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微生物制剂处理的低氟砖茶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91561阅读:2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采用微生物制剂处理的低氟砖茶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茶叶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 种釆用微生物制剂处理的低氟砖茶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边销茶是我国特有的一大茶类,是生活 在我国西部广大地区藏族、蒙古族、维吾尔族、回族、 哈萨克族、羌族、塔吉克族等4000多万少数民族的生活 必需品。藏族人民有"宁可三日无食、不可 一 日无茶" 的生活习惯。但近十年来发现边销茶氟含量太高,标准 砖茶原料(做庄茶1-4级)氟含量为6 0 0-8 5 0 mg/kg, 而落地叶和特别粗老的茶叶氟含量可高达1 0 0 0 mg/kg以 上,长期过量饮用氟含量高的边销茶易产生氟斑牙、氟 骨症等氟中毒疾病,这是一个长期困扰边销茶生产而未
能得到解决的难题;加之在砖茶的加工中存在渥堆发酵 的必要工序,渥堆发酵的茶堆中往往产生青霉菌、黑霉 菌、白霉菌等许多不利于茶叶品质的恶性菌,严重影响 砖茶的品质和口感,且有害人们的身体健康;以上砖茶 生产所存在的问题将影响到四川、西藏、云南、新疆、 甘肃、宁夏、青海、内蒙古等西部八省(区)4000多万 民族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存发展,影响民族团结和民族 地区的发展和稳定。近几年来人们已投入大量人力、物 力研制低氟高品质砖茶,但至今未见成功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砖茶加工 的渥堆发酵工序中产生不利于茶叶品质的恶性菌的技术 缺陷,为人们提供 一 种操作简单、效果明显的釆用微生物制剂处理的低氟砖茶生产工艺。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釆用微生物制剂处理的低氟砖茶 生产工艺,是在砖茶加工的渥堆发酵工序前,在对茶叶
进行翻拌的同时用浓度9 5-11 0倍液的微生物制剂喷洒 到茶叶堆上 一 起翻拌均匀,每10 0kg茶叶用量8-15kg微
生物制剂稀释液,发水和加微生物稀释液后的茶叶含水 量掌握在2 0- 3 0%左右,所述微生物制剂是EM复合微生 物制剂或GM微生物制剂。
本发明是发明人通过反复实践总结出来的科学实用的 技术方案,即具有在渥堆发酵工序中辅以微生物制剂的 技术特征,在此方案中,我们釆用的微生物制剂系指EM, EM是Effective Microorgansms略称,意为有效微生物 群,是日本琉球大学比嘉照夫教授等于20世纪80年代 初期研制出来的 一 种新型的复合微生物制剂。EM在促进 植物生产,提高产品品质,提高畜禽抗病能力、改良土 壤、抑制病虫害、去除粪便恶臭、改善生态环境都表现 出良好作用。EM是由以光合成细菌、乳酸菌、酵母菌、 放线菌为主的10个属80多种微生物复合培养而成的多 功能有效微生物群。此种微生物制剂应用于砖茶降氟上, 研究发现它可抑制渥堆发酵的茶堆中的青霉菌、黑霉菌、 白霉菌等不利于茶叶品质的恶性菌,同时还具有降低砖 茶氟含量、提高砖茶的品质的作用,使砖茶香气、滋味 更好;并且可以加速渥堆发酵时间,缩短发酵周期4-5 天。
由我国成都能生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研制的专利号为 ZL99325953.7的GM微生物制剂与日本生产的EM复合微 生物制剂具有相同的功效。GM 是 (Green Microorgamisms )绿色微生物群的的英文缩写。本品是 釆用现代高科技工艺,将严格筛选出的光合菌、乳酸菌、 酵母菌、醋酸杆菌等多种有益微生物经复合培养而成的
4多功能活菌剂。具有组成复杂、结构稳定、功能奇特、 用途广泛等优点。GM菌群及分泌物能合成各种氨基酸、 维生素、抗病毒及抗氧化物质和各种生理活性物质等生 长因子,增强了动植物的代谢功能,直接或间接地促进 植物的生长,并能改善其品质。是生产无公害绿色有机
农产品的最佳生产资料。其质量标准活菌群^107ml, 黄褐色半透明液体,PH值《3. 5 ,产品标准号 Q/62179558-X. 2-2002。
在砖茶生产发酵渥堆过程中辅以微生物制剂,经过
几年的研究,已获得结果如下
(1)研究发现微生物制剂可抑制在自然发酵渥堆过 程中茶堆的青霉菌、黑霉菌等不利于茶叶品质的恶性菌, 并加速发酵渥堆时间,缩短发酵周期5天左右,即 一 般 发酵时间为15天左右,釆用微生物制剂处理后仅需10 天左右。
(2 )研究发现,使用微生物制剂,砖茶品质有所提 高,香气、滋味更好。
(3)研究发现适当提高鲜叶嫩度并辅以微生物制剂 发酵不仅可以降低砖茶氟含量,而且还保持了边销砖茶 的特殊风味和口感,并可以提高生产效率。
根据项目组的研究成果及方案,几年来,已成功试 生产并销售了三批次本发明的低氟砖茶,含氟量在36 0 nig/kg以下。本发明的微生物制剂处理方法可用于各种茶 叶的加工处理,尤其适合低氟砖茶的加工处理。
下面通过实施例近一步描述本发明,本发明不仅限 于所述实施例。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一
本例为洒面茶的加工方法实例
1. 洒面茶原料种类四级绿茶(包括炒青、烘青、 晒青)
2. 洒面茶处理
2.1发水拌和每100kg含水量7%的干茶用5(TC左 右的热水14kg喷洒,翻拌均匀,便于干茶回潮 发软。
2.2微生物制剂处理翻拌同时用浓度100倍液的 GM微生物制剂或日本生产的EM复合微生物制 剂喷洒到茶叶堆上 一 起翻拌均匀。每10 0kg茶 叶用量1 0kg微生物制剂稀释液。发水和加微生 物稀释液后的茶叶含水量掌握在2 5%左右。
2.3渥堆发酵将喷洒了 EM制剂并翻拌好的茶叶收 拢成堆。 一般堆高1米,四边扎整齐,用麻袋 覆盖,保持温湿度。
2.4翻堆翻堆3次;3天后翻第 一 次茶堆,再经3
天后翻第二次茶堆(当堆面出现凝结的水珠, 离堆表面5 0 _ 6 0厘米处叶温达到6 5 °C — 7 (TC 时即可翻堆)翻堆后整理成堆,再经过3天后 堆温又上升到6 5 r — 7 (TC时,进行第三次翻堆。 再经过2天,茶叶转色为棕褐色,就可以进行 干燥。每次翻堆时要将表层叶翻入堆心,同时 打散沱块茶。
2.5干燥可釆用滚简炒干或烘干。滚简炒干机简温控制在1 2 (TC左右,烘干机进口温度控制在
11 0°C左右。炒、烘至茶叶含水量在1 3%以下时, 既为适度。
2.6筛分釆用分筛机分筛,筛网分两层,上层筛 孔为4孔,下层筛孔为1 6孔。取其4孔下16 孔上的茶叶作洒面茶配料待用。4孔以上1 6孔 以下茶叶取出另作处理。
实施例二
本例为做庄茶的加工方法实例
1. 做庄茶原料本地收购的8-8.5成干的做庄茶, 此种做庄茶一般转色不够,需进厂渥大堆作转 色处理。
2. 做庄茶处理
2. 1微生物制剂处理用浓度为108倍液GM微生物 制剂或日本生产的EM复合微生物制剂,在 8-8.5成干的做庄茶进厂渥大堆同时喷洒到茶 堆上,拌合均匀,每100kg茶叶用配好浓度的 微生物制剂13kg 。
2. 2渥大堆转色将喷洒了微生物制剂的做庄茶收 拢渥成大堆于厂内转色。 一般不翻堆,应随时 观察发酵转色程度,如发现堆内温度太高,茶 叶有可能"炭化"变黑,应立即翻堆散热,或 对堆内开沟到地面散热或立即干燥。
2. 3自然干燥每天堆面都有一层由于堆内水蒸汽 上升到堆面,遇冷而凝结成水积集在茶堆表面,叫"露水茶"。每天抓去堆面上的这一层"露水 茶",可使渥堆茶慢慢自然干燥到含水量1 6%以 内。
2. 4筛分釆用分筛机分筛,筛网分2层,上层筛 孔为2.5厘米,下层筛网孔为8 0孔。取其孔径 2.5厘米以下80孔以上作为标准茶而进入下一 工序,将80孔以下的灰末弃去,将2.5厘米筛 面上的长叶梗(头子茶)和风选、拣梗机、手拣 出的长叶梗一起进行切抖。切抖机切铡长短调至 到3厘米,抖筛机筛网孔径为2厘米,边切铡边 抖條,超过3厘米长度的筛面梗叶重复切抖,直 至全部通过筛孔,作为连叶梗配料。切抖工序要 特别注意安全操作。
2. 5风选将筛分后的标准茶叶再经风选机风选,风 选机再次将经筛分过的茶叶内的长叶梗,团块 茶、灰末、杂质选出分别处理。长叶梗、团块茶 经切抖后成连叶梗配料。灰末、非茶类夹杂物弃 去,风选后的标准茶进入下一工序。
2. 6机拣风选机风选后的标准茶再经机器拣梗去灰 沙、定规格。机拣出的长叶梗经切抖后成连叶梗 配料,拣梗去沙后的标准茶进入下 一 工序。拣梗 去沙机底部筛网孔为8 0孔,筛出的灰沙弃去,
2. 7手拣为拣净杂质和长度超过3厘米的长梗,机 拣后的茶叶还需进行 一 次手工拣。拣出的长梗经 切抖后成连叶梗配料,拣出的杂质弃去,手拣后
8的标准茶叶就作为做庄茶配料待用。 实施例三
本例为金玉茶的加工方法实例
1. 金玉茶原料指杀青后,未经揉捻发酵而直接干 燥的砖茶原料。梗量在5%以内称金玉茶,梗量 在2 0— 4 0%称毛庄茶。金玉茶、毛庄茶必须经复 制成做庄茶后才能使用。
2. 金玉茶处理
2.1开包发水将金玉茶拆包、打散茶块、拣尽杂 质,每100kg金玉茶用50。C-6(TC的热水8kg, 使干茶回潮发软,翻拌均匀,堆放1 8 — 2 0小时。
2.2蒸揉将发水堆放后的金玉茶装入蒸茶箱,通 入蒸汽蒸3-4分钟后,不加压或加压(视蒸揉联 动装置而定),揉捻3 —4分钟,揉至6 0— 7 0%的 茶叶摊片叶卷折即可。要求掌握好揉撿叶的含 水量和揉捻时间,不能揉成"丝瓜瓤"(含水过 高,揉捻时间过长),也不能使茶叶碎末过多(茶 叶过干或加压过重)。
2. 3微生物制剂处理用浓度为96倍液的GM微生 物制剂或曰本生产的EM复合微生物制剂在蒸揉 叶渥堆发酵时喷洒到茶堆中的茶叶上。每10 0kg 用量8kg 。发水和加微生物稀释液后的茶叶含 水量掌握在25%左右。
2. 4渥堆发酵将喷洒过微生物制剂的蒸揉叶趁热 堆积在室内渥堆发酵,堆高一般1.5-2米,四边扎整齐,用麻袋覆盖堆面,保持温湿度。
2. 5翻堆翻堆3次;3天后翻第 一 次茶堆,翻堆后 整理成堆,再经3天后翻第二次茶堆(当堆面出 现凝结的水珠,离堆表面50—60厘米处叶温达到 65°C — 70°C时即可翻堆,注意不能超过7(TC), 翻堆后整理成堆,再经过3天后,堆温又上升到 65。C一7(TC时,进行第三次翻堆。再经过2天, 茶叶色泽已均勻地转变为浅棕褐色,就可以进行 干燥。(注意每次翻堆时要将表层叶翻入堆心, 同时打散结成块的茶) 2. 6干燥 一般釆用两口炉灶的长滚简炒干机,滚简 炒干机简温控制在1 5 (TC -1 2 (TC左右(进口温度 控制在1 5 (TC左右,出口温度在1 2 (TC左右),炒 干后的茶叶含水量在14%左右,经摊凉后一般为 12-13%(注意炒干的茶不能立即进仓,需摊凉、
冷却后再进仓)。 2, 7其它(包括筛分、风选、机拣、手拣、切抖等工
序)和做庄茶精制 一 样。最后经手拣后的茶叶就 作为复制做庄茶配料。经切抖出来的复制做庄茶 连叶梗和做庄茶连叶梗一样,都作为连叶梗配料 待用。 实施例四
本例为细茶的加工方法实例 l.细茶原料(烘青、炒青)4-6级烘青茶或炒青茶,由 于是绿茶,必须经过渥堆发酵处理后才能作为砖茶原料使用。 2.细茶(烘青、炒青茶)处理
2. 1发水拌合每100kg含水量7%的细茶用5(TC左右 的热水14kg喷洒,翻拌均匀,使干茶回潮变软。
2.2微生物制剂处理翻拌同时,将浓度为1 00倍液的 GM微生物制剂与日本生产的EM复合微生物制剂喷 洒到茶堆中一起翻拌。每100kg茶叶用量10kg 。 微生物制剂稀释液。发水和加微生物制剂稀释液后 茶叶含水量应掌握在25%左右。
2. 3渥堆发酵将发过水、喷洒过微生物制剂并翻拌均 匀的茶叶收拢成堆, 一般堆高1.5-2米,四边扎整 齐,用麻袋覆盖,保持温湿度。
2. 4翻堆同洒面茶"翻堆" 一样。
2. 5干燥同洒面茶"干燥" 一样。干燥后即为细茶 配料待用。
以上实施例二 -四的后续工序一般需经配料拼配(多 层拼合、堆边整齐、粗上细下)后与实施例一的洒面茶 一起经压制(匀堆、测水、称茶、蒸茶、椿包、凉包)、 包装(倒包、测水、称茶、包纸、装篼、捆扎)、入库(码 包、标识)得产品。
权利要求
1. 一种采用微生物制剂处理的低氟砖茶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是在砖茶加工的渥堆发酵工序前,在对茶叶进行翻拌的同时用浓度95-110倍液的微生物制剂喷洒到茶叶堆上一起翻拌均匀,每100kg茶叶用量8-15kg微生物制剂稀释液,发水和加微生物稀释液后的茶叶含水量掌握在20-30%左右,所述微生物制剂是EM复合微生物制剂或GM微生物制剂。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于茶叶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采用微生物制剂处理的低氟砖茶生产工艺,是在砖茶加工的渥堆发酵工序前,在对茶叶进行翻拌的同时用浓度95-110倍液的微生物制剂喷洒到茶叶堆上一起翻拌均匀,每100kg茶叶用量8-15kg微生物制剂稀释液,发水和加微生物稀释液后的茶叶含水量掌握在20-30%左右,所述微生物制剂是EM复合微生物制剂或GM微生物制剂,本发明可缩短发酵时间5天左右,并可提高砖茶品质、香气和滋味,降低砖茶氟含量,而且还保持了边销砖茶的特殊风味和口感。
文档编号A23F3/10GK101427716SQ20071005038
公开日2009年5月13日 申请日期2007年11月5日 优先权日2007年11月5日
发明者李国林, 梅树华, 齐桂年 申请人:梅树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