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装置用注射器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5196阅读:2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输液装置用注射器泵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输液装置用注射器泵,特别涉及血液透析装置所使用 的输液装置用注射器泵。
背景技术
一般来讲,血液透析装置的作用是进行这样的作业,即,使用"血 液泵"将血液向体外导出,在进行老化物或多余水分的除去、正常的 离子化之后,再次将血液导回到体内。此时,因存在导出到体外的血 液与血管外的"异物"接触而"凝固,,的现象,所以,为了防止使用 血液泵导出到体外的血液凝固,通常持续地向体外循环的血液中注入 抗凝固剂的肝素。用于此目的的泵称为注射器泵。作为这样的输液用注射器泵在日本特开平10- 192398号公报中 有所记载。如图4及图5所示,这样的现有注射器泵将注射器泵的壳体l分 成上下两段la、 lb,上述壳体1的上段la具有注射器2的承载台3、 注射器按压导向部4、注射器按压部用推动件5、滑动自如地支承该推 动件5的支承管6、推动件5的进给丝杠等。在上述壳体l的下段lb具有注射器基座7、用于使成为上述推 动件5的驱动源的马达动作的马达驱动器、搭载在泵上的传感器信号 的处理电路等。另外,附图标记8是形成在壳体1的上段la上的、用于穿过上述 支承管6的通孔。但是,在上述现有的注射器泵中,上述壳体l的上段la被密封, 包含推动件5的支承管6的部分内置在上述壳体1的上段la内,这些 部分不能露出来,从而存在维护困难的缺点。发明内容本发明是为了消除上述缺点而做出的。本发明的输液装置用注射器泵其结构为,具有由马达驱动的进给 丝杠,通过卡合于该进给丝杠并被支承管支承的、可直线运动的推动 件,按压注射器的按压部并将液体送出,其特征在于,上述注射器泵 的壳体以将上述支承管的通孔上下一分为二的形式分割成上下两部 分。在本发明的输液装置用注射器泵中,以将推动件5的支承管6所 穿过的孔8上下一分为二的形式,将壳体l分割成上下两段,所以, 分割后包含推动件5的支承管6或推动件5的进给丝杠等的部分可向 外部露出,其维护变得极其容易。


图1是在将本发明输液装置用注射器泵的壳体上下分割并使它们 分开的状态下表示本发明输液装置用注射器泵的侧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的输液装置用注射器泵的俯视图; 图3是图2所示的输液装置用注射器泵的主视图; 图4是在将现有输液装置用注射器泵的壳体上下分割并使它们分 开的状态下表示现有输液装置用注射器泵的侧视图; 图5是图1所示的输液装置用注射器泵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

本发明的实施例。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发明中,以将上述推动件5的支承管6 的通孔8上下一分为二的形式,将上述壳体1分割成上下两部分la、 lb。本发明的输液装置用注射器泵因为是如上所述的机构,在将上述 壳体l分割成上下两段时,至少注射器按压部用推动件5、滑动自如地支承该推动件5的支承管6以及上述推动件5的进给丝杠部分成为 向外部露出的形态,所以,与未露出的情况相比,其维护变得极其容 易。
权利要求
1.一种输液装置用注射器泵,其具备这样的结构,即,具有由马达驱动的进给丝杠,借助与该进给丝杠卡合并被支承管支承的、能够直线运动的推动件,按压注射器的按压部而将液体送出,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器泵的壳体以将所述支承管的通孔上下一分为二的形式分割成上下两部分。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输液装置用注射器泵,其特征在于,通过 将所述壳体分割成上下两部分,至少能够露出注射器按压部用推动件、 滑动自如地支承该推动件的支承管以及所述推动件的进给丝杠。
全文摘要
现有技术在输液装置用注射器泵中可以将壳体分成上下两段,但在上段中内置有包含推动件的支承管的部分,这些部分的维护很困难。在本发明的输液装置用注射器泵中,其构成为具有由马达驱动的进给丝杠,借助与该进给丝杠卡合并被支承管(6)支承的、可直线联动的推动件(5),按压注射器的按压部而将液体送出,其中,上述注射器泵的壳体(1)以将上述支承管(6)的通孔(8)上下一分为二的形式分割成上下两部分。
文档编号A61M5/145GK101232911SQ20068002738
公开日2008年7月30日 申请日期2006年7月28日 优先权日2005年7月29日
发明者小岛诚二, 松本贵裕, 香川义久 申请人:日本伺服株式会社;株式会社Jm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