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酒、醒脑液的制备方法及用该方法制备的醒酒、醒脑液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62073阅读:4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醒酒、醒脑液的制备方法及用该方法制备的醒酒、醒脑液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草药提取液的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醒酒、醒脑液的制备方法,还涉及用该方法制备的醒酒、醒脑液。
背景技术
当人饮酒过量时由于乙醇麻痹脑中枢神经,会出现心跳过快、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甚至还会出现昏迷;尤其是患有肝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的心脑血管疾病的人饮酒过量、喝醉后果更为严重。民间有一些解酒、醒酒的方法,如喝热茶、喝醋、吃水果等,但这些方法效果不佳。目前有人研制用中草药制备醒酒饮品并投放市场。但这些饮品中含有的中药品种单一,有的还含有激素,其分解酒精的功能差,因此醒酒的效果不佳,而且作用单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醒酒、醒脑液的制备方法及用该方法制备的醒酒、醒脑液。采用本发明醒酒、醒脑液的制备方法制备的醒酒、醒脑液能快速有效的分解酒精,因此醒酒效果好;同时还具有健脑、改善心脑供血不足状态和抗疲劳作用;从而克服了目前已有的醒酒饮品存在的醒酒效果不明显、功能单一的缺点。
本发明醒酒、醒脑液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如下1.原料药的组分及其重量配比为;枸杞0.2-2Kg、 乌梅0.2-2Kg、 山楂0.2-2Kg、甘草0.2-2Kg、 枳椇子1-15Kg、葛根5-30Kg、丹参0.5-10Kg、灵芝0.5-2Kg、 人参0.5-2Kg;原料药的组分及其优选重量配比为;枸杞0.2-1.5Kg、乌梅0.2-1.3Kg、山楂0.6-2Kg、甘草0.2-1.2Kg、枳椇子1-10Kg、 葛根5-25Kg、丹参0.5-7Kg、 灵芝0.5-1.5Kg、人参0.5-1.5Kg;2.选料选出无发酶、无腐烂、无虫害的上述原料药;3.清洗将所需的上述已选出的原料药放入重量百分比浓度为0.2%的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泡20分钟,然后用流动水漂洗干净;
4.低温提取将上述已清洗过的原料药、重量为原料药重量50%的水放入夹层锅中,温度控制为0-30℃,浸泡6-12小时;5.高温提取将上述低温提取液的温度在60分钟内升至100-120℃;6.过滤将上述高温提取液用孔径为350目的过滤罐过滤;再加水至滤液重量为100Kg;再将滤液经均质机均质;7.调酸、调香向上述已经均质的滤液加入柠檬酸,至滤液的pH值为3.5-5;再加入重量为滤液重量3-10%糖或重量为滤液重量0.05-0.1%甜味剂;然后加入重量为滤液重量0.1%的香料,如山楂精、桔子精;8.罐装、杀菌将上述已调酸、调香的滤液罐装、密封;再用杀菌罐杀菌;冷却至常温;检验合格后包装。
本发明醒酒、醒脑液的质量标准色泽为黄褐色,具有大自然植物特有的香味,略带有天然植物的甘、甜、酸味,味感协调混汁液允许有少量沉淀。
发明醒酒、醒脑液的卫生指标细菌总数(个/ml)≤100、大肠杆菌(个/100ml)≤3、致病菌不得检出。
本发明醒酒、醒脑液制备的全过程操作,均按国家食品卫生法的有关条例的规定在无菌条件下进行。设备采用无腐蚀无毒的白钢材质的。
本发明醒酒、醒脑液经多年研究,科学配伍,不仅醒酒快、醒酒效果好,而且还有醒脑的效果。本发明主要采用的原料药为药食同源的两用无毒植物,口服后无不良反应,无副作用。原料药中,丹参可活血化淤;灵芝可激活脑神经细胞;甘草可解毒;枳椇子可解酒;甘草可解毒消炎;人参、葛根、枸杞、山楂、乌梅可软化血管、降血脂、改善心脑供血不足、抗疲劳。本发明醒酒、醒脑液经调酸、调香后口感好,酸甜适宜;采用甜味剂调口味,适宜糖尿病人饮用。
本发明醒酒、醒脑液对人体有双向调节增强免疫和细胞免疫双重作用,有明显的解热、醒酒、健脑、改善心脑供血不足状态和抗疲劳作用,是一种多功能的口服液。当饮酒过量或喝醉酒的人饮用本发明醒酒、醒脑液后,其会迅速分解代谢酒精;促进肝脏解毒、肾脏排泄的功能;起到醒酒、清脑、防醉的作用;同时具有活血化淤、软化血管、增强血管血液流量、促进心脑血管血液循环、对大脑供血不足及心脏心肌缺血有保护作用。饮酒前将本发明醒酒、醒脑液作为饮料饮用,可有效防止喝醉,并有益于健康。患有高血压、高脂血症的心脑血管疾病的人饮用本发明醒酒、醒脑液具有很好的治疗与保健作用。健康和亚健康人群及学生、中老年人群日常服用能活化脑细胞,提高大脑智力,增强记忆力;有延缓衰老和抗疲劳的作用;抗病毒、病菌,能增强人体免疫力。
本发明醒酒、醒脑液的服用方法1.用于醒酒的服用方法口服;饮酒前或饮酒后服用;每次180mL-600mL。
2.用于心脑血管患者的服用方法口服;饭前1小时服用;每日3次,每次100-180mL。
3.用于健康和亚健康人群的服用方法口服;每日早、晚各服用1次,每次100-180mL。
本发明所需的原料、设备均可在市场购买。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1按上述醒酒、醒脑液的制备方法制备醒酒、醒脑液,其中第一步,原料药的组分及其重量配比为;枸杞0.2Kg、乌梅.2Kg、山楂0.2Kg、甘草.2Kg、枳椇子1Kg、葛根25Kg、丹参7Kg、灵芝0.5Kg、人参1.5Kg;其中第四步,低温提取中温度控制为0℃,浸泡6小时;其中第五步,高温提取中温度在60分钟内升至100°;其中第七步,调酸、调香中,滤液的pH值为3.5;加入重量为滤液重量3%糖;加入的香料是山楂精。
实施例2按上述醒酒、醒脑液的制备方法制备醒酒、醒脑液,其中第一步,原料药的组分及其重量配比为;枸杞2Kg、乌梅0.2Kg、山楂0.6Kg、甘草1.2Kg、枳椇子10Kg、葛根30Kg、丹参10Kg、灵芝1.5Kg、人参0.5Kg;其中第四步,低温提取中温度控制为0℃,浸泡12小时;其中第五步,高温提取中温度在60分钟内升至120°;其中第七步,调酸、调香中,滤液的pH值为5;加入重量为滤液重量10%的糖;加入的香料是桔子精。
实施例3按上述醒酒、醒脑液的制备方法制备醒酒、醒脑液,其中第一步,原料药的组分及其重量配比为;枸杞1.5Kg、乌梅1.3Kg、山楂2Kg、甘草0.2Kg、枳椇子15Kg、葛根5Kg、丹参05Kg、灵芝2Kg、人参2Kg;其中第四步,低温提取中温度控制为20℃,浸泡8小时;其中第五步,高温提取中温度在60分钟内升至110°;其中第七步,调酸、调香中,滤液的pH值为4;重量为滤液重量0.05%甜味剂;加入的香料是桔子精。
实施例4按上述醒酒、醒脑液的制备方法制备醒酒、醒脑液,其中第一步,原料药的组分及其重量配比为;枸杞0.6Kg、乌梅0.9Kg、山楂1Kg、甘草0.8Kg、枳椇子6Kg、葛根20Kg、丹参2Kg、灵芝1.2Kg、人参0.8Kg;其中第四步,低温提取中温度控制为15℃,浸泡10小时;其中第五步,高温提取中温度在60分钟内升至115°;其中第七步,调酸、调香中,滤液的pH值为4.2;重量为滤液重量0.1%甜味剂;加入的香料是山楂精。
权利要求
1.一种醒酒、醒脑液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如下1)原料药的组分及其重量配比为;枸杞0.2-2Kg、乌梅0.2-2Kg、 山楂0.2-2Kg、甘草0.2-2Kg、枳椇子1-15Kg、葛根5-30Kg、丹参0.5-10Kg、 灵芝0.5-2Kg、 人参0.5-2Kg;2)选料选出无发酶、无腐烂、无虫害的上述原料药;3)清洗将所需的上述已选出的原料药放入重量百分比浓度为0.2%的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泡20分钟,然后用流动水漂洗干净;4)低温提取将上述已清洗过的原料药、重量为原料药重量50%的水放入夹层锅中,温度控制为0-30℃,浸泡6-12小时;5)高温提取将上述低温提取液的温度在60分钟内升至100-120℃;6)过滤将上述高温提取液用孔径为350目的过滤罐过滤;再加水至滤液重量为100Kg;再将滤液经均质机均质;7)调酸、调香向上述已经均质的滤液加入柠檬酸,至滤液的pH值为3.5-5;再加入重量为滤液重量3-10%糖或重量为滤液重量0.05-0.1%甜味剂;然后加入重量为滤液重量0.1%的香料,如山楂精、桔子精;8)罐装、杀菌将上述已调酸、调香的滤液罐装、密封;再用杀菌罐杀菌;冷却至常温;检验合格后包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醒酒、醒脑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原料药的组分及其重量配比为;枸杞0.2-1.5Kg、 乌梅0.2-1.3Kg、 山楂0.6-2Kg、甘草0.2-1.2Kg、 枳椇子1-10Kg、 葛根5-25Kg、丹参0.5-7Kg、灵芝0.5-1.5Kg、 人参0.5-1.5Kg。
3.如权利要求2所述醒酒、醒脑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原料药的组分及其重量配比为;枸杞0.6Kg、乌梅0.9Kg、山楂1Kg、甘草0.8Kg、枳椇子6Kg、葛根20Kg、丹参2Kg、灵芝1.2Kg、人参0.8Kg。
4.如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醒酒、醒脑液的制备方法制备的醒酒、醒脑液。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醒酒、醒脑液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原料药及其重量配比为;枸杞0.2-2kg、乌梅0.2-2kg、山楂0.2-2kg、甘草0.2-2kg、枳棋子1-15kg、葛根5-30kg、丹参0.5-10kg、灵芝0.5-2kg、人参0.5-2kg;选料;清洗;低温提取加水,0-30C°浸泡6-12小时;高温提取,60分钟内升至100-120C°;过滤;加水至滤液重量为100kg;均质机均质;调酸、调香罐装、杀菌。本发明能快速有效的分解酒精,醒酒效果好;还具有健脑、改善心脑供血不足状态和抗疲劳作用;其口感好,无毒、副作用。还适宜健康和亚健康人群及学生、中老年人群日常服,能活化脑细胞,提高大脑智力,增强记忆力;有延缓衰老和抗疲劳的作用;抗病毒、病菌,能增强人体免疫力。
文档编号A61P9/10GK1883615SQ20061008387
公开日2006年12月27日 申请日期2006年6月7日 优先权日2006年6月7日
发明者李治国 申请人:李治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