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发酵大生产的菌种保存方法

文档序号:533905阅读:3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应用于发酵大生产的菌种保存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菌种保存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发酵大生产的菌种保存方法。
背景技术
实验室和工厂菌种室对菌种常用的保藏法是斜面低温保藏法,即将菌种接种在适宜的固体斜面培养基上,待菌充分生长后,棉塞部分用油纸包扎好,移至2-8°C的冰箱中保藏,其优点是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能随时检查所保藏的菌株是否死亡、变异与污染杂菌等;但是其缺点是容易变异,因为培养基与菌种同时处在2-8°C保存条件下,菌种仍会缓慢利用培养基残留成分而缓慢生长,影响微生物的性状;其次因菌种屡次传代会使微生物的代谢改变,进而影响微生物的性状;再次因菌种在固体斜面培养基上涂布生长的差异影响发酵生产批水平的不稳定差异,同时贮存空间大,器皿保管困难;污染杂菌的机会较多。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发酵大生产的菌种保存方法,该方法能实现菌种无需屡次传,保证菌种性状稳定,不易变异;并能够缩小贮存空间,确保菌种保存环境安全可靠;减少或避免杂菌污染。尤其因其可直接复制性的使用于发酵大生产,无需进行菌种孢子的二次扩培,避免了因菌种制备的因素对发酵生产批水平稳定性的影响,有利于提闻生广效率和质量。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提出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应用于发酵大生产的菌种保存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I :将固体斜面培养基上生长成熟的菌种中灭菌洗脱液洗脱制成菌悬液;
步骤2 :过滤菌悬液去除培养基;
步骤3 :过滤后的菌悬液进行冷冻管分装;
步骤4 :将分装后装有菌悬液的菌种置于_78°C—-82°C下超低温保存。进一步,所述的斜面培养基的组分及其重量配比为麸皮3.2 — 3.5%,硫酸镁 O. 004 — O. 006%,磷酸氢二铵 O. 01 — O. 02%,磷酸氢二钾 O. 008 — O. 012%,酵母膏
O.5-1.0%,葡萄糖1.0-2. 0%,琼脂I. O — 2. 0%,其余为无菌水。进一步,所述的菌种为金霉素产生菌、盐霉素产生菌、泰乐菌素产生菌。进一步,所述的灭菌洗脱液为灭菌甘油。进一步,步骤2中所述的过滤为采用双层无菌纱布过滤。优选的,所述的灭菌甘油为质量分数为20-25%的灭菌甘油。进一步,所述的冷冻管体积为l_60mL。优选的,所述的冷冻管为PV材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所述的菌种保存方法,具有显著优点如下一是采用该发明保存方法,去除了培养基,避免了菌种在保存期内有生长的营养条件,稳定了菌种的性状;二是采用该发明保存方法,对菌种采用了 20-25%的灭菌甘油作为保护剂保护,在确保菌种在保存期内的存活稳定性同时也确保了菌种的性状;三是采用该发明保存方法,大大缩小了菌种的贮存空间,同时因其采用PV材质冷冻管保存,不易造成破碎,使菌种保存安全可靠;四是采用该发明保存方法实现了每支分装菌种的一次性使用,减少或避免发生杂菌污染尤其是交叉污染。五是采用该发明保存方法实现了菌种直接复制性的使用于发酵大生产,无需进行菌种孢子的二次扩培,避免了因菌种制备的因素对发酵生产批水平稳定性的影响。采用上述菌种保存方法对其主菌种和工作菌种进行保存,主菌种在10年的保存期内及工作菌种在180天的保存期内能达到保持性状稳定、生产水平稳定的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实施例I金霉素产生菌菌种的保存方法
步骤I :将固体斜面培养基上生长成熟的菌种中灭菌洗脱液洗脱制成菌悬液;斜面培养基的组成成分为麸皮32g,硫酸镁0.04g,磷酸氢二铵O. lg,磷酸氢二钾0.08g,酵母膏5g,葡萄糖10g,琼脂10g,无菌水定容至IL ;灭菌洗脱液为20%灭菌甘油。步骤2 :过滤菌悬液去除培养基,过滤采用双层无菌纱布过滤;
步骤3 :过滤后的菌悬液进行Iml冷冻管分装;
步骤4 :将分装后装有菌悬液的菌种置于_78°C下超低温保存。实施例2金霉素产生菌菌种的保存方法
步骤I :将固体斜面培养基上生长成熟的菌种中灭菌洗脱液洗脱制成菌悬液;斜面培养基的组成成分为麸皮35g,硫酸镁0.06g,磷酸氢二铵O. 2g,磷酸氢二钾O. 12g,酵母膏10g,葡萄糖20g,琼脂20g,无菌水定容至IL ;灭菌洗脱液为25%灭菌甘油。步骤2 :过滤菌悬液去除培养基,过滤采用双层无菌纱布过滤;
步骤3 :过滤后的菌悬液进行60ml冷冻管分装;
步骤4 :将分装后装有菌悬液的菌种置于_82°C下超低温保存。实施例3金霉素产生菌菌种的保存方法
步骤I :将固体斜面培养基上生长成熟的菌种中灭菌洗脱液洗脱制成菌悬液;斜面培养基的组成成分为麸皮33. 5g,硫酸镁0.05g,磷酸氢二铵O. 15g,磷酸氢二钾O. 10g,酵母膏7. 5g,葡萄糖15g,琼脂15g,无菌水定容至IL ;灭菌洗脱液为23%灭菌甘油。步骤2 :过滤菌悬液去除培养基,过滤采用双层无菌纱布过滤;
步骤3 :过滤后的菌悬液进行30ml冷冻管分装;
步骤4 :将分装后装有菌悬液的菌种置于-80°C下超低温保存。实施例4-9菌种的保存方法见下表 表I
权利要求
1.一种菌种保存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I :将固体斜面培养基上生长成熟的菌种用灭菌洗脱液洗脱制成菌悬液; 步骤2 :过滤菌悬液去除培养基; 步骤3 :过滤后的菌悬液进行冷冻管分装; 步骤4 :将分装后装有菌悬液的菌种置于_78°C—-82°C下超低温保存。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菌种保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斜面培养基的组分及其重量配比为麸皮3. 2 — 3. 5%,硫酸镁O. 004 - O. 006%,磷酸氢二铵O. 01 — O. 02%,磷酸氢二钾O. 008 — O. 012%,酵母膏O. 5-1. 0%,葡萄糖I. 0-2. 0%,琼脂1.0-2. 0%,其余为无菌水。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菌种保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菌种为金霉素产生菌、盐霉素产生菌、泰乐菌素产生菌。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菌种保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灭菌洗脱液为灭菌甘油。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菌种保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滤采用双层无菌纱布过滤。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菌种保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灭菌甘油为质量分数为20-25%的灭菌甘油。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菌种保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冻管体积为l_60mLo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菌种保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冻管为PV材质。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菌种保存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将固体斜面培养基上生长成熟的菌种中灭菌洗脱液洗脱制成菌悬液;步骤2过滤菌悬液去除培养基;步骤3过滤后的菌悬液进行冷冻管分装;步骤4将分装后装有菌悬液的菌种置于-78℃-82℃下超低温保存。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所述的菌种保存方法,具有显著优点如下该方法能实现菌种无需屡次传代,保证菌种性状稳定,不易变异;并能够缩小贮存空间,确保菌种保存环境安全可靠;减少或避免杂菌污染。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文档编号C12N1/04GK102911871SQ201210456959
公开日2013年2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15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6日
发明者林贞 申请人:浦城正大生化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