莪术醇固体脂质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097523阅读:2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莪术醇固体脂质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物制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药莪术醇的固体脂质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莪术醇(Curcmol),又名姜黄环氧醇,为从莪术挥发油中提取出来的倍半萜类化合物,从70年代起,主要应用于宫颈癌的治疗,并获得了明显的疗效。近年来,药学工作者对莪术醇进行了广泛的药理学研究,发现其对小鼠艾氏腹水癌有直接抑制和破坏作用。莪术醇除了用于治疗肿瘤外,还具有抗菌和抗病毒等的功效。从外观上看,莪术醇为无色针状结晶。莪术醇易溶于乙醚、氯仿,溶于乙醇,微溶于石油醚,几乎不溶于水,在水中的溶解度仅为0.3%。(邓嵘等 莪术醇的研究进展《辽宁药物与临床》2001年第4卷第1期)。由于其难溶于水,限制了在临床的广泛使用。有报导将莪术醇用β环糊精包合以增加其溶解度(黄桂华等β环糊精对莪术醇的包合作用探讨《西北药学杂志》1997年10月第12卷第5期),但目前并没有莪术醇的制剂上市。
固体脂质纳米粒是一种新型药物载体,通过将药物包裹或内嵌于类脂核中,制成粒径约为50~1000nm的固体胶粒给药系统。其具有靶向、控释、提高药物稳定性、毒性小等优点,是一种极有发展前景的新型给药系统。由于其有一定的技术难度,一般在研究中容易出现载药量小、突释及包封率低等的不利因素,造成这些不良结果的影响因素主要是药物性质、脂质材料的性质、药物和辅料的浓度及制备工艺等。由于不同的药物具有不同的理化特性,因此不同药物在制备成固体脂质纳米粒时适合的技术方案也不同。
莪术醇属于天然药物,熔点为147-142℃,具有半缩酮的氢化奥类化合物。现有技术中未见有莪术醇固体脂质纳米粒的报道,也没有理化特性与其相似或相近的药物的固体脂质纳米粒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药莪术醇固体脂质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将莪术醇包载于固体脂质纳米颗粒中,制备成纳米级的莪术醇颗粒制剂,降低药物颗粒的直径,增加了颗粒的比表面积,从而大大提高了难溶性药物莪术醇的生物利用度。通过控制纳米粒径实现纳米粒的给药系统的被动靶向性,增加莪术醇对病灶部位治疗的选择性,更好发挥疗效。
在前期研究中,发明人曾尝试各种脂质材料的用量,发现当所用脂质材料与药物量相同,其他辅料不管怎么变化,结果制得的纳米粒包封率很低,只有20%左右。若增大脂质材料的量,如1份药物中,按重量计算,投入150份以上的脂质材料,发现即使增加高压均质的压力后,所制得的纳米粒粒径也很大,能达到350nm左右;同时优选处方的结果表明,如乳化剂的用量过少,不能形成稳定的乳剂,如乳化剂用量过大,则制得的纳米粒混悬液泡沫很多也有点粘稠,此外还须考虑到乳化剂用量过高带来的毒性问题。因此1份的药物中,按重量计算,投入10~200份乳化剂;在选用磷脂量的过程中,发现用量太低,如1份的药物中,按重量计算,只投入1份磷脂,结果制得的纳米粒稳定性很差,在室温下静置2h左右就有粒子团聚的现象出现,如磷脂用量过大,所制得的纳米粒体系比较粘稠,同时也给工业化生产带来了很高的成本。通过多种辅料、多种用量比的多次试验,最后形成了适合莪术醇固体脂质纳米粒的本发明方案。
本发明的莪术醇固体脂质纳米粒通过下列方案实现本发明的莪术醇固体脂质纳米粒,含有下列组分及重量比莪术醇1份磷脂 3~100份脂质材料 5~100份表面活性剂10~200份赋形剂10~400份。
上述各组分优选的重量比为莪术醇1份磷脂 10~70份脂质材料 10~80份表面活性剂20~120份赋形剂30~300份。
最优选的重量比为莪术醇1份磷脂 30~50份脂质材料 40~50份表面活性剂60~80份赋形剂80~200份。
上述配方中磷脂优选大豆卵磷脂、大豆脑磷脂、大豆肌醇磷脂、二月桂酰磷脂酰胆碱、二亚酰磷脂酰胆碱、二硬脂酰磷脂酰胆碱、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或二豆蔻酰磷脂酰胆碱;脂质材料优选硬脂酸、单硬脂酸甘油酯、三月桂酸甘油酯、三油酸甘油酯、三硬脂酸甘油酯、微晶石蜡或鲸酯腊;表面活性剂优选泊洛沙姆188、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吐温60、卖泽51和吐温-80中的一种或几种,赋形剂优选甘露醇、葡萄糖、乳糖、葡聚糖、海藻糖中一种或几种。
更为优选的是磷脂为大豆卵磷脂;脂质材料为硬脂酸;表面活性剂为泊洛沙姆188;赋形剂为甘露醇。
本发明莪术醇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莪术醇、磷脂、脂质材料溶于适量的有机溶剂构成有机相;将表面活性剂溶于适量的水中构成水相;有机相和水相分别加热至相同温度,在搅拌条件下将有机相注入水相中,形成透明体系;将此透明体系减压除去有机溶剂,浓缩后混于0~2℃的水相中搅拌降温,再经高压均质机处理,得固体脂质纳米粒混悬液,然后将得到的纳米粒混悬液中加入赋形剂溶解后过滤,滤液喷雾干燥或经冷冻干燥后即得。
上述制备方法中,较优选的条件是有机溶液为丙酮、乙醇或异丙醇;有机相和水相体积比为1∶3~1∶4。
本发明中的赋形剂也称保护剂,在冻干中是冻干保护剂。发明人发现,冷冻干燥后测得的包封率比在混悬液时测得的包封率略微提高,且产品的稳定性也提高。因此,本发明优选的制备方法是在干燥步骤选用冷冻干燥方法,这样制备的产品质量更稳定。
以往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方法就是在高于脂质材料熔点的温度下,将有机相通过高速搅拌等途径分散到同温度的水相中,搅拌至形成透明体系,再减压旋转蒸发除去有机溶剂浓缩后迅速降温,形成固体脂质纳米粒混悬液,但这样制得的固体脂质纳米粒粒径大小很不均一,而且稳定性也很差,在室温下放置容易开始出现粒子团聚和沉淀现象。
本发明采用乳化-溶剂挥发结合易于工业化生产的高压均质以及真空冷冻干燥的方法制备莪术醇固体脂质纳米粒冻干粉,通过处方和工艺条件控制纳米粒的粒径和包封率,得到质量稳定的制剂。本发明所制备的莪术醇固体脂质纳米粒粒径在100~220nm,包封率大于70%。本发明所制得的莪术醇固体脂质纳米粒冻干粉在室温下贮存6个月后,用水再分散后测得的粒径稍微增大,在180~260nm处,包封率基本不变。说明本发明制得的莪术醇固体脂质纳米粒冻干粉稳定性较好。
对本发明的莪术醇固体脂质纳米粒的粒径和包封率等指标的评价实验如下1、拍摄莪术醇固体脂质纳米粒的透射电镜(TEM)照片将本发明莪术醇纳米粒混悬液以蒸馏水适当稀释,滴加在覆盖碳膜的铜网上,用2.0%磷钨酸钠负染液染色,用JEM-2010透射电子显微镜拍摄透射电镜照片,结果见图1,从图1可以看出本发明莪术醇固体脂质纳米粒为大小均一、圆整度较好的球形粒子。
2、测定莪术醇固体脂质纳米粒的粒径大小及其分布将本发明莪术醇纳米粒混悬液以蒸馏水适当稀释,用Zetasizer 3000HS激光粒度分析仪测定纳米粒的粒径大小及其分布范围。结果见图2,图2表明本发明制得的莪术醇固体脂质纳米粒大部分粒径在150nm左右,多分散性系数为0.42,粒径分布范围较窄。
3、测定莪术醇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包封率采用超速冷冻离心的方法分离莪术醇固体脂质纳米粒和游离药物,测定其包封率。吸取1ml固体脂质纳米粒混悬液置入1.5ml离心管中,4℃条件下以20000转/分钟超速离心30min,取上清液0.5ml用无水乙醇稀释数50倍后加香草醛硫酸溶液(取香草醛0.2g,加乙醇1ml,使溶解,再加冷的硫酸溶液(1→2)100ml,摇匀,即得)显色。在20~25℃放置1h后在520nm处测定其吸收值;另吸取1ml固体脂质纳米粒混悬液加无水乙醇溶解,取0.5ml用无水乙醇稀释数50倍后加香草醛硫酸溶液显色。在20~25℃放置1h后在520nm处测定其吸收值。根据包封率计算公式计算包封率EN(%)=(C0-C)/C0×100%其中EN代表包封率;C和C0分别代表上清液中未被包裹的游离药物含量和纳米粒混悬液中的总药量。
莪术醇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包封率测定结果为70%~85%。
莪术醇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本发明将莪术醇制成具有适宜粒径的固体脂质纳米粒,不仅提高药物在载体材料的分散程度,改善药物的溶出,提高生物利用度,而且可以改变药物的体内过程,增加其对病灶组织的靶向性,提高药物的治疗指数,减少用药剂量和毒副作用。本发明固体脂质纳米粒冻干粉对药物具有保护作用,可以较好地解决脂质体,微乳等制剂中药物易泄漏的问题。本发明的莪术醇纳米粒冻干粉制剂,将难溶性药物莪术醇通过上述的方法包载于固体脂质纳米粒中,使莪术醇的药效能在纳米水平上发挥。
本发明制得的莪术醇固体脂质纳米粒,可以直接灌装在胶囊或西林瓶中,用于口服或注射,也可再加入其它药剂辅料混和灌装后通过口服途径应用于临床,也可以与适当的辅料制成粉针剂,在临用前用适当的溶媒将莪术醇固体脂质纳米粒冻干粉再分散,通过静脉注射途径应用于临床。莪术醇固体脂质纳米粒冻干粉每单位剂量主药含量一般为0.03-1mg。
通过下列实施例更具体地说明本发明。但这些实施例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任何方面的限制。


图1、莪术醇固体脂质纳米粒的透射电镜(TEM)照片图2、莪术醇固体脂质纳米粒的粒径及其分布,横坐标表示莪术醇固体脂质纳米粒的粒径大小,纵坐标表示某一粒径纳米粒的百分含量。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1将10mg莪术醇和50mg硬脂酸溶于8ml丙酮,30mg大豆卵磷脂以2ml乙醇溶解,两部分混合,构成有机相。将100mg Poloxamer 188溶于40ml蒸馏水中,构成水相。有机相和水相分别加热至75℃,在1500转/分钟的搅拌条件下将有机相用6号针头缓慢注入水相中,形成半透明体系;将此半透明体系用旋转蒸发仪减压蒸发除去有机溶剂并浓缩至2/5体积。浓缩后的体系快速混于0℃的水相中搅拌降温2小时,再经高压均质机在工作压力为800Bar,冰浴条件下处理3个循环,得固体脂质纳米粒混悬液。将得到的纳米粒混悬液中加入赋形剂甘露醇100mg溶解后,用0.45μm的微孔滤膜过滤除去大粒子,滤液在-40℃条件下经冷冻干燥48小时后得冻干粉。
检测莪术醇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平均粒径为104.3nm,包封率为70.11%。
实施例2将10mg莪术醇、900mg单硬脂酸甘油酯溶于8ml丙酮,800mg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溶于2ml乙醇,两部分混合,构成有机相。将2000mg Poloxamer 188溶于40ml蒸馏水中,构成水相。制备工艺同实施例1,不同的是将高压均质工作压力改为1000Bar,半透明体系浓缩至原来的1/2体积,混悬液加入赋形剂海藻糖的量为2g,用喷雾干燥法干燥。
检测莪术醇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平均粒径为216.2nm,包封率为72.56%。
实施例3将10mg莪术醇、100mg三油酸甘油酯溶于8ml丙酮,100mg大豆卵磷脂溶于2ml乙醇,两部分混合,构成有机相。将200mg Poloxamer 188溶于40ml蒸馏水中,构成水相。制备工艺同实施例1,不同的是将高压均质工作压力改为1000Bar,混悬液加入赋形剂葡萄糖的量为300mg。
检测莪术醇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平均粒径为123.4nm,包封率为73.64%。
实施例4将10mg莪术醇、800mg硬脂酸溶于8ml丙酮,600mg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溶于2ml乙醇,两部分混合,构成有机相。将1200mg Poloxamer 188溶于40ml蒸馏水中,构成水相。制备工艺同实施例1,不同的是将高压均质工作压力改为1200Bar,半透明体系浓缩至原来的1/2体积,混悬液加入赋形剂甘露醇的量为2.2g。
检测莪术醇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平均粒径为172.4nm,包封率为80.76%。
实施例5将10mg莪术醇、400mg单硬脂酸甘油酯溶于8ml丙酮,300mg大豆卵磷脂溶于2ml乙醇,两部分混合,构成有机相。将600mg Poloxamer 188溶于40ml蒸馏水中,构成水相。制备工艺同实施例1,不同的是将高压均质工作压力改为1000Bar,半透明体系浓缩至原来的1/2体积,混悬液加入赋形剂甘露醇的量为1g。
检测莪术醇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平均粒径为141.4nm,包封率为81.64%。
实施例6将10mg莪术醇、500mg硬脂酸溶于8ml丙酮,500mg大豆卵磷脂溶于2ml乙醇,两部分混合,构成有机相。将800mg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溶于40ml蒸馏水中,构成水相。制备工艺同实施例1,不同的是将高压均质工作压力改为1200Bar,半透明体系浓缩至原来的1/2体积,混悬液加入赋形剂甘露醇的量为1.5g。
检测莪术醇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平均粒径为166.7nm,包封率为83.45%。
实施例7将10mg莪术醇、420mg硬脂酸溶于8ml丙酮,450mg大豆卵磷脂溶于2ml乙醇,两部分混合,构成有机相。将800mg Poloxamer 188溶于40ml蒸馏水中,构成水相。制备工艺同实施例1,不同的是将高压均质工作压力改为1200Bar,半透明体系浓缩至原来的1/2体积,混悬液加入赋形剂葡聚糖的量为1g。
检测莪术醇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平均粒径为156.3nm,包封率为82.15%。
实施例8将10mg莪术醇、440mg硬脂酸溶于8ml丙酮,350mg大豆卵磷脂溶于2ml乙醇,两部分混合,构成有机相。将650mg Poloxamer 188溶于40ml蒸馏水中,构成水相。制备工艺同例1,不同的是将高压均质工作压力改为1200Bar,半透明体系浓缩至原来的1/2体积,混悬液加入赋形剂甘露醇的量为1.5g。
检测莪术醇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平均粒径为152.2nm,包封率为82.36%。
实施例9将10mg莪术醇、470mg硬脂酸溶于8ml丙酮,420mg大豆卵磷脂溶于2ml乙醇,两部分混合,构成有机相。将720mg Poloxamer 188溶于40ml蒸馏水中,构成水相。制备工艺同实施例1,不同的是将高压均质工作压力改为1000Bar,半透明体系浓缩至原来的1/2体积,混悬液加入赋形剂甘露醇的量为1g。
检测莪术醇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平均粒径为158.4nm,包封率为83.09%。
权利要求
1.一种莪术醇固体脂质纳米粒,其特征是含有下列组分及重量比莪术醇1份磷脂 3~100份脂质材料 5~100份表面活性剂10~200份赋形剂10~400份。
2.权利要求1的莪术醇固体脂质纳米粒,其中各组分的重量比莪术醇1份磷脂 10~70份脂质材料 10~80份表面活性剂20~120份赋形剂30~300份。
3.权利要求1的莪术醇固体脂质纳米粒,其中各组分的重量比莪术醇1份磷脂 30~50份脂质材料 40~50份表面活性剂60~80份赋形剂80~200份。
4.权利要求1、2或3的莪术醇固体脂质纳米粒,其中磷脂选自大豆卵磷脂、大豆脑磷脂、大豆肌醇磷脂、二月桂酰磷脂酰胆碱、二亚酰磷脂酰胆碱、二硬脂酰磷脂酰胆碱、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或二豆蔻酰磷脂酰胆碱;其中脂质材料选自硬脂酸、单硬脂酸甘油酯、三月桂酸甘油酯、三油酸甘油酯、三硬脂酸甘油酯、微晶石蜡或鲸酯腊;其中表面活性剂选自泊洛沙姆188、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吐温60、卖泽51和吐温-80中的一种或几种,赋形剂选自甘露醇、葡萄糖、乳糖、葡聚糖、海藻糖中的一种或几种。
5.权利要求1、2或3的莪术醇固体脂质纳米粒,其中磷脂是大豆卵磷脂;脂质材料是硬脂酸;表面活性剂是泊洛沙姆188,赋形剂是甘露醇。
6.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的莪术醇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莪术醇、磷脂、脂质材料溶于有机溶剂构成有机相;将表面活性剂溶于水中构成水相;有机相和水相分别加热至相同温度,在搅拌条件下将有机相注入水相中,形成透明体系;将此透明体系减压除去有机溶剂,浓缩后混于0~2℃的水相中搅拌降温,再经高压均质机处理,得固体脂质纳米粒混悬液,加赋形剂溶解、过滤,滤液喷雾干燥或冷冻干燥后即得。
7.权利要求6的制备方法,其中有机溶液为丙酮、乙醇或异丙醇;有机相和水相体积比为1∶3~1∶4。
8.权利要求6的制备方法,其中干燥是冷冻干燥。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药物制剂领域,公开了一种莪术醇固体脂质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它含有莪术醇1份、磷脂3-10份、脂质材料5-100份、表面活性剂10-200及赋形剂10-400份。本发明的莪术醇固体脂质纳米粒不仅可以提高药物在载体材料中的分散程度,改善药物的溶出,提高生物利用度,而且可以改变药物的体内过程,增加对病灶组织的靶向性,提高药物的治疗指数,减少用药剂量和毒副作用。
文档编号A61K9/127GK1765356SQ200510094630
公开日2006年5月3日 申请日期2005年9月30日 优先权日2005年9月30日
发明者李学明, 徐元龙, 陈国广 申请人:南京工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