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清热解毒作用的番茄辣酱及其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8323阅读:37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具有清热解毒作用的番茄辣酱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番茄辣酱及其制作方法,尤其涉及具有清热解毒作用的番茄辣酱及其制作方法,属于食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辣椒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维生素B、β_胡萝卜素、叶酸、镁、钾及微量元素硒,其中维生素C的含量在蔬菜中居第一位。辣椒属辛辣食物,还能改善心脏功能,促进血液循环。常食辣椒可开胃消食,暖胃驱寒,促进血液循环,美容肌肤以及降低血脂、血糖,减少血栓形成,对心血管疾病有一定预防作用。番茄又名西红柿,果实营养丰富,具特殊风味,富含维生素Α、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Β2以及胡萝卜素和钙、磷、钾、镁、铁、锌、铜、硒和碘等多种元素,还含有蛋白质、糖类、有机酸、纤维素。其中对心血管具有保护作用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元素,能减少心脏病的发作;番茄红素具有独特的抗氧化能力,能清除自由基,保护细胞,使脱氧核酸及基因免遭破坏,能阻止癌变进程;番茄中的维C,有生津止渴,健胃消食,凉血平肝,清热解毒,降低血压之功效,对高血压、肾脏病人有良好的辅助治疗作用。据营养学家研究测定:每人每天食用50克一 100克鲜番茄,即可满足人体对几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需要。近几年来,硒元素对人体的重要生理功能越来越为各国科学家所重视,硒能提高人体免疫,促进淋巴细胞的增殖及抗体和免疫球蛋白的合成;对结肠癌、皮肤癌、肝癌、乳腺癌等多种癌症具有明显的抑制和防护的作用,其在机体内的中间代谢产物甲基烯醇具有较强的抗癌活性;硒与维生素Ε、大蒜素、亚油酸、锗、锌等营养素具有协同抗氧化的功效,增加抗氧化活性;同时,硒具有减轻和缓解重金属毒性的作用。人体缺硒会造成多种疾病,最典型的是我国黑龙江克山县地方病一克山病,大骨节病、癌症、心血管疾病、白内障、胞囊纤维变性、高血压、甲状腺肿大、免疫缺失、淋巴母细胞性贫血、视网膜斑点退化、肌营养不良、溃疡性结肠炎、关节炎以及人体的衰老都与人体缺硒有着直接的联系。目前各国根据本国自身的情况都制定了硒营养的推荐摄入量:美国推荐成年男女硒的每日摄入量(RDI)分别为70微克/天和55微克/天,而英国则为75微克/天和60微克/天,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成年人摄入量为50 200微克/天。目前,以辣椒为主出产的产品有很多,如贵州的老干妈、乡下妹等系列辣酱,以及发酵酸辣椒等,这些产品中,味精、鸡精等调味料较为常见,随着学者对食品添加剂的深入研究,发现长期食用过多的味精、鸡精等产品对人体具有严重的危害,轻则口干、掉头发,重者抑制神经、妨碍儿童骨骼发育及智力发育、诱发高血压等疾病,对人体健康来带不利影响。同时,市面上众多的辣椒产品中,番茄一般是以调味料的角色出现,以酸为主的辣味产品较少,喜欢酸辣口味的人群常常只能选择购买原材料临时现做,不够方便。临时现做的辣酱由于制作时的随意性,处方比例及制备工艺一旦控制不当,不仅影响口感,而且极易造成腐败变质,不宜长期保存。本申请人在专利申请CN201210434796.2中公开了一种加有番茄的辣椒酱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番茄辣椒酱主要是由新疆西红柿、辣椒、生姜等原材料经过胶体磨绞制、辣椒热油炒制、番茄酱浓缩发酵,然后共同混合翻炒制成;该技术将辣椒与番茄分开进行加工,番茄加入酵母发酵后再与辣椒共同炒制,增加了产品的风味,保留了原材料中所含维生素等有机营养成分,高效保持了食材中有效成分的利用以及产品的风味,效果较好。但本发明人员通过对现有番茄辣酱的保健作用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在此基础上加入特定的药食两用药材,使普通的酸辣酱具有一定的保健功能,得到的产品不仅酸辣可口,且与现有技术相比较,产品的营养性及保健性功能提高了很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番茄辣酱及其制作方法。具体技术方案为:按照重量份计算,是由辣椒240-360份,番茄酱400-600份,食用油320-480份,洋姜50—100份,薄荷20—30份,食盐1.6一2.4份,生姜8—12份制成。优选地,按照重量份计算,是由辣椒300份,番茄酱500份,食用油400份,洋姜75份,薄荷25份,食盐2份,生姜10份制成。本发明所述辣椒为干红辣椒或鲜红辣椒,西红柿为成熟西红柿。优选的,辣椒和西红柿均来自新疆。新疆所产的西红柿和辣椒,产品中富含硒元素,且辣椒红素和番茄红素的含量高于普通地区种植的西红柿和番茄,其降脂降糖、抗氧化、促进血液循环、抗癌、健胃消食等保健作用明显。本发明番茄辣酱的制作方法,其步骤为:I)辣椒检验,剔除腐烂变质的部分和杂质,清洗后取处方量进行胶体磨绞制,得糍粑辣椒备用;2)洋姜洗净后,制成l_2mm大小的碎粒,备用;薄荷去除老茎和杂质,略喷清水,使湿润后切成短段,低温干燥后粉碎成细粉,备用;3)大火加热食用油,油温控制在100°C -150°C ;4)加入糍粑辣椒于炒锅中,迅速将已制好的热油淋于辣椒上,并不停搅拌辣椒使其受热均匀,辣椒开始呈黄色为止,再加入洋姜粒,与辣椒炒制;5)将番茄酱加入4)制成的辣椒酱中,再加入薄荷水及辅料食盐、生姜一起炒制,搅拌均匀;6)将酱体分装入所要求包装容器中,100°C温度下灭菌15分钟,即得。其中优选步骤3)中食用油为葵花籽油、橄榄油、苏子油、沙棘子油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加入苏子油和橄榄油的混合油,其中橄榄油与苏子油的比例为1:1 3。步骤4)、5)中搅拌杆速度为20-40转/分钟,搅拌5_15分钟。通过该方法制得的产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首先,本发明产品中加入了洋姜,富含氨基酸、糖分和维生素,具有清热解毒,利水祛湿的功效,尤其善于祛除脾经的湿热,薄荷能够祛邪毒,除劳气,解困乏,常用于头痛目赤,咽喉肿痛等,二者合用,增强了番茄辣酱清热解毒的作用;其次,本发明产品采用食用油高温炒制,产品香味浓郁,比简单混合蒸煮产品更能促进食欲,且油制品中番茄红素的生物利用度更高;另外采用加入苏子油和橄榄油的混合油,由于其具有软化血管和降脂的效果,更增强了成品的保健作用。
第三,本发明所制得的番茄辣酱色泽透彻,以纯正地道的酸辣为主,处方中不含味精等类似的调味料,也不添加任何防腐剂和色素,保持独特香味的同时,对人体健康更为有利。因此,本发明番茄辣酱与现有产品相比较,在生产、食用、保健等方面,均有很强的优势。以下采用效果实验来进一步阐述本发明所述番茄辣酱的有益效果:试验I辣椒、西红柿有效成分检测选择不同产地的新鲜西红柿、辣椒,以辣椒红素、番茄红素、硒元素含量为指标,比较不同产地产品的有效成分含量。结果如表1:
权利要求
1.一种具有清热解毒作用的番茄辣酱,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计算,是由辣椒240—360份,番茄酱400— 600份,食用油320— 480份,洋姜50—100份,薄荷20— 30份,食盐1.6一2.4份,生姜8一12份制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番茄辣酱,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计算,是由辣椒300份,西红柿500份,食用油400份,洋姜75份,薄荷25份,食盐2份,生姜10份制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番茄辣酱,其特征在于,所述辣椒为干红辣椒或鲜红辣椒。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番茄辣酱,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材料辣椒、西红柿均来自新疆。
5.一种番爺辣酱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由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原材料和辅料按照如下方法制备: 1)辣椒检验,剔除腐烂变质的部分和杂质,清洗后取处方量进行胶体磨绞制,得糍粑辣椒备用; 2)洋姜洗净后,制成1-2_大小的碎粒,备用;薄荷去除老茎和杂质,略喷清水,使湿润后切成短段,低温干燥后粉碎成细粉,备用; 3)大火加热食用油,油温控制在100°C-150°C ; 4)加入糍粑辣椒于炒锅中,迅速将已制好的热油淋于辣椒上,并不停搅拌辣椒使其受热均匀,辣椒开始呈黄色为止,再加入洋姜粒,与辣椒炒制; 5)将番茄酱加入4)制成的辣椒酱中,再加入薄荷及辅料食盐、生姜一起炒制,搅拌均匀; 6)将酱体分装入所要求包装容器中,100°C温度下灭菌15分钟,即得。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食用油为葵花籽油、橄榄油、苏子油、沙棘子油中的一种或几种。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食用油为苏子油和橄榄油的混合油,其中橄榄油与苏子油的比例为1:1 3。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5)中搅拌杆速度为20-40转/分钟,搅拌5-15分钟。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清热解毒作用的番茄辣酱及其制作方法,按照重量计算,番茄辣酱是由辣椒240—360份,番茄酱400—600份,食用油320—480份,洋姜50—100份,薄荷20—30份,食盐1.6—2.4份,生姜8—12份制成;制作方法包括辣椒胶体磨绞制为糍粑辣椒后炒制,加入药食同源的洋姜、薄荷,再加入番茄酱与辅料混合翻炒、灭菌等步骤。本发明得到的产品以纯正地道的酸甜味为主,兼之具有辣味,为广大喜爱酸辣口味的人群带来方便,是制作火锅、菜肴、烧烤以及粉面伴侣的理想材料。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产品具备清热解毒的作用,且富含番茄红素、辣酱红素及硒元素,营养性及保健性得到了提高。
文档编号A23L1/24GK103099192SQ201310049020
公开日2013年5月15日 申请日期2013年2月7日 优先权日2013年2月7日
发明者张芝庭, 张涛涛 申请人:贵州神奇投资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