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茶的加工方法

文档序号:610755阅读:32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红茶的加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红茶的加工方法,能保证红茶加工的优质高效,尤其是提高红茶的色、香、味、型和叶底的品质,增加制茶的产量、提高红茶的质量。
背景技术
目前红茶加工大体流程为鲜叶一萎调一揉抢一发酵一干燥一包装一红茶成品;但是,成品红茶的色、香、味、型和叶底质量不一,造成每批茶的质量都有差别,特别是茶鲜叶产量大时,加工不及时,造成茶鲜叶的损坏,制不出优质的红茶。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红茶的加工方法,保证红茶加工的优质高效,尤其是提高红茶的色、香、味、型和叶底的品质,增加制茶的产量、提高红茶的质量。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红茶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I)鲜茶叶做青,叶鲜叶摊青14个小时,移出室外晒青10分钟,摇青3分钟,再摊青I个小时,每隔I个小时摇青I次,共摇青3次;(2)分级,用分级机把鲜叶分为1-3级;(3)揉抢,按鲜叶的等级分别进行揉捻2个小时;(4)发酵,发酵温度控制在28-32度之间,3个小时,发出兰花香气,草青味全无;(5)杀青,按顺序从一级到三级开始进行杀青,杀青机温度控制在280-300度之间;(6)茶叶造型,按市场需要,可造各种茶型;(7)低温烘焙,烘焙温度在43度烘2小时,达到茶叶含水率5%以下,成为成品毛(8)毛茶经风选、筛分、捡出非茶类夹杂物即为成品茶。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的有益效果是能够较好地保证红茶加工的优质高效,提闻红茶的色、香、味、型和叶底的品质,增加制茶的广量、提闻红茶的质量。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所述的红茶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I)鲜茶叶做青(摊青、晒青、摇青)茶叶鲜叶摊青14个小时,移出室外晒青10分钟,摇青3分钟,再摊青I个小时,每隔I个时小时左右摇青I次,共摇青3次,约5个小时左右,鲜叶发出花香。鲜茶叶做青(摊青、晒青、摇青)能加速茶鲜叶挥发水份的速度,减少萎凋时间,增加茶叶香气。(2)分级用分级机把鲜叶分为1-3级,分级后能保证青叶的匀整性。(3)揉捻按鲜叶的等级分别进行揉捻2个小时左右。
(4)发酵发酵温度控制在28-32度之间,约3个小时左右,发出兰花香气,草青味全无。(5)杀青按顺序从一级到三级开始进行杀青,杀青机温度控制在280-300度之间。杀青,能保证发酵好的茶叶的色泽质量及内在的品质。(6)茶叶造型按市场需要,可造各种茶型。 (7)低温烘焙烘焙温度在43度左右烘2小时,达到茶叶含水率5%以下。按7套工序做完,直可为成品毛茶。(8)提净工序毛茶经风选、筛分、捡出非茶类夹杂物即为成品茶(红茶)。红茶,它主要包括初制工艺流程和精制工艺流程。特征是,初制工艺流程主要包括鲜叶的做青(摊青、晒青、摇青)一分级一揉抢一发酵一杀青一造型一干燥一成品毛茶;精制工艺流程主要包括毛茶的提净工序;通过本发明制得的红茶,“浓、强、鲜、香”和质量稳定,其外形紧结重实,色泽乌润,内质香气香高持久,还带有兰花香兼蜂蜜香,滋味浓强鲜爽,汤色红而明亮,叶底红亮嫩匀,;味纯正,无苦涩。成品茶的含水率< 5%、总灰分<6%、碎茶< I %、粗纤维< 10%、水浸出物> 42%,符合内外销红茶国家质量标准。
权利要求
1.一种红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鲜茶叶做青,叶鲜叶摊青14个小时,移出室外晒青10分钟,摇青3分钟,再摊青I个小时,每隔I个小时摇青I次,共摇青3次;(2)分级,用分级机把鲜叶分为1-3级;(3)揉捻,按鲜叶的等级分别进行揉捻2个小时;(4)发酵,发酵温度控制在28-32度之间,3个小时,发出兰花香气,草青味全无;(5)杀青,按顺序从一级到三级开始进行杀青,杀青机温度控制在280-300度之间;(6)茶叶造型;(7)低温烘焙,烘焙温度在43度烘2小时,达到茶叶含水率5%以下,成为成品毛茶;(8)毛茶经风选、筛分、捡出非茶类夹杂物即为成品茶。
全文摘要
一种红茶的加工方法,涉及茶叶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经茶叶做青—分级—揉捻—发酵—杀青—造型—低温烘焙—提净工序后制得成品红茶。本发明能够保证红茶加工的优质高效,尤其是提高红茶的色、香、味、型和叶底的品质,增加制茶的产量、提高红茶的质量。
文档编号A23F3/06GK102919396SQ201210426458
公开日2013年2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3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31日
发明者覃世勇 申请人:广西罗城新科双全有机食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