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栝楼籽连续化生产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栝楼籽连续化生产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栝楼籽连续化生产装置。背景技术:
栝楼,为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学分类属葫芦科,生长在海拔100-1800米气候温 润的山谷密林和坡地灌丛中,博采山水之“灵气”。据《本草纲目》及各大中药辞典记载,栝 楼籽具有清肺、化痰、止咳、润肠、通便等功效。食用栝楼籽,有扩张心脏冠脉,增加冠脉流量 作用;对急性心肌缺血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对离体绒癌细胞增殖和艾滋病毒具有强烈的掏 作用;对糖尿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对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粘度有辅助疗效;能提高肌体 免疫功能;并有瘦身美容之功效。随着人们对绿色保健食品意识的增强,以及我国人口老 龄化程度的提高,患有“三高”和便秘等疾病的老年人比例增加。栝楼籽从“藏在深山无人 识”,已发展成为一种以“天然、野生、绿色”为特色的绿色保健休闲食品,是休闲食品瓜子中 的极品,也是绿色保健食品中的上等佳品,已成为瓜子行业中的一枝新秀。在本实用新型作出之前,栝楼籽的加工方法因食用方式差异而有所不同,其中供 牙咬剥壳食用的加工方法一般包括精选、清洗、炒制、添加配料、干燥冷却以及检验、包装等 工序,先将精选出的大小一致、颗粒饱满的栝楼籽洗净后,置于加温的大锅内翻炒,汽化、干 燥至一定程度后添加配料,再反复翻炒使其完成干燥,冷却检验后即成产品。这种方法存在 的问题是由于栝楼籽较一般瓜籽具有外壳较厚硬、籽肉较脆嫩,以及籽形外观轮廓差异性 大的特点,产品牙咬剥壳时,壳体常会出现粉碎性破裂现象,不但影响壳体与籽肉的分离, 浪费现象严重、籽肉利用率低,还会影响人们对栝楼籽的食用兴趣,不利于栝楼的推广应 用,因此,栝楼籽的加工已成为制约栝楼产业化发展的瓶颈,因此,人们渴望有一套先进的 生产加工装置,来改变目前手工作坊生产方式或前店后厂方式生产经营的现状。
发明内容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栝楼籽连续化生产装 置,利用该装置加工成的栝楼籽具有壳体整体性能好,牙咬剥壳时壳体不会出现粉碎性破 裂的优点,从而有利于推动栝楼的产业化发展。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这种栝楼籽连续化生产 装置的结构,包括料盘、清洗池,料盘和清洗池之间由输料带相联,其特征是在所述清洗池 的后方还依次设有一吊篮、一浸泡容器、一蒸煮容器和一烘烤池;所述吊篮为一带篮盖的网 笼件,浸泡容器和蒸煮容器的内腔形状与吊篮的外轮廓形状相匹配,吊篮可分别置入浸泡 容器和蒸煮容器的内腔中;所述烘烤池为一敞口箱式部件,内腔中具有一块水平状设置的 摊板,摊板上具有密集式设置的通风小孔,摊板与烘烤池下部的池壁形成热风腔。具体实施时,所述清洗池与吊篮之间设有输送带。具体实施时,所述烘烤池的一侧设有出料输送带。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装置加工的产品牙咬剥壳时,壳体常会出现粉碎性破裂的现象,不但影响壳体与籽肉的分离,浪费现象严重、籽肉利用率 低,还会影响人们对栝楼籽的食用兴趣的缺陷,改变用锅炒制的传统加工装置结构,并根据 栝楼籽较一般瓜籽具有外壳较厚硬、籽肉较脆嫩,以及籽形外观轮廓差异性大的特点,经反 复实践,创制了一条栝楼籽连续化生产装置,解决了长期以来人们渴望解决而一直未能解 决的问题,不但产品牙咬剥壳时壳体不会出现粉碎性破裂,还有效地提高了产品的品质。用 浸泡容器、蒸煮容器和烘烤池替代现有的锅炒装置后,原料和配料在浸泡容器内充分接触, 不但有利于配料入味,而且还能在壳体软化状态下,利用配料改变壳体的原有结构,从而解 决了栝楼籽较一般瓜籽具有外壳较厚硬、籽肉较脆嫩,给加工所带来的一对矛盾。在清洗池 和吊篮间配备输送带,以及在烘烤池后面配备出料输送带后,形成了一条从进料到出料的 连续化生产装置,极大地提高了企业栝楼籽的生产加工能力。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装置分解结构示意图。图中料盘1,清洗池2,吊篮3,篮盖31,吊环32,浸泡容器4,蒸煮容器5,烘烤池 6,摊板61,热风腔62。
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该装置由分体的料盘1,清洗池2,吊篮3,浸泡容器4,蒸煮容器5和烘 烤池6构成。其中,料盘1和清洗池2之间设置螺旋筒式输料带,使倾倒在料盘1内的原料 能按照工艺要求输送至清洗池2内,完成全自动吸入式技术加料。清洗池2上设置进排水 管道,以方便原料清洗。清洗池2与吊篮3之间可设置回转式翻板输送带,将清洗后的原料 输送至吊篮3内。原料在吊篮3内浙水后,由自动化吊机经篮盖31上的吊环32吊入浸泡 容器4内。在浸泡容器4内原料与事先调制好的配料液体充分接触,再移至蒸煮容器5内 蒸煮。烘烤池6是一敝口箱式部件,内腔中具有一块水平状设置的摊板61,摊板61上具有 密集式设置的通风小孔,摊板61与烘烤池6的下部池壁形成热风腔62。热风腔62经管道 与外置的热风发生器相连通,当需要冷却时,热风腔62兼作冷风输送腔使用。为方便后续 工序生产操作,在所述烘烤池6的一侧设有出料输送带,经出料输送带将冷却后的原料送 至下道工序,检验、包装后即成产品。
权利要求1.一种栝楼籽连续化生产装置,包括料盘(1)、清洗池O),料盘(1)和清洗池(2)之 间由输料带相联,其特征是在所述清洗池O)的后方还依次设有一吊篮(3)、一浸泡容器 G)、一蒸煮容器( 和一烘烤池(6);所述吊篮(3)为一带篮盖(31)的网笼件,浸泡容器 (4)和蒸煮容器(5)的内腔形状与吊篮(3)的外轮廓形状相匹配,吊篮C3)可分别置入浸 泡容器(4)和蒸煮容器( 的内腔中;所述烘烤池(6)为一敞口箱式部件,内腔中具有一块 水平状设置的摊板(61),摊板(61)上具有密集式设置的通风小孔,摊板(61)与烘烤池(6) 下部的池壁形成热风腔(6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栝楼籽连续化生产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清洗池( 与吊篮(3) 之间设有输送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栝楼籽连续化生产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烘烤池(6)的一侧设 有出料输送带。
专利摘要一种栝楼籽连续化生产装置,包括料盘、清洗池,料盘和清洗池之间由输料带相联,在所述清洗池的后方还依次设有一吊篮、一浸泡容器、一蒸煮容器和一烘烤池;吊篮为一网笼件,且可以分别置入浸泡容器和蒸煮容器的内腔中;烘烤池为一敞口箱式部件,内腔中具有一块水平状设置的摊板,摊板上具有密集式设置的通风小孔,摊板与烘烤池下部的池壁形成热风腔。本实用新型根据栝楼籽较一般瓜籽具有外壳较厚硬、籽肉较脆嫩,以及籽形外观轮廓差异性大的特点,用浸泡容器、蒸煮容器和烘烤池替代现有技术的锅炒装置后,形成了一条从进料到出料的连续化生产装置,不但产品品质好、牙咬剥壳不会出现粉碎性破裂现象,而且极大地提高了企业栝楼籽的生产加工能力。
文档编号A23L1/36GK201854642SQ201020231230
公开日2011年6月8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21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21日
发明者王怡灿 申请人:衢州市衢天食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