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酱油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803598阅读:44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食品调料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由糖化红曲和白秃马勃菌菌丝体混合发酵而制备具有保健功能的酱油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白秃马勃菌的药用性国内外文献均有记载,是药用的大型真菌,因为其含有丰富的生物活性物质,包含有多种氨基酸、麦角甾醇、类脂质、马勃素、抗坏血酸、无机盐和金属离子等,具有抑菌、止血、杀虫、抗肿瘤、消肿、解毒、清肺、镇痛、抗炎、治咳嗽等作用。近代学者研究表明,白秃马勃菌作为一种中药材,在临床上已经广泛应用,并且取得了显著的疗效,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白秃马勃菌在食品或食品调料、食品添加剂领域的应用较少,特别地,未发现白秃马勃菌在制备酱油比如具有保健功能的酱油中的应用的报道。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备酱油的方法,将糖化红曲与白秃马勃菌菌丝体作为制熟酱醅的发酵液。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制备酱油的步骤包括:

(1)原料蒸煮:将大豆、麸皮和小麦粉浸泡蒸煮,获得蒸料;

(2)制酱醅:将所述蒸料冷却,接种活化后的米曲霉,得到酱块,干燥后堆积发酵,制得酱醅;

(3)制熟酱醅:将所述制熟酱醅的发酵液加入酱醅中,继续发酵,制得熟酱醅;

(4)淋油勾兑:用盐水浸泡熟酱醅得浸出物,添加食盐将所述浸出物制备成生酱油。

其中,每个步骤可以根据本领域的常规方法进行调整和选择。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原料蒸煮的步骤中,将大豆、麸皮和小麦粉按照重量比为10:1:1混合用水浸泡,用水量为大豆、麸皮和小麦粉总重量的1.1-1.3倍,浸泡水温为70-80℃,浸泡10-15小时,蒸煮50-90min得蒸料;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原料蒸煮的步骤中,将大豆、麸皮和小麦粉按照重量比为10:1:1混合用水浸泡,用水量为大豆、麸皮和小麦粉总重量的1.2倍,浸泡水温为80℃,浸泡12小时,蒸煮60min得蒸料;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米曲霉购买于中国工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编号为cicc2032;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酱醅的步骤中,将所得蒸料冷却至35-40℃,接种活化后的米曲霉,接种量为所述冷却蒸料重量的0.3-0.4%,混匀后得到酱块,干燥后堆积发酵10-15天,制得酱醅;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酱醅的步骤中,将所得蒸料冷却至40℃,接种活化后的米曲霉,接种量为所述冷却蒸料重量的0.35%,混匀后得到酱块,干燥后堆积发酵15天,制得酱醅;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制熟酱醅的步骤中,将制熟酱醅的发酵液按照重量比为1.1-1.2:1加入酱醅中,搅拌均匀后,继续发酵3-5天,制得熟酱醅;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制熟酱醅的步骤中,将制熟酱醅的发酵液按照重量比为1.2:1加入酱醅中,搅拌均匀后,继续发酵5天,制得熟酱醅;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淋油勾兑的步骤中,将所述的熟酱醅掰块,晒干,然后用1倍重量的10-12%的80℃盐水浸泡成熟放淋得头油;头油放完后再以1倍重量的10-12%的80℃盐水浸泡成熟放淋得二淋油;重复浸泡的步骤,放淋得到三淋油;将头油、二淋油、三淋油全部混合,添加食盐配对到17-18%的盐浓度,制成生酱油;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淋油勾兑的步骤中,将所述的熟酱醅掰块,晒干,然后用1倍重量的10%的80℃盐水浸泡成熟放淋得头油;头油放完后再以1倍重量的10%的80℃盐水浸泡成熟放淋得二淋油;重复浸泡的步骤,放淋得到三淋油;将头油、二淋油、三淋油全部混合,添加食盐配对到18%的盐浓度,制成生酱油。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为了提供酱油的品质,制备酱油的步骤还包括:

(5)灭菌:所述生酱油灭菌采用高温瞬时杀菌,灭菌温度为135-150℃,时间为2-6s,制得成品酱油。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灭菌的步骤为:

将所述生酱油经硅胶藻土过滤机过滤,装瓶,高温瞬时杀菌,灭菌温度为135-150℃,时间为2-6s,制得成品酱油;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灭菌的步骤为:

将所述生酱油经硅胶藻土过滤机过滤,装瓶,高温瞬时杀菌,灭菌温度为135℃,时间为4s,制得成品酱油。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糖化红曲的制备步骤为:

(1)获得种子:

将糖化红曲接种于用于糖化红曲培养的pda固体斜面培养基,得到斜面种子,其中,所述用于糖化红曲培养的pda固体斜面培养基中各组分及含量分别为(重量%):马铃薯块茎20-21,葡萄糖2-2.5,琼脂1.5-2,余量为水,ph自然;

(2)一级培养:

取上述活化培养后用于红曲培养的pda固体斜面培养基的糖化红曲斜面用接种环在斜面上取菌种3-5环,接种到用于红曲菌体培养的一级液体种子培养基,于32℃,130r/min离心培养;

其中,所述的用于红曲菌体培养的一级液体种子培养基中各组分及其含量分别为(重量%):葡萄糖3-3.1,大米粉3.2-3.5,硝酸钠0.2-0.25,磷酸二氢钾0.15-0.2,硫酸镁0.15-0.2,ph值为5-5.5;

(3)二级培养:

将培养72-96小时后的用于糖化红曲菌体培养的红曲一级液体种子按10%的接种量接种到红曲液体发酵培养基中,于32℃,150r/min离心培养;

其中,所述的红曲液体发酵培养基中各组分及其含量分别为(重量%):葡萄糖2-2.2,酵母膏3-4,l-谷氨酸钠0.6-0.8,硝酸钠0.2-0.3,磷酸二氢钾0.15-0.2,硫酸镁0.1-0.2,余量为水,ph值为5-5.5。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用于糖化红曲培养的获得种子的步骤的培养条件为:30℃恒温培养5-7天;更优选地,所述获得种子的步骤的培养条件为:30℃恒温培养5天;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用于糖化红曲培养的pda固体斜面培养基中各组分及含量分别为(重量%):马铃薯块茎20,葡萄糖2.5,琼脂2.0,余量为水,ph自然。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用于糖化红曲培养的一级培养的条件为:于250ml三角瓶中,装液量为100ml,加10-15颗玻璃珠,于32℃,130r/min,培养72-96小时;更优选地,所述一级培养的条件为:于250ml三角瓶中,装液量为100ml,加12颗玻璃珠,于32℃,130r/min,培养72小时;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用于红曲菌体培养的一级液体种子培养基中各组分及其含量分别为(重量%):葡萄糖3,大米粉3.5,硝酸钠0.25,磷酸二氢钾0.2,硫酸镁0.2,余量为水,ph值为5.5;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用于糖化红曲培养的二级培养的条件为:于在250ml三角瓶中,装液量为100ml,加10-15颗玻璃珠,于32℃,150r/min培养60-72小时;更优选地,所述用于糖化红曲培养的二级培养的条件为:于在250ml三角瓶中,装液量为100ml,加15颗玻璃珠,于32℃,150r/min培养72小时;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红曲液体发酵培养基中各组分及其含量分别为(重量%):葡萄糖2,酵母膏4,l-谷氨酸钠0.6,硝酸钠0.3,磷酸二氢钾0.2,硫酸镁0.2,余量为水,ph值为5.5。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白秃马勃菌菌丝体的制备步骤为:

(1)获取种子:

将白秃马勃菌接种于用于白秃马勃菌培养的pda固体斜面培养基,于26℃恒温培养5-7天,得到斜面种子,

其中,所述用于白秃马勃菌培养的pda固体斜面培养基中各组分及含量分别为(重量%):马铃薯块茎20-22,葡萄糖2.0-2.5,酵母粉2.0-2.5,蛋白胨0.6-0.7,七水硫酸锌0.02-0.03,七水硫酸镁0.05-0.06,磷酸二氢钾0.05-0.1,琼脂粉1.5-2.0,余量为水,ph自然;

(2)一级培养:

取上述活化培养后的用于白秃马勃菌培养的pda固体斜面培养基的斜面用接种环在斜面上取菌种3-5环,接种到用于白秃马勃菌菌丝体培养的一级液体种子培养基,于26℃,离心培养,

其中,所述用于白秃马勃菌菌丝体培养的一级液体种子培养基中各组分及其含量分别为(重量%):玉米粉4.0-5.0,葡萄糖1.0-2.0,黄豆粉1.5-2.5,蛋白胨2.0-3.0,酵母粉1.5-2.5,七水硫酸镁2.0-2.5,七水硫酸锌0.1-0.2,磷酸二氢钾1.5-2.5,余量为水,ph自然;

(3)二级培养:

将培养72小时后的用于白秃马勃菌菌丝体培养的一级液体种子按10%的接种量接种到用于白秃马勃菌菌丝体培养的二级液体种子培养基中,于26℃,150r/min离心条件下培养;

其中,所述的用于白秃马勃菌菌丝体培养的二级液体种子培养基与用于白秃马勃菌菌丝体培养的一级液体种子培养基相同;

(4)获得菌丝体:

将白秃马勃菌菌丝体与发酵液分离,用纯净水冲洗干净,得到白秃马勃菌菌丝体。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用于白秃马勃菌培养的pda固体斜面培养基中各组分及含量分别为(重量%):马铃薯块茎20,葡萄糖2.0,酵母粉2.0,蛋白胨0.6,七水硫酸锌0.02,七水硫酸镁0.06,磷酸二氢钾0.1,琼脂粉2.0,余量为水,ph自然;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用于白秃马勃菌培养的一级培养的条件为:于250ml三角瓶中,装液量为100ml,加10-15颗玻璃珠,于26℃,130r/min,培养72-96小时;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用于白秃马勃菌菌丝体培养的一级液体种子培养基中各组分及其含量分别为(重量%):玉米粉4.0,葡萄糖2.0,黄豆粉2.5,蛋白胨3.0,酵母粉2.5,七水硫酸镁2.0,七水硫酸锌0.2,磷酸二氢钾1.5,余量为水,ph自然;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用于白秃马勃菌培养的二级培养的条件为:于在250ml三角瓶中,装液量为100ml,加10-15颗玻璃珠,于26℃,150r/min培养60-72小时。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制熟酱醅的发酵液的制备步骤为:

将培养好的白秃马勃菌菌丝体接种到糖化红曲发酵液中,于32℃,离心培养。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制熟酱醅的发酵液的制备步骤为:

将培养好的白秃马勃菌菌丝体按20%的接种量接种到培养了60-72小时的糖化红曲发酵液中,于32℃,150r/min离心培养60-72小时;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制熟酱醅的发酵液的制备步骤为:

将培养好的白秃马勃菌菌丝体按20%的接种量接种到培养了72小时的糖化红曲发酵液中,于在250ml三角瓶中,装液量为100ml,加15颗玻璃珠,于32℃,150r/min离心条件下培养72小时。

上述特征在合理范围内可以任意进行组合,参数可以在合理的范围内调整,细节可以替换为现有技术中的等同或近似的特征。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酱油,所述酱油是由上述任一种制备酱油的方法制备的。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酱油在保健食品调料中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酱油是由上述任一种制备酱油的方法制备的。

本发明所述的保健酱油,以大豆、麸皮和小麦粉为原料经过米曲霉发酵制得酱醅,然后利用糖化红曲与白秃马勃发酵液混合发酵,使产品颜色亮丽、香气浓郁、口感绵柔。红曲的代谢产生monacolink和γ-氨基丁酸等生理活性物质具有降脂、降血压、抗焦虑之功效;而白秃马勃富含白禿马勃多糖和赖氨酸、蛋氨酸等人体必需氨基酸,以及生物碱、麦角甾醇、类脂、抗败血酸、脱氢抗败血酸等,同时还含有极其丰富的金属微量元素,其活性成分具收敛性消炎止血、散热解毒利咽喉、抗肿瘤、提高人体免疫力等功效,酱油品质更为优越。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解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详细介绍本发明的实施例。以下实施例用于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固定或限制。若未特别指明,实施例中所用的技术特征可以替换为具有在不背离发明构思前提下等同或相似功能或效果的其他本领域已知的技术特征。

实施例1

a白秃马勃菌菌丝体的制备方法

(1)将白秃马勃菌(由湖北工业大学湖北省微生物重点实验室提供)接种于用于白秃马勃菌培养的pda固体斜面培养基,于26℃恒温培养5天,得到斜面种子。所述用于白秃马勃菌培养的pda固体斜面培养基中各组分及含量分别为(重量%):马铃薯块茎20,葡萄糖2.0,酵母粉2.0,蛋白胨0.6,七水硫酸锌0.02,七水硫酸镁0.06,磷酸二氢钾0.1,琼脂粉2.0,余量为水,ph自然。其中马铃薯块茎的制备方法为:马铃薯取块茎去皮后切成小丁,然后加适量的水煮沸30分钟,接着用三层纱布过滤得滤液汁。

(2)取上述活化培养后的用于白秃马勃菌培养的pda固体斜面培养基的斜面用接种环在斜面上取菌种3-5环,接种到用于白秃马勃菌菌丝体培养的一级液体种子培养基,于250ml三角瓶中,装液量为100ml,加10-15颗玻璃珠,于26℃,130r/min,培养72-96小时。所述用于白秃马勃菌菌丝体培养的一级液体种子培养基中各组分及其含量分别为(重量%):玉米粉4.0,葡萄糖2.0,黄豆粉2.5,蛋白胨3.0,酵母粉2.5,七水硫酸镁2.0,七水硫酸锌0.2,磷酸二氢钾1.5,余量为水,ph自然。

(3)将培养72小时后的用于白秃马勃菌菌丝体培养的一级液体种子按10%的接种量接种到用于白秃马勃菌菌丝体培养的二级液体种子培养基中,于在250ml三角瓶中,装液量为100ml,加10-15颗玻璃珠,于26℃,150r/min培养60-72小时。所述的用于白秃马勃菌菌丝体培养的二级液体种子培养基与用于白秃马勃菌菌丝体培养的一级液体种子培养基相同。

(4)将白秃马勃菌菌丝体与发酵液分离,用纯净水冲洗干净,得到白秃马勃菌菌丝体。

b糖化红曲的制备方法

(1)将糖化红曲(cicc41485)接种于用于糖化红曲培养的pda固体斜面培养基,于30℃恒温培养5天,得到斜面种子。所述用于糖化红曲培养的pda固体斜面培养基中各组分及含量分别为(%):马铃薯块茎20,葡萄糖2.5,琼脂2.0,余量为水,ph自然。

(2)取上述活化培养后用于红曲培养的pda固体斜面培养基的糖化红曲斜面用接种环在斜面上取菌种5环,接种到用于红曲菌体培养的一级液体种子培养基,于250ml三角瓶中,装液量为100ml,加12颗玻璃珠,于32℃,130r/min,培养72小时。所述的用于红曲菌体培养的一级液体种子培养基中各组分及其含量分别为(%):葡萄糖3,大米粉3.5,硝酸钠0.25,磷酸二氢钾0.2,硫酸镁0.2,余量为水,ph值为5.5。

(3)将培养72小时后的用于糖化红曲菌体培养的红曲一级液体种子按10%的接种量接种到糖化红曲液体发酵培养基中,于在250ml三角瓶中,装液量为100ml,加15颗玻璃珠,于32℃,150r/min培养72小时。所述的红曲液体发酵培养基中各组分及其含量分别为(重量%):葡萄糖2,酵母膏4,l-谷氨酸钠0.6,硝酸钠0.3,磷酸二氢钾0.2,硫酸镁0.2,余量为水,ph值为5.5。

c糖化红曲与白秃马勃菌菌丝体混合发酵

将得到的白秃马勃菌菌丝体按20%的接种量接种到培养了72小时的糖化红曲发酵液中,于在250ml三角瓶中,装液量为100ml,加15颗玻璃珠,于32℃,150r/min离心条件下培养72小时。

d蒸煮:将大豆、麸皮和小麦粉(重量比为10:1:1)混合用水浸泡,用水量为大豆、麸皮和小麦粉总重量的1.2倍,浸泡水温为80℃,浸泡12小时,蒸煮60min得蒸料。

e制熟酱醅

将上述所得蒸料冷却至40℃,接种活化后的米曲霉菌(cicc2032,接种量为所述冷却蒸料重量的0.35%,混匀后得到酱块,干燥后堆积发酵15天,制得酱醅,将所述糖化红曲和白秃马勃菌菌丝体混合发酵液加入酱醅中(重量比为1.2:1),搅拌均匀后,继续发酵5天,制得熟酱醅。

f淋油勾兑

将所述的熟酱醅掰块,晒干,然后用1倍重量的质量浓度为10%的80℃盐水浸泡成熟放淋得头油;头油放完后再以1倍重量的质量浓度为10%的80℃盐水浸泡成熟放淋得二淋油;重复浸泡的步骤,放淋得到三淋油;将头油、二淋油、三淋油全部混合,添加食盐配对到18%的盐浓度,制成白秃马勃红曲保健生酱油;

h:过滤灭菌:白秃马勃红曲保健生酱油经硅胶藻土过滤机过滤,装瓶,高温瞬时杀菌,灭菌温度为135℃,时间为4s,制得白秃马勃红曲保健成品酱油。

实施例2

a白秃马勃菌菌丝体的制备方法

(1)将白秃马勃菌(由湖北工业大学湖北省微生物重点实验室提供)接种于用于白秃马勃菌培养的pda固体斜面培养基,于26℃恒温培养7天,得到斜面种子。所述用于白秃马勃菌培养的pda固体斜面培养基中各组分及含量分别为(重量%):马铃薯块茎22,葡萄糖2.5,酵母粉2.5,蛋白胨0.7,七水硫酸锌0.03,七水硫酸镁0.05,磷酸二氢钾0.05,琼脂粉1.5,余量为水,ph自然。其中马铃薯块茎的制备方法为:马铃薯取块茎去皮后切成小丁,然后加适量的水煮沸30分钟,接着用三层纱布过滤得滤液汁。

(2)取上述活化培养后的用于白秃马勃菌培养的pda固体斜面培养基的斜面用接种环在斜面上取菌种3-5环,接种到用于白秃马勃菌菌丝体培养的一级液体种子培养基,于250ml三角瓶中,装液量为100ml,加10-15颗玻璃珠,于26℃,130r/min,培养72-96小时。所述用于白秃马勃菌菌丝体培养的一级液体种子培养基中各组分及其含量分别为(重量%):玉米粉5.0,葡萄糖1.0,黄豆粉1.5,蛋白胨2.0,酵母粉1.5,七水硫酸镁2.5,七水硫酸锌0.1,磷酸二氢钾1.5,余量为水,ph自然。

(3)将培养72小时后的用于白秃马勃菌菌丝体培养的一级液体种子按10%的接种量接种到用于白秃马勃菌菌丝体培养的二级液体种子培养基中,于在250ml三角瓶中,装液量为100ml,加10-15颗玻璃珠,于26℃,150r/min培养60-72小时。所述的用于白秃马勃菌菌丝体培养的二级液体种子培养基与用于白秃马勃菌菌丝体培养的一级液体种子培养基相同。

(4)将白秃马勃菌菌丝体与发酵液分离,用纯净水冲洗干净,得到白秃马勃菌菌丝体。

b糖化红曲的制备方法

(1)将糖化红曲(cicc41485)接种于用于糖化红曲培养的pda固体斜面培养基,于30℃恒温培养5天,得到斜面种子。所述用于糖化红曲培养的pda固体斜面培养基中各组分及含量分别为(%):马铃薯块茎21,葡萄糖2.0,琼脂1.5,余量为水,ph自然。

(2)取上述活化培养后用于红曲培养的pda固体斜面培养基的糖化红曲斜面用接种环在斜面上取菌种5环,接种到用于红曲菌体培养的一级液体种子培养基,于250ml三角瓶中,装液量为100ml,加12颗玻璃珠,于32℃,130r/min,培养96小时。所述的用于红曲菌体培养的一级液体种子培养基中各组分及其含量分别为(%):葡萄糖3.1,大米粉3.2,硝酸钠0.2,磷酸二氢钾0.15,硫酸镁0.15,余量为水,ph值为5.5。

(3)将培养96小时后的用于糖化红曲菌体培养的红曲一级液体种子按10%的接种量接种到糖化红曲液体发酵培养基中,于在250ml三角瓶中,装液量为100ml,加15颗玻璃珠,于32℃,150r/min培养72小时。所述的红曲液体发酵培养基中各组分及其含量分别为(重量%):葡萄糖2.2,酵母膏3,l-谷氨酸钠0.8,硝酸钠0.2,磷酸二氢钾0.2,硫酸镁0.1,余量为水,ph值为5.5。

c糖化红曲与白秃马勃菌菌丝体混合发酵

将得到的白秃马勃菌菌丝体按20%的接种量接种到培养了60小时的糖化红曲发酵液中,于在250ml三角瓶中,装液量为100ml,加15颗玻璃珠,于32℃,150r/min离心条件下培养72小时。

d蒸煮:将大豆、麸皮和小麦粉(重量比为10:1:1)混合用水浸泡,用水量为大豆、麸皮和小麦粉总重量的1.2倍,浸泡水温为80℃,浸泡12小时,蒸煮60min得蒸料。

e制熟酱醅

将上述所得蒸料冷却至40℃,接种活化后的米曲霉菌(cicc2032),接种量为所述冷却蒸料重量的0.35%,混匀后得到酱块,干燥后堆积发酵15天,制得酱醅,将所述糖化红曲和白秃马勃菌菌丝体混合发酵液加入酱醅中(重量比为1.2:1),搅拌均匀后,继续发酵5天,制得熟酱醅。

f淋油勾兑

将所述的熟酱醅掰块,晒干,然后用1倍重量的质量浓度为10%的80℃盐水浸泡成熟放淋得头油;头油放完后再以1倍重量的质量浓度为10%的80℃盐水浸泡成熟放淋得二淋油;重复浸泡的步骤,放淋得到三淋油;将头油、二淋油、三淋油全部混合,添加食盐配对到18%的盐浓度,制成白秃马勃红曲保健生酱油;

h:过滤灭菌:白秃马勃红曲保健生酱油经硅胶藻土过滤机过滤,装瓶,高温瞬时杀菌,灭菌温度为135℃,时间为4s,制得白秃马勃红曲保健成品酱油。

酱油成分测定

将上述实施例1制得的白秃马勃红曲保健酱油进行特征成分理化指标检测,理化指标如表1所示。

采用市售酱油北康酱油作为对照。

氨基态氮的检测方法参照gb5009.235-2016。

γ-氨基丁酸的检测方法参照qb/t4587-2013。

白秃马勃多糖的检测方法:取适量的酱油,在52℃减压(0.08-0.09mpa)浓缩至原体积的1/3,搅拌下向浓缩液中加入3倍体积95%(v/v)乙醇,将产品中的多糖沉淀析出,得到多糖粗沉淀物。向多糖粗沉淀物中加入热去离子水溶解,使之充分复溶,用sevag法去除蛋白,重复进行,直到检测不出蛋白质。之后参照sn/t4260-2015检测多糖粗沉淀中马勃多糖的含量。

表1特征成分理化指标检测结果

注:“-”为未检出。

实施例1的酱油包含白禿马勃多糖,则该酱油具有白秃马勃多糖具有的良好的抗菌作用和抑瘤作用能保健功效。

氨基态氮指的是以氨基酸形式存在的氮元素的含量。氨基态氮是判定发酵产品如酱油、料酒、酿造醋等发酵程度的特性指标。该指标越高,说明产品中的氨基酸含量越高,营养越好。

γ-氨基丁酸具有降血压,改善睡眠,提高脑活力,镇静神经和抗焦虑的功能。因此,本申请的酱油具有相应的功能,能够起到保健的效果。

通过与市售北康一级酱油对比,在感官上,本发明实施例制得的白秃马勃保健酱油酱香味更浓郁,口感更绵柔。在理化指标上,本发明实施例制得的白秃马勃保健酱油全氮含量和氨基态氮含量升高,说明本保健酱油中氨基酸含量更高,具有更高的营养价值。同时,本保健酱油含有马勃多糖和γ-氨基丁酸。马勃多糖具有良好的抗菌作用和抑瘤作用。γ-氨基丁酸具有降血压,改善睡眠,提高脑活力,镇静神经和抗焦虑的功能,具有良好的保健效果。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基于本发明的构思所作出的等同变换及对本发明的各个技术方案显而易见的改进,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