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热塑性塑料材料粉碎,输送和塑化加工的加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193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对热塑性塑料材料粉碎,输送和塑化加工的加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个对热塑性塑料材料粉碎,输送和塑化加工的加工装置,其包括一个填料装置,一个粉碎装置和一个螺杆挤压机。
已经公知的是,在一个破碎机中使塑料物粉碎并输送到一个料仓中,由此处,这些予粉碎的塑料通过一个填料装置输送到一个挤压机去,它至少是一个螺杆挤压机。这种结构具有优点是,该料仓提供一个存储能力,以补偿材料供给中的波动。
然而相反的缺点是该结构具有很差的热效率,因为,在破碎机中以摩擦热形式传递到塑料中的粉碎能量通过在存储料仓中另外的中间存储又传给了外界环境,因而对于挤压过程就损失掉了。此外,这种结构配置之缺点是,需要一个明显大的位置空间。
还已知的装置是,待加工的材料从上方降落到一个容器中,而在该容器底部旋转着一个刀盘,它将这些材料预粉碎,并挤送到一个在容器壁上安置的开口中,在此处,一个螺杆挤压机接收这些材料。这种装置的优点是,以摩擦热形式传递到待加工材料中的粉碎能可以在挤压过程中被利用。但是一个很明显的缺陷是,这种配置仅可以填送限定尺寸的材料部分并且这种填送还必须总是均匀地实施,因为不然的话就可能很快地导致驱动电机的一个过载。由此,在这个装置中,要加工的材料必须总是以较小的块被输送到该填料容器中。
已经证明,上述这种将被粉碎材料按照料件尺寸进行的必需的分离在大多数情况下是费事和复杂的,特别在已被挤压的塑料或在大的固体物料情况下,它们必须用手工或者自动化地分离,因此就需要一个显著的对于劳动力的花费或者一个附加意义的用于一个粗粉碎机的投资费用。
此外,还已知一个用于处理热望性塑料和填充材料如锯屑的装置。在此,潮湿的材料应被予烘干,然后,输送到一个挤压机中。它的缺点是,对于填料所适宜的材料尺寸是被限制的。因为,此处的材料借助重力降落到填料漏斗中,并且在过大的材料块件时也会导致已经提及的使电机过载的问题。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消除开头所述类型的现有加工装置的缺陷,为的是使加工中的处理过程可与材料的尺寸和形状无关以及与供料漏斗中的料量无关地均匀平稳地进行,同时,可无故障地进行,并且具有在挤压工序中可利用粉碎能的优点;依此要创建一个简单结构的,很少出故障的,可补偿不同的填料量的加工装置。
这一任务在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之加工装置的基础上通过其特征部分的特征方案加以解决。而从属权利要求则特别地涉及了本发明优选的变型方案,同时与权利要求1一起构成本发明说明书的一个组成部分。
通过在输送管的输入开口之前面配置一个加料装置,就可确保塑料之连续的输送并通过在加工滚筒的端部区域配置排料机构实现一个均匀的材料流,该排料机构至少搭接该输送管的排出开口并特别有利地由一个螺旋输送器构成,或者甚至可以由在那里安置的回转的刀具来构成。上述均匀的材料流是特别地通过排料机构之可贮存的功能来形成的并且随着加工滚筒之载有排料机构的构件长度的增加而提高。
另一个措施在于,在加工滚筒之直径保持不变时,可扩大螺旋输送器的直径或刀具的回转轨道。
为了可靠地将塑料材料从输送管转送到挤压机的管件去,很重要的是使排料机构或输送螺杆叶片及挤压螺杆相互间紧凑地配置,同时,一个相对于塑料材料的输送为为相同的转向时也可改善上述转送。
为了改善将塑料材料向输送管之排出开口的输送和为了减小作用于输送管之端板和其轴承上的压力,应用那种和排料机构并特别为一个螺旋输送器相反输送的螺杆叶片是有巨大优点的。
使挤压螺杆相对于加工滚筒为一个直角的定位或者一个相互倾斜调整的角度定位可使上述转送进一步改善。
将输入开口配置在加工滚筒之载有刀具的构件整个轴向长度上以及将一个被驱动的滑板形式的送料装置配置在这个输入开口的这一整个长度上,也能很好地改善塑料材料的输送工作,其中,使滑板的运动方向朝向该输入开口和对着加工滚筒,对上述送料的功率和可靠性而言都是特别有利的。
在加工滚筒上的刀具数目和与之相关的位置固定的对应刀具数目可以按照需要的流通量来选择,其中,使转动的刀具沿着一个螺旋线配置同时产生一个沿轴向上的输送作用,而且,该输送作用可通过配置同样为螺旋形延伸的导向板而得以改善。
刀具和导向板可以以多头方式配置用于更高的生产功率。
特别有利的是,使一个或多个对应刀具与转动的刀具配置得以其刀刃在切割开始时选择定位在一个平面内,依此,该切割工作在整个的刀刃长度上同时开始,所以,就可以避免将塑料材料拉入和进而避免引起堵塞。
为了提高生产功率,应用一个对滑板可调节的挤压力是有优点的。在此,有利的是,挤压力的调节是通过驱动元件的功率控制实现的,另外,也可以相同的方式实现一个对加工滚筒之转数的调节或者,附加地按照在输送管的排出开口排出的塑料材料温度来实施一个调节。
关于排料机构的长度和结构的配置以及它们相对于排出开口的配置,对于本装置的性能是否可以满足生产量的变化以及能否保持希望的塑料之粉碎度都是有重要意义的。
通过配置回转的刀具,其中,两列的每列中各有两个在加工滚筒上彼此相反对置的刀具,它们位于输送管之排出开口的上方,通常可以认为这就足够了;并与固定的刀具一起对物料实施粉碎,这样就可将较大的塑料块截获并直至通过与固定的刀具一起相啮合进行有效的粉碎,然后,它们被挤压螺杆所截获和拉入。在此,当在加工滚筒之外壳上的刀具沿圆周方向相互错位安置时,还可避免其上的转矩出现特别高的峰值。另外,刀具和挤压螺杆之相同的回转方向还可改善该挤压机的强制性送料作用。
为了对固定刀具的维护,在一个可装入输送管中的安装件上配置刀具托架是有优点的。
为了有利地调整回转刀具的填料作用,使其前刃相对于加工滚筒的一轴向平面定位是有意义的,其中,通过在这个轴平面上超前地配置则可提高上述的填料作用。物料的传送可通过在刀具和挤压螺杆之间设置一个较小的间距而得到改善。
为了回转刀具的维护和其更换,在一个切割套上设置了刀具托架,该切割套被推装在加工滚筒上并连接在载有刀具的构件上。
配置一个压力环用作加工滚筒相对于轴承壳体之端侧面的封闭结构,则可防止在加工滚筒及其轴和轴承壳体之间建立压力并因此可防止产生轴向力和轴承应力的加大。出于这个原因,在径向上于压力环和输送管的内壁之间设置尽可能小的间隙是有利的,由于阻止较粗大的材料到达轴承之精密密封的区域中,进而阻止引起损伤。
在加工较小块件的塑料材料情况下,不要求在加工滚筒上应用许多刀具,而在加工滚筒上并于通向挤压机的排出开口上方配置一列或两列刀具已是足够了。材料的输送可以在加工滚筒的整个长度上实施,并可以设置一个筒形的加料装置,其在上部设有一个装料装置,因为在此种物料中,不必要进行分级地,计量式地配给,此后,粉碎工作就可以尽量取消了。
因为较小块件的物料大多数要通过一个清洗设备,所以必需将携带的湿气去除。这一工作通过一个烘干空气流的作用可能是很有效的,该烘干空气以与材料流相反的方向即从下方朝上方流动并在一个制备装置中被净化和被干燥化,然后为了改善接纳湿气的能力而被加热,再被输送到所述物料中。
在一个对于加工较小块件的塑料材料特别有效的结构配置方案中,该加工滚筒的螺旋输送器被分为在排出开口之两侧安置的左旋和右旋的螺旋输送器,在它们之间,并在排出开口的上方可以运行着填料和/或切割工具而且它们可以将那些从两侧输送来的物料特别有效地输送到挤压螺杆去。一个位于输送管上并面向送料装置的输入开口设有大的开口尺寸,同样能实现一个配给料量的提高并进而可提高生产功率。
下面,借助附图阐述本发明。在附图中


图1是一个加工装置的局部截面图,其中,该加工滚筒处于径向截面中;图2是加工装置之侧视局部截面图,其中,加工滚筒处于纵剖面中;图3是按照
图1和2之加工装置的局部俯视图;图4是一个简化的,如在图5所示,按照Ⅰ-Ⅱ剖示线通过挤压机管件纵轴线的纵剖图和通过加工滚筒之端部的横截面图。
图5是通过加工滚筒之端部区域的纵剖图和通过挤压机管件的横剖图;图6是通过输送装置,加工滚筒的壳体之垂直剖视图和通过挤压机管件的横截面图;该装置包括一个机器壳体1并带一个安装在其上的进料筒12,其下边连接的导引筒14通过一个底板7封闭,而底板7倾斜向下地延伸并于端部连接在该加工装置之一个水平定位的输送管件6的输入开口11上。
在输送管6中可转动地安装了一个加工滚筒3,其两侧端被支承在轴承33上并可通过驱动轴35被一个电机34驱动。
该加工滚筒3包括一个载有刀具的构件17,其上,刀具4径向伸出地沿一螺旋线32被固定;以及包括一个其上连接的载有排料机构的构件18,它的排料机构19由一个螺旋输送器9构成。该输送管件6的输入开口11在轴向20上在该加工滚筒3之整个的载有刀具的构件范围上伸展并被前壁15和输送漏斗12之两个侧壁16所包围,这些侧壁与底板7构成了输送筒14。
该底板7可伸达那个在加工滚筒3之回转方向25上看后边安置的开口边缘26处,在该开口边缘上固定一个贯穿该输送开口11的且位置固定的对置刀具5,它伸入到该输送管件6中与加工滚筒3的刀具4啮合切割,其中,在开始切割时,刀具4和对置刀具5的切削刃处在一个平面内。
在底板7上安置一个在输送开口11的整个长度上延伸的滑板30,它作为送料装置2可由一个液压缸27作用向加工滚筒3运动导送至输送开口11。
在加工滚筒3的端部区域21中置有一个位于输送管件6的圆周上并朝下指向的排出口10,它同时构成通向挤压螺杆8之管件22的输入口,通过它,这些被粉碎的塑料通过螺旋输送器9进行输送。
为此,该挤压螺杆8和螺旋输送器9的轨道是如此配置的,即它们相互间刚好不会接触,因此,可确保一个毫无问题的材料转送。而螺旋输送器9和挤压螺杆8的回转方向在输送管6的排出口10处相对于输送方向是相同的指向。该挤压螺杆8的管件22是相对于输送管6成直角定位的。
在输送筒14之底板7上的并要被加工的塑料材料则被受驱动的滑板30朝着加工滚筒3挤送,该加工滚筒3相对于滑板30的运动方向成直角。
借助在加工滚筒3上沿着螺旋线32并且借助在加工滚筒3之圆周上分布安置的刀具4和借助随后的螺旋输送器9,塑料首先被粉碎,然后,在轴向20上通过输送管6被朝着在该输送管6之外壳上的排出口10输送,接着送交给螺杆式挤压机。
在输送管6的内壁上螺旋形地安置了和转动的刀具4相同之螺旋方向的导向板13,它被用作对应托板用于在通过输送管6输送时改进被粉碎的塑料材料之输送工作。
通过使位置固定的对置刀具5按这种方式的结构配置,即在切割过程的开始,运动的刀具4和固定的对置刀具5之刚好啮合的切削刃处于一个和底板7相平行的平面内,则使得位于切削刃之间的间隙在切割过程开始时基本上被消除了,因此,就能实现一个同时的切割作用。
为了可以实现一个优化的加工过程,一方面存在的方案是,使被驱动的滑板30对塑料的挤压力,根据挤压螺杆8之电机或加工滚筒3之电机34的功率消耗或电流消耗而加以控制,另一方面存在的方案是,根据塑料在输送管6之排出口10处的温度或者根据挤压螺杆8之电机的功率消耗或电流消耗对加工滚筒3的转数加以调节,依此,可使在输送管6中被粉碎的塑料材料之质量流量保持稳定不变;也不会在排出口10的区域内发生材料积累或者也不会在通向管件22内挤压螺杆8的入口处发生积累,并因此,也不可能导致一个超过该塑料材料之熔化温度的温度升高。
在图4和5中给出的本发明实施例情况下,并在加工滚筒3的端部区域中,与螺旋输送器9相连接地安置一个切割套36,它在刀具托架40上载有回转的刀具37,并且该切割套相对于轴承壳体50在一个压力环39处终止,该压力环39具有一个比加工滚筒3要大的直径并且延伸至输送管6的内壁附近,并且在该处构成一个狭窄的为0.2至0.4dMM的隙缝并且该压力环39以较小的间距配置在可拆卸的轴承壳体50之端侧面的前面。
在切割套36上以两个相邻间距的径向列方式配置了支承托架40,其上固定了这些回转的刀具37;它们在每个径向列中以相互错位180°地被固定在切割套36的外壳上。这两个径向列之相邻的刀具37是相互错位安置的,为的是减小切割时的力峰值。
在此,这些回转的刀具37被安置得沿回转方向52看位于前面的刃处于加工滚筒3之径向平面53中。
这些回转的刀具37相对于固定安装的刀具37’来切割要加工的物料,该刀具37’安置在刀具托架40’上并被定位在一个与加工滚筒3之轴线平行的列中,这些托架40’被固定在一个安装件38上,该安装件(38)通过一个在输送管6之侧面上安置的输入口而被装入并且以螺钉拧住。因此,这些回转的刀具37就与固定的刀具37’在回转方向53上从下往上地相咬合并且在此用侧刃进行切割。
该输送管6的排出口10构成了在挤压螺杆8之管件22上的输入口并且这回转的刀具37及挤压螺杆8的圆周相互间是几乎接触地靠近的。
在图6中描述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其中,该加工滚筒3的输送管具有一个中间的朝下的排出口10,它同时构成了该挤压螺杆8之管件22的输入口。
该输送管构成了一个用于加工滚筒3的壳体41,其设有一个左旋的螺旋输送器42和一个右旋的螺旋输送器43,它们在中间排出口10的两侧配置并在这个开口之前面在加工滚筒3上留出一个中间的区域,其中,沿径向并在圆周上分布地配置填料工具或刀具。
一个在壳体41长度上的输送开口11朝向上方伸展,这个开口被一个形成加料装置2的烘干容器45所覆盖,该容器45设有一个位于上边的装料装置49。
在烘干容器45中并在位于输送口11上方的区域中安置一个用于烘干的被加热之空气的吹入喷咀44,它通过一管道与一个外部设置的供气源相连接。
那些载有相当湿度的空气则在烘干容器45的上部分中通过一个排放管被输送到一个出口48去。
供气源46和出口48是用管道连接到一个空气制备装置上的,其中设有净化,烘干和加热措施。
零件编号1机器壳体2加料装置3加工滚筒4加工滚筒3的刀具5固定的对应刀具6输送管件7底板8挤压螺杆9螺旋输送器10输送管6的排出开口11输送管6的输入开口12输送漏斗13螺旋形安装的导向板14输送漏斗12的输送筒15输送漏斗12的前壁16输送漏斗12的侧壁
17加工滚筒3的载有刀具的部件18加工滚筒3之载有排料机构的部件19在加工滚筒3上的排料机构20输送管6和加工滚筒3的轴向方向21螺旋输送器的端部区域22挤压螺杆8的管件23管件22的内壁24输送管6的内壁25加工滚筒3的回转方向26输送开口11的开口边缘27滑板30的液压缸28刀具4的圆周螺旋线29加工滚筒3的纵轴线30加料装置2的滑板31挤压螺杆8之管件22的纵轴线32刀具4在加工滚筒3上的螺旋线33加工滚筒3的轴承34加工滚筒3的电机35加工滚筒3的驱动轴36切割套37加工滚筒3的回转刀具37’输送管6之固定的刀具
38用于刀具托架40’的安装件39压力环40用于一个回转之刀具37的刀具托架40’该安装件38的刀具托架41作为输送管的壳体42左旋的螺旋输送器部分43右旋的螺旋输送器部分44用于干燥的烘干气体如空气的吹入喷咀45作为加料装置2的烘干容器46用于干燥的烘干气体的供气源47用于烘干气体的制备装置48载有相当湿度的烘干气体之出口49用于烘干容器45的装料装置50轴承壳体51在压力环和输送管6之内壁间的间隙52回转方向53通过加工滚筒3的轴向平面
权利要求
1.用于粉碎和输送热塑性之塑料材料的加工装置,具有一个载有刀具的加工滚筒,其可在一个特别为水平安置的输送管中被驱动回转,该输送管在圆周上设有一个输入开口和一个特别是朝下方指向的用于塑料材料的排出口,其中,刀具在一个螺旋线上并在刀具滚筒上分布地且轴向上朝排出口方向输送地被安置,这些刀具与至少一个对应刀具配合工作,其中,在输入开口之前安置了一个输送筒,其特征在于该加工滚筒(3)的输入开口(11)被制作在输送管(6)上并在轴向上基本上在该加工滚筒(3)之载有刀具的构件(17)之上,在输入开口(11)之前面并在输送筒(14)中设置一个可运动的加料装置(2)用于将塑料材料供给到加工滚筒(3)中,与构件(17)连接一个该加工滚筒(3)的载有排料机构的并特别是带有一个螺旋输送器(9)的构件(18),在其端部区域(21)中设置了位于输送管(6)中的排出开口(10),其构成一个挤压螺杆(8)的管件(22)上的输入口,其内壁(23)相对于加工装置之输送管(6)的内壁(24)特别是以较小的间距配置,其中,两个内壁(23、24)基本上相互连接地安置在一个平面内或者相互交错连接地安置、使加工滚筒(3)之输送机构(33)或螺旋输送器(19)的轨道与挤压螺杆(8)之轨道最好以较小的间距相互几乎接触地配置。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输送管(6)的输入开口(11)之前面设置一个输送筒(14)它位于一个输送漏斗(12)的下端部处,该输送筒(14)被安置得将特别是在输送管(6)的四分之一圆周上并最好从输送管(6)的上方到中部伸展的输入开口(11)各方面包围住,并用一个最好相对于输入开口(11)倾斜下降的底板(7)封闭住,该底板(7)伸延至在加工滚筒(3)之回转方向(25)上看后边安置的开口边缘(26)处,并且在该输入开口(11)的整个长度上伸展,在此处,安置有可被驱动运动的加料装置(2)。
3.按前述权利要书之一所述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总是至少一个特别是多个并且最好是三个至4个刀具(4)沿着该加工滚筒(3)的圆周被固定在该加工滚筒上,其中,刀具(4)沿着一个螺旋线(32)被安置,并与至少一个固定的对应刀具(5)相会聚,该对应刀具(5)最好是连续地在轴向方向(20)上在该输入开口(11)的整个长度伸展;其中,特别是可运动刀具(4)的刀刃轮廓紧密地但无接触地和至少一个对应刀具(5)的刀刃轮廓相啮合,在开始切割时,这些在其整个的切割长度上切削地配合工作的刀具(4,5)之切削刃基本上位于一个平面内地配置,其中,至少一个第一对应刀具(5)恰好连接在输送筒(14)的底板(7)上并最好固定在输送管(6)上。
4.按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加料装置(2)由一个可移动的滑板(30)构成,该滑板尤其是由一个液压缸(27)以相对于输送管(6)的轴向方向(20)成直角或者特别是以一个较小的角度并直至下降到45°地移动,该滑板(30)在底板(7)的宽度上在这个底板(7)上可移动、并特别是可移动到予加鼓(3)的输入开口(11)处。
5.按前述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滑板(30)通过一个液压缸(27),特别是借助一个电液控制的增压装置来驱动,该滑板将一个可调节的挤压力施加在要被填加的塑料材料上。
6.按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滑板(30)的挤压力可依据挤压螺杆(8)之驱动电机的功率消耗,特别是电流消耗和/或加工滚筒(3)的驱动电机之功率消耗或电流消耗来调节。
7.按照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加工滚筒(3)的转数特别地可依据在输送管(6)之排出口(10)处的塑料材料的温度来调节。
8.按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加工滚筒(3)以其轴向的纵向方向(20)相对于挤压螺杆(8)以及挤压螺杆管件(22)的纵轴线(31)成直角定位地安置在这个挤压螺杆管件(22)上或者与直角角度相偏离地安置在挤压螺杆(8)之管件(22)上。
9.按前述权利要求一所述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导向板(13)沿着一个螺旋线相互间有间距地安置在输送管(6)的内壁(24)上;该螺旋线具有和刀具(4)在加工滚筒(3)上的螺旋线(32)相同的螺旋方向。
10.按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螺旋形安置的导向板(13)被安置在多头螺旋线中。
11.按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加工滚筒(3)在排出口(10)处的回转方向(25)与挤压螺杆(8)的输送方向协调一致。
12.按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输入开口(11)在该加工滚筒(3)之载有刀具的构件(17)的一部分上伸展;至少一个或多个固定的对应刀具(5)被安置在加工滚筒(3)之载有刀具的构件(17)的整个长度上。
13.按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加工滚筒(3)之载有刀具的构件(17)在滚筒整个长度上伸展,该排出开口(10)被在其端部区域(21)中安置的刀具(4)所扫过,其中,至少一个对应刀具(5)特别地在输入开口(11)处在加工滚筒(3)的处在输送管之封闭部分中的端部区域(21)前终止。
14.按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加工滚筒(3)的载有排料机构的构件(18)具有排料机构(19),特别是至少一个单头的螺旋输送器(9),它特别是在加工滚筒(3)之圆周上的至少一个螺旋线的一个螺旋上伸展,而且至少扫过该输送管(6)的排出开口(10)。
15.按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加工滚筒(3)的载有排料机构之构件(18)的端部处设置至少多个,最好是4个螺旋叶片(Schneckenfluegel),它们具有一个相对于排料机构(19)或螺旋输送器(9)为小的轴向延伸长度,同时具有相反的螺旋方向。
16.按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加工滚筒(3)之载有排料机构的构件(18)的端部通过刀具托架(40)设置一个或多个与该滚筒(3)一起回转的刀具(37),最好是两个或四个,配置在一个径向列中,且以规律的间距分布在滚筒(3)圆周上;多个或最好是两个刀具(37)径向列沿轴向相互间有间距地相邻安置在加工滚筒(3)上;其中,相邻径向列之相邻的刀具(37)在加工滚筒(3)上沿圆周方向是相互以步进方式错位配置的;这些回转的刀具(37)与固定的刀具(37’)相互交错啮合地进行切割作用。
17.按权利要求16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固定的刀具(37’)借助刀具托架(40’)被固定在一个可装入输送管中的安装件(38)上并最好为以列的方式安置,该安装件最好通过一个侧边的入口来安装。
18.按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输送滚筒(3)之外壳上的回转刀具(37)以朝向回转方向(52)上的前边缘处于输送滚筒(3)的一个轴向平面(53)内或者对着这个轴向平面向超前地安置;并且用外边缘以一个相对于被加工物料之单件尺寸较小的间距扫过挤压螺杆(8)之输送机构的外圆周地配置。
19.按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加工滚筒(3)的回转刀具(37)安置在一个切割套(36)上,该切割套被推装在加工滚筒(3)上。
20.按权利要求19所述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切割套(36)和在端侧将输送管(6)封闭的轴承壳体(50)之间安置一个压力环(39),它的直径大于加工滚筒(3)的直径;它最好伸达并紧邻于输送管(6)的内壁和在此处构成一个特别为约0.2至0.4mm的间隙(51),其中,最好在其端侧的并朝着轴承壳体(36)之端面指向的圆周区域上设置一个迷宫式密封结构。
21.用于粉碎和输送热塑性塑料材料的加工装置,具有一个特别是载有刀具的加工滚筒(3),其在一个水平安置的输送管(6)中被驱动回转,在输送管(6)的圆周上设有向下指向的用于塑料材料的排出开口(10),其中,在加工滚筒(3)上分布地安置螺旋输送器,它被设置为沿着轴向朝该排出开口(10)输送的结构,其中,在输入开口(11)之前安置一个输送筒,其特征在于该加工滚筒(3)的输入开口(11)被加工在作为输送管构成的壳体(41)中,并在轴向(20)上基本位于加工滚筒(3)之载有螺旋输送器的部分上;该输入开口(11)终止于在排出开口(10)之前面的区域中,并且在该区域中特别地安置至少一个径向列的填料工具和/或刀具;该排出开口同时又构成一个挤压螺杆(8)之管件(22)的输入口;它的内壁(23)相对于该加工装置之输送管(6)的内壁(24)的间距特别小;两个内壁(23、24)基本上在一个平面内相互连接地安置,或者相互交错连接地配置,使加工滚筒(3)之填料工具和/或刀具的轨道与挤压螺杆(8)之输送机构的轨道最好以较小的相互几乎接触的间距配置。
22.按权利要求21所述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加料装置(2)一个筒形烘干容器(45)构成,它设有一个上边的装料装置(49),其中,烘干气体特别是空气的供气源(46)通到一个吹入喷咀(44),其位于输入开口(11)之上的区域,在烘干容器(45)之上边区域中携带了相当湿度的气体则通过一个排出管道引导到出口(48)去,并从此处排出或者送到一个制备装置(47)中以被净化和烘干,然后再由此处,这些烘干用气体输送到供气源(46)去以用于吹入喷咀(44)。
23.按权利要求22所述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螺旋输送器作为左旋螺旋输送器部分(42)和右旋螺旋输送器部分(43)被安置在排出开口(10)的两侧,它们在两侧结束于排出开口(10)之前的区域中,其中,在该螺旋输送部分(42、43)之间的区域中在排出开口(10)之上方的区域内安置了至少一个径向列的填料工具和/或刀具。
24.按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输入开口(11)在输送管(3)的上圆周上在从45°至180°角的圆周区域上伸展地配置,该开口(11)被烘干容器(45)覆盖住。
全文摘要
一个加工热塑性塑料材料的装置具有一个带输送漏斗(12)的机器壳体(1),在其输送筒(14)中一个置于底板(7)上的被驱动的滑板 (30)将待加工的塑料通过这个输送管(6)的输入开口( 11)挤向一个和滑板(30)的运动方向成正交安置在该输送管(6)中的加工滚筒(3)。该输入开口( 11)延伸在加工滚筒( 3)之整个载有刀具的构件(17)上,滑板(30)在上述开口(11)的整个长度上延伸;刀具(4)螺旋形地安置在加工滚筒(3)上并与一个位置固定的并在输入开口(11)之开口边缘(26)处固定的对应刀具( 5)配合工作。刀具(4)和其上连接的螺旋输送器(9)将被粉碎的塑料材料沿轴向(20)通过输送管(6)朝一个排出开口(10)输送,该排出开口朝下方指向并通入挤压螺杆(8)的管件(22)中,通过该挤压螺杆,排出塑料材料。
文档编号B02C18/22GK1233206SQ97198806
公开日1999年10月27日 申请日期1997年10月14日 优先权日1996年10月14日
发明者格罗尔德·巴尔特, 曼弗雷德·多贝茨贝格尔, 马库斯·费林格尔, 京特·克罗伊斯 申请人:格罗尔德·巴尔特, 曼弗雷德·多贝茨贝格尔, 马库斯·费林格尔, 京特·克罗伊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