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护肝猕猴桃根制剂的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113415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护肝猕猴桃根制剂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护肝猕猴桃根制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猕猴桃根又名藤梨根,性凉,味淡、微苦涩,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消肿、祛风利湿的作用。民间常用于治疗肝炎、水肿、跌打损伤、肿瘤、风湿性关节炎、疖肿、乳汁不下等。尤其在治疗肝炎引起的黄疸、肝硬化、肝腹水方面取得了非常满意的效果。现有民间用药中,通常以猕猴桃根加水煎熬成汤剂服用,但其煎煮时间、煎煮次数、煎药温度控制等方面差异较大,影响临床用药效果,同时用药亦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公开一种以猕猴桃根为原料经煎煮等工序加工而成的猕猴桃根制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工艺方法包括猕猴桃根片材制备、片材浸泡、两次煎煮、制剂制备等主要工序。其中1、猕猴桃根片材制备工序包括猕猴桃根预处理(挖根、挑选、清洗等)→切片→烘干。切片厚度为1-2mm,切片均匀。烘干温度为50-55℃,干燥时间12-20小时。2、片材浸泡加入5-8倍量的水于猕猴桃根片材中,浸泡3-4小时。3、片材两次煎煮将经浸泡的猕猴桃根片材及浸泡液一起倒入煎煮锅内,以沸腾开始计算,第一次煎煮90-100分钟,过滤。滤渣再加入5-8倍量的水,以沸腾开始计算,第二次煎50-60分钟,过滤去渣。两次煎煮时,在未沸腾前用武火(大火),至煮沸后再改用文火(小火),保持在微沸状态(温度93-97℃)。4、制剂制备合并两次煎煮滤液,按常规方法制成所需的剂型,如片剂、水剂、胶囊等。
在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中,由于采用了猕猴桃根作为原料,同时控制加水浸泡量、煎煮次数、煎煮时间、煎药温度等煎煮参数,增加了猕猴桃根作为护肝药物的药效,其作为护肝方面药物的作用更加显著。


图1为本发明的护肝猕猴桃根制剂生产工艺流程简图。
权利要求
1.一种护肝猕猴桃根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猕猴桃根片材制备、片材浸泡、两次煎煮、制剂制备等工序,本发明的特征在于1.1猕猴桃根片材制备工序包括猕猴桃根预处理(挖根、挑选、清洗等)→切片→烘干;1.1.1切片厚度为1-2mm;1.1.2烘干温度为50-55℃,烘干时间为12-20小时;1.2片材浸泡时加水量为猕猴桃根片材的5-8倍,浸泡时间为3-4小时;1.3两次煎煮工序为将经浸泡的猕猴桃根片材及浸泡液一起倒入煎煮锅内,以沸腾开始计算,第一次煎煮90-100分钟,过滤得煎煮滤液;滤渣再加入5-8倍量的水,第二次煎煮50-60分钟,过滤去滤渣;两次煎煮时,在未沸腾前用武火(大火),至煮沸后再改用文火(小火),保持在微沸状态(温度93-97℃);1.4制剂制备合并两次煎煮滤液,制成相应剂型。
全文摘要
一种护肝猕猴桃根制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涉及一种以猕猴桃根为原料经煎煮等工序加工而成的护肝猕猴桃根制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包括猕猴桃根片材制备、浸泡、煎煮等工序。按本发明获得的护肝猕猴桃根制剂,较好地控制了煎煮过程中加水浸泡量、煎煮次数、煎煮时间、煎药温度等参数,增加了猕猴桃根作为护肝药物的药效,其作为护肝方面药物的作用更加显著。
文档编号A61P19/02GK1872103SQ200610031590
公开日2006年12月6日 申请日期2006年4月25日 优先权日2006年4月25日
发明者李加兴, 陈双平, 王小勇, 李伟, 杨建军, 袁秋红, 陈建伏, 李敏利, 汪一舟 申请人:湖南老爹农业科技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湖南省猕猴桃产业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