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品加工用滚揉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07322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肉类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食品加工用滚揉设备。



背景技术:

肉类,是动物的皮下组织及肌肉,可以食用。其富含大量的蛋白质和脂肪,以及卡路里,其属于酸性食物。

白肉是一个营养学上的词,广义上是指肌肉纤维细腻,脂肪含量较低,脂肪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的肉类。白肉可以包括鸟类(鸡、鸭、鹅、火鸡等)、鱼、爬行动物、两栖动物、甲壳类动物(虾蟹等)或双壳类动物(牡蛎、蛤蜊)等。虽然三文鱼、煮熟的虾蟹等都是红色,也不能算作红肉。

食品加工用滚揉设备是利用物理冲击的原理,让肉在滚筒内上下翻动,相互撞击、摔打、达到按摩、腌渍作用。食品加工用滚揉设备可以使肉均匀的吸收腌渍,可以提高肉的结着力及产品的弹性;可以提高产品的口感及断面效果;可以增强保水性,增加出品率;可以改善产品的内部结构,节能高效。

目前的食品加工用滚揉设备在搅拌过程中只能实现肉类的翻滚,实现与盐渍的混合,但是这样盐渍只停留在肉的表面,无法入味,普通的食品加工用滚揉设备在滚揉过程混合效果差,导致盐味混合不充分,影响口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食品加工用滚揉设备。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食品加工用滚揉设备,包括机体外壳,所述机体外壳一侧上设置有进料孔,底部设置有排料盖板,所述机体外壳内部一侧设置有第一破碎组件,另一侧设置有第二破碎组件,所述第一破碎组件、第二破碎组件均包括破碎盘、破碎刀片与破碎齿,所述机体外壳中心位置设置有搅拌组件,所述搅拌组件包括电机、转动杆与螺旋叶片,所述转动杆与螺旋叶片之间为焊接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破碎组件、第二破碎组件的旋转方向相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破碎齿呈三角形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转动杆轴线呈竖直布置。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设置第一破碎组件、第二破碎组件与搅拌组件,这样将需要混合的肉类加入到机体外壳内部,此时第一破碎组件、第二破碎组件带动肉块的充分混合,同时电机实现螺旋叶片带动肉块的搅拌混合,混合效果好,便于盐渍与肉块的充分接触,提高肉的味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一种食品加工用滚揉设备,包括机体外壳1,所述机体外壳1一侧上设置有进料孔101,底部设置有排料盖板102,所述机体外壳1内部一侧设置有第一破碎组件2,另一侧设置有第二破碎组件3,其中所述第一破碎组件2、第二破碎组件3的旋转方向相反。所述第一破碎组件2、第二破碎组件3均包括破碎盘4、破碎刀片5与破碎齿6,其中所述破碎齿6呈三角形状,这样在混合过程中可以对肉块进行破碎。

所述机体外壳1中心位置设置有搅拌组件7,所述搅拌组件7包括电机701、转动杆702与螺旋叶片703,所述转动杆702与螺旋叶片703之间为焊接连接,其中所述转动杆702轴线呈竖直布置。这样将需要混合的肉类加入到机体外壳1内部,此时第一破碎组件2、第二破碎组件3带动肉块的充分混合,同时电机701实现螺旋叶片703带动肉块的搅拌混合,混合效果好,便于盐渍与肉块的充分接触,提高肉的味道。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