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螃蟹虾类清洗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44570阅读:439来源:国知局
一种螃蟹虾类清洗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清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螃蟹虾类清洗机装置。



背景技术:

螃蟹虾类一般栖息于溪流沼泽等湿润环境,性杂食,因而也携带了较多的细菌、污泥等物,在进行烹饪前必须对其进行清洗,以保证清洁卫生。由于螃蟹虾类具有攻击性,很难采用人工方式逐个清洗,只能通过清水静养或用水冲洗的方式进行去污,不仅过程缓慢,而且对螃蟹虾类壳体缝隙中的污物很难清洗干净;目前有人采用超声波清洗的方式进行处理,将若干螃蟹虾类放入超声清洗机中,利用超声波的震动作用,使螃蟹虾类壳体表面及缝隙的污物脱离,以达到清洗的目的,但该方式仅仅将污物从螃蟹虾类壳体上移出,对顽固污渍去除效果不佳,而且需要进行多次换水超声,过程繁琐,效率低下,同时,频繁超声容易导致螃蟹虾类死亡,造成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了一种自动化的螃蟹虾类清洗机装置,对螃蟹虾类进行强力清洗,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清洗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种螃蟹虾类清洗机装置,包括椭圆形箱体及设置在所述箱体内的旋转清洗刷装置,所述箱体内设置有隔水板,将所述箱体上下隔离成清洗区和隔水区,所述旋转清洗刷装置包括旋转叶轮、若干软毛刷、驱动电机,所述旋转叶轮设置在所述箱体清洗区的底面上,所述若干软毛刷固定设置在所述旋转叶轮上,所述驱动电机设置在所述箱体的隔水区内;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旋转叶轮连接,驱动所述旋转叶轮在所述箱体清洗区的底面上水平旋转。将螃蟹虾类放入上述箱体的清洗区后,通过上述旋转叶轮的旋转,带动所述软毛刷在水中搅动,形成涡流,一方面将螃蟹虾类壳体表面的污垢甩出,另一方面利用软毛刷的刷毛对螃蟹虾类进行刷洗,去除虾壳缝隙中的污垢,大大提高了螃蟹虾类清洗效率和清洗效果。

优化的,所述若干软毛刷的轴杆底端分别平均固定设置在所述旋转叶轮上,所述若干软毛刷的轴杆顶端汇集成,使所述若干软毛刷形成角锥形刷筒。上述角锥形软毛刷的设置,不仅使软毛刷能够紧固在所述旋转底盘上,结构稳固,使用寿命长,而且,在搅动过程中刷毛之间的空隙更有效增强了水流的涡流效应,从而增强了污垢清洗的作用力,使清洗更加彻底。

上述软毛刷的数量及排布可根据清洗物的大小或旋转叶轮的结构进行调整,以适应不同的清洗需要。

优化的,所述箱体清洗区的内侧壁上设置有若干软毛刷,所述软毛刷两端及中部分别固定在侧壁上,使所述软毛刷贴附在所述箱体清洗区的内侧壁上。侧壁上的刷毛一方面增加了刷洗接触面积,提高了清洗速度,另一方面也对螃蟹虾类进行了有效保护,避免了螃蟹虾类在随涡流搅动过程中与箱体内壁的直接碰撞,提高了螃蟹虾类的存活率。

优化的,所述箱体上还设置有进水管道和排水管道,所述进水管道及排水管道分别设置在所述箱体清洗区的上下两端,所述进水管道及排水管道上均设置有电磁控制阀,所述排水管道进口处还设置有网格型过滤网片,以防止螃蟹虾类流入排水管道。

优化的,上述结构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设置在所述箱体外侧壁上,所述控制装置分别与所述驱动电机及所述电磁控制阀连接,从而实现了自动清洗操作。

优化的,所述箱体后端上部的设置有U形把手,所述箱体后端下部设置有用于翻倒箱体的提握凹槽,所述箱体两侧的外侧壁上分别对称开设有用于搬运箱体的抓取凹槽。当螃蟹虾类清洗完成后,通过排水管道将污水排出,螃蟹虾类留在箱体的清洗区内,然后一手提起所述把手,一手抓住所述提握凹槽,将清洗机提起,再倾斜将螃蟹虾类倒出,避免了人工逐个抓取,方便快捷,简单实用。

优化的,所述箱体为长方体形构件,所述箱体各内侧壁之间以及内侧壁与底板之间均为弧面拼接。经过多次实验发现,相对于圆形或椭圆形箱体设计,采用上述结构的箱体,清洗时水的涡流效果更强,对物体的清洗作用力更大,清洗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利用旋转清洗刷装置对螃蟹虾类实行自动清洗,有效提高了螃蟹虾类的清洗效率和清洗效果,解决了实际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问题,从而可以取代现有的人工处理和超声清洗等方式;同时,对河虾、螃蟹等甲壳类产品也能进行高效快速清洗;本装置结构简单、使用维护方便,具有优良的实用性和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软毛刷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一种螃蟹虾类清洗机装置,包括箱体1及设置在所述箱体1内的旋转清洗刷装置,所述箱体1内设置有隔水板2,将所述箱体1上下隔离成清洗区3和隔水区4,所述旋转清洗刷装置包括旋转叶轮5,所述旋转叶轮5上平均固定设置有4根软毛刷6,所述软毛刷包括轴杆61及固定在所述轴杆61表面呈放射状排布的刷毛62,所述4根软毛刷的轴杆61呈正四角锥形固定设置在所述旋转叶轮5上,所述箱体的隔水区内设置有驱动电机7,所述驱动电机7的输出端与所述旋转叶轮5连接,驱动所述旋转叶轮5在所述箱体1清洗区3的底面上水平旋转。

所述箱体1清洗区3的内侧壁上也设置有若干软毛刷6,所述软毛刷6的轴杆61两端及中部分别固定在同一侧壁上,使所述软毛刷6贴附在所述箱体1清洗区3的内侧壁上,一方面增加了刷洗接触面积,提高了清洗速度,另一方面也对螃蟹虾类进行了有效保护,避免了螃蟹虾类在随涡流搅动过程中与箱体内壁的直接碰撞,提高了螃蟹虾类的存活率。

所述箱体1上还设置有进水管道8和排水管道9,所述进水管道8及排水管道9分别设置在所述箱体清洗区3的上下两端,所述进水管道8及排水管道9上均设置有电磁控制阀10,所述排水管道9进口处还设置有网格型过滤网片11,以防止螃蟹虾类流入排水管道。

上述结构中还包括控制装置12,所述控制装置12设置在所述箱体1外侧壁上,所述控制装置12分别与所述驱动电机7及所述电磁控制阀10连接,从而实现了自动清洗操作。

所述箱体1后端上部的设置有U形把手13,所述箱体1后端下部开设有提握凹槽14,所述箱体1两侧的外侧壁上分别对称开设有用于搬运箱体的抓取凹槽15。

所述箱体1为长方体形构件,所述箱体1各内侧壁之间以及内侧壁与底板之间均为弧面拼接。

将螃蟹虾类放入上述箱体1的清洗区3后,通过上述旋转叶轮5的旋转,带动所述软毛刷6在水中搅动,形成涡流,一方面将螃蟹虾类壳体表面的污垢甩出,另一方面利用软毛刷6的刷毛62对螃蟹虾类进行刷洗,去除虾壳缝隙中的污垢,大大提高了螃蟹虾类清洗效率和清洗效果,而多角锥形软毛刷的设置,不仅使软毛刷6能够紧固在所述旋转底盘5上,结构稳固,使用寿命长,而且,在搅动过程中刷毛62之间的空隙更有效增强了水流的涡流效应,从而增强了污垢清洗的作用力,使清洗更加彻底。

当螃蟹虾类清洗完成后,通过排水管道9将污水排出,螃蟹虾类留在箱体1的清洗区3内,然后一手提起所述把手13,一手抓住所述提握凹槽14,将清洗机提起,再倾斜将螃蟹虾类倒出,避免了人工逐个抓取,方便快捷,简单实用。

经试验对比验证,本实用新型的清洗机装置对螃蟹虾类的清洗效果非常明显:使用超声清洗机一般要换水清洗3-4遍后,螃蟹虾类才基本除尽污垢,清洗池内的水变得清澈透明,而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清洗机装置对螃蟹虾类旋转清洗1遍后(大约3-5分钟),再将螃蟹虾类放入超声清洗机的清洗池中,开启超声振动,发现池内的水清澈透明,说明螃蟹虾类已经清洗干净。

本实用新型同样可用于清洗河虾、螃蟹等甲壳类水产品。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创造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创造,凡在本实用新型创造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