50(1H,m),7.40(3H,m),7.70(1H,m)**3 δ1.45(3H,d),1.85(1H,m),2.35(1H,m),2.95(1H,m),3.25(1H,m),3.55(1H,m),7.25-7.70(4H,m)
**4 δ0.78(3H,t),1.0-1.25(4H,m),3.10(2H,m),3.45(2H,m),4.75(2H,t),5.45(1H,m),7.25-7.50(4H,m),7.60(1H,s)**5 δ1.55(3H,d),1.85(1H,m),2.20(1H,m),2.90-3.25(2H,m),4.55(1H,m),7.05-7.45(3H,m),7.60(1H,s)**6 δ1.3-1.4(6H,m),4.00-4.40(6H,m),7.05(1H,d),7.3-7.5(4H,m),7.95(1H,d)**7 δ3.35(3H,d),3.4(2H,m),4.7(2H,t),7.2-7.45(4H,m),11.25(1H,br,d)**8 δ1.2(3H,t),3.35(2H,t),3.55(2H,m),4.7(2H,t),4.8(1H,m),7.2-7.55(4H,m)**9 δ2.95(3H,s),3.4(2H,t),4.7(2H,t),7.2-7.4(4H,m)**10 δ1.00(3H,t),1.30(3H,t),3.45(2H,m),4.05(2H,q),4.30(2H,q),4.75(2H,t),7.30(4H,m)**11 δ1.15(3H,t),2.05(2H,m),2.95(2H,t),4.10(2H,q),4.40(2H,t),7.20-7.40(3H,m),7.65(1H,s)**12 δ2.10(2H,m),3.00(2H,t),4.45(2H,t),4.85(1H,d),6.55(1H,d),7.10-7.30(3H,m)**13 δ2.75(4H,s),3.40(2H,s),3.70(2H,s),4.10(2H,s),7.30(9H,m)
除草剂和杀真菌剂通过对早生作物田的土壤处理或早生作物叶上施用本发明的化合物显示出高的除草活性。本发明的化合物尤其是对早生作物田中的各种杂草,如蟋蟀草、大狗尾草和反枝苋具有高的除草活性,所述的化合物包括对作物如玉米、禾谷类和大豆等具有选择性的化合物。本发明的化合物对水稻田中的杂草,如稗、异型莎草、慈茹等具有显著的除草活性,其中包括对水稻具有选择性的化合物。另外,本发明的化合物可用于控制果园、草坪、铁道两边和空场地等处的杂草。
此外,本发明的化合物具有广谱高效的杀真菌活性,它们可用于控制包括观赏花卉、丛生植物、和牧牛草场在内的农业和园艺作物栽培期间突然蔓延的各种真菌病害。例如,本发明的化合物可用于控制诸如以下的病害甜菜褐斑病(菾菜尾孢Cercospora beticola),花生褐斑病(落化生球腔菌Mycosphaerella arachidis和伯克利球腔菌Mycosphaerella berdeleyi),黄瓜白粉病(苍耳单丝克菌 Sphaerotheca fuliginea),黄瓜茎部腐烂病(甜瓜球腔菌 Mycosphaerella melonis),黄瓜菌核腐烂病(油菜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黄瓜灰霉炳(灰色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黄瓜黑斑病(黄瓜枝孢 Cladosporium cucumerinum),番茄灰霉病(灰色葡萄孢),番茄叶霉病(暗黄枝孢 Cladosporium fulvum),茄子灰霉病(灰色葡萄孢),茄子黑腐病(Corynespora melongenae),茄子白粉病(二孢白粉菌 Erysiphe cichoracearum),草莓灰霉病(灰色葡萄孢),草莓白粉病(葎草单丝壳菌Sphaerotheca humuli),洋葱灰霉僵腐病(葱腐葡萄孢Botrytis alli),洋葱灰霉病(灰色葡萄孢),菜豆菌核腐烂病(油菜核盘菌),菜豆灰霉病(灰色葡萄孢),苹果白粉病(苹果白粉病柄球菌Podosphaera leucotricha),苹果黑星病(苹果黑星菌Venturia inaequalis),苹果花序枯萎病(苹果链核盘菌Monilinia mali),柿子白粉病(Phyllactinia dakicola),柿子炭疽病(柿盘圆孢 Gloeosporium kaki),桃和樱桃褐腐病(果生链核盘菌Monilinia fructicola),葡萄灰霉病(灰色葡萄孢),葡萄白粉病(葡萄白粉病钩丝壳霉Uncinula necator),葡萄软腐病(苹果枯腐病霉Glomerella cingulata)梨黑星病(Venturia nashicola),梨锈病(Gymnosporangium asiaticum),梨斑点落叶病(菊池链格孢Alternaria Kikuchiana),茶叶环斑病(茶盘多毛孢Pestalotia theae),茶叶炭疽病(Colletotrichum theae-sinensis),柑桔疮痂病(柑桔痂囊腔菌Elsinoe fawcetti),柑桔青霉病(意大利青霉Penicillium italicum),柑桔绿霉病(指状青霉Penicillium digitatum),柑桔灰霉病(灰色葡萄孢),大麦白粉病(禾白粉菌 Erysiphe graminis f.sp.hordei),大麦散黑穗病(裸黑粉病 Ustilago nuda),小麦赤霉病(玉蜀黍赤霉Gibberella zeae),小麦锈病(隐匿柄锈菌Puccinia recondita),小麦叶斑病(禾旋孢霉Cochliobolus sativus),小麦眼点病(Pseudocercosporlla herpotrichoides),小麦褐斑病(Leptosphaeria nodorum),小麦白粉病(禾白粉菌Erysiphe graminis f.sp.trictici),小麦雪腐病(Micronertriella nivalis),稻瘟病(Pyricularia oryzae),稻纹枯病(茄属丝核菌 Rhizoctonia solani),水稻恶菌病(稻恶菌赤霉Gibberella fuj ikuroi),水稻胡麻斑病(宫部旋孢霉Cochliobolus miyabeanus),烟草菌核腐烂病(油菜核盘菌),烟草白粉病(二孢白粉菌),郁金香灰霉病(灰色葡萄孢),剪股颖菌核霉腐病(Sclerotinia borealis),鸡脚草白粉病(禾白粉菌 Erysiphe graminis),大豆紫斑病(Cercospora kikuchii),马铃薯和番茄枯斑病(蔓延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ns),黄瓜霜毒病(古巴假霜霉Pseudoperonospra cubensis),葡萄霜霉病(葡萄生单轴霜Plasmopara viticola)。
另外,本发明的化合物对抗苯并咪唑基杀真菌剂的真菌菌株的效力与对该类基团杀真菌易感性的真菌菌株的效力相同。所述的苯并咪唑基杀真菌剂如甲基布托律、苯菌灵和多灵菌,抗药性菌株包括灰霉病(灰色葡萄孢),甜菜褐斑病(忝菜尾孢),苹果黑星病(苹果黑星菌)和梨黑星病(Ventruia nashicola)。
同样,本发明的化合物对抗二甲酰亚胺基杀真菌剂如烯菌酮,杀菌剂和异丙定的灰霉病(灰色葡萄孢)的菌株也如同对该类基团杀真菌剂的易感性菌株一样有作用效果。
本发明的化合物不仅可以用作如上所述的农用化学药品,而且还可以作为防污剂用于防止水生生物对水下结构如翼板,鱼网等的粘附,以及作为一般防腐剂用于家庭和工业上。
当实际应用如上所述获得的本发明化合物时,本发明的化合物可以以普通农用化学药品配制剂的形式使用,该配制剂中含有作为活性成份的由上述通式(Ⅰ)表示的一种或多种化合物。将适量的活性成份与载体混合配制成制剂,如可湿性粉剂、乳油、颗粒剂、粉剂、水溶性制剂和流动剂等,由此而利用其中的活性成份化合物。当最佳配制剂为固体形式时,所述的添加剂或载体可以是植物如大豆粉和小麦粉,硅藻土、磷灰石、石膏、渭石、叶蜡石粉、粘土,白碳黑(二氧化硅),膨润土,矿物油以及矿物细粉。另一方面,当最终配制剂为液体形式时,可以用煤油、矿物油、石油、溶剂石脑油、苯、二甲苯、环己烷、环己酮、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醇、丙酮、植物油和水等作溶剂。除此而外,如果需要,可以加入表面活性剂以提高配制剂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当用本发明的化合物作除草剂或杀真菌剂时,活性成份的含量可以依上述配制剂的种类而改变为不同的浓度。但是,例如,对可湿性粉剂来说,含量可以为5-70%,优选10-30%(wt),对乳油而言,含量可以为3-70%,优选为5-20%(wt),对颗粒剂而言,含量可以为0.01-30%,优选0.05%-10%(wt)。
上述所得可湿性粉剂和乳油可以加水稀释到一定浓度后以悬浮液或乳浊液的形式施用,而颗粒剂和粉剂无需稀释即可使用。具体而言,如为除草剂,可以在杂草萌生前或萌生后喷洒或掺加到杂草上,或加到土壤中。在实际使用本发明除草剂时,使用剂量大于0.1g/10a以活性成份计)。另外,如为杀真菌剂,可以直接喷洒在植物中。
本发明的化合物还可以与已知的杀真菌剂,杀虫剂、杀螨剂、除草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等结合使用。这种结合使不仅能够节省劳动力,而且因结合物之间的协同作用提高了活性。这种情况下,还可以把化合物与多种已知化合物结合使用。
可以与本发明化合物结合使用的除草剂、杀真菌剂、杀虫剂、杀螨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代表性实例例举如下。氨基甲酸酯类除草剂,如杀草丹、草达灭和哌草丹[S-(2,2-二甲基苄基)-1-哌啶基硫代甲酸酯];硫代氨基甲酸酯类除草剂,酰胺类除草剂,如去草胺、丙草胺和mefennaset;二苯醚类除草剂,如氯硝醚和治草醚;敌菌灵类除草剂,如阿特拉津和草净津;磺酰脲类除草剂,如苄嘧磺隆、pyrazosulfuron-ethyl,绿黄隆和sulfometuron-methyl;苯氧羧酸类除草剂,如二甲-4-氯酰肼和二甲-4-氯丁酸;苯氧苯氧丙酸类除草剂,如2,4-滴苯丙酸甲酯;咪唑啉酮类除草剂,如imazaquin;吡啶基氧基苯氧丙酸类除草剂,如吡氟禾草灵;苯甲酰氨基丙酸类除草剂,如新燕灵和furanprop-ethyl;以及其它类除草剂,如哌草磷、香草隆、噻草平、苯敌快、萘氧基苯基丙酰胺、HW-52(4-乙氧基甲氧基苯基-2,3-二氯酰苯胺)、KNW-242[1-(3-甲苯基)-5-苯基-1H-1,2,4-三唑-3-甲酰胺],和(3,7-二氯-8-喹啉羟酸)quinclorac,环己二酮类除草剂,如稀禾定和枯杀达。克菌丹、灭菌丹、秋兰姆、代森锌、代森锰、代森锰锌、甲基代森锌、聚氨基甲酸酯、百菌清、五氯硝基苯、敌菌丹、异丙定、杀菌剂、烯菌酮、氟菌安、cymoxanil、灭锈胺、flutranyl、禾穗宁、氧化萎锈灵、三乙膦酸铝、百维灵、唑菌酮、唑菌醇、丙环唑、cyclobutorazol、双苯三唑醇、hexaconazol、microbutanyl、flusilagol、乙环唑、菌唑灵、粉唑醇、penconazol、diniconazol、cyproconazol、双氯苯嘧醇,特富灵、咪鲜安、烯菌灵、pefrazoate、环吗啉、phenpropimorph、嗪胺灵、丁赛特、pyrifenox、敌菌灵、多氧霉素、甲霜灵、恶霜灵、flaraxyl、富士一号、噻菌灵、pyrrolenitrine、灭瘟素-S,春雷霉素、有效霉素、二氢链霉素硫酸盐、苯菌灵、多菌灵、甲基布托津、土菌净、王铜、硫酸铜、薯瘟锡、毒菌锡、diethofencarb、metasulfocarb、灭螨猛、灭杀螨、卵磷脂、碳酸氢钠、二噻衣、敌螨普、地可松、dicromedin、双胍盐、多果定、异稻瘟净、克瘟散、mepanipirim、ferimzone、trichlamide、methasulfocarb、fluzinam,ethoquinolac、dimethomorph、pyroquirone、叶枯酞和四氯苯酞。乙酯杀螨醇、丙酯杀螨醇、环丙杀螨醇、溴螨酯、二氯杀螨醇、消螨通、杀虫脒基、胺三氮螨、克螨特、死螨特、苯螨特、尼素朗、螨完锡、多萘菌素、克杀螨、杀螨酯、三氯杀螨砜、异噁唑硫磷、爱力螨光、石硫合剂、chlofentezin、flubenzimine、卡死克、杀螨醇、三环锡、pyridaben、fenproximate、倍硫磷、杀螟松、地亚衣、毒死蜱、异砜硫磷、完灭硫磷、fenthoate、乐果、安果、马拉硫磷、敌百虫、甲基乙拌磷、亚胺硫磷、灭蚜松、敌敌畏、乙酰甲胺磷、伊比硫磷、氯甲亚胺硫磷、甲基对硫磷、砜吸硫磷、乙硫磷、pyraclofos、久效磷、乙肟威久效磷、丁醛肟威、残杀威、丁苯威、速灭威、西维固、巴丹、carbosulfan、安克力、灭定威、ethofencarb、phenoxycarb、氯菊酯、氯氰菊酯、溴氰菊酯、杀灭菊酯、分朴菊酯、熏虫菊、丙烯菊酯、胺菊酯、灭虫菊、苄菊酯、扑虫菊、联苯菊酯、消虫菊、氟胺氰菊酯、氟氯氰菊酯、三氟氯氰菊酯、氟氰戊菊酯、多来宝、环菊酯、tralomethrin、silaneophane、除虫脲、定虫隆、trflumuron、尼梦特、优乐得和机油。
植物生长调节剂赤霉素,如赤霉素A3、赤霉素A4和赤霉素A7,吲哚乙酸、荼乙酸、inabenfide、乙烯利、离子矮壮素、uniconazole和多效唑。
下面给出本发明组合物的几个实施例,在这些实施例中,添加剂的种类和添加比例不应限于这些实施例,它们可以在很宽范围内的其它添加剂中作选择改变。实施例中的份数指重量份。
实施例13可湿性粉剂本发明的化合物40份硅藻土53份高级醇硫酸酯4份烷基萘磺酸盐3份将上述所有成份混合在一起,粉碎成细粉末,得到可湿性粉剂,其中活性成份的含量为40%。
实施例14可湿性粉剂本发明的化合物20份白碳黑20份硅藻土52份烷基硫酸钠8份将上述所有成份混合在一起,粉碎成细粉末,得到可湿性粉剂,其中活性成份的含量为20%。
实施例15乳油本发明的化合物30份二甲苯33份二甲基甲酰胺30份聚氧乙烯烷基烯丙醚7份将上述所有成份混合在一起,使之溶解,得到乳油,其中活性成份含量为30%。
实施例16乳油本发明的化合物20份二甲苯55份二甲基甲酰胺15份聚氧乙烯苯基醚10份将上述所有成份混合在一起,使之溶解,得到乳油,其中活性成份的含量为20%。
实施例17颗粒制剂本发明的化合物5份滑石40份粘土38份膨润土10份烷基硫酸钠7份将上所有成份混合在一起,粉碎成细粉,造粒,使颗粒直径为0.5-1.0mm,由此得到颗粒制剂,其中的活性成份含量为5%。
实施例18颗粒制剂本发明的化合物5份粘土73份膨润土20份二辛基磺基琥珀酸钠1份磷酸钠1份将上述所有成份混合在一起,粉碎,加水揉合,造粒,干燥后得到活性成份含量为5%的颗粒制剂。
实施例19粉剂本发明的化合物10份滑石89份聚氧乙烯烷基烯丙醚1份将上述所有成份均匀地混合在一起,粉碎成细粉,得到活性成份含量为10%的粉剂。
实施例20悬浮剂本发明的化合物10份木素磺酸钠4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份汉生酸0.2份水84.8份将上述所有成份混合在一起,使其通过湿式粉碎器,直到粒径达到1μ,由此得到活性成份含量为10%的悬浮剂。
下面的试验例用来说明本发明除草剂的活性。
试验例1萌发前除草试验将取自早生作物田的土装入塑料花盆中,该花盆的表面积为250cm2,然后种入杂草、蟋蟀草、大狗尾草和反枝苋的种子,再覆盖上0.5cm厚的土。第二天,将上述实施例13的可湿性粉剂的稀释液以200g/10a的量(以活性成份计)均匀喷洒在土壤表面上,根据下述评定标准评价施药后第20天除草活性。结果列于表3中。
评定标准%杂草消灭率 除草活性指数0% 0
20-29% 240-49% 460-69% 680-89% 8100% 10在此,数值1,3,5,7和9表示活性分别介于0-2,2-4,4-6,6-8,8-10之间。
杂草消灭率(%)=(未施药的地面杂草鲜重-施药中的地面杂草鲜重)÷未施药的地面杂草鲜重×100
试验例2水田试验将取自水稻田的土壤装入150cm2规格的花盆中,然后把稗、异型莎草和慈菇的种子与处于叶子发育第二阶段的稻苗一起种入该盆中。第二天,向盆中注入水达3cm高,然后向其中施用规定剂量的一种化合物颗粒制剂,放入温室发芽。施药3天后,根据上述标准评定对每种杂草的除草活性。结果列于表4中。
现在,参照试验例来说明本发明化合物作为杀真菌剂活性成份控制各种植物病毒的情况。控制活性是按照下述标准评估的,该标准是在评定期间的裸眼所观察到的试验植物中发生的病毒情形为基础的,表明叶茎上出现的菌丝体和斑点的程度。该标准以如下指数表达,表示病毒的严重程度。
评定植物病毒的标准5既未观察到植物上有菌丝体,也未观察到斑点4以未施药植物的程度为基准,病害程度大约10%3以未施药植物的程度的基准,病害程度大约25%2以未施药植物的程度的基准,病害程度大约50%1以未施药植物的程度的基准,病害程度大约75%0与未施药植物相比,病害程度基本相同试验例3苹果黑星病试验(预防效果)本发明化合物的可湿性粉剂稀释成规定浓度的溶液后喷洒在种植于未上釉的陶瓷盆中的苹果幼苗(品种kokko,3-4叶发育阶段)上并干燥后,随后,将真菌(苹果黑星菌)的分生孢子接种在幼苗上。把幼苗放入保持在20℃处于光照-无光循环的温室内2周后,评定化合物预防活性。结果列于表5中。
参照1*克菌丹80%可湿性粉剂试验例4葡萄霜霉病试验收集大田生长的葡萄叶(品种Kaiji,3年),制成直径为30mm的圆形叶面,然后将其放在制备为规定浓度的本发明化合物溶液表面上。用葡萄生单轴霉的游幼孢子悬浮液喷洒该叶面进行接种,然后将该叶面保持在20℃处于光照下的温室中,在接种后第10天评定病害程度。结果示于表6中。
参照化合物 2*代森锰锌75%WP
试验例5黄瓜霜霉病试验(预防效果)将本发明化合物的可湿剂粉剂稀释成规定浓度的溶液后喷洒在于温室中生长约3周的黄瓜(品种Sagami-hanjiro)幼苗叶的背面上,干燥,然后将从感染上该病的叶子上收集的真菌(古巴假霜霉)的游动孢子悬浮液喷洒在植物上,再放入20℃,R.H.为100%的接种箱中。将幼苗转移到保持在23-26℃,相对湿度大于70%的温室中,2天后评价这些化合物预防活性。结果示于表7中。
参照化合物 3*72%WP
实验例6黄瓜霜霉病的试验(治病活性)向生长在温室中室温下的黄瓜幼苗(品种Sagami-hanjiro,1.1叶发育阶段)喷洒真菌(古巴假霜霉)的游动孢子悬浮液,其中的真菌是由感染上该病的叶子上收集而来的,然后将幼苗保持在具有一定温度的20℃接种箱中。20小时后,把用本发明化合物的可湿性粉剂稀释成规定浓度的溶液喷洒在其上,干燥,然后转移到保持在24-26℃,相对温度大于70%的培养箱中,3天后评定植物的病害程度。结果列于表8中。
参照化合物 4代森锌72%WP参照化合物 5百菌清75%WP
试验例7番茄枯斑病试验将本发明化合物的可湿性粉剂稀释成规定浓度的溶液后喷洒在生长于未上釉陶瓷盆中的番茄幼苗(品种Ogata-fukuju,5-6叶发育阶段)上,干燥,然后将事先在马铃薯上培养的真菌(蔓延疫霉)的游动孢子悬浮溶液喷到植物上进行接种。将幼苗放于具有一定湿度的20℃室内4小时后,评定病害程度以便确定这些化合物的作用效果。结果列于表9中。
权利要求
1.一种用通式(Ⅰ)表示的化合物或其盐 式中R1和R2各自分别为氢、烷基、链烯基、炔基、苯基、氰基、COOR9,其中R9为氢或烷基;卤素、OR10,其中R10为氢、烷基、链烯基、炔基、苯基或环烷基;SR11,其中R11为氢、烷基、链烯基、炔基、苯基或环烷基;OCOR12,其中R12为氢、烷基、链烯基、炔基、苯基或环烷基;氨基或Z1P(=Z2)(Z3R13)(Z4R14),其中R18和R14各自分别为氢、烷基、链烯基、炔基、苯基或环烷基;Z1、Z2、Z3和Z4各自分别为O或S;或一起形成氧代、硫代、环状酮缩醇、环状硫代酮缩醇;=CR15R16,其中R15和R16各自分别为氢、硝基、氰基、烷基、链烯基、炔基、烷基羰基、氨基甲酰基、羧基、烷氧基羰基、链烯氧基羰基、炔氧基羰基、苯基、烷磺酰基或苯磺酰基;=NR17,其中R17为氢、烷基、链烯基、炔基、苯基或环烷基;=NNR18R19,其中R18和R19各自分别为氢、烷基、链烯基、炔基、苯基、环烷基、烷氧基羰基或羧基;=NOR20,其中R20为氢、烷基、链烯基、炔基、苯基或环烷基、或选自下组中的螺环 式中R3和R5各自分别为氢、卤素、烷基、链烯基、炔基、苯基、环烷基、S(O)mR21,其中R21为氢、烷基、链烯基、炔基、苯基或环烷基;m为整数0,1、或2;NR22R23,其中R22和R23各自分别为氢、烷基,链烯基、炔基、苯基或环烷基,或者可以一起形成一个环;NR24NR25R26,其中R24,R25和R26各自分别为氢、烷基、烷氧基羰基或苯基;OR27,其中R27为氢、烷基、链烯基、炔基、苯基或环烷基;氰基、COOR28,其中R28为氢、烷基、链烯基、炔基、苯基或环烷基;CONR29R30,其中R29和R30各自分别为氢、烷基、链烯基、炔基、苯基或环烷基;PZ5(OR31)(OR32),其中Z5为O或S,R31和R32可以相同或不同,表示烷基或苯基;式中R4为氢、卤素、氨基、氰基、烷基、链烯基,炔基、苯基、环烷基、COOR33,其中R38为氢、烷基、链烯基、炔基、苯基或环烷基;COR34,其中R34为氢、烷基、链烯基、炔基、苯基或环烷基;CONR35R36,其中R35和R36各自分别为氢、烷基、链烯基、炔基、苯基或环烷基;OR37,其中R37为氢、烷基、链烯基、炔基、苯基或环烷基;S(O)pR38,其中R38为氢、烷基、链烯基、炔基、苯基或环烷基,p为整数0,1或2;但当R4为氢时,R3和R5是不同的,并且R4与R3或R5和一嘧啶环形成用下式表示的稠环 其中A、B、D和E中的一个为 ,O,S(O)q或 ,其余为 ,而r1,r2和r3分别为氢、卤素、烷基、苯基、烷基羰基、苯基羰基、烷氧基羰基,或者可以与相邻的r1或r3一起形成一双键,q为整数0,1或2;式中R6和R7各自分别为氢、卤素、烷基、链烯基、炔基、苯基、环烷基、S(O)rR39,其中R39为烷基、链烯基、炔基、苯基或环烷基,r为整数0,1或2;OR40,其中R40为氢、烷基、链烯基、炔基、苯基或环烷基;COOR41,其中R41为氢、烷基、链烯基、炔基、苯基或环烷基;CONR42R43,其中R42和R43各自分别为氢、烷基、链烯基、炔基、苯基或环烷基;氨基、硝基或氰基,但R6和R7不同时为氢;式中R8可以相同或不同,为卤素、烷基、链烯基、炔基、苯基、环烷基、S(O)tR44,其中R44为烷基、链烯基、炔基、苯基或环烷基,t为整数0,1或2;OR45,其中R45为氢、烷基、链烯基、炔基、苯基或环烷基;COOR46,其中R46为氢、烷基、链烯基、炔基、苯基或环烷基;CONR47R48,其中R47和R48各自分别为氢、烷基、链烯基、炔基、苯基或环烷基;氨基、硝基或氰基;n为整数0、1、2或3,但是当R1和R2均为氢时,R4表示与R3或R5和一嘧啶环一起形成的如上所述的稠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化合物或其盐,其中的稠环是由下列结构式表示的一个基团 其中R3、R5、r1、r2、r3和q定义同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化合物或其盐,其中的R1或R2为羟基、卤素原子,或一起形式氧代。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化合物或其盐,其中的R15或R16为氨基甲酰基或烷氧基羰基。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化合物或其盐,其中的R17为烷基,该烷基是被下列基团取代的 或苯基。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化合物或其盐,其中的R3为卤代烷基或支链烷基。
7.一种含有作为活性成份的由下列通式(Ⅰ)表示的一种或两种或多种嘧啶衍生物的除草剂组合物 其中的R1、R2、R3、R4、R5、R6、R7、R8和n定义均同上。
8.一种含作为活性成份的由下列通式(Ⅰ)表示的一种或两种或多种嘧啶衍生物的杀真菌剂组合物 其中的R1、R2、R3、R4、R5、R6、R7、R8和n定义均同上。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用于农业和园艺领域的具有显著除草和杀真菌活性的化合物。该化合物是由下列通式(I)表示的嘧啶衍生物或其盐
文档编号A01N43/54GK1098717SQ9410016
公开日1995年2月15日 申请日期1994年1月10日 优先权日1993年6月1日
发明者山田裕一, 田中克典, 阿达弘之, 山田茂雄, 川名贵, 下田进, 桥本章, 梅田信広 申请人:日本曹达株式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