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白刺茶及其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222552阅读:184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制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白刺茶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白刺果白刺是蒺藜科白刺属的灌木,分枝多而密集,呈丛生状,具有很强固沙阻沙能力。白刺分布在亚洲中部沙漠地区的盐渍土上。在我国白刺果产于陕西北部、内蒙古西部、宁夏、甘肃河西、青海、新疆及西藏东北部等地,是一种天然无污染绿色产品。白刺果味酸甜营养丰富,白刺果性温、味甘、微碱酸,具有调经活血,消食健胃之功效,治疗肺病、胃病、心热痛经、月经不调、消化不良等症状。

白刺果现已开发制成了多种保健、营养系列产品,如酿茶、果汁和果酱等。但是,现在的白刺果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市面上很少见到白刺茶。即使有一些白刺茶,由于其制作工艺的原因,导致白刺果中的各种营养成分不能充分溶解到水中,从而导致保健效果差。

因此,急需寻找一种新型的白刺茶的制作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白刺茶及其制作方法,通过白刺果、白刺叶、白刺茎,蒲公英依比例配制,低温干燥,最大程度上保持了白刺果、白刺叶、白刺茎,蒲公英原有的风味及其营养成分;而且能够实现长时间浸泡或多次浸泡,依然具有白刺茶的味道。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白刺茶,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加工而成:白刺果50-80份、白刺叶10-30份、白刺茎10-15份、蒲公英10-15份;其制作方法:(1)配取成熟的白刺果、白刺叶、白刺茎,蒲公英分别用水冲洗干净;(2)用烘干机械对白刺果、白刺叶、白刺茎,蒲公英分别进行烘干操作,温度控制在50℃-60℃,时间在4小时-5小时;(3)将上述烘干后的白刺果、白刺叶、白刺茎及蒲公英分别用粉碎设备进行粉碎,使其大小颗粒80木—100木;(4)将粉碎后的白刺果、白刺叶、白刺茎,蒲公英颗粒分别在红外线设备下进行杀菌和消毒处理;(5)将杀菌消毒后的白刺果、白刺叶、白刺茎,蒲公英颗粒分别按白刺果50-80份、白刺叶10-30份、白刺茎10-15份、蒲公英10-15份的比例混合分袋;(6)将分袋后的产品进行真空封袋;(7)将上述包装袋进行贴标、装箱、包装出厂。

进一步的,一种白刺茶,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加工而成:白刺果60份、白刺叶20份、白刺茎10份、蒲公英10份;其制作方法:配取半成熟的上述白刺茶的制作方法:(1)配取成熟的白刺果、白刺叶、白刺茎,蒲公英分别用水冲洗干净;(2)用烘干机械对白刺果、白刺叶、白刺茎,蒲公英分别进行烘干操作,温度控制在50℃-60℃,时间在4小时-5小时;(3)将上述烘干后的白刺果、白刺叶、白刺茎及蒲公英分别用粉碎设备进行粉碎,使其大小颗粒80木—100木;

(4)将粉碎后的白刺果、白刺叶、白刺茎,蒲公英颗粒分别在红外线设备下进行杀菌和消毒处理;(5)将杀菌消毒后的白刺果、白刺叶、白刺茎,蒲公英颗粒分别按白刺果60份、白刺叶20份、白刺茎10份、蒲公英10份的比例混合分袋;(6)将分袋后的产品进行真空封袋;(7)将上述包装袋进行贴标、装箱、包装出厂。

白刺果性温、味甘、微碱酸,具有调经活血,消食健胃之功效,治疗肺病、胃病、心热痛经、月经不调、消化不良等症状。

白刺叶又名苦刺枝叶,具有凉血、解毒、杀虫的功效。主治衄血、便血、疔疮肿毒、疥癣、烫伤、阴道滴虫的症状。

蒲公英属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头状花序,种子上有白色冠毛结成的绒球,花开后随风飘到新的地方孕育新生命。蒲公英植物体中含有蒲公英醇、蒲公英素、胆碱、有机酸、菊糖等多种健康营养成分,有利尿、缓泻、退黄疸、利胆等功效。蒲公英同时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等,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可生吃、炒食、做汤,是药食兼用的植物。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白刺果、白刺叶、白刺茎,蒲公英制作白刺茶,通过低温干燥,最大程度上保持了白刺果、白刺叶、白刺茎,蒲公英原有的风味及其营养成分;而且能够长时间浸泡或多次浸泡,依然具有白刺茶的味道。这里本发明兼具保健和治疗作用,可以作为保健茶叶使用,价格低廉,饮用方便,而且长期饮用无副作用,对疾病可起到预防和一定的治疗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其中原料均可以通过市购获得。

实施例1,一种白刺茶,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加工而成:白刺果70份、白刺叶20份、白刺茎10份、蒲公英10份。其制作方法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1)配取成熟的白刺果、白刺叶、白刺茎,蒲公英分别用水冲洗干净;(2)用烘干机械对白刺果、白刺叶、白刺茎,蒲公英分别进行烘干操作,温度控制在50℃-60℃,时间在4小时-5小时;

(3)将上述烘干后的白刺果、白刺叶、白刺茎及蒲公英分别用粉碎设备进行粉碎,使其大小颗粒80木—100木;

(4)将粉碎后的白刺果、白刺叶、白刺茎,蒲公英颗粒分别在红外线设备下进行杀菌和消毒处理;

(5)将杀菌消毒后的白刺果、白刺叶、白刺茎,蒲公英颗粒分别按白刺果70份、白刺叶20份、白刺茎10份、蒲公英10份的比例混合分袋;

(6)将分袋后的产品进行真空封袋;

(7)将上述包装袋进行贴标、装箱、包装出厂。

实施例2,一种白刺茶,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加工而成:白刺果60份、白刺叶15份、白刺茎15份、蒲公英10份。其制作方法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1)配取成熟的白刺果、白刺叶、白刺茎,蒲公英分别用水冲洗干净;(2)用烘干机械对白刺果、白刺叶、白刺茎,蒲公英分别进行烘干操作,温度控制在50℃-60℃,时间在4小时-5小时;

(3)将上述烘干后的白刺果、白刺叶、白刺茎及蒲公英分别用粉碎设备进行粉碎,使其大小颗粒80木—100木;

(4)将粉碎后的白刺果、白刺叶、白刺茎,蒲公英颗粒分别在红外线设备下进行杀菌和消毒处理;

(5)将杀菌消毒后的白刺果、白刺叶、白刺茎,蒲公英颗粒分别按白刺果60份、白刺叶25份、白刺茎15份、蒲公英10份的比例混合分袋;

(6)将分袋后的产品进行真空封袋;

(7)将上述包装袋进行贴标、装箱、包装出厂。

实施例3,一种白刺茶,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加工而成:白刺果55份、白刺叶15份、白刺茎15份、蒲公英10份。其制作方法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1)配取成熟的白刺果、白刺叶、白刺茎,蒲公英分别用水冲洗干净;(2)用烘干机械对白刺果、白刺叶、白刺茎,蒲公英分别进行烘干操作,温度控制在50℃-60℃,时间在4小时-5小时;

(3)将上述烘干后的白刺果、白刺叶、白刺茎及蒲公英分别用粉碎设备进行粉碎,使其大小颗粒80木—100木;

(4)将粉碎后的白刺果、白刺叶、白刺茎,蒲公英颗粒分别在红外线设备下进行杀菌和消毒处理;

(5)将杀菌消毒后的白刺果、白刺叶、白刺茎,蒲公英颗粒分别按白刺果55份、白刺叶15份、白刺茎15份、蒲公英10份的比例混合分袋;

(6)将分袋后的产品进行真空封袋;

(7)将上述包装袋进行贴标、装箱、包装出厂。

综上,本发明通过白刺果、白刺叶、白刺茎,蒲公英结合、低温烘干,利用各自特性协调搭配,且都具有很高的营养和保健价值,实现了最大程度上保全白刺果、白刺叶、白刺茎,蒲公英原有风味及其营养成分;而且能够长时间浸泡或多次浸泡,依然保证具有白刺茶的风味。

上述说明是针对本发明较佳可行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但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专利申请范围,凡本发明所提示的技术精神下所完成的同等变化或修饰变更,均应属于本发明所涵盖专利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