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发酵猪饲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12931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动物饲料,尤其涉及一种微生物发酵猪饲料。
背景技术
:猪饲料通常是由蛋白质饲料、能量饲料、粗饲料、青绿饲料、青贮饲料、矿物质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组成的;按类别分:全价料、浓缩料和预混料。蛋白质饲料包括植物性蛋白质饲料和动物性蛋白质饲料两大类。植物性蛋白质饲料有豆类及其加工副产品、谷物加工副产品和油饼等。动物性蛋白质饲料包括血骨粉、鱼粉、蚕蛹等,其特点是蛋白质含量高,是谷物饲料的3-8倍,在日粮中与能量饲料配合在一起喂猪,使用适当能使公母猪正常繁殖,促进仔猪生长和肥育增重。谷实类能量饲料包括玉米、稻谷、大麦、谷子、高梁、荞麦、稗子等。含淀粉70%以上,粗蛋白质10%左右,粗脂肪、粗灰分各占3%,水分约占14%。粗纤维少,适口性好,消化率高。粗蛋白质含量偏少,猪体必需的氨酸含量甚微,矿物质贫乏,维生素种类及含量也大都较少。糠麸类能量饲料包括麦糠、高梁糠、稗糠等;其粗蛋白质含量高于谷实类,一般为10-16%。糠麸类能量饲料粗纤维多,无氮浸出物少于谷实,钙的含量少,磷的含量超过猪体需要量1倍以上,但以植酸磷为主,不能被猪充分利用;维生素E丰富,B族维生素也多于谷实,合理使用有助于饲粮营养平衡。饲料添加剂具有完善饲料的营养性,提高饲料的利用率,促进动物生长和预防疾病,减少饲料贮存期间的营养物质损失等作用。饲料添加剂是饲料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猪饲料添加剂种类很多,有用于补充营养素的添加剂,如氨基酸,无机盐微量元素,维生素等;有为了增进动物健康,促进动物生长或满足饲料加工等特殊要求的非营养性添加剂,如生长剂,抗氧化剂,防霉剂等。另外,在饲料中加有防治疾病的药物性饲料产品,称为饲料药物添加剂。技术实现要素:一种微生物发酵猪饲料,由下述重量份原料组成:玉米粉60-70份、米糠5-15份、豆粕8-16份、蔗糖1-5份、卷心菜1-5份、黄瓜1-5份、菌液1-5份、类胡萝卜素0.002-0.02份、保鲜剂0.01-0.1份。优选地,所述的类胡萝卜素为β-隐黄素、番茄红素、叶黄素中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更优选地,所述的类胡萝卜素由β-隐黄素、番茄红素、叶黄素混合而成,所述β-隐黄素、番茄红素、叶黄素的质量比为(1-3):(1-3):(1-3)。优选地,所述的保鲜剂为血根碱、石斛碱、小檗碱中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更优选地,所述的保鲜剂由血根碱、石斛碱、小檗碱混合而成,所述血根碱、石斛碱、小檗碱的质量比为(1-3):(1-3):(1-3)。优选地,所述的菌液由复合菌种与培养基按重量比为5-10:100配制而成。优选的,所述的复合菌种由下述质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枯草芽胞杆菌20-30%、乳链球菌60-70%、酿酒酵母菌5-15%。优选的,所述的培养基由下述质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葡萄糖2-2.5%、蛋白胨0.5-1%、尿素0.02-0.05%、氯化钠0.1-0.3%、硫酸镁0.01-0.03%、维生素B10.5-1.5%,余量为水。本发明微生物发酵猪饲料,通过复合有益微生物的发酵使饲料更容易吸收利用,商品猪生长速度较快,出栏快;肌肉滴水损失下降、瘦肉率、熟肉率、肌肉粗蛋白、氨基酸总含量上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中各原料介绍:蔗糖,CAS号:57-50-1。卷心菜,又称结球甘蓝,拉丁学名:BrassicaoleraceaL.var.capitataL.。黄瓜,拉丁学名:CucumissativusLinn。米糠,采用南宁宁发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饲料级米糠。玉米粉,采用上海老申坊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品种为黄玉米的食用玉米粉。豆粕,采用无棣县德大农业有限公司生产的豆粕。蛋白胨,采用湖南仁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食品级蛋白胨。尿素,CAS号:57-13-6。氯化钠,CAS号:7647-14-5。硫酸镁,CAS号:7487-88-9。维生素B1,CAS号:59-43-8。枯草芽胞杆菌,菌种号:ACCC10619,拉丁名称:BacillusSubtilis,活菌个数:5亿/ml。乳链球菌,菌种号:ACCC10653,拉丁名称:StreptococcusLactis,活菌个数:5亿/ml。酿酒酵母菌,菌种号:ACCC10619,拉丁名称:Saccharomycescerevisiae,活菌个数:0.6亿/ml。葡萄糖,即D-(+)-葡萄糖,CAS号:50-99-7。β-隐黄素,CAS号:472-70-8。番茄红素,CAS号:502-65-8。叶黄素,CAS号:127-40-2。血根碱,CAS号:5578-73-4。石斛碱,CAS号:2115-91-5。小檗碱,CAS号:2086-83-1。实施例1微生物发酵猪饲料原料(重量份):玉米粉65份、米糠10份、豆粕12份、蔗糖3份、卷心菜3份、黄瓜3份、菌液2份、类胡萝卜素0.009份、保鲜剂0.018份。所述的类胡萝卜素由β-隐黄素、番茄红素、叶黄素按质量比为1:1:1搅拌混合均匀得到。所述的保鲜剂由血根碱、石斛碱、小檗碱按质量比为1:1:1搅拌混合均匀得到。所述的菌液由复合菌种与培养基按重量比为8:100配制而成,将复合菌种接种到培养基中,在30℃培养120小时,得到菌液。所述的复合菌种由下述质量百分比的原料混合均匀得到:枯草芽胞杆菌25%、乳链球菌65%、酿酒酵母菌10%。所述的培养基由下述质量百分比的原料混合均匀后调节pH至6.0得到:葡萄糖2.2%、蛋白胨0.8%、尿素0.03%、氯化钠0.2%、硫酸镁0.02%、维生素B11.1%,余量为水。微生物发酵猪饲料制备:将玉米粉、米糠、豆粕、蔗糖、卷心菜、黄瓜、菌液混合均匀后,密封,在30℃进行厌氧发酵,时间为3天,得到发酵产物;将发酵产物与类胡萝卜素、保鲜剂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料;将混合料在60℃下干燥24小时。得到实施例1的微生物发酵猪饲料。实施例2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区别仅仅在于:所述的类胡萝卜素由β-隐黄素、番茄红素按质量比为1:1搅拌混合均匀得到。得到实施例2的微生物发酵猪饲料。实施例3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区别仅仅在于:所述的类胡萝卜素由番茄红素、叶黄素按质量比为1:1搅拌混合均匀得到。得到实施例3的微生物发酵猪饲料。实施例4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区别仅仅在于:所述的类胡萝卜素由β-隐黄素、叶黄素按质量比为1:1搅拌混合均匀得到。得到实施例4的微生物发酵猪饲料。实施例5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区别仅仅在于:所述的保鲜剂由石斛碱、小檗碱按质量比为1:1搅拌混合均匀得到。得到实施例5的微生物发酵猪饲料。实施例6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区别仅仅在于:所述的保鲜剂由血根碱、小檗碱按质量比为1:1搅拌混合均匀得到。得到实施例6的微生物发酵猪饲料。实施例7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区别仅仅在于:所述的保鲜剂由血根碱、石斛碱按质量比为1:1搅拌混合均匀得到。得到实施例7的微生物发酵猪饲料。测试例1:仔猪按照猪场常规饲养制度进行管理,试验组由固定试验员进行饲养,以求管理条件一致,每天上午7:00和下午4:00进行饲喂,各组饲喂量相同。自由饮水,湿拌颗粒料,饲喂量以吃饱不浪费为原则,耗料量按头平均。猪舍内的通风、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保持一致,保持猪舍干燥、卫生并定期消毒。当仔猪平均体重到14公斤时,于早上八点空腹称重,精确统计各耗料量;共7组,每组仔猪50头,品种为湖北白猪。腹泻率=(腹泻仔猪头数×腹泻天数)÷(仔猪头数×饲养天数)×100%。具体结果见表1。比较后进行统计学分析,各组比较结果表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表1:仔猪增肥测试表比较实施例1和实施例2-4,实施例1(β-隐黄素、番茄红素、叶黄素复配)仔猪增肥测试结果明显优于实施例2-4(β-隐黄素、番茄红素、叶黄素中任意二者复配)。比较实施例1与实施例5-7,实施例1(血根碱、石斛碱、小檗碱复配)仔猪增肥测试结果明显优于实施例5-7(血根碱、石斛碱、小檗碱中任意二者复配)。测试例2:分别各取500克实施例1-7的微生物发酵猪饲料,装袋,置试验箱中,于温度30℃、相对湿度75%的条件下放置。在存放第60天进行取样,按照标准《GB/T13092-2006饲料中霉菌总数的测定》测定各处理组饲料中霉菌总数。实验结果见表2。表2:饲料存放50天的霉菌数量表饲料中菌落总数(CFU/g)实施例13.7×104实施例26.6×104实施例37.8×104实施例47.3×104实施例58.9×104实施例67.4×104实施例79.2×104比较实施例1和实施例2-4,实施例1(β-隐黄素、番茄红素、叶黄素复配)防霉效果明显优于实施例2-4(β-隐黄素、番茄红素、叶黄素中任意二者复配)。比较实施例1与实施例5-7,实施例1(血根碱、石斛碱、小檗碱复配)防霉效果明显优于实施例5-7(血根碱、石斛碱、小檗碱中任意二者复配)。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